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对收益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穿越市场迷雾 以极致风控打造低波FOF
证券时报· 2025-08-11 06:51
市场趋势与需求 -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对低波稳健类产品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 固收+、中低风险等级FOF等具备资产配置属性的产品备受青睐 [1] - 过去5年间,同时满足"每年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内,年化收益达到3%以上"的基金产品寥寥无几 [2] - 市场上能严格控制回撤的绝对收益类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2] 产品定位与策略 - 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产品以"严控最大回撤"为核心策略 [2] - 产品定位为守护而非冲锋,不辜负持有人的信任 [2] - 在基金运作中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波动率管理为抓手 [3] - 通过主投固定收益资产,辅之配置少量的权益、商品等多元资产 [6] - 95%以上投资者都能够实现盈利是理想中的低波理财产品 [6] 业绩表现 - 景顺长城保守养老A自2024年3月20日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越偏债混合型FOF指数 [5] - 最大回撤仅0.88%,显著优于同期偏债混合型FOF指数及业绩基准 [5] 资产配置方法 - 持仓力求清晰可辨,债券端聚焦纯债基金,权益端主攻场内ETF [7] - 短久期债券凭借高夏普比率成为更优"安全垫" [7] - 不频繁调整仓位,通过精细的久期管理实现风险控制 [7] - ETF能较好规避非常规的"脉冲风险",为FOF管理提供更丰富的配置选择 [7]
景顺长城基金江虹: 穿越市场迷雾 以极致风控打造低波FOF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7
近日,景顺长城养老与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江虹接受了证券时报的采访,向记者阐述了她所管理的稳 健/保守型FOF,是如何在较低的回撤情况下,力争实现持续稳健收益的投资逻辑。 严控回撤 打造低波FOF 无论市场处于牛市、熊市或震荡市,投资者对于能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低波动产品的需求始终存在,这 也是固收+基金和中低风险等级FOF获得较大发展的底层逻辑。 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对低波稳健类产品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满足这类投资需求,公募基金行业中的固收+、中低风险等级FOF等具备资产配置属性的产品备受青 睐。然而,如何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正收益?这一问题始终考验着从业者。 她希望将这只保守FOF的最大回撤牢牢锁定在较小区间内,放弃对短期高收益的追逐。因为在她看来, 低回撤下的长期净值向上才是这个产品长久生命力的根基。 "保守FOF产品不能留下'伤疤'。"江虹表示,这种"伤疤"既包括基金净值波动对投资者财富造成的实际 损失,也涵盖了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对净值过大波动在心理上引发的恐慌。 如何降低这种风险,江虹在稳健/保守型FOF的配置中,通过主投固定收益资产,辅之配置少量的权 益、商品等多元资产 ...
【广发金工】全天候多元配置ETF组合:低风险绝对收益解决方案:基金产品专题研究系列之七十一
