江西银行(01916)

搜索文档
不足巅峰期十分之一,直销银行走向尾声
北京商报· 2025-07-03 22:59
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2013年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首推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成为行业起点 [4] - 随后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跟进,巅峰时期全国数量超百家 [4] - 2024年仍在运营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3家,规模不及巅峰期的十分之一 [1][6] 直销银行现状 - 功能与手机银行高度重叠,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 [1][5] - 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App仅提供基础存款产品,理财板块缺失 [7] - 目前存续的13家直销银行均为地方中小银行,如湖南银行、自贡银行、廊坊银行等 [6] 直销银行运营数据 - 湖南银行直销银行"理财+"板块产品成立以来年化利率为4.82%,"存款+"产品利率最高1.6% [6] - 青岛农商行直销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宁银理财宁欣日日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85% [7] - 廊坊银行直销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1.5%、1.8%、1.85% [7] - 百信银行2024年营业净收入46.26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9] - 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31.52%;净亏损4.15亿元 [9] 直销银行转型方向 - 可能以手机银行特色模块形式存续,聚焦高收益存款、定制化理财等专属产品 [10] - 或转型为开放银行平台,通过API接口与第三方场景深度融合 [10] - 未来可与AI、元宇宙等技术结合,打造特色业务与运营模式 [11] 直销银行存在问题 - 初期仓促布局,缺乏清晰差异化竞争策略 [5] - 低估与手机银行的冲突,未明确功能边界 [5] - 采用"部门制"模式,缺乏独立决策权,产品迭代缓慢 [9] - 独立法人模式受限于牌照范围和风控要求,业务拓展受阻 [9]
1. 华夏银行成功发行全市场规模最大5年期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2. 全国首批(北京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券发行发布会召开。3. 重庆三峡银行成功发行35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票面利率2.69%。4.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15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获深交所受理。5. 摩根大通:新城发展控股传发美元债,意味非国企离岸债券市场可能重新开放。6. 路透调查:未来半年美债收益率仍料走低,因预期美联储将恢复降息。7. 江西银行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期限3年。8. 会通股份:会通转债转股价格将下调至9.06元/股。9.
快讯· 2025-06-12 16:38
债券发行动态 - 华夏银行成功发行全市场规模最大5年期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重庆三峡银行成功发行35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票面利率2 69% [3]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15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获深交所受理 [4] - 江西银行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 期限3年 [7] 创新债券市场进展 - 全国首批(北京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券发行发布会召开 [2] - 摩根大通称新城发展控股传发美元债 意味非国企离岸债券市场可能重新开放 [5] 国际债券市场 - 韩国5月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创纪录 [9] 市场预期与调整 - 路透调查显示未来半年美债收益率仍料走低 因预期美联储将恢复降息 [6] - 会通股份将会通转债转股价格下调至9 06元/股 [8]
债券承销综合评价结果首次公布!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被评为D档
新浪财经· 2025-06-06 19:33
主承销商评价结果 - 交易商协会首次公布综合性评价结果,72家机构参与评价,17家获评A档(7家全国展业银行、5家地方展业银行、5家券商)[1][2] - 全国展业银行A档包括3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4家股份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2][3] - 地方展业银行A档为5家城商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1][3] - 券商A档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1][4] - 3家银行(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获评D档,连续两年D档将取消业务资格[1][8] 特色主承销商评选 - 评选四类特色主承销商:价值发现型、普惠型、开创型、开放型[1][5] - 招商银行是唯一获评全部四类特色的机构[1][6] -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各获评三类特色[6] - 价值发现型突出机构:中信建投、工商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5] - 普惠型突出机构:中国银行、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5] 评价机制与标准 - 评价标准新增D档,考察业务能力、合规性等三方面指标[7][8] - 全国展业银行前30%为A档,后10%为C档[7] - 地方展业银行前20%为A档,后20%为C档[7] - 证券公司前30%为A档,后20%为C档[7] - 建立"评价-反馈-提升-再评价"循环机制,实施"一机构一反馈"制度[6] 违规案例 - 江西银行因参与债券代持交易链条被自律处分[8] - 吉林银行因收取"资金监管账户费"干涉发行利率被通报批评[9] - 东莞农商行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9] 债券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机构达99家(92家一般承销商)[10] - 1-4月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055只,金额34396亿元[10] - 中信银行中长期承销额1498亿元居首,中国银行首发企业承销金额82.9亿元居首[11][12] - 交易商协会将持续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2]
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被评D档,交易商协会发布2024年承销机构评价结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38
