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注册稿)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51
交易方案概述 - 国信证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方式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交易对价51.92亿元[10][12] - 标的资产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6月30日,100%股权评估值54.04亿元[12] - 加期评估显示2024年11月30日标的资产未减值,评估值54.59亿元[12][13] - 发行价格8.25元/股,发行数量6.29亿股,交易后总股本增至102.42亿股[15][17]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国九条"政策要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42][44] - 通过并购重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和配置效率[44][45] - 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发展跨境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46][47] - 实现业务协同互补,完善区域布局,增强综合竞争力[17][47] 标的公司情况 - 万和证券为综合类券商,业务涵盖投行、经纪、自营和资管等[1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5.14亿元和4.06亿元,净利润波动较大[39] - 拥有46家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17] - 资管业务存在5只未清算产品和4起千万级未决诉讼[31] 交易影响分析 - 交易后国信证券总资产增长2.28%至5201亿元,净资产增长4.68%[18] - 基本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将通过业务整合提升长期盈利能力[19][26] - 控股股东仍为深投控(深圳国资委),控制权未发生变化[17] - 资产负债率从71.58%降至70.86%,财务结构优化[18]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证券日报· 2025-07-15 06:48
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97亿元,同比增长41.6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40.44% [2] - 总资产比年初增长2.96%,主要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增加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比年初增长2.46%,主要来自半年度实现净利润 [2]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深入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2] - 财富信用和自营证券投资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2] - 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能力 [2] 财务数据调整说明 - 对基差贸易业务收入按净额法确认,相应调整了营业收入上年同期数 [2] - 公司实施了2024年度现金分红4.36亿元 [2] 业绩披露情况 - 公司在本次业绩快报披露前,未进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计的披露 [3]
中国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快讯· 2025-07-02 20:19
中国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 -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1]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期间对金融工作做出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 [1] - 会议认为习近平同志的金融论述深刻把握金融的本质、定位、规律、功能等重大问题 [1] - 习近平同志的金融理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前后承启贯通 [1] - 这些论述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遵循 [1] - 对于新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萌发孕育和价值启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习近平金融思想与实践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1] -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承启贯通,具有深远内涵[2] 金融扶贫与农村金融创新 - 创新推广"五户联保、每组不超过5500元"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形成互助共同体[3] - 开发"巧妇贷""村村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妇女脱贫和连家船民上岸[3] - 提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共同出资的"三家抬"模式,推动农村保险落地[3] 市场化与法治化金融发展 - 创新提出以树苗未来收益为抵押的"活立木贷款",解决林业融资难题[4] - 强调尊重市场规律,不干预银行正常金融活动,注重健全市场法规和信用文化[4] 金融体制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 -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5] - 灵活运用国际贷款(如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支持厦门航空和机场建设[6][7] - 通过银团贷款(8家金融机构参与)解决闽江三桥建设资金问题[7] 金融开放与合作 - 推动厦门成立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整合华侨资本[8] - 促进台资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落户厦门,深化两岸金融合作[8] 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 - 采取果断措施遏制宁德"标会"乱象(涉及2万人、金额过亿元),维护社会稳定[9] - 分类清理农村基金会等机构,避免十几亿元损失,不搞"一刀切"[9] 金融机构与市场建设 - 提出构建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地方金融机构为补充的特区金融体系[17] - 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和主业[17] - 提升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18] 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 - 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16] - 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16] - 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复合型金融人才队伍[19]
何立峰在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决策部署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6-27 17:06
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金融系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 [1] -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 [1] - 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作为基本原则 [1] 党建工作具体部署 - 持续强化政治建设 把准政治方向并落实政治要求 [1] - 深化创新理论武装 加强教育培训和意识形态工作 [1] - 增强党组织功能 推进机关基层党建一体化 理顺地方金融机构党建管理体制 [1] 干部队伍建设要求 - 建设过硬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1] - 严格落实轮岗交流制度 加强干部梯队建设 [1] 党风廉政建设 -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1] -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 [1] 党建引领作用发挥 - 坚持防风险 强监管 促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工作主线 [1] - 全力支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
金融观察员|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215亿元;跨境支付通业务在深圳启动
