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溢价率

搜索文档
沪深300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期货日报· 2025-08-20 06:37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2021年2月高点3731 69点 一度触及3741 29点 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1] - 2025年初至今全球股市表现强劲 韩国综合指数涨32 4% 恒生指数涨25 6% 德国DAX涨22 1% [1] - A股中证10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年初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7 8%和13 0% 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涨幅较小 分别为6 0%和4 4% [1] 上涨驱动因素 - 本轮上涨主要由估值驱动 无风险利率低位运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65%~1 80%) [1] - 股票市场分红优势明显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 76% 万得全A股息率1 93% [1] - 中央汇金护盘和政策增量资金引导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保险、社保等机构配置股票资产比重上升 [1] 估值水平分析 - 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3 5倍和11 6倍 处于历史75%~85%分位 [2] - 海外核心股指市盈率较高 标普500指数28 6倍(历史87%分位) 富时100指数20倍(历史69%分位) 日经225指数20 1倍(历史66 6%分位) [2] - 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滚动市盈率分别为37 1倍和149 5倍 处于历史30 2%和99 7%分位 [2] 风险溢价与股息率 - 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率5 6% 处于64 7%历史分位 显示较高配置性价比 [3]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 69% 处于历史68 1%分位 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当前1 18%的股息率 [3]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仍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65%~1 80%) 对保险等机构资金吸引力强 [4] 未来上涨空间 - 若核心资产估值向海外靠拢(PE锚定20倍) 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还有30%~60%上行空间 [4] - 若股息率降至无风险利率水平(约1 75%) 对应沪深300指数点位6500点 上涨空间约50% [4]
对“7亏2平1赚”说法表示深深的怀疑
集思录· 2025-03-20 22:30
市场盈亏比例争议 - 对"7亏2平1赚"的说法提出质疑 认为可能是机构为营造心理优势而刻意传播的模糊概念 [1] - 清华大学2022年研究显示 在2014-2015年牛熊周期中 顶级0.5%交易者获利2500亿 而85%普通交易者合计亏损同等金额 [3] - 盈亏比例应放在十年或两个牛熊周期观察 需考虑打新制度导致的僵尸账户干扰 以及复合型投资者的混合收益情况 [5] 市场运行规律反思 - 传统量价理论受到挑战 2016-2024年多次出现缩量持续上涨行情 与"有量才涨"的经典理论相悖 [8] - 高估值分位数(如90%)的标的(国证2000/微盘股)仍能持续上涨 显示传统估值框架失效 [8] - 民间投资者通过简单低买高卖策略超越依赖基本面分析的机构专家 [9] 投资者层级分化 - 顶级投资者通过管理他人资金转嫁风险 普通投资者则自担风险 最差层级出现"替他人理财却自担风险"的错配 [7] - 实证数据显示 持有货币基金(银华日利)的保守策略可跑赢71%的主动投资组合 [6] - 行业普遍存在嵌套式28定律 前20%赢家中会继续分化出新的二八结构 [10] 当前市场特征 - 中证2000创新高显示小盘股强势 但需警惕潮水退去后的风险暴露 [2] - 小盘股持续领涨与业绩稳定性脱钩 经济基本面与市场表现出现背离 [8][9] - 市场现状被部分参与者解读为牛市特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