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担保
搜索文档
A股监管开启闪电模式,从立案到结案最快43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11:01
监管执法效率提升 - 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呈现“早发现、快惩处、严纠正”的新效率,案件处理周期显著缩短 [1] - ST东尼从立案调查到最终处罚落地全程用时不到7个月,展现监管提速 [1][3] - 监管部门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和创新监管手段,实现执法效能整体提升 [1] ST东尼处罚案例详情 - ST东尼因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不及时和定期报告虚假记载被处以合计1570万元罚款 [2][3] - 公司对一笔价值6.75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过半的重大订单交付严重滞后(实际完成率仅6.74%)近一年未披露 [3] - 公司通过将研发费用包装成存货(少计研发费用5681万元)等操作虚增利润,导致2022年年报虚增利润3878万元,2023年半年报虚增利润7228万元 [4] - 六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870万元,其中时任董事长被罚350万元,时任总经理被罚170万元,两任财务总监各罚100万元 [4] 其他监管提速案例 - 白银有色从披露立案信息到收到决定书仅用43天 [7] - 富煌钢构从立案告知到收到事先告知书仅间隔1个月零12天 [7] - *ST金泰和ST美晨等案件处理周期也大幅压缩至约6-7个月,标志着“监管快车道”模式正在复制 [7] 监管思路与体系变革 - 监管思路已从“事后惩处”向“事前预防”和“事中纠偏”延伸,呈现“惩防治”并举的路径 [8] - 在ST东尼案中,监管机构早在2024年已就其部分违法问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8] - 对资金占用等严重行为采取更严厉快速的打击,如阳煤化工案从立案到处罚仅用时两个多月 [8] - 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正逐步常态化,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进出有序”的市场生态形成 [9]
ST信通: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剩余违规担保涉案本金54,575.66万元
第一财经· 2025-11-07 17:13
公司股票状态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起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风险警示原因为公司仍存在违规担保尚未最终解决 [1] 违规担保具体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剩余需承担赔偿责任的违规担保案件涉案本金合计为54,575.66万元 [1] - 已有违规担保赔偿风险化解方案 [1] 控股股东应对措施 - 控股股东已用南京兰埔成57.9619%股权为相关案件可能产生的资金划扣提供质押担保 [1] - 控股股东承诺后续将以包括但不限于质物折价、拍卖、转让等方式履行补偿义务 [1]
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7:28
公司治理与合规状态 - 公司股票因多项违规事件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包括2019年5月29日因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2019年8月29日因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2021年3月24日因重要子公司失控导致内控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以及2025年4月21日因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行为 [10][12][26] - 公司于2023年7月2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25年4月29日收到宁波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5]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主要银行账户已解除冻结并恢复正常使用 [11][25] 历史违规事项与解决进展 - 公司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金额为34,635万元,截至2021年11月30日占用资金余额为85,127.79万元 [15] - 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担保,2018年至2019年间为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合计13.54亿元 [15] - 为解决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围海控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已于2022年4月22日收到重整投资人支付的违规资金收益权收购款85,638.68万元,并于2022年12月29日收到违规资金利息9,279.50万元 [11][23][25] 具体违规担保案件 - 长安银行违规担保案涉及违规担保发生金额7亿元,余额6亿元,相关存单已被银行扣划,相关诉讼正在审理中 [16][17] - 顾文举违规担保案公司根据终审判决支付赔偿责任款项4,150万元后结案 [18] - 王重良违规担保案公司实际赔偿2,291.69万元后结案 [19] - 邵志云违规担保案公司实际赔偿301.10万元后结案 [20] - 中弘保理违规担保案违规担保余额500万元,合同已解除且已过诉讼时效 [21][22] 近期重大事项 - 公司计划通过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90.3085%的股份 [6]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 [3][8]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5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28][29]
*ST围海:披露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事项进展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36
公司历史违规与风险警示 - 2019至2025年期间,公司股票多次被实行或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风险警示原因包括违规担保、资金占用、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重要子公司失控及年报财务指标虚假记载等事项 [1] 关联方违规事项详情 - 2017至2019年,在冯全宏授意下,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13.54亿元 [1] - 同期,公司为关联方提供资金3.46亿元 [1] - 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关联方占用资金余额为8.51亿元 [1] 风险化解与近期进展 - 公司已收到重整投资人支付的违规资金收益权收购款8.56亿元及利息0.93亿元 [1] - 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已解冻 [1] - 2024年度内控审计报告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 [1]
*ST奥维2025年10月27日跌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55
股价表现 - 2025年10月27日触及跌停,跌停价为3.36元,涨幅为-5.1% [1] - 当日总市值为11.62亿元,流通市值为10.31亿元 [1] - 截至发稿时,总成交额为2617.04万元 [1] 经营基本面 - 公司已被实施*ST退市风险警示,2025年上半年持续巨额亏损8906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437%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8.81% [2] - 占营收88%的金属制品核心业务已停产,且预计3个月内无法恢复 [2] - 子公司无锡东和欣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7082.89万元 [2] 违规问题与潜在风险 - 公司存在违规担保50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8.55% [2] - 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达1.8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高达69.04% [2] - 公司面临超过3000万元的大额未决诉讼,尚未开庭或正在审理中 [2] 评级与市场预期 - 2025年第三季度商道融绿ESG评级为C+,且较上期有所下降 [2] - 公司计划于10月31日发布三季度报告,市场担忧若业绩不佳将导致股价进一步承压 [2] 资金与技术面 - 尽管此前有机构净买入推动股价,但公司基本面问题未解决,资金难以长期支撑股价 [2] - 前期因“昨日涨停”概念炒作后,股价缺乏基本面支撑,出现回调下跌 [2]
章良忠担任亿利洁能独董被坑惨:6年累计薪酬34万,因签字空白文件、未勤勉尽责被罚350万,倒贴316万
