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可转债强赎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第5只!又有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金融时报· 2025-07-08 21:41
齐鲁银行可转债触发赎回条款 - 齐鲁银行公告"齐鲁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因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5 00元/股的130% [1] - 公司董事会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 将以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全部赎回 投资者可选择在二级市场交易或按5 00元/股转股 [3] - 若投资者未及时转股或卖出 被强制赎回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业内人士建议根据对银行股价预期决定操作策略 [3]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近期多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包括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和南京银行"南银转债" 均因正股价格连续15个交易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3][4] - 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已在年内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和重庆银行等转债正股价格正接近赎回线 [4] - 2024年初至今申万银行行业指数涨幅达17 77% 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 银行板块走强是转债触发赎回主因 [4] 可转债条款与银行资本补充 - 银行可转债条款规定 当正股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天达到转股价130%以上即触发强制赎回 [4] - 转股价格下调增强了银行转债触发强赎预期 多家银行在分红方案落地后下调转股价 [5] - 可转债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选项 提前赎回可加速一级资本补充 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杭州银行预计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6]
又一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券商中国· 2025-07-05 07:08
齐鲁转债触发强赎 - 齐鲁银行A股自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5元/股的130%(即6.5元/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2] - 7月4日齐鲁银行股价报收6.52元/股,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满足强赎条件 [1] - 齐鲁银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提前赎回议案,将以100元/张票面价加当期应计利息强制赎回未转股债券 [4] - 截至6月30日仍有53.39亿元齐鲁转债未转股,占发行总量80亿元的66.74% [5]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杭州银行同日公告将提前赎回"杭银转债",赎回价100.4932元/张,7月7日摘牌 [1] - 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上涨促使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转债触发强赎,涉及总额480亿元 [11] - 成银转债和苏行转债转股率分别达99.94%和99.93% [12] - 中信转债3月到期兑付,摘牌时转股率99.86%,控股股东曾提前转股263.88亿元减轻兑付压力 [13][14] - 当前市场除齐鲁、南银、杭银转债外仍有7只银行转债存续,浦发转债剩余4个月到期 [14] 可转债转股机制与影响 - 银行可转债需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需兑付本息 [8] - 当正股股价持续高于转股价时可能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通常为转股价1.3倍),推动投资者转股 [9][10] - 齐鲁转债初始转股价5.87元/股,后调整为5元/股 [6] - 转股后能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7] - 可转债因融资成本低、无主体资质约束等特点受"破净"银行青睐 [15]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偏好 - 齐鲁银行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2.08%,7月4日齐鲁转债报收129.888元/张 [3][5] - 银行转债因信用资质强、抗风险属性显著、股息率突出等特点受投资者青睐 [15] - 常熟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价已接近转股价1.3倍水平 [14]
银行股持续上扬!可转债频现强赎,资本补充再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6-12 21:30
银行股市场表现 - 6月12日A股银行板块延续强势,42只上市银行股中34只上涨,青岛银行以3.5%涨幅领涨,西安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上涨3.08%和2.63% [3] - 江苏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五连涨,涨幅达2.29%,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分别上涨1.77%和1.66% [3] - 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88亿元,农业银行(1.78亿元)、平安银行(1.59亿元)、江苏银行(1.53亿元)位列资金流入前三 [3] - 2025年以来银行股展现高股息配置价值,净息差虽收窄至1.43%但部分银行已现企稳迹象,非对称降息政策助力息差稳定 [4] 可转债强赎动态 - 南京银行因股价连续15日超转股价130%(10.69元/股)触发"南银转债"强赎,转股价为8.22元/股 [5] - 杭州银行4月29日-5月26日股价持续超转股价130%(14.76元/股),触发"杭银转债"强赎条款,转股价11.35元/股 [5] - 苏州银行2024年12月-2025年1月股价达标触发"苏行转债"强赎,转股价6.19元/股,成为年内首只强赎银行转债 [5] - 成都银行年内亦完成可转债强赎,反映银行股上涨激活转股条款 [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可转债强赎推动投资者转股,直接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尤其利好中小银行资本实力提升 [6] - 强赎机制减少利息支出,优化财务结构,为中长期发展注入动能 [1][6] - 政策支持(兼并重组、数字化转型)与经济向好推动不良贷款结构性下降,机构资金因高分红加速配置银行股 [4][6] - 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稳定流动性,为银行经营创造有利环境 [4]
