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贷款

搜索文档
普惠小微与房地产贷款边际回暖
湘财证券· 2025-07-27 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7][10][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信贷增长符合预期,企业贷款增长好于个人贷款,科技领域信贷是增长引擎,普惠小微与房地产贷款边际回暖,消费性贷款展现出一定韧性 [9][31] - 未来结构性工具落地与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有望带动贷款需求提升,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修复,消费金融服务支持加强促进个人贷款投放 [9][31] - 在宽松财政政策及融资安排支持下,银行信贷供给充足,有望维持平稳增长,息差或趋稳,业绩有望稳定,资产质量将巩固 [10][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本期(2025.07.21至2025.07.27)银行(申万)指数下跌2.87%,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4.56个百分点,城商行表现相对领先 [12] - 行情表现前五的银行为宁波银行(+7.26%)、常熟银行(+2.16%)、郑州银行(-0.46%)、招商银行(-0.49%)、农业银行(-0.64%) [12] 资金市场 - 资金面相对收紧,本期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095亿元,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6%/1.55%/1.53%,相比前值变动1 BP/1 BP/-4 BP [21] - 存单发行利率上行,存单净融资额较低,SHIBOR 3M为1.56%持平前值,SHIBOR 6M为1.61%较前值上行2 BP,6M - 3M SHIBOR利差为0.05%较前值上行2 BP,7月以来存单净融资-4334.3亿元 [2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企业贷款是信贷增长主要引擎,住户贷款余额84.01万亿元,同比增长3% [7][28][30] - 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高至4.9% [7][30] - 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2.9%,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长8.2% [8][30] -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0.3%,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降幅较上年末收窄1.2个百分点至0.1% [8][30] - 齐鲁银行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市后,距离2025年8月13日(“齐鲁转债”最后转股日)仅剩13个交易日 [32] - 上海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 [32] 投资建议 - 建议从“高股息 + 区域增长”两方面配置银行股,关注国有大型银行股、中信银行等,以及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优质区域银行 [10][33]
央行报告:二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7-22 18:45
金融机构贷款总体情况 - 截至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 [2]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2] 房地产贷款 - 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4166亿元 [2]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0.3%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 [2]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下降0.1%但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2] 住户贷款 - 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84.01万亿元同比增长3%上半年增加1.17万亿元 [2] - 经营性贷款余额25.09万亿元同比增长5.4%上半年增加9238亿元 [2] -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18万亿元同比增长6%上半年增加1950亿元 [2] 科技企业贷款 - 二季度末获贷科技型中小企业27.4万家获贷率50%同比高3.2个百分点 [3]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3] - 获贷高新技术企业26.68万家获贷率57.6%同比高1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 [3]
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17:57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 1% [1]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 92万亿元 [1] 企事业单位贷款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2 47万亿元,同比增长8 6%,上半年增加11 5万亿元 [2] -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62 04万亿元,同比增长9 4%,上半年增加4 25万亿元 [2] - 中长期贷款余额116 79万亿元,同比增长8 3%,上半年增加7 08万亿元 [2] - 固定资产贷款余额76 82万亿元,同比增长7 8%,上半年增加4 33万亿元 [2] - 经营性贷款余额75 12万亿元,同比增长8%,上半年增加5 84万亿元 [2] 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 - 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 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 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3 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 74万亿元 [3] - 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 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 2% [3] - 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 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 6% [3] -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1 62万亿元,同比增长6 8%,上半年增加3 99万亿元 [3] - 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 3% [3] - 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 9% [3] - 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3 11万亿元,同比增长7 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0 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 18万亿元 [3] 普惠小微贷款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 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 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 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 63万亿元 [4] - 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 92万亿元,上半年增加3516亿元 [4] - 助学贷款余额2677亿元,同比增长28 4% [4] 绿色贷款 - 绿色贷款余额42 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 4%,上半年增加5 35万亿元 [5]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 75万亿元,上半年增加2 11万亿元 [5]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8 25万亿元,上半年增加5889亿元 [5] -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4 95万亿元,上半年增加5622亿元 [5] -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 66万亿元,上半年增加6742亿元 [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 64万亿元,上半年增加6397亿元 [5] 涉农贷款 - 涉农贷款余额53 19万亿元,同比增长7 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0 