交易商协会主承销商评价结果 - 2024年首次披露D档主承销商,新增D档以区分业务能力较弱、展业不积极的机构,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被评为D档 [1] - D档评价标准包括:主承销金额及发行人家数低于市场后10%分位数、受到警告及以上自律处分、其他协会认定情形 [1] - 连续两年被认定为D档的机构将被取消业务资格 [2] 违规案例详情 - 江西银行2021年为机构违规代持债券提供便利,未识别交易风险 [2] - 吉林银行以"资金监管账户费"名义额外收取四平城投费用,干扰债券发行利率 [2] - 东莞农商行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8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2] 特色主承销商评选维度 - 价值发现能力突出机构:中信建投、工商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3] - 普惠能力突出机构:中国银行、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 [3] - 开创能力突出机构: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 [3] - 服务对外开放能力突出机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 [3] 主承销商评级分布 - 全国展业银行26家:A档7家(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B档16家(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C档2家(农发行、法巴中国) [5][6] - 地方展业银行28家:A档5家(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B档18家(天津银行、成都银行等),C档3家(广州农商行等),D档3家(江西银行等) [6] - 证券公司18家:A档5家(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B档10家(光大证券、华泰证券等),C档3家(东兴证券、长江证券等) [7][8] 后续监管方向 - 交易商协会将持续优化承销机构市场化评价机制,提升主承销商执业能力,促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4]
华中金融深一度丨华中四省12家城农商行2024年财报全景扫描: 分化加剧下的区域银行业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49
华中四省银行业整体表现 - 12家样本银行(9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城商行整体优于农商行 [1] - 9家城商行中8家营收正增长,7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长沙银行以259.36亿元营收和79.09亿元净利润领跑 [1] - 3家农商行普遍面临经营压力,武汉农商行和长沙农商行净利润分别下滑50.46%和31.62% [2][9] 城商行经营数据 - 长沙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元(11467.68亿元),营收259.36亿元,净利润79.09亿元,稳居第一梯队 [3][7] - 上饶银行和赣州银行营收增速显著,分别达33.69%和12.81%,展现中小银行成长潜力 [1][5] - 9家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长沙银行/上饶银行/赣州银行实现利息与非息收入双增,非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34.45%/17.44% [6] - 资产质量向好,5家城商行不良率下降,赣州银行不良率最低(1.55%),汉口银行最高(2.87%) [8] 农商行经营挑战 - 武汉农商行总资产4788.04亿元(+7.25%),但净利润下滑50.46%至6.58亿元,不良率升至2.96% [10][11][12] - 长沙农商行营收44.16亿元(-2.85%),净利润8.73亿元(-31.62%),逾期贷款增长35.64% [11][12] - 三家农商行利息收入占比仍达70%-90%,转型步伐缓慢 [13] 区域经济与金融联动 - 长沙银行深度绑定工程机械/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链,2024年新增信贷投放211.4亿元(+20.45%),服务4776户产业链客户 [14] - 赣州银行通过"数据资产质押"等创新业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完成首笔2500万元数字资产融资 [15] - 农商行业务结构与区域发展战略错配,如武汉农商行53.42%贷款集中在传统行业,与政府重点发展未来产业方向不符 [15][1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城商行应立足地域特色创新金融产品(如科技贷/绿色债),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18] - 农商行需强化在地性,通过扶持新兴产业/拓展非息收入/建立政企联动机制实现转型 [17]
江西银行:十大关联客户风险敞口396.77亿,房地产不良率猛涨至17.81%
金融界· 2025-05-07 17:3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15.5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2%,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增长2.21%,但税前利润7.52亿元同比下滑25.54%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3.45亿元所得税抵免(免税收益增加),剔除后实际盈利能力减弱 [1] - 利息净收入86.03亿元同比下滑1.9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26亿元同比增长7.86%,金融投资净收益221.90亿元同比大增46.31% [2] - 资产减值损失73.76亿元同比增加10.68%,反映资产质量压力 [2] 业务结构 - 公司银行业务贡献利息净收入52.62亿元(占比61.2%),零售银行业务29.35亿元(占比34.1%),金融市场业务3.44亿元(占比4%) [3] - 手续费收入中金融市场业务占比59%(33.25亿元),公司银行业务占比44.3%(24.92亿元) [3] - 金融投资收益主要来自金融市场业务(220.91亿元,占比99.6%) [3] 资产质量 - 总资产5736.35亿元同比增长3.85%,贷款净额3420.88亿元同比增长5.09%,不良贷款余额75.88亿元同比增加2.89亿元 [3] - 不良率2.15%较上年微降0.02个百分点,但仍显著高于同业1.5%的平均水平 [3] -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7.66%(同比下降3.5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良率17.81%(同比上升14.52个百分点),服务业不良率3.34% [3][4] - 拨备覆盖率160.15%同比下降17.11个百分点,为近5年低点 [7] 风险暴露 - 十大单一客户风险暴露余额275.89亿元,占贷款总额7.81%,占一级资本净额56.6% [6] - 最大单一客户(租赁商务服务业)风险暴露34.28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7.03%逼近监管红线 [6] - 十大关联客户风险暴露余额396.77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81.39% [7] 资本状况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均较上年下滑,降幅分别为0.07%、0.06%、0.08% [7]
