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55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核心观点 - 武汉发布《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打造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力、区域辐射力、产业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航运中心 [1]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2024年达187 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港口总量的33 7%,年吞吐能力1 5亿吨,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400万标箱 [1] - 武汉港形成9大港区布局,以阳逻港为核心,经开港、花山港、金口港为支撑的集装箱港口群 [1] 基础设施与开放能级 - 武汉港生产性泊位达150个,开放口岸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花山、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 [1][2] - 阳逻港2024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出入境船舶超100艘次,长江中上游首位 [2] - 首创长江中上游至近洋直航班轮(日韩俄越印尼),推动国际航线对接中欧(武汉)班列形成海铁联运通道 [2] 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 打造阳逻枢纽港为核心的集装箱物流群,以及经开-江夏-白浒山港区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 [2] - 推动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临港产业,航运物流、汽车制造等适港产业集中布局 [3] - 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建设新洲区绿色船舶制造产业园和武昌区船舶设计集聚区 [3] 航运服务业与金融创新 - 航运服务业规模目标年均增长超25%,建设长江新区航运基础产业集聚区、江汉区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江岸区航运文旅示范区 [3] - 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推进船舶融资、供应链金融等航运金融产品,探索航运金融衍生品 [3]
金融之力汇流“深蓝”
金融时报· 2025-06-24 11:09
船舶制造与航运产业 - 中信金融租赁投资2 73亿美元建造3艘86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 首艘"文景口"轮已交付 专项保障国产新能源汽车及工程车辆出口 [1] - 天津辖内金融租赁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达1523 11亿元 较年初增长2 14% 航运聚集效应显著 [3] - 渤海银行 中国信保与民生金租建立"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 通过2亿美元跨境租赁支持中国船舶制造及高端装备出海 [4] 蓝色金融政策支持 - 天津监管局推动银行机构港产城融合项目贷款余额达326 74亿元 并建立贷款服务信息共享机制 [2] - 天津航运保险前4个月累计提供8552 05亿元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2 13亿元 重点护航外贸产业 [2] - 金融监管局试点拓宽金租公司租赁物范围 涵盖新能源设备 卫星等 直接服务海上风电及海洋监测领域 [3] 绿色金融与海洋经济 - 天津银行通过EOD模式发放5 15亿元贷款 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4] - 建行牵头9 39亿元银团贷款支持15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 提供海洋生态保护金融样本 [4] - 工银金租35亿元国际化船舶租赁项目与中信金租LNG运输船项目推动高端制造业升级 [4] 港产城融合发展 - 天津形成"前港口—中产业—后城市"布局 蓝色金融驱动临港产业转型与航运要素聚集 [1] - 金融机构通过重点项目融资与保险服务协同 提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2][4]
伊以冲突下,全球货船绕行霍尔木兹海峡
第一财经· 2025-06-19 11:48
航运费用与保险成本上升 - 13日从中东海湾驶往中国的油轮运费单日飙升24%至1.67美元/桶,创2024年迄今最大单日涨幅[3] - 保险经纪公司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保险费率虽暂稳,但承销商可能随时因风险感知大幅上调保费[3] - 海运分析师预计承运人将征收"安全附加费",推高船舶、货物及船员保险费用[3] 全球货船航线调整 - BIMCO报告显示大量货船正避开红海、波斯湾及霍尔木兹海峡,部分船东因风险承受能力差异仍选择穿越[4] - 标普全球证实航运集团已开始回避霍尔木兹海峡,但未透露具体公司名称[4] - 苏伊士运河集装箱船流量较胡塞武装袭击前下降60%,尽管提供15%折扣仍未能吸引船队回归[6] 霍尔木兹海峡战略地位 - 2023年该海峡日均石油运输量达2090万桶,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20%[5] - 迪拜杰贝阿里港与霍尔法坎港为全球航运关键节点,支撑波斯湾、南亚及东非货运枢纽功能[5] - 历史数据显示海峡自1984年以来未被有效关闭,但当前军事活动威胁可能严重扰乱航运[7] 行业机构风险应对建议 - 安布雷公司建议商船评估伊朗水域风险,检查与以色列关联历史以避免成为袭击目标[9] - BIMCO要求实施船舶防御措施,向英国海事部门报告可疑事件并优先保障海员安全[9] - 希腊政府要求本国船只提交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实时信息,防范油轮扣押风险[10]