A股市场ETF发展现状 - 2019年以来A股市场ETF快速发展,总数量从2018Q4的198只增长至2025Q2的1209只,总规模从0.51万亿元扩张至4.31万亿元 [1][9] - 截至2025Q2,股票型ETF规模达3.04万亿元,占比75%,跨境/货币/债券/商品型ETF合计规模1.11万亿元,占比25% [1][11] - 细分类型中,股票型ETF数量987只规模3.04万亿元,跨境ETF数量149只规模5638亿元,债券型ETF规模3839亿元,商品型ETF规模1573亿元 [12] 全天候多元配置ETF组合构建方法 - 组合基于四大子策略构建:A股大类资产配置ETF组合、境外权益QDII-ETF组合、A股相对收益ETF组合及绝对收益ETF组合 [2][13] - 优化方向包括纳入港股权益资产、调整债券久期、剔除拥挤度高的指数ETF以提升稳定性 [16] - 具体构建采用宏观+技术指标月度打分机制,A股大类资产和境外权益组合侧重宏观与技术视角,A股相对/绝对收益组合侧重指数指标筛选 [19] 大类资产配置ETF组合表现 - 2016-2025年回测显示,固定比例组合年化收益9.29%,风险平价组合年化波动率仅3.76%,最大回撤2.77% [37][40] - 核心持仓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3.32%)、华安黄金ETF(13.32%)及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ETF(57.76%) [42] - 分年度表现稳健,2020年收益率达17.96%,2022年市场下行期仍实现6.41%正收益 [41] 境外权益QDII-ETF组合特征 - 覆盖恒生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9大指数,采用美国核心CPI同比、M1同比等宏观指标进行月度打分 [45][46] - 2016-2025年组合年化收益率17.24%,显著跑赢基准,2020年收益达33.38% [51][55] - 主要配置华夏恒生ETF(11.76%)、南方标普500ETF(11.76%)等产品,美股资产合计占比35.28% [56] A股相对收益ETF组合策略 - 从ROETTM环比、资金流、预期盈利等7个维度构建指数轮动策略,指标权重分配考虑低相关性特征 [61][63] - 引入成交额、融资存量等6个拥挤度指标,降低市场反转风险,组合年化收益提升至16.59% [73][79] - 2020年超额收益达30.58%,持仓聚焦科创板和行业主题ETF如华宝人工智能ETF(10%) [82] 绝对收益ETF组合设计 - 筛选标准侧重基本面稳定性(ROETTM标准差)、分红特征(3年股息率)及低Beta属性 [85][86] - 组合年化收益12.67%,最大回撤26.11%,持仓以红利低波ETF(20%)、银行ETF(40%)为主 [93][95] - 2024年收益25.81%显著优于中证红利指数,体现抗波动特性 [94] 全天候组合综合表现 - 基准组合为中证800(10%)+恒生指数(5%)+MSCI全球(5%)+中证全债(70%)架构,年化收益9.22%,最大回撤仅3.64% [96][101] - 收益来源均衡,债券贡献35.22%,A股权益26.95%,港股权益17.74%,商品13.92% [107][109] - 敏感性测试显示组合对单一策略依赖度低,不同久期债券和0.3%费率下年化收益仍超8% [113][118]
突然离任!300亿基金经理,卸任旗下所有产品!
证券时报· 2025-07-17 17:03
基金经理变动 - 安信基金百亿级基金经理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卸任旗下9只基金,管理规模超300亿元,卸任后不再管理任何基金 [1] - 张翼飞在安信基金任职近13年,管理时间最长的安信稳健增值基金每个完整年度均获正收益,任职总回报82.45%,年化回报6.1%,最大回撤仅7.2% [3] - 张翼飞下一站可能转战私募,继续探索绝对收益策略 [4] 投资策略与业绩 - 张翼飞采用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从纯债、股票、转债中精选标的,追求高风险收益比,管理规模达321.92亿元 [3] - 其投资目标为持续绝对收益,注重低回撤,以匹配大部分持有人风险偏好 [3] - 安信基金混合投资团队(李君、黄琬舒等)延续绝对收益理念,共管基金规模约275亿元 [6] 接任安排 - 张翼飞卸任产品由李君、黄琬舒接任,两人与张翼飞共事多年,投资策略相近 [5][6] - 李君管理9只基金,规模270.75亿元;黄琬舒管理9只基金,规模159.83亿元 [6] 行业动态 - 截至7月16日,公募基金行业发生超2700条基金经理变更,194位基金经理卸任,307位新聘 [8] - 年内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如鲍无可、周海栋等),反映行业从"个人主义"转向团队化作战 [8] -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加剧,主因业绩压力、费率改革等,投研模式转向集体智慧驱动 [8]
介绍一只进可攻退可守的基金
新浪基金· 2025-07-11 09:17