金融助力 产业向“绿”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茶园低碳转型 - 修水县宁程农业茶园基地通过转型预计每亩茶园产量提高一倍 肥料用量和用水量大幅减少 [1] - 江西银行向宁程农业授信1.8亿元用于低碳转型 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并提高了茶叶产量 [1] - 转型前茶园存在生产模式低效化 智能农业设备应用不足 化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1] 铜产业转型 - 钲旺科技铜包铝合金线全国市场占有率约30% 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挑战 [1] - 江西银行向钲旺科技发放3年期1000万元转型贷款 用于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 [2] - 银行协助企业制定低碳转型规划 落地江西首笔铜产业转型智能制造贷款 [2] 银行绿色金融创新 - 江西银行在抚州建设江西省首家法人城商行"碳中和网点" 积累绿色运营经验 [2] - 在萍乡推出"萍乡市碳账户表现挂钩贷"产品 在鹰潭制定"绿色转型贷"支持铜产业 [2] - 通过碳金融服务平台 以低成本金融方案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
江西银行(019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21: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24,276,901元[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22家一级分支机构,27个职能部门,232个营业网点[7] - 公司连续5年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7] 公司荣誉 - 公司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9] - 公司荣获工信部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创新成果」奖[9] - 公司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23年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优秀机构[9] - 公司荣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核心交易商[9] - 公司荣获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科技金融发展贡献奖一等奖[9] - 公司入选中国金融传媒「2024城商行ESG综合表现TOP20榜单」,ESG等级被评为「A」[11] - 公司荣获第九届中国产业数字金融行业标杆企业最佳产业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奖[11] - “江银i农”平台累计授信突破10亿元,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净收入86.0262亿元,较2023年下降1.92%[1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264亿元,较2023年增长7.86%[13] - 2024年营业收入115.5923亿元,较2023年增长2.32%[13] - 2024年资产总额5736.3475亿元,较2023年增长3.85%[15] - 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3420.8855亿元,较2023年增长5.09%[15] - 2024年负债总额5250.5382亿元,较2023年增长4.01%[1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2.15%,较2023年下降0.02%[1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60.05%,较2023年下降17.11%[15] - 2024年流动性覆盖率403.22%,较2023年增长69.84%[15] - 2024年流动性比率98.82%,较2023年增长22.55%[15] - 2024年集团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3.85%[31] - 2024年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4.76%[31] - 2024年存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2.55%[31] - 2024年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31]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63亿元[31]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1%[31] - 集团营业支出同比下降5.36%,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3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5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5%[4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6%[42] - 吸收存款总额39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42]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5.59亿元,同比增长2.32%[42][43][44] - 实现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增长2.21%[42][43][44] - 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较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42] - 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8.08%,占经营类贷款客户的比重较上年末提高1.05个百分点[42]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42]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71%,较2023年的3.97%下降[47] - 2024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13%,较2023年的2.31%下降[4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94.2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0亿元,下降2.32%[54]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45.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52亿元[55]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35.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4亿元[59]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108.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2亿元,下降2.62%[63]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78.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8亿元,下降6.38%[6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41亿元[71] - 交易净收益为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43亿元[73] - 金融投资所得收益净额为22.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2亿元[75] - 营业支出为34.