海事金融加强区域联动 推动资源高效流通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20
海事金融发展态势 - 海事金融是航运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国际航运竞争力 [1] - 涵盖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贸易结算、港口金融等多元业态,需依托实体船舶港口并受国际规则和政策影响 [1] - 区域联动和制度创新是打破传统业务壁垒、加速航运与金融资源高效耦合的核心路径 [1] 天津东疆的创新实践 - 2024年东疆海事局联合曹妃甸海事局推出津冀自贸区跨域互通办理,解决地域限制问题 [2] - 2024年升级服务,新增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船舶变更登记等11项跨域办理业务 [2] - 航运企业可就近办理船舶国籍证书换发等业务,数小时完成申请,提升效率 [2] - 目标打造环渤海政务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实现"零距离"服务生态 [2] 海事金融的未来趋势 - 区域联动需结合金融产品创新、风险联防联控和产业生态共建,依赖市场主体协同与数字技术 [3] - 行业向"数据穿透+增信驱动+信息共享+内外协同"转型,数据要素成为效率跃升关键 [3] - 跨区域业务突破将加速资金回流,推动船舶融资租赁、抵押贷款等业务规模扩张与模式创新 [3]
一季度末天津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达326.74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1 11:00
港产城融合金融服务 - 天津辖内银行机构对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的贷款余额达326 74亿元[1] - 建立贷款服务和管理信息统计及共享机制推动银行信贷精准滴灌[1] -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等机构通过"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提供近2亿美元跨境租赁融资支持中国船舶制造出海[1] 航运保险与外贸支持 - 天津航运保险1至4月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552 05亿元支付赔款2 13亿元[2] - 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独家承保全球最大吨位重吊多用途船提供3 65亿元海上风险综合保障[2] 金融租赁与海洋经济 - 天津金融租赁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达1523 11亿元较年初增长2 14%[2] - 金融租赁公司拓展新能源设备、卫星等租赁物范围直接服务海上风电、海洋监测领域[2]
天津金融监管局:1至4月航运保险已提供风险保障8552.0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7:15
蓝色金融发展现状 - 天津金融监管局推动蓝色金融发展,赋能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1] - 蓝色金融通过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可持续海洋经济,驱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航运要素聚集 [1] 银行信贷支持 - 建立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贷款服务和管理信息统计及共享机制,推动银行机构与适港企业对接合作 [2] - 截至一季度末,辖内银行机构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贷款余额326.74亿元 [2] 航运保险服务 - 保险公司聚焦航运产业链,提供高质量航运保险保障服务,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2] - 今年1月至4月,天津市航运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552.05亿元,支付赔款2.13亿元 [2] 金融租赁优势 - 天津争取试点政策拓宽金租公司租赁物范围,包括新能源设备、卫星等,直接服务海上风电、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3] - 截至4月末,天津市金租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3] 创新服务机制 -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与民生金租建立"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融资金额近2亿美元 [4] - 打造"天津造、天津租、天津保、天津融"全链条本地化运营模式,助力中国船舶制造及高端装备出海 [4] 生态保护与清洁能源 - 天津银行创新落地EOD模式贷款,提供5.15亿元项目贷款,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4] -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为15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提供9.39亿元固定资产银团贷款 [4] 风险保障与全球布局 - 太保财险天津分公司为天津港注册远洋船舶提供2800万美元战争风险保障,护航涉海企业全球布局 [5] 重点战略推进 - 工银金租、中信金租推动"国轮国造""国货国运""国船国检"战略落地 [6] - 工银金租签署3艘大型集装箱船新造船租赁项目,总金额约35亿元,为金额最大的人民币国际化船舶融资租赁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