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券
搜索文档
前10月社融增量30.9万亿 新动能相关贷款增速较快
证券时报· 2025-11-14 01:48
社会融资规模总体情况 - 2025年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1] - 前10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97万亿元 [1]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 [3] 政府债券融资作用 - 前10个月政府债净融资11.95万亿元,占社融增量近四成,同比多3.72万亿元 [1] - 1-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1] - 政府部门杠杆率从二季度的65.3%提高至三季度的67.5%,上升2.2个百分点,加杠杆幅度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 [1] 融资结构变化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人民币贷款对社融的拉动作用有所弱化 [2] - 前10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2] - 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金融支持与政策导向 - 10月末社融存量的同比增速为8.5%,广义货币(M2)增速为8.2% [2] - 下阶段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3] - 未来金融总量增速因基数变大(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而下降是自然趋势,信贷结构将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转换 [3]
10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5% 专家: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1:52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 - 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1] - M1-M2剪刀差缩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 政府债券融资支撑 - 前10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重要支撑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扩大至1.3万亿元,发行进度提前,体现财政对经济的支持 [2] - 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至67.5%,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升4.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略降1.2个百分点 [2] 融资成本与利率环境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40个基点 [3]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8个基点 [3] - 低利率环境表明货币条件宽松,资金供给充裕,有助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信贷总量与结构变化 - 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54万亿元,同比增长6.3%,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4] - 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 [4] - 信贷结构优化,9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2.3%、12.2%、17.5%,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货币政策立场与效果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为支持性,为促进物价回升营造适宜环境 [5] - 前期货币政策调整的效果将持续显现,政策积极效应将不断累积 [5] - 货币政策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未来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5][6]
【新华解读】政府债支撑10月社融较快增长 资金活化程度持续提升
新华财经· 2025-11-13 17:52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2] - 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约8100亿元 [2] 政府债券对社融的支撑 - 前10个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38.67%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扩大至1.3万亿元,首发和发行完毕时间均提前 [2] 货币供应量情况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较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3] - 10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今年2月份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3] - 10月末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1][3] 信贷总量与结构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10月单月增加2200亿元 [4] - 10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 [4] - 10月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5] 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成本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占比已超过一半 [5]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6] 杠杆率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至67.5% [3] -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略降1.2个百分点 [3]
10月M1-M2剪刀差为-2%,如何看待信贷小月数据表现?
第一财经· 2025-11-13 17:45
金融总量与增长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1]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 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2]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3] - 1至10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 [3] - 1至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 [3] - 1至10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1875亿元 [3]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2] 政府债券与企业融资 - 1至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发行时间提前 [2] - 企业发债融资高于去年同期,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 [2] - 政府债券快发多发对贷款有一定替代作用,支持重大项目和国家战略实施 [4] 信贷结构与成本 - 10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 [4] - 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5] - 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 [5]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1]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1] 货币供应与政策环境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年内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6]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6]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6] - 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需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6]
央行: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5%
搜狐财经· 2025-11-13 17:3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总体情况 - 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 人民币及外币贷款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1万亿元,同比增长6.3%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5万亿元,同比下降16.9% [1] 委托及信托贷款 - 委托贷款余额为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 [1] - 信托贷款余额为4.52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银行承兑汇票及企业债券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下降2.2% [1] - 企业债券余额为33.68万亿元,同比增长4.9% [1] 政府债券及非金融企业股票 - 政府债券余额为9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 [1]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4.1% [1]
中国央行: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搜狐财经· 2025-11-13 17:3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总体情况 - 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 人民币及外币贷款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1万亿元,同比增长6.3%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5万亿元,同比下降16.9% [1] 委托及信托贷款 - 委托贷款余额为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 [1] - 信托贷款余额为4.52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5万亿元,同比下降2.2% [1] 企业债券及股票融资 - 企业债券余额为33.68万亿元,同比增长4.9% [1]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4.1% [1] 政府债券 - 政府债券余额为9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分项 [1]
农业银行将发售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发行的“25宁夏债39”债券
金投网· 2025-10-24 11:30
债券基本信息 - 债券简称25宁夏债39,债券代码2571162,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发行 [1] - 债券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按年付息,票面利率为1.7300% [1] - 债券全价为100.00元/份,最低认购单位为一份,认购份数按整数倍递增 [1] 发行与认购安排 - 中国农业银行于2025年10月24日、10月27日、10月28日发售该债券 [1] - 发售对象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符合债市宝签约条件的个人及机构投资者 [1] - 投资者可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掌银、网银、营业网点认购,业务办理时间为工作日上午10:00至下午16:50 [1] - 认购原则为先购先得,售完即止,不设认购上限 [1] 资金用途与偿付保障 - 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主要用于支持交通、市政等公益性领域建设 [1] - 还本付息事宜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办理,中国农业银行代理兑付本息 [2] - 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该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 托管与信息服务 - 债券托管机构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1] - 投资者可于债券上市日起,拨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余额复核查询电话核对债券余额信息 [2]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前三季度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经济日报· 2025-10-18 10:42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增长0.6%,三季度增长2.5% [1][2]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 [3] - 财政收入增幅回升反映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 [2] 税收收入表现 - 前三季度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 [2] - 国内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 [2] - 企业所得税作为第二大税种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2] 非税收入与地方收入 - 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比上半年回落4.1个百分点 [2]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主要因地方盘活资产带动 [2] - 罚没收入下降7%,自3月份以来降幅逐月扩大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1.8%,31个地区中27个保持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 [3] 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 [3] - 教育支出增长5.4% [3] -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 [3]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 [3] - 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 [3]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 [3] 政府债券与财政政策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 [4] - 财政部每年第四季度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 [4] - 财政部今年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 [4] 救灾资金保障机制 - 2025年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目前已据实拨付105亿元 [6] - 建立中央财政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 [5]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金监管体系对救灾资金进行全流程监管 [6] - 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和农业保险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已向超2000万户次农户赔付超900亿元 [6]
前三季度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经济日报· 2025-10-18 09:37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呈现逐季回升态势,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增长0.6%,三季度增长2.5% [1][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支出保持必要强度 [3] 税收收入表现 - 前三季度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其中国内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 [2] - 企业所得税作为第二大税种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2] - 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比上半年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罚没收入下降7% [2] 地方财政与支出结构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1.8%,31个地区中27个保持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 [3] - 财政支出重点保障民生和科技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 [3] 政府债券与财政政策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 [4]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 [4] 救灾资金保障机制 - 2025年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目前已据实拨付105亿元 [6] - 建立中央财政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通过“绿色通道”支持抢险救援 [6] - 农业保险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已向超2000万户次农户赔付超900亿元 [6]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搜狐财经· 2025-10-18 06:48
财政收入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呈现逐季回升态势,其中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增长0.6%,三季度增长2.5% [1][2] - 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6%,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0.8% [2] - 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罚没收入下降7% [2] 地方财政与支出结构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1.8%,31个省份中有27个地区保持正增长 [3]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 [3] 政府债券与财政政策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用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4]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支持重点项目在2026年一季度的建设资金需求 [4] 财政支持减灾救灾 - 中央财政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通过“绿色通道”确保资金迅速拨付 [5][6] - 2025年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目前已据实拨付105亿元,用于支持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 [6] - 农业保险政策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已向超2000万户次农户赔付超90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