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哈根达斯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私募股权巨头频出手 资本竞逐中国消费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17
近日,"'华尔街收购王'KKR拟收购大窑饮品股权"传闻的进展曝光,KKR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股 权获批。据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KKR公司收购远景国 际股权案已办结,"KKR公司"连同其子公司通过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间接 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的股权。而相关资料显示,远景国际的董事名为"WANG QINGDONG",和 大窑饮品实控人王庆东的拼音拼写相同。 据公示披露,远景国际于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通过其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最终 控制人为自然人,2024年,远景国际在中国境内碳酸饮料市场的占比达到5%至10%。 天眼查数据显示,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由上海蒙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政岳企业管理中 心(有限合伙)等股东持股,实际控制人为王庆东。 据媒体此前报道,大窑方面回应,目前经营团队稳定,公司业务有序开展。未来一切决策都将围绕品牌 长远发展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全国化及年轻化战略不会有任何变化。 □本报记者张舒琳 "明显感觉到,消费投资又重新成为热点。"一家大型私募股权机构人士这样感叹,这 ...
哈根达斯生产商发行债券,拟向股东派发44亿欧元股息
快讯· 2025-07-17 01:34
公司动态 - Froneri International Ltd 正在完成一项债务协议 用于支付规模达44亿欧元(51亿美元)的股东股息 [1] - 股息资本重组涉及39亿欧元垃圾债发行 收益将分配给股东雀巢公司和PAI Partners [1] - 此次44亿欧元股息分配是2023年迄今规模最大的股东分红之一 [1] 资本运作 - 私募股权共同所有者PAI Partners通过股息资本重组延长持股期限 [1] - 公司采用垃圾债融资方式完成股息支付 显示非传统融资手段的运用 [1]
一周关闭32家门店,永辉、沃尔玛、华润万家持续调整
36氪· 2025-07-15 07:44
7月第二周实体闭店情况概览 - 7月第二周共17个品牌关闭至少34家门店 [1] - 闭店涉及超市、餐饮、文娱、宠物服务、烘焙、服饰等多个行业 [2] 行业闭店分布 餐饮行业 - 上周19家餐饮门店关闭,包括14家烘焙门店、2家咖啡门店、1家茶饮门店、1家冰淇淋门店 [3] - 烘焙行业闭店情况: - 14家烘焙门店涉及面包新语和亦麦轩两个品牌 [3] - 成都11家面包新语门店集体歇业,公司称因加盟授权到期 [3] - 面包新语闭店未提前通知储值卡用户,消费者退款受阻 [3] - 面包新语法定代表人肖毅此前因借款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3] - 其他餐饮闭店: - 南昌楠方面馆因商场调整及内部优化闭店 [5] - 大早晨咖啡和野咖啡2家咖啡门店关闭 [5] - 广西连锁茶饮品牌浅茶1家门店关闭 [5] - 哈根达斯1家冰淇淋门店关闭 [5] 超市行业 - 上周8家超市闭店,涉及悦活里、沃尔玛、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品牌 [5] - 永辉超市关店数量最多,在北京、杭州、绍兴等地多家门店因经营策略调整关闭 [6] - 华润万家深圳横岗店关闭,该店运营14年 [6] - 华润万家去年已开始大规模闭店,计划转向精品门店业态 [6] 服饰行业 - 上周3家服饰门店关闭,包括1家GUESS和2家ZARA门店 [6] - ZARA近年来在中国持续遇冷,多地门店陆续关闭,主要因业绩下滑 [6] 其他行业 - 2家文娱门店关闭:重庆黑胶唱片店ThreeH Records和杭州全女性酒吧Special Bar [6] - 1家影城关闭:武汉幸福蓝海国际影城 [6] - 1家宠物门店关闭:超级鸟局武商梦时代店,因经营不善 [6] - 超级鸟局全国约8家连锁店,近半数已停业 [7] 连锁烘焙行业分析 - 连锁烘焙品牌接连倒下,表面看是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实则是商业模型失效 [4] - 行业面临三大核心问题: 1) 保质期与新鲜度的矛盾,传统连锁系统以产定销导致高损耗 [4] 2) 系统反应能力迟滞,转向"以销定产"需巨大数字化改造成本 [4] 3) 单位成本更高,面临"做得多浪费、做得少缺货"的两难困境 [4] - 传统连锁为降低损耗可能使用添加剂,损害品牌健康形象 [4] - 连锁烘焙的"规模+效率"模式已过时,面临盒马、山姆等强势渠道竞争 [4]
贵价雪糕没人买?年轻人连哈根达斯都抛弃了
虎嗅· 2025-07-14 15:39
