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盛博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6 20:50
业务布局与技术路线 - 公司已完成三元材料与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计划提升两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 [3] - 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3] - 富锂锰基材料研发取得突破 两代材料性能指标领先并已实现商业化 [5]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3]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积极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与国际化布局 [3]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材料涵盖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半固态与全固态正极材料分别解决技术难题 [4] - 硫化物固态锂电池材料为研究重点 已实现电解质及正极材料的稳定制备与批量供货 [4] - 2025年上半年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产品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并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4] 产能建设与国际拓展 - 磷酸(锰)铁锂材料产能稳步推进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 [5] - 攀枝花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成 [5] - 芬兰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5]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积淀深厚且工艺革新成果领跑行业 [5] - 客户资源广泛 包括多家国际知名机构与投资方 [1][5] - 固态电解质完成中试线和小试线建设 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客户认证 [4]
盟固利股价涨5.25%,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24.98万股浮盈赚取164.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25%至26.45元/股 成交额达3.98亿元 换手率5.73% 总市值121.5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18日 于2023年8月9日上市 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消费领域钴酸锂和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材料 锂电材料业务占比99.80%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中证1000ETF位居十大流通股东 二季度增持48.52万股至124.9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64.97万元 最新规模382.27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华夏中证1000ETF今年以来收益25.44% 同类排名1893/4222 近一年收益66.57% 同类排名1277/3800 [2] - 基金经理赵宗庭任职8年151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3891.4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12.18% [3]
云南这一锂电项目终止!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项目终止 - 公司终止云南个旧市12.5亿元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建设5万吨产能 建设周期18个月 因政策环境变化未能完成前期审批手续 [2][3] - 项目仍处前期筹备阶段 前期投入资金较小 无持续资金投入 终止是为控制投资风险及合理调配资金 [3] - 行业正极材料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企业转向新一代产品研发 磷酸铁锂向四代及以上迭代 三元材料向9系超高镍及多元方向发展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7.23亿元 同比增长21.23% 但净利润亏损2.43亿元 同比下降201.29% [4] - 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营收6.71亿元 占总营收92.78% 销量同比增长68.75% 但亏损扩大 [4] - 亏损主因新产品验证周期长 产能与需求时间错配导致稼动率不足 以及产线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 [4] 产能布局 - 正极材料已建成及在建产能共31.5万吨 其中建成投产24万吨(磷酸铁锂22.5万吨 三元1.5万吨) 在建7.5万吨 [4] - 预计2025年底形成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4] 战略进展 - 与比亚迪签署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 2025年4月至2028年3月期间供应正极材料 目前已开始供货 [5] - 技术迭代取得突破 推出压实密度超2.6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 具备快充和续航优势 并突破高镍三元技术难关 推出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 [5] - 下半年业绩有望改善 [6]
年产4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将于6月底投产
鑫椤锂电· 2025-06-13 16:04
蒙星纳米项目进展 - 位于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的蒙星纳米项目预计2024年6月底投产运营 [1] - 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包含2栋厂房、1栋办公楼和配套公辅工程,总建筑面积33416.97平方米 [1] - 项目由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为湖南蒙星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代建 [1]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聚焦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依托中南大学技术团队进行创新 [1] - 核心产品磷酸锰铁锂及前驱体材料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0%-20% [1] - 产品成本降低5%-10%,且在低温充电性能上表现卓越 [1] 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蒙星纳米由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孵化而来 [2] - 研究院创始人为中南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新海 [2] - 研究院采用"1十N"模式,在望城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 [2] - 包括规划面积100亩的研究院板块和300亩的铜官工业园产业化基地 [2] 研究院孵化成果 - 已成功孵化三家企业:湖南蒙星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纯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西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2] - 未来五年计划孵化项目14项,正式落地项目8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 [3] - 计划申报、授权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100项以上,硕博人员占比50%以上 [3] 项目预期效益 - 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4亿元 [3]