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5亿元,下降5.36%[76] - 员工成本19.7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645亿元,下降6.48%[77] - 报告期内,集团当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为73.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2亿元,变动率10.68%[78][79]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抵免为3.45亿元,所得税费用为负,较上年同期减少2.82亿元,变动率 -443.39%[82][8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为5736.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2.89亿元,增长3.85%[8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529.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0.51亿元,增长4.76%[8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贷款和垫款(含票据贴现)为2708.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7.63亿元,增长7.87%[9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个人贷款和垫款为820.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7.12亿元,下降4.33%[9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金融投资余额为1640.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9亿元,增长0.16%[9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为5250.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2.41亿元,增长4.01%[97] - 发放贷款和垫款2024年为6797.00百万元,2023年为7037.40百万元,变动金额 -240.40百万元,变动率 -3.42%[79] - 金融投资2024年为450.11百万元,2023年为 -496.62百万元,变动金额946.73百万元,变动率190.63%[79]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吸收存款总额为3909.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20亿元,增长2.55%[101]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166.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3亿元[103]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向中央银行借款余额为285.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10亿元[104]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152.9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4.39亿元[105]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已发行债券为654.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1.03亿元[106]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权益为485.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8亿元,增长2.21%[109] - 截至2024年末,归属本行股东的总权益为477.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8亿元,增长2.15%[109] - 截至2024年末,主要表外项目余额合计585.34亿元,较2023年末的613.68亿元有所减少[11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529.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0.51亿元,增长4.76%[115] - 2024年末负债合计5250.54亿元,较2023年末的5048.13亿元有所增加[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52,940.26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15%;2023年同期总额为336,889.50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17%[116][117][120][121]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总额331,106.66百万元,占比93.81%;2023年末总额312,553.84百万元,占比92.77%[116] - 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金额233,797.03百万元,占比66.25%,不良贷款率2.39%;2023年末金额219,896.88百万元,占比65.28%,不良贷款率2.79%[117][120] - 2024年末个人贷款和垫款金额82,070.71百万元,占比23.25%,不良贷款率2.43%;2023年末金额85,782.77百万元,占比25.46%,不良贷款率1.36%[117][120] - 2024年末票据贴现金额37,072.52百万元,占比10.50%;2023年末金额31,209.85百万元,占比9.26%[117][120] - 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金额23,441.77百万元,占比6.64%,不良贷款率2.66%;2023年末金额21,146.71百万元,占比6.28%,不良贷款率4.42%[118] - 2024年末房地产业贷款金额7,295.64百万元,占比2.07%,不良贷款率17.81%;2023年末金额10,473.80百万元,占比3.11%,不良贷款率3.29%[118] - 2024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金额68,746.90百万元,占比19.48%,不良贷款率0.33%;2023年末金额66,088.55百万元,占比19.62%,不良贷款率0.29%[118] - 2024年末信用贷款金额41,779.01百万元,占比11.84%,不良贷款率1.44%;2023年末金额36,085.58百万元,占比10.71%,不良贷款率1.20%[121] - 2024年末抵押贷款金额79,189.88百万元,占比22.44%,不良贷款率3.51%;2023年末金额89,200.68百万元,占比26.48%,不良贷款率3.5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总额352,940.26百万元,不良贷款总额7,588.04百万元,不良贷款比率2.15%;2023年同期贷款总额336,889.50百万元,不良贷款总额7,299.05百万元,不良贷款比率2.17%[122] - 2024年末南昌地区贷款金额151,229.32百万元,占比42.85%,不良贷款金额5,949.74百万元,比率3.93%;2023年末贷款金额155,959.65百万元,占比46.29%,不良贷款金额4,692.81百万元,比率3.01%[122] - 2024年末江西省内(除南昌地区外)贷款金额183,224.35百万元,占比51.91%,不良贷款金额796.74百万元,比率0.43%;2023年末贷款金额160,759.65百万元,占比47.72%,不良贷款金额1,106.85百万元,比率0.69%[122] - 2024年末江西省外贷款金额18,486.59百万元,占比5.24%,不良贷款金额841.56百万元,比率4.55%;2023年末贷款金额20,170.20百万元,占比5.99%,不良贷款金额1,499.39百万元,比率7.43%[122] - 