哈根达斯在华业务现状 -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门店业务 估值或达数亿美元[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哈根达斯在华净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下滑3.2%[3] - 门店数量从2019年557家缩减至263家 降幅达53%[4]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演变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定位"超高端冰淇淋" 单球售价25元相当于当时打工族2-3天饭钱[11][15] - 通过勃艮第红装修风格和"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广告语建立小资形象[7][17] - 郭敬明《小时代》将其描述为"高品质生活方式"象征[17]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中国消费者转向性价比 叠加优惠后单球价格降至18元仍难挽颓势[26] - 被曝光中美价差问题 同款产品中国售价40元而美国属平价商品[21] - 产品创新不足 坚持传统配方被年轻消费者认为"概念老气"[22][2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蜜雪冰城等品牌以2元甜筒抢占大众市场[29] - 钟薛高曾推出66元"厄瓜多尔粉钻"冲击高端市场但最终破产[22][28]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宣布剥离该业务[28] 转型尝试 - 2017年推出"微醺"冰淇淋 2021年改造门店形象并更新slogan[25] - 线上渠道通过多件折扣使100克单球价格降至门店价一半[26] - 部分促销活动中单品实际到手价低至10.57元[27] 行业趋势 - 雪糕生产成本通常低于10元 高价产品与基础需求脱节[29] - 消费者回归理性 高温天气下2元雪糕比100元产品更受欢迎[30] - 茅台冰淇淋等高端产品已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28]
钟薛高破产清算、哈根达斯关店40%,是谁杀死了“雪糕刺客”?
36氪· 2025-07-13 10:33
雪糕行业现状 - 钟薛高天猫旗舰店仅剩三款口味在售,客服回应称"公司经营困难"[2] - 哈根达斯全国门店从400+家锐减至250家,关闭超150家门店[2][12] - 钟薛高创始人被曝卖红薯还债,公司司法诉讼高达90条[2][8] 品牌历史与市场表现 - 钟薛高2018年以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一鸣惊人,创办16个月营收破亿,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10] - 哈根达斯2025财年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2%,客流量两位数下滑,母公司通用磨坊全年净利润降8%[12] - 茅台冰淇淋长期复购率低于20%,主动收缩业务并关闭门店[21]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变化 - 超六成消费者认为雪糕高定价是"溢价太高,营销成本堆起来的"[21] - "雪糕护卫"成为消费关键词,北京上海实施《冰品明码标价规定》[22] - 蜜雪冰城2元冰淇淋年销超10亿支,1元中街老冰棍受追捧[28] 品质与信任危机 - 钟薛高2021年因"特级红提实为散装红提"致歉,2022年"31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事件引发12亿阅读量[16][17] - 职业打假人测算钟薛高18元轻牛乳雪糕原料成本仅1.32元[20] - 卡士酸奶出现霉斑问题,消费者质疑高端酸奶品质[2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茶饮以"饮品+冰品+社交空间"跨界冲击冰淇淋市场[21] - Gelato冰淇淋凭借新鲜健康和低糖低脂卖点,部分门店日销售额达八九万元[29] - 野人先生抖音话题播放量合计5.7亿次,成为新晋流量品牌[29] 餐饮行业连锁反应 - 盒马16.9元/片欧包被称"面包刺客",消费者认为口感与普通面包差异有限[26]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10.2%,47.8%餐饮商户降低人均价位[28] - 郑州万达文华酒店外摆摊位37分钟营业额超3万元,价格亲民是关键[29]
雪糕刺客开始倒闭了?钟薛高网店仅三种口味在售,预计发货时间10天左右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24
雪糕刺客市场现状 - 高价雪糕品牌(如钟薛高、哈根达斯)因定价策略引发消费者不满,市场形势恶化,部分品牌陷入倒闭边缘 [1][4] - 钟薛高曾凭借66元/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单日售出20000多支,但2025年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被执行总金额超8000万元 [4] - 钟薛高天猫旗舰店商品大幅缩减至3个口味,发货周期延长至10天,公司承认经营困难 [4] 品牌经营动态 - 钟薛高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2025年6月新增破产审查案件,注册资本1000万,由母公司全资持股 [4] - 哈根达斯为应对市场压力加入9.9元低价赛道,推出限时9.9元起指定咖啡活动(2025年6月26日-8月24日) [4][8] - 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门店,潜在交易价格达数亿美元 [4] 价格策略调整 - 哈根达斯线上频繁打折,线下加大优惠券力度,经典单球冰淇淋实际成交价从30-40元显著下探 [4] - 钟薛高产品线收缩反映高价策略难持续,仅维持少量单品销售 [4] 消费者反馈 - 社交媒体话题雪糕刺客开始倒闭了引发热议,消费者对不明码标价的高价雪糕品牌抵触情绪明显 [1][4]