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 07万亿元 [6] - 农村贷款余额38 95万亿元,同比增长7 4%,上半年增加2 15万亿元 [6] - 农户贷款余额18 59万亿元,同比增长3 7%,上半年增加3934亿元 [6] - 农业贷款余额6 9万亿元,同比增长8 1%,上半年增加5451亿元 [6] 房地产贷款 - 房地产贷款余额53 33万亿元,同比增长0 4%,增速比上年末高0 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7]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 81万亿元,同比增长0 3%,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 [7]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 74万亿元,同比下降0 1%,增速比上年末高1 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7] 科创企业贷款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 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 9%,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6 1个百分点 [8]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8 78万亿元,同比增长8 2%,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 4个百分点 [9] 住户消费贷款 - 住户贷款余额84 01万亿元,同比增长3%,上半年增加1 17万亿元 [10] - 经营性贷款余额25 09万亿元,同比增长5 4%,上半年增加9238亿元 [10] -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 18万亿元,同比增长6%,上半年增加1950亿元 [10]
房地产贷款增速转正,按揭多增——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21周
长江证券· 2025-06-03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5月30日一周银行指数上涨0.1%,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2%,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1.5%,市场对银行股关注度提升,板块延续上涨趋势,重点关注业绩优异城商行 [1][3][14] - 央行一季度贷款投向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转正,按揭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增速下行 [4][22] - 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调入沪深300指数样本,预计未来指数资金将持续流入增配,对成分股资金层面有利好 [5][44] - 关注可转债转股银行的估值修复及交易机会,近期银行股加速上涨,部分银行股价距强赎价空间收敛 [6][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银行股表现 - 截至5月30日一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上涨0.1%,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2%,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1.5%,市场对银行股关注度提升,板块延续上涨趋势,重点关注业绩优异城商行 [1][3][14] - 个股层面,杭州银行涨幅领先,南京银行等股价受其影响上涨,苏农银行等中小银行涨幅靠前,渝农商行等股价回调 [1][3][14] - 截至5月30日一周国债收益率回落,国有大行与国债收益率有明显利差,H股优势更突出,五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4.52%,H股平均股息率5.84%,H股/A股平均折价率22% [16] 央行一季度贷款投向 - 一季度本外币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增速下行,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2万亿,同比少增1400亿,3月末余额同比增速11.2%,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99万亿,同比少增5500亿,3月末余额同比增速6.8% [4][22] - 房地产贷款增速自2023年三季度末以来首次转正,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0.04%,主要受按揭回暖拉动,一季度新增个人住房贷款2144亿,同比多增2093亿,开发贷新增3535亿,同比少增 [4][30] - 居民信贷需求总体偏弱,经营贷拖累明显,一季度经营贷新增7965亿,同比少增5064亿,3月末余额同比增速6.5%,消费贷需求低迷,普惠、绿色、涉农等领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 [38] 沪深300指数样本调整 - 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调入沪深300指数样本,于2025年6月13日收盘后生效,渝农商行首次被纳入,沪农商行此次调入略超市场预期,预计未来指数资金将持续流入增配,对成分股资金层面有利好 [5][44] 可转债转股银行机会 - 近期银行股加速上涨,发行可转债银行的股价距强赎价空间收敛,5月26日杭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正股股价上涨创新高,可转债余额加速消化至23亿 [6][45] - 杭州银行估值长期提升空间显著,预计中期ROE维持14% - 15%,转股后预计2025年DPS至少同比稳定,看好转股后估值抬升 [6] - 南京银行股价已有10个交易日超过强赎价,营收增速居长三角城商行首位,分红比例30%,股息率优势突出,前期受转债影响滞涨 [6] - 齐鲁银行股价距可转债强赎价空间收敛至0.6%,上海银行等股价距转债强赎价空间在12% - 15% [6]
稳楼市、稳股市、稳外贸……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力挺经济发展关键领域
新华财经· 2025-05-07 15:28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聚焦稳市场、稳预期、强创新、促转型 [1] - 八项增量政策精准解决房地产、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保险及外贸领域痛点 [6] - 政策目标包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 [6] 八项增量政策具体内容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覆盖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城市更新贷款 [3][7]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新增600亿元增量资金 [8][9] - 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加大入市力度 [4][9] - 推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深化融资协调机制 [4] - 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措施,提供关税影响精准服务 [5]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升级 [5] - 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设立主体至全国性商业银行,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7][11]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完善科创企业风险分担 [6][13] 房地产领域支持措施 - 商业银行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支持1600万套住宅建设交付 [7]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28% [7]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区分企业风险与项目风险,压实房企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 [8] 资本市场稳定举措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4.4万亿元,占总投资12% [9] -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 [9] - 政策意图通过保险资金多元化配置拉长市场资金久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9] 外贸金融支持 - 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10]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实施快赔预赔 [10] - 组建"内贸险共保体"强化出口转内销融资保障 [10] 科技金融创新路径 -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落地 [11] - 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服务科创企业,信贷与直接融资融合 [11] - 科技保险将覆盖高失败率技术风险,增强科技创新韧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