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走廊
搜索文档
风险与韧性:金融重塑全球航运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11-20 16:09
当全球九成贸易依赖海运,这条蓝色动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从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到红海危机的供应链冲击,从数万亿美元的绿色转型投资到 数字化重构的行业底层逻辑——谁能在这场关乎全球经济命脉的变革中掌握航向? 适逢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五周年之际,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特别在论坛现场录制,聚焦"金融重塑全球航运"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对话三位 全球航运领军者,深入探讨行业在风险与韧性平衡中的发展路径。 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刘晔对话全球航运业三位重量级嘉宾:国际港口协会主席、德国汉堡港(HPA)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地中海航运集团 (MSC)航运政策和政府关系高级副总裁玛丽卡罗琳·劳伦特,以及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主席弗雷德里克·德尼弗尔,展开一场关于"金融如何重塑全 球航运"的深度对话。 0 1 三位航运巨头的中国之行 延斯·迈尔,欧洲最大港口之一汉堡港的掌舵人,拥有超过30年推动港口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创新的丰富经验。在其领导下,汉堡港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岸电 全覆盖的主要港口之一。 玛丽卡罗琳·劳伦,曾在欧洲议会担任高级顾问,现负责地中海航运集团全球航运政策与政府事务,涵盖环保法规、贸易等公共政策领域。 ...
进博会上的德国视角:汉堡港探寻绿色转型之路|进博深一度
第一财经· 2025-11-07 23:16
汉堡港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汉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3%至420万标准箱,海运货物吞吐量增长3.6%至5780万吨 [1] - 上半年汉堡港与亚洲及波罗的海地区市场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市场贡献1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5%,为汉堡港最大贸易伙伴 [3] - 在汉堡港主要贸易伙伴中,仅美国出现下降趋势,受关税政策影响,汉堡港与美国的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9.3%至27.5万标准箱 [3] 中欧贸易与合作伙伴关系 - 汉堡港吞吐量的三分之一来自于中欧贸易往来 [1] - 汉堡港营销协会亚洲市场开拓主管表示,推动汉堡港增长的原因是与亚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3] - 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与中远海运的合作平稳顺利,中远集团3年前收购汉堡港CTT码头是迄今重要合作之一 [3][4]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汉堡港与上海港联合宣布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并在2024年上半年拓展伙伴,先后与宁波港、青岛港签署共建协议 [4] - 汉堡港很早就在脱碳领域布局,在建设岸电设施方面走在前列,欧盟法规"Fit for 55"是很大的驱动因素 [5] - 打造"绿色航运走廊"是汉堡港践行脱碳的重要步骤之一,但需要班轮公司、托运人、运输商和整个行业的支持 [5]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德国物流供应链圆桌会议聚焦港口绿色转型、岸电供应、替代燃料技术发展以及提升国际运输网络韧性与效能等关键议题 [1] - 汉堡港非常希望了解中国港口新趋势,因为中国在自动化、数字化和港口发展等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4] - 国际海事组织发布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力争在2050年前后达到净零排放 [5]
共筑航运业开放合作健康发展生态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
解放日报· 2025-10-20 09:37
论坛概况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 [1] - 论坛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于10月19日至21日举办,包含主论坛及多个分论坛 [6] 行业发展核心战略 - 行业将聚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加快航运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 [3]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深化“五个中心”协同联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世界级航运枢纽 [2] 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拓展 - 行业将健全现代化航运基础设施体系,携手长三角打造集群化空海港网络,深化长江流域航运合作 [2] - 上海将夯实航运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打造航运枢纽门户高地 [4] - 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加密优质国际直航航线,提高航空货运网络通达性和投送能力 [2] 航运服务能级提升 - 行业将加快航运保险标准体系建设和产品开发,深化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打造国际海事争议解决服务高地 [2] - 上海将提升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打造航运资源要素集聚高地 [4] - 行业将建强航运要素交易市场,提升航运专业服务能力,促进航运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2] 智慧绿色转型 - 行业将打造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升级版,全面提升航运枢纽智能化水平 [2] - 行业将大力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形成绿色航运发展新格局 [2] - 上海将推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全球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和交易中心,与更多国际港口城市共建绿色航运走廊 [4] - 上海将聚焦航运数智转型,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 [4] 国际合作与治理 - 行业将推进航运各领域国际交流和标准对接互认,扩大绿色航运走廊国际“朋友圈” [2] - 行业将支持更多国际航运组织和功能性机构在沪发展,积极融入全球航运治理体系 [2] - 论坛上发布了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及一批政府部门间合作文件等成果 [5] 行业外部环境与应对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4月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并于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3]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决定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并正启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 [3] - 全球海运业同仁应当携起手来,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海运市场 [3]
航运减排临“大考”:从上海港出发,解码绿色燃料之需与机制之困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31
行业背景与政策框架 - 航运业承担全球超过80%贸易量 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 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3% [3] - 国际海事组织2025年4月批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 要求5000吨以上船舶分阶段减排 2050年实现净零 最早2028年1月1日起实施 [3] - 上海港2025年第一季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14万吨 为全球最高 新加坡港居第二为8.5万吨 [4] 上海港绿色转型进展 - 2025年7月11日完成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标志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全链路贯通 [1] - 上海港2024年开始具备绿色甲醇加注能力 2025年甲醇加注搭靠申请9次 加注量超3.25万吨 较2024年500吨增长65倍 [6] - 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绿色甲醇和LNG加注能力港口 具备28万立方米甲醇储罐资质 [8][13] 绿色燃料产业链建设 - 中国2030年绿色甲醇需求预计达1200万吨 占全球市场近50% [8] - 国内绿色甲醇总规划产能近6000万吨/年 但实际建成产能仅22.1万吨/年 大部分项目处于前期可研阶段 [8] - 内蒙古规划产能约1837万吨/年 占全国30.6% 吉林规划649.1万吨 辽宁350万吨 [12] 技术挑战与成本分析 - 绿色甲醇制备存在四种技术路线:电制甲醇 生物质气化制甲醇 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 生物质发酵制甲烷再制甲醇 [13] - 电制甲醇项目全球规划产能20.6Mt/年 占比44% 生物质甲醇16.5Mt/年 [14] - 船舶从传统低硫燃油转向绿色甲醇 燃料成本将上涨340%至350% [14] - 绿氢生产成本33.9-42.9元/公斤 是煤制氢成本3-6倍 用电成本占电解水制氢成本70% [15] 成本优化路径 - 新疆库车项目通过光伏直连制氢 成本降至14.02元/公斤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 绿电制甲醇成本预计从4500-4600元/吨降至2100-2200元/吨 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从3500-3600元/吨降至1900-2000元/吨 [18] - 每标准箱使用绿色甲醇额外成本150-210美元 折算每件商品成本仅增加0.21美元 [19] 合作模式与融资创新 - 上港能源与中远海运 国家电投 中国中检共同签署绿色甲醇全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 [9] - 中远海运国际 吉电股份和上港能源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推动绿色甲醇产销 [21] - 全球绿色航运走廊数量从2022年21条增至2024年62条 利益相关方达244家 [26] 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 上海港参与4条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洛杉矶港/长滩港 汉堡港 智利瓦尔帕莱索港 新西兰奥克兰港 [26] - 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走廊成立能源保障 承运人和港口三个工作小组 计划2025年开始试点运营 [28] - 零排放海运买家联盟成员从17家扩展至40家 通过集体采购探索海运脱碳商业化路径 [30]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航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 初步建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 [4] - 《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指出2027年远洋船舶绿色甲醇燃料消费量超10万吨 [25] - 推动新能源发电竞价上网 鼓励绿电直连发展 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 [17]
“绿色航运走廊”从1到10:洛杉矶港与上海港形成合力是实现零碳的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2
洛杉矶港2024年表现 - 2024年是洛杉矶港过去117年历史中表现第二好的年份,全年完成1030万标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 [1] - 高增长归因于强劲的美国经济、持续消费支出以及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进行的库存前置储备 [1] - 2024年是港口造成污染最低的一年,同时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1] 港口经济贡献 - 洛杉矶港与长滩港共同支撑南加州物流产业链,直接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贡献当地私营领域最大比重 [2] - 平均每年为当地贡献数千亿美元经济产出,使加州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2] - 中国业务占洛杉矶港贸易业务的45%,中美贸易通道每年承载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货物往来 [2] 绿色航运发展 - 洛杉矶港船舶排放量占港口总排放量的60%,2000年就发展了岸电技术并纳入加州法律 [3] - 船舶接入电网使用岸电可减少1500吨污染,港口力争2030年实现运营零排放 [4] - 与长滩港联合推出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使氮氧化物排放降低74%,柴油颗粒物减少91% [4] - 2024年迎来首艘零排放集装箱船"马士基阿莱特号",全程使用甲醇燃料 [4] 数字化转型 - 两个海运码头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港口优化器"可提前40天预测货物信息 [6] - 港口网络防卫中心2023年成功拦截7.5亿次网络入侵企图 [6] - 与IBM合作开发网络防卫中心,拦截12次针对私营企业的网络入侵 [6] - 投资6.44亿美元采购425台电动设备、250辆零排放卡车,建设300个充电站 [7] 绿色航运走廊 - 上海港与洛杉矶港2022年倡议建立的"绿色航运走廊"已走过3年,带动其他七条走廊建立 [10] - 目标到2030年展示全球首艘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装箱船舶的可行性 [11] - 若能将上海和洛杉矶之间贸易污染减少10%,相当于洛杉矶港一整年的污染总量 [11] 中美港口合作 - 2025年是洛杉矶港和上海港互有友好港20周年 [12] -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应继续保持合作,双方商业联系根基深厚 [12] - 合作中难免有起伏,但应在未来数十年保持富有成效的商业合作 [13]
深化中外友城合作 共绘绿色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吸引22个国家26个友城代表团参与 [1] - 上海已与59个国家95座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论坛通过务实举措提供国际城市合作的中国方案 [1] 绿色低碳领域合作 - 墨西哥城代表考察上海国际汽车城,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与低碳技术,提及中国品牌汽车在墨西哥市场受青睐 [2] - 洛杉矶与上海建立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首艘绿色甲醇燃料集装箱轮"阿莱特马士基"号于2024年8月靠泊洛杉矶港 [2] - 越南胡志明市提议成立"创新城市联盟",联合上海、新加坡、釜山等枢纽港口建立"城市间绿色走廊",重点发展低碳物流基础设施 [3] 青年与创新合作 - 美国塔科马市市长强调青年在美中友城交往中的关键作用,提及2015年习近平访问林肯中学及2022年冬奥会期间的通信往来 [4] - 韩国全罗北道建议与上海开展青年政策交流、初创企业联合孵化及智能农业联合研究,以互惠模式培养青年人才 [4] - 老挝万象市与上海签署友好合作意向书,目前超过800名老挝学生在沪留学,其中70%将返回万象市就业 [5] 医疗与城市更新经验 -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考察浦东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注30种免费儿童疫苗及仁济医院重症病房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6] - 英国利物浦分享旧城改造经验,认为与上海的城市更新实践可为其他友城提供参考 [6] - 意大利博洛尼亚官员称赞上海医疗系统高效便捷,地铁服务与科技融合为全球公共服务标杆 [7] 文化教育合作成果 - 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通过"中国馆""上海街"及"上海之窗"书籍项目体现30年友城情谊,强调教育合作对青年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 [5]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毕业展展现科技与人文融合,被评价为"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创新典范 [7]
【财经分析】港航业“绿色变革”迫在眉睫 业界呼吁强化全球合作加速脱碳进程
新华财经· 2025-05-29 22:00
全球港航业绿色转型趋势 - 航运承担80%以上国际贸易运输量,是经济全球化重要纽带和碳排放主要来源,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1] -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J9"碳信用交易和燃料标准机制,设立全球首个单一行业碳价机制,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 - 若不采取减排措施,2050年航运业碳排放量较2008年可能增加50%-250%,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已将航运纳入全覆盖范围 [2] 港口在绿色航运中的关键作用 - 港口从被动门户转变为绿色航运积极推动者,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智能技术应用加速低碳转型 [2] - 上海提出"双过百万"方案:保税LNG加注能力达百万立方米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百万吨级 [2] - 香港计划2030年为绿色燃料船舶提供超60次/年加注服务及超20万吨绿色船用燃料 [2] 宁波舟山港的领先实践 - 率先布局LNG加注、专业码头岸电全覆盖、新能源船舶试点,探索氢能等零碳燃料应用 [3] - 穿山/梅山码头实现B24生物燃料油、保税LNG常态化加注,完成全国港口企业首单欧盟碳配额交易 [3] - 已建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投用国内首艘LNG柴油双料拖轮,港区新能源设备规模领先 [7] 绿色航运走廊建设进展 - 宁波舟山港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签署协议,建设三条绿色航运走廊,成为国内在建数量最多的枢纽港 [6] - 协议内容包括岸电建设、集疏运优化、再生能源应用、清洁燃料加注等联合行动,推动两港间海运净零排放 [6] - 目前宁波舟山港实现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除液体化工泊位),年岸电使用量超2000万千瓦时 [7] 行业协同发展路径 - 需政策引导、技术突破、资本联动与全产业链协同,建议组建联合实验室攻克氢/氨燃料及碳捕集技术 [4][5] - 构建数字生态协同网络,通过区块链实现全流程上链,AI算法优化航运规则与能耗 [5][6] - 业界呼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在特定航线推广零碳技术与智能管理 [4][6][7]
30%的货运吞吐量来自中国,欧洲第四大港口欲加深与中国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38
中欧及中法贸易增长 - 中欧及中法贸易量持续增长信号积极,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4个月贸易总值1.78万亿元,增长1.1%,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增长6.1% [1] - HAROPA港集散的集装箱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是其最大商业合作伙伴 [1] - 中法集装箱往来数量超过65万标准箱,贸易量持续增长,中国与HAROPA港货运量占该港口集装箱总运输近30% [4] HAROPA港优势与贸易结构 - HAROPA港为法国最大港口综合体,欧洲第四大港口,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亿吨,达310万标准箱 [3] - 三大港口位于法国第一大消费集散地,覆盖2亿消费人群,直达宁波港航程比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快2-8天 [3] - 2024年中国到HAROPA港货运量57万标准箱,主要为工业制成品(32%)和机械及非滚动部件(29%),从HAROPA港向中国运输9.2万标准箱,主要为木材(19%)和生鲜食品(18%) [5] 中欧绿色港口合作 - HAROPA港与宁波-舟山港签署合作协议,聚焦多式联运、绿色物流、数字化转型和港口智慧化 [6] - 合作重点包括数字化整合缩短交付时间,将电商货运从空运转海运以提高吞吐量并减少碳排放 [6] - 中法加强海运绿色化合作,推进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法国签署《克莱德班克宣言》建立"绿色航运走廊" [6] 海运脱碳与创新 - 海运业专注于液化天然气(LNG)应用和风能优化(如船帆设计)以减少碳排放 [7] - 航程规划整合风向、潮汐等参数精准控制航速实现减排,港口停靠时使用电能充电替代发动机 [7] - HAROPA港已在内河航线建设充电装置,宁波舟山港与欧洲三枢纽港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