知名品牌,不到两年关了150余家门店!山东仅剩9家门店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55
哈根达斯门店收缩情况 - 济南万象城、恒隆广场等哈根达斯门店暂停营业 目前仅剩玉函银座店和高新万达店两家[1][3][9] - 全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超400家锐减至247家 不到两年减少150余家[1][11] - 山东现存9家门店 分布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5市[8][10][11] - 北京、上海保留较多门店 分别为34家和47家 潍坊、南宁等城市已无门店[11] 母公司通用磨坊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哈根达斯在华高端冰淇淋业务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降3.2%[13] - 公司全年净销售额195亿美元 同比下降2% 净利润23亿美元 同比降8%[13] - 中国市场店铺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13] - 2019财年销售额8亿美元 2024财年缩减至7.3亿美元[13]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Gelato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 年增速达10%[14] - 本土冰淇淋品牌崛起 新兴茶饮和咖啡门店分流客群[14] - 消费者对高价冰淇淋热情消退 市场竞争白热化[14] - DQ、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与本土品牌共同挤压市场份额[14]
梦龙、哈根达斯们得了星巴克的病
36氪· 2025-07-08 18:28
行业格局与市场表现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2024年营收83亿欧元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0%为全球行业领头羊[1] - 梦龙公司旗下品牌(梦龙、和路雪、可爱多等)2019-2023年零售价值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与哈根达斯并列第一[1] - 中国市场中联合利华冰淇淋等非食品板块2024年出现中个位数下滑被挤出全球TOP5市场(美国、土耳其、德国、英国、墨西哥)[2]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2025年6月缩减至385家较半年前减少近20家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业务[4][6] 高端品牌困境 - 茅台冰淇淋2024年下半年热度消退2025年多地门店关闭线上平台产品下架[6] - 钟薛高2025年6月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被执行金额超8296万元创始人被限高[8][9] - 高端冰淇淋在中国市场遇冷主因消费周期转向价格敏感2024年奢侈品销售额下滑18%-20%[14][15] 平价化趋势崛起 - 2025年商超渠道中1-15元平价冰淇淋占据主导10元以上产品显著减少(成都、南京、济南案例)[6] - 雪莲等老国货品牌翻红2022年7月销量环比暴涨199%2025年618期间3元以下雪糕占电商平台70%订单[16] -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6月3-10元平价雪糕订单同比增速超150%[16]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2025年18-35岁消费者占比70%驱动口味多样化(桂花酒酿、芝麻汤圆等创新)梦龙新品数量同比增50%[19] - 健康型冰淇淋需求上升2025年低糖低脂产品销售额占比预计达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19] - 消费场景从夏季消暑延伸至职场下午茶、冬季限定等推动冰淇淋向"四季消费品"转型[20] 跨行业竞争影响 - 咖啡茶饮价格战(瑞幸9.9元/杯)对高价冰淇淋形成替代效应[21][22] - 2024年伊利/蒙牛冰淇淋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8.41%和14.12%[22] - 现制冰饮外卖优惠冲击传统冰淇淋零售渠道[22] 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预计2030年达2334亿元CAGR5%-10%[17]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3.1kg显著低于全球6升平均水平新西兰达28.4升[12][13]
