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电力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
国家能源局· 2025-07-17 17:28
2024年中国电力市场核心观点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架构形成[4]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2.7%[20]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4.07亿千瓦,风光新增发电量占总新增58.1%[9][12] - 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235.2%至2336亿千瓦时,绿证交易量增长364%[77][78] - 省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全年成交电量376亿千瓦时[43][45] 电力供需情况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49亿千瓦,新增4.29亿千瓦[9] - 风光发电装机同比增长33.9%,累计达14.07亿千瓦[9] - 全国发电量10.09万亿千瓦时,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11][12] - 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2016-2024年均增速6.6%[13][16] 经营主体情况 - 电力市场经营主体81.6万家,同比增长8.9%[17] - 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17] - 燃煤机组全部入市,超半数新能源及部分燃气/核电/水电参与市场[17] - 工商业用户除居民农业外全部进入市场[17] 交易量价情况 总体水平 - 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连续三年超60%全社会用电量[20] - 新能源交易电量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52.3%[20] - 单月交易峰值6035亿千瓦时(7月),谷值4161亿千瓦时(2月)[21] 区域分布 - 国家电网区交易电量4.72万亿千瓦时,省间交易1.17万亿千瓦时[21] - 南方电网区交易电量1.14万亿千瓦时,省间交易0.26万亿千瓦时[21] - 蒙西电网交易电量0.32万亿千瓦时[21] 价格表现 - 中长期交易均价较煤电基准价平均高出4.7%[33] - 现货市场均价:山西0.314元/千瓦时,广东0.347元/千瓦时[33] - 电网代理购电均价0.426元/千瓦时,区域价差0.250-0.505元/千瓦时[40] 市场建设进展 跨省跨区市场 - 省间现货市场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经营区[43] - 南方区域市场完成53天结算试运行,日前出清均价0.315元/千瓦时[47][49] - 长三角市场启动省市互济机制,最大互济电力1041万千瓦[52][53] 省内市场 - 4省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山西/广东/山东/甘肃)[54] - 4省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蒙西/湖北/浙江/福建)[54] - 9省完成整月以上结算试运行[54] 辅助服务市场 - 全国辅助服务费用402.5亿元,用户侧分摊占比2.8%[68] - 调峰/调频/备用费用分别为330.4/68.9/2.9亿元[70] - 南方区域调频市场年出清均价11.23元/兆瓦[65] 绿色电力发展 - 绿证交易4.46亿个,跨省交易占比92.32%[77] - 内蒙古出售绿证8041万个,浙江购买7622万个[77][79] - 蒙西绿电交易规模最大(757亿千瓦时),冀北/辽宁次之[78][82] - 巴斯夫等跨国企业签署长期绿电采购协议[81][83] 新型主体发展 - 售电公司2613家,代理用户65.35万户[88][91] - 新型储能参与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甘肃储能利用率1146小时[95] - 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平等参与市场[94] 2025年建设重点 - 形成"1+6"基础规则体系,推动辅助服务/计量结算规则出台[104] - 实现现货市场全覆盖,南方区域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104] - 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完善辅助服务价格机制[105] - 建立电力市场评价制度,加强数字化监管[105]
重磅!西部电直送东部常态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12:11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旨在打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之间的市场分割,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 [2][3] - 方案明确了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现货交易等不同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以及安全校核、交易结算等制度安排 [2][6] - 方案设计了"两交两调"模式,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交易 [6][7] 跨电网电力交易现状与扩容 - 目前两大电网之间有两条联络通道:三广直流(2004年投产)和闽粤联网工程(2022年投产) [5] - 2024年成立跨经营区直流输电工程合资公司,包括青桂直流合资公司和藏粤直流合资公司,将建设新的跨经营区联络通道 [6] - 近期最大规模跨经营区电力交易: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度电从广东、广西、云南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 [6] 绿色电力交易机制 - 绿电交易以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作为交易单元,用户可自主选择参与跨经营区绿电交易 [7][11] - 绿电交易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挂牌交易和双边交易,绿证划转由北交和广交共享溯源信息 [11] - 