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走廊

搜索文档
“绿色航运走廊”从1到10:洛杉矶港与上海港形成合力是实现零碳的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2
洛杉矶港2024年表现 - 2024年是洛杉矶港过去117年历史中表现第二好的年份,全年完成1030万标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 [1] - 高增长归因于强劲的美国经济、持续消费支出以及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进行的库存前置储备 [1] - 2024年是港口造成污染最低的一年,同时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1] 港口经济贡献 - 洛杉矶港与长滩港共同支撑南加州物流产业链,直接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贡献当地私营领域最大比重 [2] - 平均每年为当地贡献数千亿美元经济产出,使加州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2] - 中国业务占洛杉矶港贸易业务的45%,中美贸易通道每年承载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货物往来 [2] 绿色航运发展 - 洛杉矶港船舶排放量占港口总排放量的60%,2000年就发展了岸电技术并纳入加州法律 [3] - 船舶接入电网使用岸电可减少1500吨污染,港口力争2030年实现运营零排放 [4] - 与长滩港联合推出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使氮氧化物排放降低74%,柴油颗粒物减少91% [4] - 2024年迎来首艘零排放集装箱船"马士基阿莱特号",全程使用甲醇燃料 [4] 数字化转型 - 两个海运码头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港口优化器"可提前40天预测货物信息 [6] - 港口网络防卫中心2023年成功拦截7.5亿次网络入侵企图 [6] - 与IBM合作开发网络防卫中心,拦截12次针对私营企业的网络入侵 [6] - 投资6.44亿美元采购425台电动设备、250辆零排放卡车,建设300个充电站 [7] 绿色航运走廊 - 上海港与洛杉矶港2022年倡议建立的"绿色航运走廊"已走过3年,带动其他七条走廊建立 [10] - 目标到2030年展示全球首艘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装箱船舶的可行性 [11] - 若能将上海和洛杉矶之间贸易污染减少10%,相当于洛杉矶港一整年的污染总量 [11] 中美港口合作 - 2025年是洛杉矶港和上海港互有友好港20周年 [12] -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应继续保持合作,双方商业联系根基深厚 [12] - 合作中难免有起伏,但应在未来数十年保持富有成效的商业合作 [13]
深化中外友城合作 共绘绿色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吸引22个国家26个友城代表团参与 [1] - 上海已与59个国家95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论坛通过务实举措提供国际城市合作的中国方案 [1] 绿色低碳领域合作 - 墨西哥城代表考察上海国际汽车城,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与低碳技术,提及中国品牌汽车在墨西哥市场受青睐 [2] - 洛杉矶与上海建立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首艘绿色甲醇燃料集装箱轮"阿莱特马士基"号于2024年8月靠泊洛杉矶港 [2] - 越南胡志明市提议成立"创新城市联盟",联合上海、新加坡、釜山等枢纽港口建立"城市间绿色走廊",重点发展低碳物流基础设施 [3] 青年与创新合作 - 美国塔科马市市长强调青年在美中友城交往中的关键作用,提及2015年习近平访问林肯中学及2022年冬奥会期间的通信往来 [4] - 韩国全罗北道建议与上海开展青年政策交流、初创企业联合孵化及智能农业联合研究,以互惠模式培养青年人才 [4] - 老挝万象市与上海签署友好合作意向书,目前超过800名老挝学生在沪留学,其中70%将返回万象市就业 [5] 医疗与城市更新经验 -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考察浦东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注30种免费儿童疫苗及仁济医院重症病房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6] - 英国利物浦分享旧城改造经验,认为与上海的城市更新实践可为其他友城提供参考 [6] - 意大利博洛尼亚官员称赞上海医疗系统高效便捷,地铁服务与科技融合为全球公共服务标杆 [7] 文化教育合作成果 - 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通过"中国馆""上海街"及"上海之窗"书籍项目体现30年友城情谊,强调教育合作对青年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 [5]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毕业展展现科技与人文融合,被评价为"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创新典范 [7]