哈根达斯怎么把自己干成“9块9”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3 13:43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现状 - 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以数亿美元出售哈根达斯在华冰淇淋门店业务,谈判尚处初期阶段[9][10] - 2023年起中国市场门店数量从巅峰期400多家缩减至250余家(2025年6月数据),闭店率达37%[12] - 2025财年Q3母公司净销售额48亿美元(同比-5%),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3%,净利润6.26亿美元(同比-7%)[1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竞品DQ门店3年增长近800家,2025年达1721家门店,增速远超哈根达斯[21] - 国产新锐品牌崛起:野人先生566家门店(近两月新增100+家),波比艾斯近1000家门店(月净增74家)[25][30] - Gelato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120亿元(增速10%),价格达哈根达斯2倍仍受追捧[23][24] 哈根达斯战略调整 - 尝试价格下探:社交平台出现9.9元咖啡等折扣产品,但官方仍宣称坚守高端定位[48] - 加速产品创新:增加口味研发和联名合作,拓展酸奶/咖啡品类[49] - 品牌溢价能力削弱:中美价差显著(国内40元 vs 美国1美元),"高端定位"认知崩塌[46] 消费趋势与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本土化创新成主流(如五常大米/中药冰淇淋)[24][34] - 跨界竞争加剧:乳企(蒙牛/伊利)、餐饮(海底捞)、零售品牌纷纷入局[33][34] - 消费逻辑转变:从"炫耀性消费"转向悦己消费,国潮文化削弱外资品牌优势[52][53] 历史表现与市场地位 - 1996-2015年中国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23%,2017年中国贡献全球50%销售额[17][20] - 早期凭借"进口高端"定位成为白领消费象征,单店月营业额曾超百万元[18][20] - 当前面临多维挑战:客流量两位数下滑、产品创新滞后、渠道布局缓慢[12][45]
哈根达斯怎么把自己干成“9块9”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12:00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现状 - 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以数亿美元出售哈根达斯在华冰淇淋门店业务,谈判尚处初期阶段[5] - 2023年起中国市场门店持续收缩,截至2025年6月内地门店仅剩250余家,较巅峰期400多家缩减近50%[7] - 2025财年Q3母公司净销售额48亿美元同比下滑5%,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3%,净利润6.26亿美元同比下滑7%,股价当日跌超2%[7] - 官方承认中国门店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消费环境严峻[7]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竞品DQ门店3年增长近800家,2025年4月达1721家门店[12] - 国产新锐品牌崛起:野人先生566家门店且单月新增超100家,抖音单场直播销售额破1500万元[13];波比艾斯门店近1000家,月净增74家[15] - Gelato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120亿元,增速10%[13] - 跨界竞争者涌入:蒙牛/伊利等乳企、海底捞等餐饮品牌、中药养生冰淇淋等创新品类加剧市场竞争[17][18] 哈根达斯品牌策略与挑战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凭借高端定位(单价40元以上)占据市场,2006-2015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23%,2017年中国市场贡献全球近50%业绩[10][12] -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问题:国内外价差导致高端形象崩塌(美国售价1美元vs中国40元)、产品创新乏力、渠道布局滞后[23][25] - 尝试转型措施:推出9.9元折扣咖啡、增加联名产品、拓展酸奶/咖啡品类,但创新速度仍落后于本土品牌[25][27] 消费趋势与行业洞察 - 消费逻辑转向"悦己消费",年轻消费者更青睐性价比和本土化创新产品[29] - 国产冰淇淋品牌通过现制手作、地域特色(如豆汁/中药冰淇淋)等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份额[13][17] - 文化自信增强削弱"洋品牌"溢价能力,哈根达斯"欧洲奢侈品"叙事失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