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材料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光启技术称在研人形机器人超材料部件,自研无人机已试生产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17:21
10月27日,A股上市公司光启技术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告显示,公司正在推动超材料相关核心技 术向民用领域扩展,包括智能汽车检测、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研发AI人形机器人所需的超材料关键部 件,以及依托超材料核心技术的无人机全产业链平台。目前,公司的超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新一代航空 航天领域。 光启技术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主要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光启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材料大规模产业化并应用于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的企 业。光启技术在公告中称,超材料的"可编辑性"决定了其产业化过程本质上是逆向设计,即从需求出发 进行定制化开发。这与大多数行业依赖供需互动推动增长的模式有所不同。 公司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业绩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5%;第三季 度实现总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56.5%。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2.82%;第 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25.28%。 在资本市场上,光启技术经常被视为"军工行业"股,但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公司表示,公司的核心超材 料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新一代航空航天领域。这一领域区别于传统军工,其 ...
光启技术(002625) - 002625光启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08:5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5% [3]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56.5% [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2.8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25.28%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5亿元,同比增长148.27% [3]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84亿元,同比增长137.79% [3] 产能与运营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存货约4.73亿元,较期初增长114.61%,主要为交付任务备产备料 [3] - 2025年第三季度生产量达4.30亿元,同比增长132.35%,环比增长48.76% [3] - 2025年前三季度生产量达9.29亿元,同比增长79.79% [3] - 存货增加体现709二期产能顺利释放 [3] 行业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全球超材料领域领跑者,国内唯一实现超材料大规模产业化并应用于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的企业 [3][4] - 超材料技术从1.0到4.0,通过打造全新产业链实现高集成度、高智能化结构件的大规模生产与高质量交付 [4] - 超材料产业化是逆向设计、高度定制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公司最具不可替代性、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之一 [4] - 公司产品具备“极致的性能”、“极致的成本”和“极致的产量”三大特点,是装备迭代发展的首选方案 [4][6] 政策与市场前景 - “十五五”规划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至首位,新增“航天强国”,强调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4] - 新一代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动力源于国家层面基础且持续的战略需求,投入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6] - 公司核心增长逻辑基于国家对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的巨大需求及公司国际领先的超材料技术 [6] 民用领域拓展 - 先进检验检测:超材料测试中心获CNAS扩项认证,为智能汽车提供整车通信性能验证 [5] - 电子消费:与HW进行超材料创新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技术交流 [5] - AI人形机器人:研发AI人形机器人所需的超材料关键部件,推动基于AI的全方位智能制造 [5] - 无人机:已完成外场试飞测试,各项性能指标达预期,进入试生产阶段 [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14:00-17:30 [2] - 活动地点:709基地 [2] - 参与单位:包括富国基金、大成基金等58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并邀请中航工业某客户代表 [2] - 公司接待人员: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先生等 [2]
光启技术前三季度营收15.96亿元 经营现金流量同比增148.27%
中证网· 2025-10-24 09:4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56.50% [1]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25.28% [1]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6%,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2.81% [1]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5亿元,同比增长148.27%,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2] - 公司三季度末存货4.73亿元,同比增长114.61%,主要因超材料业务为交付任务备产备料 [2] 订单与业务发展 - 公司今年发布三份订单公告,批产订单金额接近26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25.04亿元的历史峰值 [2] - 今年下半年两份订单金额合计17.94亿元,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为明年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2] - 公司凭借在超材料领域的全链条优势,订单数据屡创新高 [2] 新业务领域拓展 - 公司加速推进超材料技术跨界赋能,智能汽车检测与蜂群无人机成为两大突破口 [3] -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及上下游单位成立"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 [3] - 公司打造符合无人机生产特性的端到端管控体系,推动无人机制造效率与性能双提升 [3] - 公司赋能的无人机已小批量试产,计划2025年完成产品定型和销售模式确定,2026年正式启动量产 [3] - 在智能汽车检测领域,公司将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迁移至汽车场景,实现复杂电磁环境高精度测试 [4] - 华为鸿蒙智行旗下享界S9T应用公司检测方案,斩获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4]
光启技术前三季度营收超去年全年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0:17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年内连续斩获的超材料批产订单金额近26亿元,已突破年度历史峰值,这一 关键指标的跃升,不仅印证了公司核心业务的规模化拓展能力,更标志着其正式迈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在尖端装备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万亿赛道上持续领跑,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高增长与技术价值转化打 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10月22日晚,光启技术(002625)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启技术")披露2025年 度三季报。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 25.28%。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6%,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归母净利润6.06亿 元,同比增长12.81%,达到去年全年的93%。 这意味该公司核心经营业绩指标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除盈利指标亮眼外,光启技术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同步向好。年初至报告期末,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为2.45亿元,同比增长148.27%,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截至三季度 末,公司存货合计4.73亿元,同比增长114.61%,主要系超材料业务为交付任务备产备料所致。以上数 据均进 ...