2024年末未逾期贷款金额342,958.21百万元,占比97.17%;已逾期贷款金额9,982.05百万元,占比2.83%;2023年末未逾期贷款金额324,616.05百万元,占比96.36%,已逾期贷款金额12,273.45百万元,占比3.64%[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十大非同业单一客户大额风险暴露总额27,589.33百万元,占贷款总额的7.81%,占一级资本净额的56.60%[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十大非同业关联客户的大额风险暴露总额39,676.50百万元,占贷款总额的11.24%,占一级资本净额的81.39%[128] - 2024年末抵债净资产142.36百万元,2023年末为139.79百万元[13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2024年初为12,373.85百万元,年末为11,670.85百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2024年初为556.96百万元,年末为473.94百万元[1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6.45%,发行6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数字经济领域重点企业贷款同比增长75%[22] - 全年新建普惠金融服务站139家、宣传站点571家[26] - 2024年对公、个人、普惠各条线客户数分别增长10.57%、5.64
江西银行换帅后年报第三卷:业绩反转 副行长去年落马
中国经济网· 2025-04-07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江西银行2024年业绩扭转下滑趋势,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利息净收入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同时存在原副行长涉嫌多项罪名被起诉的情况 [1][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59亿元,同比增长2.32%;年内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增长2.21%;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2.00% [1][3][4] - 2022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7.14亿元、112.97亿元,变动率为14.08%、 - 11.15%;年内净利润分别为16.01亿元、10.74亿元,同比减少24.20%、32.90%;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50亿元、10.36亿元,同比减少25.15%、33.13% [1][4] 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9275万元;提取一般准备2.9514亿元;向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0.38元(税前),共计2.2892亿元 [5] 规模指标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5736.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5%;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529.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6%;负债总额5250.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1%;吸收存款总额3909.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 [5][6] 利息收入 - 2024年利息净收入86.03亿元,同比减少1.92%;利息收入194.26亿元,同比减少2.32%;利息支出108.23亿元,同比减少2.62% [7][8]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35.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4亿元,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 [8] 资产减值损失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3.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2亿元,同比增长10.68%,因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计提信用风险损失准备 [9] - 计提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67.97亿元,同比减少3.42% [10][11] 贷款质量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总额75.88亿元,不良贷款率2.1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0.05%,上年同期为177.16% [12] - 逾期贷款金额99.82亿元,上年末为122.73亿元 [13][14] 资本充足率 - 2022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65%、9.37%、9.30%;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2%、12.37%、12.31%;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0%、13.55%、13.47% [14] 人事变动 - 曾晖自2022年8月起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骆小林自2022年8月起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 [1][15] - 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俞健涉嫌贪污罪等多项罪名被起诉,案件正在办理中 [2][15]
江西银行申请一种工作计划管理方法及系统专利,能够完成工作计划的统一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搜狐财经· 2025-04-07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江西银行申请“一种工作计划管理方法及系统”专利,该方法可完成工作计划统一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介绍了江西银行的基本信息 [1][2] 专利相关 - 江西银行于2025年3月申请“一种工作计划管理方法及系统”专利,公开号CN 119761789 A [1] - 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企业年度发展计划、接收员工信息、生成初始工作计划、判断员工是否修改、调整生成目标工作计划并传输至领导终端 [1] - 该发明能完成工作计划统一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1]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位于南昌市,从事货币金融服务 [2] - 企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602427.6901万人民币 [2] - 江西银行共对外投资1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026次 [2] - 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3条,专利信息1条,拥有行政许可22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