市场表现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表现稳健,上证指数站上3500点,为近8个月来首次突破,也是9.24行情后的第三次突破 [1] - 6月CPI同比由降转升,核心CPI持续回升,政策对消费的提振效果逐步显现,市场整体预期向好 [1] 国泰多策略收益混合基金 - 基金经理胡智磊2024年9月3日任职以来以固收策略为主,近半年收益率达5.39%,显著优于同期中长期纯债指数(2.40%)和短债基金指数(1.71%) [1] - 最大回撤仅为0.27%,远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最大回撤(11.88%) [1] - 基金采取稳健投资策略,以固收类资产为主,配置中短久期债券,灵活运用利率债波段策略,并择机轻仓配置低风险转债 [4] - 股票类资产占比0%-95%,可择机参与权益类资产,包括可转债,以增强收益弹性 [4] - 最近半年风险控制指标表现优异,最大回撤、夏普比率(0.3105 vs 0.0020)、年化波动率(1.97% vs 18.34%)、下行风险(0.27% vs 10.86%)、卡玛比率(41.79 vs 0.65)均显著优于同类平均水平 [5] 基金经理 - 胡智磊深耕固收领域,擅长宏观利率模型研判,捕捉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交易机会 [5] - 其代表产品国泰嘉睿纯债最近1年收益率5.54%,任职以来收益率13.17%,排名同类前3%(27/929) [6] - 王琳兼具宏观视角和阿尔法选股能力,投资风格均衡,结合自上而下配置与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8] 基金策略与优势 - "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策略,依托胡智磊的债券投资能力获取稳健收益,借助王琳的选股能力捕捉权益市场机会 [8] - 产品适应性强,既能分享市场上行红利,又能控制波动中的回撤,适合追求稳健增值且不愿错失市场机会的投资者 [8]
兴银理财叶予璋:权益投资大有可为,“固收+期权”、多元配置模式前景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57
理财产品净值化与权益投资机会 - 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债券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为理财公司发展权益投资提供契机 [1] - 理财公司权益投资实现绝对收益策略的两大核心途径为"固收+期权"和多元资产策略 [1][3] 自主与委外双轮驱动策略 - 兴银理财采用自主投资与委外合作双轮驱动模式 自主投资侧重个股研究和量化策略 委外通过遴选优秀基金管理人提升收益 [2] - 银行理财权益委外并非简单引进外部管理 而是根据管理人特征进行策略组装以优化风险收益比 [2] - 理财公司自主权益投资可依托母行全国性银行的行业认知优势 在赛道选择上具有广阔空间 [2] 绝对收益策略实施路径 - "固收+期权"模式允许客户有条件参与权益市场 同时规避"黑天鹅"事件对净值的影响 [3] - 多元资产策略将权益资产占比控制在10%以内 通过低比例配置实现绝对收益体验 [3] - 在流动性宽裕且低通胀环境下 多元资产策略有望取得较好投资成效 [3] 多资产配置框架构建 - 银行理财拓展权益投资需以多资产策略为过渡阶段 参考海外配置比例(权益25%-50% 固收25% 另类25%) [3] - 战略配置是绝对收益策略执行基础 恒定比例模式(如10%-20%权益比例)已被验证有效 [3] - 银行理财可运用黄金、红利、转债、REITs等泛权益工具 较公募基金更具工具多样性优势 [3] 量化模型与资产组合优化 - 配置4-5类资产(如黄金、股票、债券)可使夏普比率显著提升 三类资产相关系数接近零形成有效边际 [4] - 市场中性策略(量化中性、CTA)和宏观中性策略(股债跷跷板效应)可应对宏观经济变化 [4] - 策略组装需控制数量(4-5个) 符合客户回撤与收益目标 减少人为干预以增强稳定性 [4] 股债金均衡配置展望 - 低通胀与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股债金三类资产均存在上涨空间 中国贸易战影响弱于2018年 [4][5] - 黄金受益于去美元化趋势但当前价格偏高 债券获低通胀支撑 股票受政策引导资金流入 [4] - 股债金均衡配置产品通过黄金对冲不确定性 更适合捕捉低通胀高流动性市场机会 [5] - 全球大类配置指数比主动管理型产品更稳健 可减少投资经理风格波动影响 [5]
华宝聚合系列科普文章:市场中性策略多头端解析:量化选股模型如何决定你的收益上限
