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55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下一步将如何高质量发展?根据三年行动方案,武汉将深化港口与属地合作,打 造以阳逻枢纽港为核心,花山港、经开港、金口港为支撑的集装箱物流群,以武汉经开-江夏-白浒山港 区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 7月8日,武汉市召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市推动长江中游 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已于近日发布,武汉将全力打造具有 国际资源配置力、区域辐射力、产业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的城市核心功能。 经过十余年发展,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基础设施能力加快突破、航运航线网络通江达海、航运服务功 能逐步健全,航运中心体系基本建成,服务、辐射能力长足提升。 在核心指标方面,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百万标箱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 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7%,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中上游"第一 港"。截至目前,武汉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50个,形成9大港区的总体布局和以阳逻港为核心 ...
导弹一飞,保费翻倍:保险业打响“防御战”
和讯财经· 2025-06-27 19:06
冲突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 伊朗与以色列停火协议生效后,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暂缓,但战火余震持续影响经济各领域,打破原有市场风险平衡 [1] - 保险公司为应对地缘冲突引发的承保成本升高,调高保险费率,中东地区航运保险费用显著攀升 [1] - 冲突不确定性促使保险公司重新评估风险并调整保险产品定价策略 [1] 保费飙升与承保成本上升 - 地缘政治危机导致保险费率与承保成本显著上升,战争风险使国际再保险成本飙升 [3] - 中东地区航运保险成本由船只价值的0.2-0.3%提高到0.5%,船东每天需为额外风险支出数万美元 [3][4] - 主要海运保险公司将报价有效期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费率变化频繁 [5] 保险产品定价革新 - 战争不确定性使保险产品难以即时响应,保险公司需综合考量多重复杂因素进行定价 [6][7] - 传统静态定价模型转向灵活、前瞻的定价方式,引入情景模拟与地缘政治风险因子动态监测 [7] - AI图像识别、卫星遥感等技术用于解决战区实地查勘难、定损滞后问题,转向指数触发型或远程建模型赔付 [8] 保险需求市场分化 - 战争破坏供应链和商业秩序,外贸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9] - 政治风险保险(PRI)在战后重建、能源合作项目中成为融资的关键信用增级工具,需求迅速上升 [9] - 中小企业投保意愿萎缩,民众削减非强制险支出 [9] 险资避险情绪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出现主动防御性调整,缩减高风险资产敞口 [10][11] - 增加黄金相关ETF、实物配置等避险资产,美债、日债等高评级政府债券配置比例上升 [13] - 部分机构增加对东南亚、非洲等替代供应链地区的投资权重,作为中东风险的对冲性配置 [13]
金融之力汇流“深蓝”
金融时报· 2025-06-24 11:09
同时,天津金融监管局集聚金融租赁优势,成功向总局争取以试点方式拓宽金租公司在津项目公司租赁 物范围政策,开展新能源设备、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卫星等业务试点。其中,新能源设备与卫星等设 备,可直接服务于海上风电、海洋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金租公司蓝 色金融服务能力。同时,鼓励金租公司支持本地船舶行业发展。截至2025年4月末,天津辖内金租公司 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航运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 天津金融监管局聚焦机制创新、生态保护、风险保障、重点战略四方面,围绕2025年世界海洋日主题发 布了1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蓝色金融案例。典型案例覆盖多领域创新。例如,渤海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信 保天津分公司与民生金租建立"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以"政策性保险+商业金融"协同支持跨境租 赁,融资金额近2亿美元,助力中国船舶制造及高端装备成功出海。天津银行创新落地生态环境导向开 发(EOD)模式贷款,提供5.15亿元项目贷款,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牵 头组建银团贷款,为15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总金额9.39亿 ...