方案推动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绿电送南方、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探索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9][13] 交易机制创新与目标 - 方案创新提出非闽粤交易暂按2.56分/千瓦时收取输电费,输电费50%冲抵两省容量电费 [9] - 2025年近期目标包括试点闽粤直流周内按需交易、开展闽粤直流输电权交易试点等 [9] - 方案设计了多元化的交易方式(双边、挂牌、集中竞价)和交易周期(年度、月度、月内) [8] 新能源发展与绿电需求 -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占全部装机比重的45.7%,已超过火电 [11] - 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要在80%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11] - 跨国企业和出口型企业对绿电需求攀升,以应对供应链脱碳和碳关税壁垒 [11]
迎峰度夏期间两部委发布电力交易方案,用电会更经济可靠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22:31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 - 《方案》正式发布,旨在打破电力市场分割和地区壁垒,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是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成果 [1] - 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坚持安全优先、公平开放、灵活高效的原则,促进市场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灵活性 [2] - 通过跨区电力互补互济,可实现跨区电力资源共享,用电更可靠,同时绿色电力跨区跨省直供用户,可降低用户端用电成本 [1][4] 电力供需与交易情况 - 迎峰度夏期间,广东预计最高负荷1.67亿千瓦,同比增长6.6%,系统发受电量29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部分时段存在3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 [2] - 省间余缺互济后,广东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2] -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 [3] - 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全天候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 [3] 绿色电力交易 - 绿电交易是《方案》中的重要板块,明确了跨经营区绿电交易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和绿证划转规则 [3][5] - 现在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6] -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外资企业对绿电需求旺盛,原因包括中国绿证影响力提升、企业树立绿色发展形象需求、提升产品环保竞争力等 [7] - 通过跨经营区绿电交易,将进一步满足新能源发电企业、绿色用能企业的重点诉求,为双碳、新能源行业提供更明确的发展预期 [7]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2025年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之年,《方案》的发布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神的重要制度突破 [8] - 电力商品具有无仓储性、瞬时平衡、依赖电网传输的物理属性,交易组织高度依赖电网运行特性与调度协同 [8] - 《方案》创新提出由北交、广交、国调中心、南网总调联合组织开展交易的"两交两调"模式,有效保障交易在电网物理约束下的技术可行性 [8] - 电力商品兼具公共资源与一般商品双重属性,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承载着优化跨区资源配置、促进绿电消费、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9]
电力跨经营区交易常态化,绿电全国流动按下“加速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1:31
电力体制改革与跨电网交易机制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旨在打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之间的市场分割,实现电力资源全国高效配置 [1][2] - 方案明确了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现货交易等不同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以及安全校核、交易结算等制度安排 [1][4] - 两大电网目前有两条联络通道(三广直流和闽粤联网),2024年成立跨经营区直流输电工程合资公司,将建设青桂直流、藏粤直流等新通道 [3] 跨电网交易实施与案例 - 2023年已开展多次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试点:3月广西5270万千瓦时绿电送入上海,6月华北等地3095万千瓦时绿电送至广东 [3] - 7-9月将实现最大规模跨经营区交易,超20亿度广东、广西、云南电能通过闽粤联网输送至上海、浙江等地 [3] - 采用"两交两调"模式(北交、广交、国调、南调联合组织),创新设计了多元交易方式和周期(年度至日前) [4][5] 绿色电力交易机制 - 绿电交易以单个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单元,用户可自主选择参与,交易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挂牌和双边 [5][7] - 明确绿证划转规则:两网共享溯源信息,发电企业所在经营区交易机构牵头形成划转台账 [7][8] - 2025年目标包括推动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绿电送南方等交易,探索多年期绿电签约 [6] 输电费用与通道利用 - 闽粤联网非闽粤交易暂按2.56分/千瓦时收取输电费,其中50%冲抵两省容量电费 [6] - 方案设计了大型直流工程送电、联网工程电能互济等不同场景下的交易组织流程 [4][5] - 未来将缩短交易周期至工作日连续开市,提高交易频次,推动常态化运行 [10] 新能源发展与绿电需求 - 截至2025年5月,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45.7%,已超过火电 [7] - 政策要求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超80%,高耗能行业需提升绿电使用,出口企业应对碳关税需求增长 [7] - 跨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通过绿电交易推动供应链脱碳,绿电市场范围显著扩大 [7][8]