华宝证券· 2025-05-15 18:12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中性策略作为绝对收益体系重要支柱,通过多空对冲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收益路径 [11] 各部分总结 市场中性策略多头端的构建逻辑与运作特征 - 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多头端通过系统化方法构建具备超额收益能力的股票组合,构建逻辑含多层次筛选机制,组合管理核心是控制个股风险敞口 [5] - 策略收益源于多头组合与对冲工具超额收益差值,管理人需监测关键指标并定期再平衡,专业机构配置风险控制模块确保收益稳定性 [5] - 量化选股模型有效性受市场环境制约,重大政策调整或市场流动性异常变动时需调整模型参数并管控风险敞口 [5] 国内量化模型发展史 - 我国资本市场初期,机构用财务指标定性分析进行基本面研究,缺乏衍生品对冲工具,策略有系统性风险敞口 [6] - 2010 年融资融券试点及股指期货推出,机构引入线性多因子模型;2015 年市场波动使市场中性策略阶段性退出主流 [6] - 2015 年后监管推动量化投资规范化,2019 - 2021 年机构构建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应用神经网络模型 [6] 穿越牛熊的秘密:中性策略的生存法则与制胜逻辑 - 量化模型构建需破解历史规律与现实演变的动态平衡难题,管理人投研体系需建立市场状态识别模块进行动态校准 [7] - 投资者鉴别策略质量关键在于验证全周期适应能力,重点评估特殊阶段回撤控制能力 [7] - 管理人进化能力是策略竞争力底层支撑,需保持核心因子稳定性并建立新特征挖掘快速响应通道 [7][8] 如何评估市场中性策略的多头端 - 评估需构建多维分析框架,首要考察收益持续能力,通过分析波动相关性和压力测试评估稳定性 [9] - 风险控制体系完备性是第二评估维度,有效机制含行业风险敞口动态平衡模块和自动预警机制 [9] - 普通投资者需确认策略底层逻辑和历史最大回撤,关注管理人迭代模型能力 [9] 避开这三个认知陷阱,你的中性策略投资才能成功 - 投资者需辨明选股逻辑实质,超额收益源于系统性研究,需多周期回溯检验确认策略有效性 [10] - 理解分散化配置价值内核,通过行业及因子暴露对冲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提升收益稳定性 [10] - 正视策略固有风险边界,核查管理人极端压力测试体系和对尾部风险因子的监测响应机制 [10]
穿越周期,共探财富新机遇——万得基金仲春投资尊享荟解码
Wind万得· 2025-03-24 06:35
会议概况 - 万得基金与西部利得基金联合举办"风和雨润,春暖花开"主题投资尊享荟,汇聚资管行业领袖探讨2025年投资策略 [2] - 万得基金总裁简梦雯指出A股震荡走强,政策预期修正后流动性品种性价比凸显,需把握后续投资方向 [2] - 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贺燕萍强调公司"三稳"战略:目标明确、团队稳定、策略稳定,定位为基础产品供应商 [3] 绝对收益策略 - 西部利得基金董伟炜提出"三位一体"投资体系:宏观/中微观分析决策系统、主动/被动风控系统、理性心态管理 [5] - 当前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明确,广谱利率下行,居民/外资增配股市空间大,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 [5] - 中期看好AI全产业链(基础设施、行业应用、终端、AI Agent)、新消费、新能源部分环节,红利资产具配置价值 [5] 债券市场机会 - 2025年固收市场年初低迷,低利率环境下票息资产稀缺,理财申赎冲击市场 [6] - 债市全年或维持震荡,短端利率性价比高于长端,地方债因票面利率优势及流动性改善具配置价值 [7] - 转债存量规模下降且波动修复,泛科技板块机会可熨平组合波动 [7] 全球资产配置 - 美国政策变化(通胀、财政扩张、关税、美联储调整)对全球市场影响显著,预计经济软着陆 [8] - 美元计价企业信用债票息回报约3%(成熟市场高收益债),投资级债券性价比更高 [8] - 美股动态市盈率21.9(高于15年平均),港股11.8(低于平均),日本企业治理改善,印度估值过高需谨慎 [8][9] 行业动态 - 万得基金凭借数据研究、产品甄别能力连续入选基金保有规模百强榜 [3] - 摩根基金(原上投摩根)品牌与JPMorgan全球资产管理业务保持一致,实行股东业务隔离 [10] - 会议表彰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代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