长沙4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月底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6-12 17:52
蒙星纳米项目进展 - 湖南长沙望城经开区蒙星纳米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 总投资3.5亿元 总建筑面积33416.97平方米 将建设2栋厂房和1栋办公楼 [1] - 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4万吨磷酸锰铁锂年生产能力 年产值约20亿元 年税收超8000万元 [1] - 项目持有公司湖南蒙星纳米由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孵化 聚焦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1] 磷酸锰铁锂技术优势 - 蒙星纳米核心产品磷酸锰铁锂及前驱体材料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0%-20% 成本降低5%-10% 低温充电性能具优势 [1] - 磷酸锰铁锂材料基于性能优势两年前就成为企业布局重点 但应用不及预期 主要因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提高和自身成本技术原因 [2] - 目前磷酸锰铁锂应用进程较慢 部分项目停滞导致产能推进慢 成本下调周期长 高性能产品存在技术壁垒 [2] 行业动态与产能布局 - 2023年多个磷酸锰铁锂项目推进中 包括时代瑞象甘肃2万吨项目4月投产 山西特瓦时10万吨项目一期5月投产 江西格派6月启动量产线设备安装 [3] - 德方纳米磷酸锰铁锂产能已达11万吨/年 湖南裕能、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等头部企业也已切入该产品 [3] - 星恒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企业都在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 行业预计产业化进度将在今明两年提速 [3] 湖南智电谷研究院规划 - 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5月29日揭牌 采用"1+N"模式 总投资50亿元 建设研究院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1] - 研究院已孵化三家企业 包括蒙星纳米(正极材料)、纯晶材料(高纯石英砂)、西立科新材料(硅碳负极) [2] - 未来五年计划孵化项目14项 落地8项 培育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申报专利100项以上 硕博人才占比超50% [2]
A股又一龙头公司火了!超100家机构“叩门”!
证券时报· 2025-05-11 17:40
A股市场表现 - 上周A股大盘显著回暖,上证指数全周上涨1.92%,收于3342点;深证成指周内上涨2.29%,创业板指上涨3.27% [1] - 市场暖意明显,超九成机构调研公司实现正收益,其中润贝航科上周实现4连板,涨幅为31.17%;九菱科技、*ST金刚涨幅也超20%;万向钱潮、山东章鼓等公司也两连板 [1] 机构调研动向 - 上周共有452家上市公司披露投资者调研记录,机构调研集中度有所下滑但热情不减 [1] - 祥鑫科技、兴业银锡、宏华数科、容百科技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稳健医疗、赛意信息、ST华通、翔宇医疗等14家公司接受超50家机构调研 [1] 祥鑫科技调研情况 - 祥鑫科技上周接受173家机构调研,包括博时基金、德邦基金、海通证券等知名券商与公募 [1] -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设备、电子电器等领域 [1] - 机构普遍关注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情况 [1] - 公司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之一,致力于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业配套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 - 机器人产业链与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技术重叠度高,部分客户已涉足机器人业务 [2] - 公司与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共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2025年初注册祥鑫(东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人形机器人业务将整合到该全资子公司 [2] 兴业银锡调研情况 - 兴业银锡周内接待125家机构调研,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与冶炼 [2] - 银漫二期已取得立项批复,正推进征地;宇邦矿业年采选825万吨扩建工程在申请开工许可;大西洋锡业项目预计2027年四季度投产 [3] - 公司拟发行境外债为配合摩洛哥项目建设等 [3] 宏华数科研情况 - 宏华数科上周共有116家机构参与调研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0%,主要受益于下游行业传统工艺向数码化转型的契机 [3] - 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及产品方案的创新迭代,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 - 每年基于客户需求对产品不断更新迭代,通过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推广新产品 [3] - 成立专门团队关注可应用于产品的新技术,持续加强研发投入 [3] 容百科技调研情况 - 容百科技周内获106家机构调研,机构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产品的影响 [4] - 中国产出的产品已基本不再出售到美国市场,目前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工厂 [4] - 欧洲订单客户群体主要来自三方面:国内头部客户、日韩在欧布局企业、欧洲本土电池厂及车企 [4] - 今年公司聚焦材料主营业务,涵盖三元、锰铁、钠电等材料,系统推进供应链开发建设 [5] - 在全球化布局上,深化与印尼、欧洲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协同北美大型客户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 [5]
A股又一龙头公司火了!超100家机构“叩门”!