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
新华网· 2025-07-02 08:50
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增长 - 2024年前5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达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 [1] - 2022年贵州绿电交易量仅0.8亿千瓦时,2023年增长至7.9亿千瓦时,2024年达33.64亿千瓦时,同比增幅326% [2] - 全国层面2024年前5月绿电交易量超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 [2] 新能源装机规模 - 截至2024年贵州统调装机规模达7059.6万千瓦,其中风电731.9万千瓦,光伏1578.6万千瓦 [2] - 2025年贵州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万千瓦 [2] 绿电消费用户结构 - 截至2024年5月贵州绿电消费用户达551家,主要集中在电解铝、化工、黄磷等行业 [3] - 电解铝行业占贵州绿电总成交量一半以上 [3] 重点企业绿电应用 - 贵州茅台2023年采购绿电突破1亿千瓦时,实现"全绿电酿造" [4] - 中伟兴阳储能科技2024年采购1.5亿千瓦时绿电,要求实现100%绿电使用率 [4] 绿电应用场景拓展 - 贵州"村BA""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首次实现绿电绿证消费 [4] - 台盘村"深山集市"文创店、主题茶饮店等商户全面接入绿电 [4] 绿电交易机制 -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子凭证,为市场主体履行消纳责任提供方式 [6] - 发电企业在认购平台挂牌出售绿证 [6] 未来发展举措 - 推动算力、交通、建筑等领域使用绿电进行电能替代 [7] - 鼓励签订多年期绿电交易协议以锁定供应和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7]
先导智能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中天中标500kV海缆
中泰证券· 2025-06-22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部分公司25年1季度单位盈利环比向上,25年有望出现供需拐点,行业进入2 - 3年上行周期,未来两年业绩、估值均有提升可能性 [6] - 大储板块光储发货加速叠加海外比例提升,龙头业绩继续加速释放;户储板块欧洲成熟市场需求修复、东北欧放量,以及新兴市场多点开花,强化市场对板块25年信心 [6] - 因关税战导致经济预期下行,国内刺激预期加强,电网投资总额有望进一步上调;电力设备出口标的可能会因关税恐慌情绪蔓延而错杀,下跌即是机会 [6] - 光伏TOPCon电池片需求总体持续低迷,组件市场价差拉大,大厂挺价,中小厂价格有下行趋势,持续关注新技术和困境反转龙头两条主线 [6] - 近期国内外海风项目有新进展,国内海风建设节奏有序,25年交付量有望明显提升 [6] 各目录总结 锂电板块 - 本周申万电池指数下跌0.66%,跑输沪深300 0.211pct,锂电板块涨幅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前列,铜箔盈利筑底,固态电池对铜箔提出升级要求,相关标的涨幅较好 [10] - 先导智能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先惠技术固态电池干法核心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 [12][13] - 六氟价格小幅下降,碳酸锂、金属钴、金属镍价格有小幅波动,电解液、VC价格保持不变,电池成本下降 [14][15] 储能板块 - 陕西电价输配电价不参与浮动,仅能一次充放电,峰谷价差0.52668元/kWh;天津电价午间新增2h低谷,两次峰谷,价差0.69元/kWh,工商业储能具备投资价值 [19][20] - 5月份安徽71个储能项目超2.5GWh,滁州市备案规模突出 [22] 电网设备板块 -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 - 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23][24] - 今年前5月中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25] 光伏板块 - 本周硅料、硅片、光伏玻璃、N型电池片价格下降,TOPCon组件价格不变,胶膜价格不变,短期内各环节价格多维持下行或阴跌分化趋势 [27][30][31] - 大唐16GW光伏逆变器集采中标结果公布,财政部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巴基斯坦拟对中国进口光伏组件征收18%关税 [34][35] 风电板块 - 国内各区域海风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有新进展,全球其他区域如英国、印度、德国、菲律宾也有海风项目动态 [36][40][41] - 湖南“136号文暂行承接方案”初稿发布 [42] - 2025年至今陆上风电机组启动招标61.9GW,海上风电机组新增招标5.3GW;2025年1 - 4月累计新增装机20.0GW,同比 + 18.5% [49] - 本周陆风2.35GW项目启动招标,2025年6月陆风含塔筒加权中标均价1962元/kW,不含塔筒加权中标均价1574元/kW;海上6月中标候选人均价2957元/kW(含塔筒) [49][50] - 截至6月21日,中厚板均价3515元/吨,环比上周 - 0.6%,铸造生铁均价301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环氧树脂均价13800元/吨,环比上周 - 4.2% [53] 投资建议 - 锂电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相关材料公司及固态电池公司 [59] - 储能大储关注上能电气等标的,户储关注德业股份等标的 [59] - 电力设备关注特高压标的和出口标的 [59] - 光伏关注新技术和困境反转龙头两条主线相关公司 [59] - 风电关注海缆龙头、塔筒单桩龙头、整机龙头和细分零部件龙头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