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乘数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7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增长9%,"一石多鸟"政策效应加快显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4:26
央行8月13日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 9%、8.8%、6.9%,继续高于经济增速。 分析人士表示,多因素影响下,7月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但贷款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充裕,实 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则保持在较高水平,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的 良性循环进一步畅通,"一石多鸟"效应加快显现。 展望未来,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经济持续回升和有效信贷需求合理增长有保障。 地方债务置换等因素影响信贷增长 在"冲时点"季节性因素、地方债务置换、金融机构破"内卷"、挤出虚增空转贷款等多重因素影响下,7 月信贷增速有所放缓。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较去年同 期"8.7%"的同比增速放缓了1.8个百分点。 资金循环效率提升 "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 货币金融环境。"分析人士表示。 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其中,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3万 ...
前7个月新增社融23.99万亿元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业内专家表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 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报记者 刘琪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份金融数据。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广义 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规模增速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节 奏明显提前,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带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政府债券发行短期内对贷款有一定替代效应,但长远看,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发挥财政乘数效应 拉动总需求,有助于让经济更好"动起来",进而撬动增量融资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一石多鸟"的效应 正加快显现。 数据显示,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流通中货 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 ...
央行最新发布!7月金融数据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8-13 17:41
2025.08. 13 本文字数:263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7月是传统信贷小月,但其数据表现依然被市场格外关注。 从整体看,2025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市场权威 专家认为,当前宏观政策注重协同发力,政府部门加杠杆与实体部门稳杠杆相结合,助力经济循环顺 畅,为信贷需求增长提供保障。从长远看,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财政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 有助于让经济更好"动起来"。 金融数据波动有季节因素 6、7月信贷数据波动,与金融机构上半年报表披露和实体企业结算窗口期有很大关系。 市场权威专家表示,一方面,6月恰逢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部分机构会出现短期调整信贷投放节 奏、拉高6月数据的情况,这种"冲时点"的做法在以往年份也常常出现,从经营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内 在逻辑。另一方面,6月也是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的重要时间窗口,大量企业面临货款回收、债务偿 还、资金清算等刚性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资金流动高峰也会反映在信贷数据上。 专家建议,观察6、7月份金融数据时,可考虑将两个月的数据合并起来综合分析,剔除季节性和外 部冲击因素的扰动。 实际上,在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