营收超去年全年,经营现金流量同比增长148.27%,光启技术前三季增长强劲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22:39
10月22日晚,光启技术(002625.SZ)披露2025年度三季报,核心经营业绩指标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单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规模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净利润达到 全年的93%。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年内连续斩获的超材料批产订单金额近26亿元,已突破年度历史 峰值,这一关键指标的跃升,不仅印证了核心业务的规模化拓展能力,更标志着其正式迈入新一轮发展 周期,在尖端装备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万亿赛道上持续领跑,为未来2-3年业绩高增长与技术价值转 化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从"十四五"向"十五五"跃迁的关键节点,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维度。在此背景 下,光启技术作为我国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创新型企业,在"十五五"装备升级浪潮中已 占据先发位置,市场空间持续扩容。技术价值的市场化验证,直接推动订单数据屡创新高。截至目前, 光启技术在今年先后发布三份订单公告,批产订单金额接近26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25.04亿元的历史 峰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的两份订单金额合计17.94亿元,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为 明年的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业 ...
“蜂群化”将颠覆无人机应用场景 业界人士:低成本是开启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9:48
蜂群无人机技术与发展 - 蜂群无人机与单个无人机存在技术代差,可通过技术组网形成蜂群组合,对非蜂群无人机形成降维打击 [1] - 蜂群无人机系统的特点是能够集群化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应用广泛,可有效提升通信、指挥、态势感知等方面的能力 [2] - 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蜂群无人机需实现AI智能载荷与飞行器本体制造的一体化融合设计,并将无人机价格降至汽车甚至手机的水平 [1] 市场需求与成本效益 - 海外对无人机终端需求量非常大,单个客户需求没有低于1000架,客户来源涵盖中东、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2] - 使用超材料技术的无人机成本可降至数十万元乃至数万元,原本可购买1000架飞机的资金现在可部署10000架,组网规模将带来量变到质变 [1] - 超材料无人机具备优异性能,搭载综合航电系统,能够实现自组网、抗电磁干扰等功能 [1] 行业合作与创新 - 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成立了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以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1]
光启技术联合上下游企业共探无人机群体智能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10-15 16:39
产业联盟成立 - 光启技术联合创益通、科比特、天穹动力及中国电科十所、九洲电气集团等成立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 [1] - 分会旨在推动超材料七大能力平台赋能无人机蜂群应用场景落地 [1] - 分会核心使命是推动超材料技术在无人机蜂群中的创新应用并制定行业标准 [1]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 - 光启技术联合创益通、科比特于今年8月完成对天穹动力的增资 [2] - 四方合作构建起“技术赋能-部件供应-整机制造-场景运营”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2] - 合作模式通过精准的角色分工与深度协同实现 [2] 数字化平台建设 - 光启技术于第三季度全面启动对无人机整机制造的全维度数字化平台赋能 [2] - 平台以“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结合供应链协同平台 [2] - 平台构建端到端管控体系,向前延伸至供应商资质审核与零部件质量溯源,向后覆盖生产合规监管与成品检测数据归档 [2]
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拐点 蜂群无人机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13:44
行业活动与联盟成立 - 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成立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旨在推动超材料技术在无人机蜂群等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标准制定 [2] - 分会成员包括科比特、光启技术、创益通、天穹动力等产业链关键企业及科研机构 [2] - 分会成立同期举办了由2000架无人机进行的蜂群表演 [2] 全球及中国无人机市场增长 - 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428.