多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市场短期供应不足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31
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 南京银行公告南银转债已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 因公司股票在5月13日至6月9日的19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8 22元/股的130%即10 69元/股 [1][3] - 南银转债持有人可选择在二级市场交易 按8 22元/股转股 或以100元/张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 [3] -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 杭州银行发行的可转债均触发强赎 中信转债因满6年发行期陆续兑付摘牌 [4] - 杭州银行公告杭银转债触发强赎 因4月29日至5月26日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11 35元/股的130%即14 76元/股 [4] 银行可转债市场供需 - 目前市场共有10只银行转债 包括浦发转债 紫银转债 兴业转债等 其中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 发行规模500亿元 [4] - 随着南银转债 杭银转债等接连触发强赎 且近年无新发银行可转债 市场短期供不应求 相关标的价格或上涨 [4] 银行股表现及机构观点 - 年内银行板块持续上涨 6月10日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兴业银行 北京银行 长沙银行 成都银行 中信银行等股价创新高 [5]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6-7月为银行传统分红密集期 部分个股价格或因避税 除权等因素扰动 但过去20年中有11年绝对收益为正 13年相对收益为正 今年部分银行派息日提前至4-5月 将进一步减小价格扰动 [6] - 中信证券预计二 三季度银行股绝对价值仍将延续 因险资 公募等长线配置需求仍有空间 资金面波动仅影响短期股价 [6] -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 促消费 加大民生保障等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6]
又见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券商中国· 2025-06-11 11:21
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 南京银行公告"南银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超过转股价130%(10.69元/股) 公司将按100元/张加利息强制赎回 [1][2] -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可转债相继触发强赎 中信转债因到期已摘牌 [4] - 杭银转债最新触发强赎 因杭州银行股价连续15日达14.76元/股(转股价11.35元/股的130%) [4] 银行可转债市场供需 - 当前市场存续10只银行转债 浦发转债规模500亿元将于10月28日到期 [4] - 行业预测新发银行转债断供导致供不应求 相关标的或迎价格上涨 [4]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 - 6月10日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7家银行股价创新高 [6] - 当日民生银行领涨2.83% 浙商银行涨2.13% 西安银行等5家涨幅超1.5% [7] - 年内银行板块持续上涨 推动多只可转债触发强赎条件 [5] 机构后市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2-3季度银行股绝对价值延续 险资和公募长线配置需求支撑股价 [8] - 国盛证券认为稳地产、促消费政策将托底经济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8]
南银转债或触及强赎!银行转债规模今年将大幅缩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1:45
南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 南京银行股票在2025年5月13日至5月30日的14个交易日中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22元/股的130%(即10.69元/股),未来16个交易日内若再有5个交易日满足条件将触发赎回条款 [1] - 截至6月6日南京银行收盘价为11.29元/股,触发强赎为大概率事件 [1] -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南京银行业绩稳健增长,转债强赎可期 [1] 银行转债强赎案例 - 杭州银行于5月26日公告触发"杭银转债"赎回条款,因股票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1.35元/股的130%(14.76元/股) [2] - 杭州银行将以100元/张票面价加当期利息强制赎回未转股债券,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1日 [3] - 苏州银行1月21日公告触发"苏行转债"赎回条款,赎回面值总额353.91万元占发行总额0.07% [4] - 中信转债3月4日摘牌,未转股率仅0.14%,中信金控转股263.88亿元后持股比例升至68.70% [5] 银行转债市场现状 - 当前存续银行可转债仅剩10只,杭银转债退市及南银转债强赎后市场将进一步缩水 [7] - 银行可转债存续规模约2000亿元占全市场27%,2025年预计迅速缩减 [7] - 2023年以来无新发银行可转债,剩余期限超3年的仅2只 [7] - 5只银行可转债未转股比例超过99% [8] 行业趋势分析 - 银行转债作为固收类产品核心资产减少将加剧"资产荒",推动优质转债估值上行 [7] - 天风证券预计2025年转债市场规模延续缩量,发行人"化债"意愿影响供给结构 [8] - 银行可转债因高评级、流动性好及红利属性需求旺盛,但新供给短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