券商中国· 2025-05-11 09:42
A股市场表现 - 上周A股大盘显著回暖,上证指数全周上涨1.92%收于3342点,深证成指上涨2.29%,创业板指上涨3.27% [1] - 市场暖意明显,超九成机构调研公司实现正收益,其中润贝航科上周实现4连板涨幅31.17%,九菱科技、*ST金刚涨幅超20%,万向钱潮、山东章鼓等公司也两连板 [1] 机构调研概况 - 上周共有452家上市公司披露投资者调研记录,机构调研集中度有所下滑但热情不减 [1] - 祥鑫科技、兴业银锡、宏华数科、容百科技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稳健医疗、赛意信息等14家公司接受超50家机构调研 [1] 祥鑫科技调研情况 - 祥鑫科技上周接受173家机构调研,包括博时基金、德邦基金等知名机构 [1] -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汽车、通信设备等领域 [1] - 机构普遍关注公司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公司表示这是未来重要战略方向,已与客户共同开发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 - 公司与广东省科学院共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并注册全资子公司祥鑫(东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整合相关业务 [2] 兴业银锡调研情况 - 兴业银锡周内接待125家机构调研,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采选与冶炼 [2] - 公司银漫二期已取得立项批复,宇邦矿业年采选825万吨扩建工程在申请开工许可,大西洋锡业项目预计2027年四季度投产 [2] - 公司拟发行境外债为摩洛哥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 宏华数科研情况 - 宏华数科上周获116家机构调研,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0% [3] - 增长主要来自下游行业数码化转型契机及技术创新推动,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发展 [3] - 公司通过参加专业展会推广新产品,并成立专门团队关注可应用新技术 [3] 容百科技调研情况 - 容百科技周内获106家机构调研,机构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4] - 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产产品基本不再出售到美国市场,出口美国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工厂 [4] - 欧洲订单客户主要来自三方面:国内头部客户、日韩在欧布局企业、欧洲本土电池厂及车企 [4] - 公司聚焦三元、锰铁、钠电等材料业务,深化与印尼、欧洲企业合作,协同北美大型客户构建全球供应链 [4]
盟固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8-07 20:37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6] - 发行后总股本为459,616,438股,无限售流通股为54,458,929股,占比11.85%[10] - 发行价格为5.32元/股[12][14][17] - 募集资金总额为30,856.00万元,扣除费用后净额为24,663.66万元[18]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64,570.20万元、282,680.56万元、323,384.28万元[20] - 2020 - 2022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38.43万元、9,757.76万元、8,425.38万元[20]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61,099.83万元,同比下降37.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39.21万元,同比下降36.48%[20]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120,535.68万元,降29.78%;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4,140.73万元,降39.49%[102][103] 产品数据 - 2020 - 2022年钴酸锂产品销售均价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6.14%、43.64%和53.49%,三元材料产品销售均价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15.49%、41.28%和75.13%[23] - 2020 - 2022年公司钴酸锂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17%、79.73%和65.78%[34] - 2022年公司钴酸锂产品销量为5305.64吨,相比同期下降40.18%[34] 产能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投入建设“二期年产1.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4条生产线2022年3月已投产[26] - 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综合产能将达约3.49万吨/年,其中三元材料产能约2.25万吨/年[26] - 本次募集资金扩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000吨/年[31] - 2020 - 2022年公司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5.94%、73.26%和46.52%[31]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90,414.75万元、120,471.90万元和129,865.49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33.95%、30.00%和31.99%,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94%、42.62%和40.16%[30] - 2023年6月30日较2022年末,流动资产242,676.61万元,降10.52%;流动负债162,228.50万元,降19.82%;总资产373,685.72万元,降7.95%[101] - 2023年6月30日较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56.85%,降4.41%;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53.24%,降4.65%[101][10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采取措施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发行对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影响[151] - 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拓展收入增长空间[151] - 公司将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费用支出[152] - 公司将打造一流队伍,加强核心人才队伍建设[153] - 公司将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争取早日实现预期收益[155] - 公司将强化募集资金管理,保障资金用于指定投资项目[156] - 公司将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完善股利分配政策[157] -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59] 股东与股权 - 崔巍间接持股6767.6762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持股比例为16.85%[49] - 朱奕霏间接持股73.2656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持股比例为0.18%[49] - 刘中华合计持股760.4948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持股比例为1.89%[49] - 亨通新能源合计控制公司41.96%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53] - 发行结束后上市前股东总数49,877户,前十名股东持股313,454,816股,占比68.20%[80] 承诺事项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作出股份限售、稳定股价、填补回报、避免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多项承诺[116][125][150][176][184] - 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承诺对文件问题致投资者损失依法赔偿[170][172][17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