观察者网· 2025-06-23 15:44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6月23日央行开展220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于1.40% [1] - 当日有2420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回笼215亿元 [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行动方案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集聚上海 [2] - 支持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或授权方式加大在沪投入 [2] - 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上海建设 优先落地重点对外开放项目 [2] LPR利率动态 - 6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1年期3.0% 5年期3.5% 符合市场预期 [3] - 下半年存在下调空间 可能通过降低5年期LPR缓解楼市压力 [3] 北京金融开放进展 - 外资银行在京实现全链条发展 德银中国成为首家欧盟系基金托管行 [4] - 北京金融监管局优化差异化监管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率 [4] - 外资机构双向赋能 既支持中资企业出海又促进国际资本引入 [4] 陆家嘴论坛政策动向 - 央行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新政 含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建设 [5]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外资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 全球前50大银行42家已入华 [6][5] - 证监会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5] 跨境支付创新 - 内地与香港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在深圳落地 [7][8] - 支持双向人民币/港币实时汇款 覆盖留学缴费等场景 [7][8] - 首批参与机构含多家中资和港资银行 [7] 银行股东减持动态 - 长沙银行第四大股东计划减持3700万股 占总股本0.92% [9] - 2024年该行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创上市新低 2025Q1进一步放缓 [9] - 减持公告前股价创历史新高 [9]
把握时代变局,着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9:55
全球金融治理与开放 - 央行行长展望国际货币体系与跨境支付体系演进趋势,强调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回多元包容发展方向[1] - 央行推出在上海实施的八项政策,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1]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扩大金融开放势在必行,将拓展金融开放广度与深度,优化外资营商环境[2] 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 - 证监会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 - 推出科创板"1+6"改革措施,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3] - 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优势,培育长期资本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3] 外汇管理改革 - 外汇管理局将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建立"便利、开放、安全、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4] - 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4] - 相关政策将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循环中的地位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4]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 - 证监会举措将改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短板[3] - 整体政策部署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加快金融强国建设[4] 重点发展领域 - 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及财富管理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2] - 资本市场改革将提升科技含量和投资者获得感[3] - 外汇改革将支持外贸企业发展[4]
立足自身优势 为活跃资本市场贡献更大力量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02:27
券商落实金融政策举措 - 积极配合中央汇金公司稳定市场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做好政策协同 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波动 传递市场信心 [1] - 助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加强企业培育与辅导 提升承销保荐服务 优化交易服务水平 强化投资者风险教育 [1]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券商资管需落实降成本措施 完善考核与薪酬机制 加强投研合作支持基金公司能力建设 [1] - 支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帮助新质生产力相关初创公司进入A股融资 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标的 [1] 券商助力资本市场稳定与活跃 - 发挥中介机构专业优势 协同投行研究投资条线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速科技金融与数智化部署 [2] - 强化合规风控体系 全面监控业务流程 防范风险 确保业务稳健开展 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 [2] - 加强行业协作 与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联动 参与制度建设和改革 推进行业自律管理 维护市场秩序 [2]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会见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一行
快讯· 2025-06-12 10:18
上海清算所与平安集团会谈内容 -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会见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一行 [1] - 双方围绕提升集中清算业务协同、推进南向通业务开展、探索玉兰债业务创新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一致认为要紧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加强合作 [1] 合作领域 - 在利率衍生品、债券、大宗商品清算通、风险管理等专业领域加强合作 [1] - 聚焦打造保险资管机构成为上海清算所清算会员的典范案例 [1] -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1] 业务重点 - 提升集中清算业务协同 [1] - 推进南向通业务开展 [1] - 探索玉兰债业务创新 [1]
「经济发展」李扬: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5-30 01:56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 [3] -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3] 金融业的诚信基础 -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信用是金融业核心要素,金融产品和活动均基于信用产生发展 [4] - 金融本质是授信人与受信人基于契约的价值运动,降低信任成本可提升金融体系效率 [4] - 诚实守信融入业务能降低信任与监管成本,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以夯实诚信基础 [4] 金融业的义利观平衡 - 金融需兼顾功能性与盈利性,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 [5] - 过去金融乱象源于义利观偏差,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避免唯利是图 [6] -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需以义取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6] 金融发展的软硬实力建设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需加强金融机构等"硬实力",同时提升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 [7]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培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根基 [7] 金融强国目标实施路径 - 锚定金融强国目标需保持战略定力,通过真抓实干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7] - 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