伊以冲突下,全球货船绕行霍尔木兹海峡
第一财经· 2025-06-19 11:48
航运费用与保险成本上升 - 13日从中东海湾驶往中国的油轮运费单日飙升24%至1.67美元/桶,创2024年迄今最大单日涨幅[3] - 保险经纪公司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保险费率虽暂稳,但承销商可能随时因风险感知大幅上调保费[3] - 海运分析师预计承运人将征收"安全附加费",推高船舶、货物及船员保险费用[3] 全球货船航线调整 - BIMCO报告显示大量货船正避开红海、波斯湾及霍尔木兹海峡,部分船东因风险承受能力差异仍选择穿越[4] - 标普全球证实航运集团已开始回避霍尔木兹海峡,但未透露具体公司名称[4] - 苏伊士运河集装箱船流量较胡塞武装袭击前下降60%,尽管提供15%折扣仍未能吸引船队回归[6] 霍尔木兹海峡战略地位 - 2023年该海峡日均石油运输量达2090万桶,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20%[5] - 迪拜杰贝阿里港与霍尔法坎港为全球航运关键节点,支撑波斯湾、南亚及东非货运枢纽功能[5] - 历史数据显示海峡自1984年以来未被有效关闭,但当前军事活动威胁可能严重扰乱航运[7] 行业机构风险应对建议 - 安布雷公司建议商船评估伊朗水域风险,检查与以色列关联历史以避免成为袭击目标[9] - BIMCO要求实施船舶防御措施,向英国海事部门报告可疑事件并优先保障海员安全[9] - 希腊政府要求本国船只提交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实时信息,防范油轮扣押风险[10]
海事金融加强区域联动 推动资源高效流通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20
海事金融发展态势 - 海事金融是航运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国际航运竞争力 [1] - 涵盖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贸易结算、港口金融等多元业态,需依托实体船舶港口并受国际规则和政策影响 [1] - 区域联动和制度创新是打破传统业务壁垒、加速航运与金融资源高效耦合的核心路径 [1] 天津东疆的创新实践 - 2024年东疆海事局联合曹妃甸海事局推出津冀自贸区跨域互通办理,解决地域限制问题 [2] - 2024年升级服务,新增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船舶变更登记等11项跨域办理业务 [2] - 航运企业可就近办理船舶国籍证书换发等业务,数小时完成申请,提升效率 [2] - 目标打造环渤海政务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实现"零距离"服务生态 [2] 海事金融的未来趋势 - 区域联动需结合金融产品创新、风险联防联控和产业生态共建,依赖市场主体协同与数字技术 [3] - 行业向"数据穿透+增信驱动+信息共享+内外协同"转型,数据要素成为效率跃升关键 [3] - 跨区域业务突破将加速资金回流,推动船舶融资租赁、抵押贷款等业务规模扩张与模式创新 [3]
一季度末天津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达326.74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1 11:00
港产城融合金融服务 - 天津辖内银行机构对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的贷款余额达326 74亿元[1] - 建立贷款服务和管理信息统计及共享机制推动银行信贷精准滴灌[1] -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等机构通过"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提供近2亿美元跨境租赁融资支持中国船舶制造出海[1] 航运保险与外贸支持 - 天津航运保险1至4月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552 05亿元支付赔款2 13亿元[2] - 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独家承保全球最大吨位重吊多用途船提供3 65亿元海上风险综合保障[2] 金融租赁与海洋经济 - 天津金融租赁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达1523 11亿元较年初增长2 14%[2] - 金融租赁公司拓展新能源设备、卫星等租赁物范围直接服务海上风电、海洋监测领域[2]
天津金融监管局:1至4月航运保险已提供风险保障8552.0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7:15
蓝色金融发展现状 - 天津金融监管局推动蓝色金融发展,赋能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1] - 蓝色金融通过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可持续海洋经济,驱动临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航运要素聚集 [1] 银行信贷支持 - 建立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贷款服务和管理信息统计及共享机制,推动银行机构与适港企业对接合作 [2] - 截至一季度末,辖内银行机构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贷款余额326.74亿元 [2] 航运保险服务 - 保险公司聚焦航运产业链,提供高质量航运保险保障服务,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2] - 今年1月至4月,天津市航运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552.05亿元,支付赔款2.13亿元 [2] 金融租赁优势 - 天津争取试点政策拓宽金租公司租赁物范围,包括新能源设备、卫星等,直接服务海上风电、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3] - 截至4月末,天津市金租公司水上交通运输设备资产余额1523.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3] 创新服务机制 -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与民生金租建立"银行+保险+租赁"协作机制,融资金额近2亿美元 [4] - 打造"天津造、天津租、天津保、天津融"全链条本地化运营模式,助力中国船舶制造及高端装备出海 [4] 生态保护与清洁能源 - 天津银行创新落地EOD模式贷款,提供5.15亿元项目贷款,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4] -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为15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提供9.39亿元固定资产银团贷款 [4] 风险保障与全球布局 - 太保财险天津分公司为天津港注册远洋船舶提供2800万美元战争风险保障,护航涉海企业全球布局 [5] 重点战略推进 - 工银金租、中信金租推动"国轮国造""国货国运""国船国检"战略落地 [6] - 工银金租签署3艘大型集装箱船新造船租赁项目,总金额约35亿元,为金额最大的人民币国际化船舶融资租赁项目 [6]
【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等五部门: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新华财经· 2025-05-12 17:43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要点 科技创新产业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1] - 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1] 高端制造产业支持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放[1] - 鼓励金融机构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与确权机制[1] - 支持制造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1] 数字产业发展支持 - 支持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2] - 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4] 海洋和未来产业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支持力度[2] - 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2] 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支持港澳居民及创业企业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2] - 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2] - 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2]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3] - 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3]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3] 绿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完善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4] - 加强企业碳账户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4] -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航运金融发展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5] - 加快航运保险发展,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5] - 支持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5] 跨境资管中心建设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5]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5] -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5] 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 - 支持商业保理公司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6] - 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6] - 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对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