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89亿美元,实现翻番 [3] - 中国无人机注册总量从37.80万架增长至2024年的217.70万架,增长势头迅猛 [3] 蜂群无人机与传统无人机的区别 - 传统无人机依赖单机能力或简单的人控协同,任务目标相对单一 [4] - 蜂群无人机通过多机联网、自主协作实现复杂任务,具有群体智能优势,体现在协同控制、群体决策、低成本制造、通信可靠性等方面 [4] - 蜂群无人机与传统无人机存在技术代差,蜂群产品对非蜂群产品形成降维打击 [4][5] 蜂群无人机的应用前景 - 无人机应用已覆盖超28大主流行业,服务场景超过120种 [4] - 蜂群无人机在编队表演、物流运输、边防海防、应急减灾、公安警用等多个领域具备百亿美元级别的市场规模潜能 [5] 超材料技术在蜂群无人机中的作用 - 超材料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将通信系统等技术需求融合在无人机机体结构中,解决高性能、低成本制造的难题 [6] - 技术赋能可使蜂群无人机在性能提高的同时成本下降,目标是大幅降低价格以改变行业原有状态 [7] - 光启技术设立乐山无人机基地项目(106基地),利用超材料赋能无人机蜂群实现射频隐身与自组网协同 [7] 产业链合作与整合 - 天穹动力是光启技术106基地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专注于无人机整机研发与生产制造 [8] - 天穹动力已建立表演蜂群、小型旋翼、中型旋翼、先进固定翼等四条产品线,旋翼类无人机已下线超过万架 [8] - 光启技术在新材料、航空规模化制造、数字化平台等方面为天穹动力赋能,帮助提高良品率、减少生产时间、降低成本 [8] - 产业链企业合作成为一种趋势,可聚合行业资源实现共赢 [8]
超材料链动无人机:一场从“单品制造”到“生态共赢”的产业革命
搜狐网· 2025-10-15 09:54
联盟成立与核心使命 - 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成立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标志着超材料能力平台赋能无人机蜂群应用场景落地,拉开低空经济由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跃升的序幕 [1] - 分会由光启技术、创益通、科比特、天穹动力等头部企业及中国电科十所、九洲电气等上下游单位组成 [1][2] - 核心使命是推动超材料技术在无人机蜂群中的应用创新,制定行业标准,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 [2] 产业链协同模式 - 光启技术、创益通、科比特完成对天穹动力的增资,构建起“技术赋能-部件供应-整机制造-场景运营”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4] - 光启技术作为技术引领者,提供超材料底层技术支撑和数字化管理工具,打通从原材料溯源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管控 [4][6] - 创益通发挥精密制造优势,为蜂群无人机定制高精度、轻量化核心结构件 [4] - 天穹动力负责整机制造,科比特负责海外市场场景应用与数据服务 [4] 数字化平台与制造效率提升 - 光启技术在三季度启动对无人机整机制造的全维度数字化平台赋能,以“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构建端到端管控体系 [6] - 该体系覆盖供应链上游资质审核、零部件质量溯源,以及生产环节的合规监管和成品检测数据归档,实现全环节数字化经营 [6] - 天穹动力通过光启技术赋能,解决了高成本问题,优化了审批与供应流效率,提升了良品率并缩短了生产时间,公司成立5个月即完成小批量生产,预计明年启动量产 [7] 市场反馈与产业前景 - 产品尚处于测试阶段,但已吸引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海外客户来华参观并表达初步合作意向 [7] - 低空经济正以年均两位数增速爆发式增长,无人机蜂群技术通过多机自主决策和协同作业突破单体设备功能边界,但其规模化落地面临高昂制造成本的挑战 [10] - 蜂群无人机的价值在于“联网”带来的群体智慧代际跃升,创新分会旨在培育融合超材料技术、数字化制造与场景运营的产业生态,以可复制的合作模式凝聚行业力量 [12][13] - 此举有望破解蜂群无人机规模化瓶颈,开启万亿级低空智能时代新篇章 [13]
光启技术签5.16亿超材料大单 货币资金45亿负债率仅13.28%
长江商报· 2025-10-14 08:00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近期签订两份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总金额为5.16亿元 [1][2] - 2025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得超材料批产合同25.74亿元,创下历史年度订单金额新高 [1][6] - 年内订单公告显示,2月签订7.8亿元合同,9月签订12.78亿元合同,加上最新合同,构成年内累计订单 [3][4][5][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为9.36亿元,同比增长47.35%,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9.23%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43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同比增长6.75% [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44.99亿元,总负债为14.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3.28% [1][8] 公司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8237万元、9195万元、9615万元和5005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6.53%、11.63%、4.57%和7.47%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27项(含发明专利16项),获得授权30项,在超材料领域专利储备量全球领先 [8] - 公司已构建“1总部+5基地+7大能力平台+8大专业公司”的超材料全产业链生态,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7][8]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超材料作为新一代装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主流技术,对提升尖端装备技术水平和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7] - 公司已成为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并成长为全球超材料龙头企业 [7][8] - 公司表示将继续投入研发、生产和测试建设,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并保持其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