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收紧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9% 能源成本推升通胀
新华财经· 2025-10-24 08:39
通胀数据表现 - 日本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9%,与包含生鲜食品在内的全国CPI年率持平,较8月小幅反弹 [1] - 日本关键通胀指标已连续三年半维持在或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政策目标 [1] 通胀驱动因素 - 能源成本上涨是推动通胀回升的主要因素 [1] 货币政策预期 - 通胀数据强化了市场对日本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 [1] -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实施下一次加息 [1] - 经济学家将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25个基点的基准情景从10月推迟至12月,原因为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1] 政府政策重点 - 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已明确表示应对生活成本危机将是其施政重点之一 [1] - 当前通胀数据为政府政策议程提供了现实依据,并对其与日本央行之间的政策协调构成考验 [1]
美联储米兰:由于被动的货币政策收紧以及通胀前景改善,需要降息。
搜狐财经· 2025-10-16 21:28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需要降息 [1] - 降息原因包括被动的货币政策收紧 [1] - 降息原因包括通胀前景改善 [1]
KCMTrade分析师Tim汇评:日元和欧元困境保护美元免受政府关门担忧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15 16:48
美元走势分析 - 尽管美国政府关门通常对美元构成负面影响,但自关门生效以来美元指数DXY已上涨0.9% [1] - 美元上涨得益于市场预期政府关门仅持续数周而非数月,从而限制了其对GDP的负面影响程度 [1] - 日元和欧元的疲软表现也对美元形成了提振 [1] 日元汇率动态 - 受日本自民党选举结果影响,美元兑日元汇率本周上涨3% [1] - 高市胜选可能阻止日本央行加息的意图,或将货币政策收紧的时间表从10月推迟至12月 [1] - 支持刺激计划的高市胜选可能减缓或推迟日本央行加息,这已导致日元贬值 [1] 欧元汇率动态 - 在法国总理勒科尔尼短暂执政27天后辞职,欧元持续走低 [3] - 欧洲大陆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对欧元造成了冲击 [3]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受益于欧洲、日本和美国政治不确定性的加剧,交易价格约为4000美元 [3] - 黄金与美元通常呈负相关,但本周两种资产同步上涨,日本国债收益率下降和日元走弱提振了金价 [3] - 黄金阻力位在4005美元附近,支撑位分别位于3954美元、3925美元以及3874美元 [3] - 美国降息和持续的政府关门等市场动态仍然有利于黄金,但4000美元附近获利了结的诱惑构成短期风险 [3] 原油市场分析 - OPEC+自11月起每日增产13.7万桶的适度增产限制了原油价格的下滑 [4] - 自6月以来,美国原油价格处于约60-66美元区间的下半部分 [4] - 原油温和支撑位在60.92美元,更强劲支撑位在60.20美元,上行阻力位在62.75美元 [4] 未来市场关注点 - 市场将密切关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以寻找美联储未来鸽派立场的线索 [6] - 由于政府关门导致关键劳动力市场数据发布被推迟,美联储官员的评论将成为判断年底前是否会再降息一到两次的依据 [6]
给特朗普辩护指鹿为马?"新美联储通讯社"批联储主席大热人选哈塞特
华尔街见闻· 2025-10-04 04:19
文章核心观点 - 资深美联储报道记者Nick Timiraos批评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哈塞特为特朗普质疑美联储独立性辩护的言论,指出其指控自相矛盾且缺乏证据 [1] - 争议凸显了美联储独立性这一敏感话题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复杂立场,反映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 [1] 哈塞特对美联储的指控与Timiraos的反驳 - 哈塞特第一项指控:美联储在2021年通胀预测上的失误证明其有党派倾向性,让拜登政府的通胀失控 [2] - Timiraos反驳:拜登执政期间,六名美联储理事中有五人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时任命的,包括主席鲍威尔等四人是在哈塞特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时获得提名 [2] - Timiraos指出,一旦美联储意识到货币政策偏离正轨就开始大幅加息,拜登任命的理事在2022年6月美联储首次加息75个基点之前已担任理事并参与后续加息投票 [3] - 哈塞特第二项指控:直到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后,美联储才开始收紧货币政策 [4] - Timiraos反驳:美联储在2021年11月3日已宣布开始减少购买债券(Taper),拜登在次日同鲍威尔会面,表明取消宽松政策的时机是同时发生而非顺序发生 [4] - 哈塞特第三项指控:美联储在去年大选前意外降息,目的是帮助提升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获胜的机会 [5] - Timiraos发现哈塞特自相矛盾:其在一年前曾为降息决定辩护,称是基于当时数据的非常明智的决定,历史书会称其为错误但打分需考虑决策时的情况 [5][6]