新浪证券· 2025-09-19 19:43
公司处罚概况 - 亿利洁能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完整披露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事实 [1] - 公司被处以2.1亿元罚款,其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被罚款3000万元 [2] - 公司董事长王文彪个人被罚款3000万元,时任董秘侯菁慧、张艳梅均被罚款900万元 [2] - 本次人员罚款总额为1.34亿元 [2] 财务及信披违规详情 - 2016年至2023年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虚增利润最高达8268万元 [2] - 未披露关联担保,存在资金占用问题,最高余额达45亿元 [2] - 2020年欺诈发行"20亿利01"和"20亿利02"债券,发行规模共计10亿元 [2] 独立董事处罚分析 - 多位独立董事因在空白董事会决议签字页提前签字且未实际参会被罚,罚款金额从50万元至350万元不等 [1] - 时任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章良忠被罚350万元,独董苗军被罚250万元,独董萧端被罚160万元 [1] - 其他独董王进、李星国各被罚60万元,王方明被罚50万元,独立董事罚款总额为930万元 [1][2] - 罚款差异源于违法行为持续时间与影响范围不同,章良忠任职独立董事长达6年,累计获得薪酬34万元 [1][2] 事件影响与行业信号 - 独立董事的签字行为成为资本市场欺诈的支撑证据,责任与结果直接挂钩 [1][2] - 监管趋严背景下,独立董事"走过场"行为的代价已从声誉风险转变为高额经济处罚 [3]
*ST聆达收监管关注函 此前因资金占用违规担保案被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0:09
监管关注与处罚 - 公司收到大连证监局监管关注函 专项检查发现金寨嘉悦一期项目计提减值不充分2.18亿元且评估报告经济性贬值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1] - 公司内控制度执行存在多项问题 包括用印审批不完整 薪酬发放不合规 内幕信息登记不完整 [1] - 大连证监局对公司和时任高管处以50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100万元 董事长王明圣和副董事长林志煌各被罚200万元 [3] 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 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用3000万元定期存单为第三方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涉及金额6000万元 [3] - 公司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 累计金额达656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9.95% [3] - 金寨嘉悦为董事长和副董事长5000万元借款提供担保 并与中财招商投资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融资1600万元 [3] 高管相关事项 - 董事柏疆红被法院限制消费 系因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中衡卓创工程合同纠纷未履行721万元付款义务 [1] - 公司声明柏疆红被限制消费事项系个人投资的其他独立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引发 与公司职务及业务无关 [2]
证券代码:002231 证券简称:*ST奥维 公告编号:2025-06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07:42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条退市风险警示条款 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47.62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06.69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74.94万元[2][8] - 若2025年度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2][9]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证券简称:*ST奥维 代码:002231)于2025年8月29日至9月2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3] - 经核查未发现前期披露信息需要更正或补充 未出现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重大信息报道[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6] 经营与治理状况 - 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5]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6][7] - 控股子公司无锡东和欣存在违规对外担保行为 为东台东锋浩向中财保理5000万元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8.55%[9] 担保事项进展 - 无锡东和欣从江苏银行获取的2000万元融资款已到期且尚未偿还本息 公司按66%持股比例承担担保责任[10] - 若一个月内未能解决违规担保事项 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9]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4:05
违规担保事件概述 - 公司原二级控股子公司海南弘天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王安祥在2019年10月28日、2019年10月29日和2020年1月8日未经公司审议程序擅自使用三张定期存单违规对外担保金额分别为1.46亿元、1.5亿元和1.7亿元 [2] - 违规担保导致4.66亿元存款全部被划走并致使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2日开市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ST) [2] 诉讼进展及资金追回情况 - 海南弘天诉广州银行珠江支行1.46亿元存单质押合同纠纷案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维持二审判决判令银行返还7300万元并支付资金占用费但截至公告日未收到回款 [3] - 海南弘天诉广发银行重庆分行1.7亿元质押合同纠纷案二审改判认定质押合同无效判令银行返还8500万元并计付资金占用费但截至公告日未收到回款 [3] - 海南弘天诉广州银行珠江支行1.5亿元存单质押合同纠纷案一审因经济犯罪嫌疑驳回起诉目前已进入二审阶段尚无生效判决 [4] 当前状态及影响 - 截至公告披露日海南弘天尚未追回任何款项且后期款项追回金额及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 [5] - 公司股票目前暂时无法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5]
*ST奥维: 关于公司违规担保的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0
违规担保事件 - 子公司无锡东和欣法定代表人李东未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以子公司名义向中财保理出具5,000万元连带保证担保函 为关联方东台东锋浩融资提供担保 [1] - 担保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8.55% 且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构成违规对外担保及关联方担保 [1][2] - 被担保方东台东锋浩由公司董事李东与董事兼副总裁邹梦华实际控制 经营范围涵盖金属材料销售及蓝宝石加工等业务 [1][2] 法律应对措施 - 公司将依据《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九条 主张担保函对子公司不发生效力 并拒绝承担担保责任或赔偿责任 [2] - 拟与中财保理协商解决 若协商未果将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免除连带保证责任 [3] - 公司承诺加强公章及法人章审批管理 杜绝类似违规事件再次发生 [3][4] 财务与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91亿元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5836.77万元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 - 因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且触及深交所上市规则第9.3.1条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 内部控制审计获否定意见 金属制品业务停产且三个月内无法恢复 触发其他风险警示 [5] 叠加风险警示预警 - 若一个月内未能解决违规担保事项 公司股票可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 - 深交所规则规定违反程序担保余额超1000万元或占净资产5%以上且无解决方案 即符合叠加风险警示条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