【财经分析】港航业“绿色变革”迫在眉睫 业界呼吁强化全球合作加速脱碳进程
新华财经· 2025-05-29 22:00
全球港航业绿色转型趋势 - 航运承担80%以上国际贸易运输量,是经济全球化重要纽带和碳排放主要来源,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1] -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J9"碳信用交易和燃料标准机制,设立全球首个单一行业碳价机制,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 - 若不采取减排措施,2050年航运业碳排放量较2008年可能增加50%-250%,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已将航运纳入全覆盖范围 [2] 港口在绿色航运中的关键作用 - 港口从被动门户转变为绿色航运积极推动者,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智能技术应用加速低碳转型 [2] - 上海提出"双过百万"方案:保税LNG加注能力达百万立方米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百万吨级 [2] - 香港计划2030年为绿色燃料船舶提供超60次/年加注服务及超20万吨绿色船用燃料 [2] 宁波舟山港的领先实践 - 率先布局LNG加注、专业码头岸电全覆盖、新能源船舶试点,探索氢能等零碳燃料应用 [3] - 穿山/梅山码头实现B24生物燃料油、保税LNG常态化加注,完成全国港口企业首单欧盟碳配额交易 [3] - 已建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投用国内首艘LNG柴油双料拖轮,港区新能源设备规模领先 [7] 绿色航运走廊建设进展 - 宁波舟山港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签署协议,建设三条绿色航运走廊,成为国内在建数量最多的枢纽港 [6] - 协议内容包括岸电建设、集疏运优化、再生能源应用、清洁燃料加注等联合行动,推动两港间海运净零排放 [6] - 目前宁波舟山港实现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除液体化工泊位),年岸电使用量超2000万千瓦时 [7] 行业协同发展路径 - 需政策引导、技术突破、资本联动与全产业链协同,建议组建联合实验室攻克氢/氨燃料及碳捕集技术 [4][5] - 构建数字生态协同网络,通过区块链实现全流程上链,AI算法优化航运规则与能耗 [5][6] - 业界呼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在特定航线推广零碳技术与智能管理 [4][6][7]
30%的货运吞吐量来自中国,欧洲第四大港口欲加深与中国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38
中欧及中法贸易增长 - 中欧及中法贸易量持续增长信号积极,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4个月贸易总值1.78万亿元,增长1.1%,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增长6.1% [1] - HAROPA港集散的集装箱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是其最大商业合作伙伴 [1] - 中法集装箱往来数量超过65万标准箱,贸易量持续增长,中国与HAROPA港货运量占该港口集装箱总运输近30% [4] HAROPA港优势与贸易结构 - HAROPA港为法国最大港口综合体,欧洲第四大港口,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亿吨,达310万标准箱 [3] - 三大港口位于法国第一大消费集散地,覆盖2亿消费人群,直达宁波港航程比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快2-8天 [3] - 2024年中国到HAROPA港货运量57万标准箱,主要为工业制成品(32%)和机械及非滚动部件(29%),从HAROPA港向中国运输9.2万标准箱,主要为木材(19%)和生鲜食品(18%) [5] 中欧绿色港口合作 - HAROPA港与宁波-舟山港签署合作协议,聚焦多式联运、绿色物流、数字化转型和港口智慧化 [6] - 合作重点包括数字化整合缩短交付时间,将电商货运从空运转海运以提高吞吐量并减少碳排放 [6] - 中法加强海运绿色化合作,推进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法国签署《克莱德班克宣言》建立"绿色航运走廊" [6] 海运脱碳与创新 - 海运业专注于液化天然气(LNG)应用和风能优化(如船帆设计)以减少碳排放 [7] - 航程规划整合风向、潮汐等参数精准控制航速实现减排,港口停靠时使用电能充电替代发动机 [7] - HAROPA港已在内河航线建设充电装置,宁波舟山港与欧洲三枢纽港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