Mixed Performance by the Yen Ahead of Inflation and the BoJ’s Meeting
Yahoo Finance· 2025-09-17 19:36
日元汇率与货币政策前景 - 交易员关注9月18日日本通胀数据和9月19日日本央行会议 [1]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底前将进行三次降息 而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2] - 市场目前定价显示 日本央行在10月30日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若加息将使政策关键利率升至0.75% 与美联储的利差可能为3-3.25% [2] - 日本通胀似乎已在2025年1月见顶 此后呈持续但温和的下降趋势 [3] - 尽管通胀率在下降 但其速度不足以支持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政策 央行已开启非常渐进的紧缩周期 [3] 日本贸易与经济数据 - 日本8月贸易逆差为2430亿日元 显著低于约5140亿日元的预期 逆差规模不及预期的一半 [1] - 8月出口仅下降0.1% 而进口减少5.2% [1] - 贸易数据不及预期悲观是一个温和的积极信号 表明美国新关税的最严重影响可能已过去 [1] - 尽管对日本经济仍存担忧 特别是出口已连续四个月下降 但近期市场情绪转向关注美国经济及就业市场 [6] 通胀预期与影响因素 - 预计9月18日公布的日本年度整体通胀率将降至2.8% [4] - 近期日本通胀相对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食品价格 [4] - 随着政府努力稳定米价 通胀率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保持在2%以上 但不太可能再次显著上升 [4] 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势 - 美元兑日元在9月17日早间跌至7月下旬以来最低点 [5][6] - 日元走强源于日本贸易数据好于预期以及市场几乎确信美联储将在当晚会议上决定降息 [6]
高盛预警债券交易员下一个痛点:日德五年期国债或成“最脆弱环节”
智通财经· 2025-09-16 15:00
核心观点 - 高盛集团策略师认为债券交易员的下一个痛点可能出现在收益率曲线的五年期部分 [1] - 日本和德国的五年期国债尤其脆弱 [1] 收益率曲线不同期限的风险特征 - 较短期限债券深受货币政策预期影响 [3] - 10年及以上期限债券对通胀和赤字担忧更为敏感 [3] - 五年期国债因对双重风险相对具有韧性而成为全球债券市场的"甜蜜点" [3] 日本和德国五年期国债的脆弱性 - 日本正走向更可持续的紧缩周期 [1] - 德国的经济前景正在改善 [1] - 随着日本和欧元区的叙事转向经济改善和货币政策收紧 五年期债券可能变得尤为脆弱 [3] - 日本和德国债券回报率年内表现落后于其他发达市场 [3] 近期市场表现与预期 - 德国五年期国债收益率较3月峰值已下跌超过30个基点 而10年期收益率跌幅约为25个基点 [3] - 上周日本五年期国债发行创下6月以来最强劲需求 [3] - 预计看跌压力将从长端向收益率曲线中段转移 两国五年期债券表现将逊于其他期限 [3]
近日基金为什么大跌
搜狐财经· 2025-09-16 11:36
宏观经济预期波动 - 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维持高利率政策导致风险资产估值承压 [3] - 国内3月CPI数据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复苏力度的疑虑 [3] - 中东局势紧张及俄乌冲突反复推高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 [5] 行业与政策调整冲击 - 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房地产及平台经济规范整顿导致相关板块大幅回调 [6] - 4月初传闻的基金费率改革可能压缩管理费收入 [6] - 科技及新能源板块一季度获利回吐导致成长型基金承压 [6]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 - 基民净值下跌触发止损赎回导致基金管理人被动抛售持仓 [8] - 3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超200亿元影响外资重仓蓝筹股 [8] - 季度末调仓压力及衍生品市场波动加剧市场恐慌情绪 [8]
日本资金“回流潮”正在上演! 一场席卷西方金融市场的“抛售风暴”蓄势待发
智通财经· 2025-09-04 15:22
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对全球投资的影响 - 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吸引国内投资者将资金从海外转向本土市场 可能导致美元 欧元 英镑等国际货币汇率面临下行压力 同时西方国家股市可能面临抛售压力 [1] - 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因加息预期和财政赤字压力持续上行 自日本央行一年多前转向货币政策收紧立场以来 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 日本投资者行为转变预测 - RBC预测2026年日本投资者风向将发生剧烈转变 日本投资者将获得足够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投资国内市场 可能转向购买日本政府债券 而对美国国债变得漠不关心 [3] - 到2025年底 日本投资者根据不同期限政府债券将获得30至120个基点的超额收益 长期政府债券已成现实 短期债务也越来越有利 [3] - 日本寿险公司若将对冲比率从45%提高到60% 可能推动高达约1730亿美元的资金从美元流向日元 这是看多日元走强和美元疲软的关键支撑 [5] 收益率差异与投资偏好 - 根据RBC数据 30年期和20年期日本国债的对冲调整后收益率差分别为-75基点和-23基点 激励投资者投资国内 预计2025年转正 [2] - 10年期 5年期和2年期日本国债的对冲调整后收益率差分别为10基点 6基点和26基点 目前不激励投资国内 上次转正为2020年 [2] 货币政策与利率变化影响 - RBC预测到明年年底日本央行隔夜利率将上升约50个基点 而美国基准借贷成本将下降约130个基点 这将降低日本投资者的持有成本并可能提升对冲比率 [4] - 日本央行副行长重申在条件允许时提高基准利率的路径 隔夜指数掉期显示交易员押注年底前日本央行重启加息的概率略超过60% [5] 全球市场潜在影响 - 日本作为全球最大规模净资本输出国之一 资本从海外回流可能导致全球长期限国债缺少边际买家 利率更易上冲 国际货币面临汇率下行压力 [7] - 日本资金回流可能导致全球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大幅抬升 引发期限溢价与折现率上行 最终引发全球股债同跌风险与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 [7] - 日元走强 美元走弱趋势可能引发美元资产风险溢价与资金成本重定价 进而可能打压美债 美股等海外资产估值 [6] 机构投资行为变化 -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在2023财年减少对冲后的海外债配置 因对冲成本高和预期收益转负 若对冲收益显著改善和日债性价比提升 类似机构更有理由增配日本国内股债 [6] - 对海外投资者而言 日本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好处不明确 以美元对冲的日本长期限国债走势的一个关键衡量指标今年已下跌约7% [5]
日本央行副行长释放鹰派信号:持续加息仍是合适选项 国债政策迎重大调整
新华财经· 2025-09-02 14:45
货币政策立场 - 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明确传递货币政策将持续收紧的信号 认为继续推进加息是合适的政策选择 [1] - 尽管年内已实施三次加息 但由于通胀持续高企 日本实际利率仍处于显著负值区间 为进一步上调政策利率留出空间 [1] - 此番言论打破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可能暂停加息的预期 重申只要经济数据符合基准预期 加息步伐就不会停止 [1] 政策工具与框架转型 - 首次明确提出政策工具优先级的转变 未来将主要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来实现货币松紧度的调控 而非频繁变动日本国债购买规模 [1] - 这一表态被视为日本央行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重要标志 [1] - 日本央行正研究制定与适当储备水准相匹配的国债月度购买量标准 标志着量化紧缩(QT)进程正式启动 [3] 国债市场改革路径 - 为恢复国债市场功能 有必要逐步降低央行购债水平 最终目标是让长期利率由市场供需决定 [2] - 缩减购债的过程必须保持可预测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避免突然退出引发市场动荡或流动性枯竭威胁金融稳定 [2] - 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 如何管理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成为新课题 [2] 经济风险与应对机制 - 日本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挤压企业利润 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 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能源价格波动 [2] - 国内薪资增长加速与物价上涨形成的正向循环 令通胀超预期的风险不容忽视 [2] - 日本央行已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经济指标偏离基线预期 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潜在损失 [2] 金融市场监测 - 金融市场情绪虽已恢复至4月动荡前的水平 但仍需密切监测异常波动 [2] - 日本央行对近期市场过度乐观情绪保持警惕 [2]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走强:10月或是最佳时机!
金十数据· 2025-08-21 17:58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 - 近三分之二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今年晚些时候至少加息25个基点至0.75% 比例高于上月的54% [1] - 92%经济学家预测9月政策会议不会调整利率 但63%预计下一季度加息 [1] - 38%经济学家认为10月为最可能加息时机 30%选择明年1月 18%选择12月 [1] 政策决策影响因素 - 10月因发布季度展望报告及分行行长会议后举行政策会议 更易做出决策 [2] - 70%分析师表示美国就业疲软不会推迟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进程 [1] - 消费者通胀已连续三年超过2%目标 但央行谨慎应对美国关税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1] 财政政策与政治动态 - 超三分之二经济学家担忧在野党呼吁降低消费税后财政支出面临扩张压力 [3] - 执政党在利率上升背景下仍对扩大基本赤字持谨慎态度 极端财政扩张可能性低 [4] - 政治动态包括参议院选举进展及去年众议院选举执政党失去多数席位 可能影响政策选择 [3][4] 市场预期与外部因素 - 金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年底前再加息25个基点 [3] - 超四分之三经济学家支持日美贸易协议 [3] - 下任首相候选人的经济政策对中长期增长的刺激作用未形成明确共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