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额分红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雨虹实控人李卫国占用资金近7000万元,不耽误1年半收到近18亿分红
观察者网· 2025-08-18 20:49
公司治理问题 - 实控人李卫国在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间通过销售人员借款、财务人员转账等形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6950万元,其中2023年2000万元、2024年4950万元,占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95%、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24% [1]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资金占用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包括收入确认、居间费核算、债务重组核算等)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李卫国及多名高管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 [2][3] - 原总裁张志萍辞职后转任市场和品牌工作,疑似降职 [3] 分红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全年累计分红58.81亿元(含中期分红),创历史新高,其中李卫国作为22.22%持股股东获分红超17.97亿元 [3][6] - 2025年中期再度分红22.09亿元,派息金额超过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4亿元 [4][5] - 公司称分红不影响运营资金需求,理由包括业务模式转型降低资金需求、银行授信充裕等 [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69亿元同比下滑10.84%,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滑40.1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96亿元 [7][8] - 核心产品防水材料毛利率下降3.72个百分点至28.41%,境内整体毛利率下降3.83个百分点至25.63% [8] - 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营收降幅收窄且毛利率回升,但渠道变革导致直销收入承压 [8] 战略调整与海外布局 - 推进客户结构优化及渠道变革,放弃回款不达标企业,转向零售和合伙人优先模式 [8] - 拓展海外市场,收购智利Construmart 100%股权,计划在美、沙特、马来西亚等地建生产基地 [8] - 行业专家质疑高额分红与盈利错位可能削弱再投资能力,引发监管关注 [9]
科兴生物争夺记:谁能打开百亿美元“金库”大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22:44
公司治理与股东争斗 - 科兴生物面临退市危机,同时推进首笔百亿元现金分红,各方股东围绕分红展开激烈博弈以争夺董事会席位 [1] - 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两项提案:罢免现任董事和选举赛富基金提名的10位新董事,新董事会成员包括阎焱、尹卫东等关键人物 [3][5] - 李嘉强方面声称股东大会休会后继续召开的会议无效,认为自封"新董事会"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并强调其四人董事会仍是唯一合法有效的治理机构 [6][8] - 新董事会获得54.71%投票支持,计划推动公司股票恢复交易并解决诉讼,同时强调将捍卫选举结果 [6][7]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公司内斗主要分为李嘉强和尹卫东两派,强新资本持有32.3%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5] - 控制权在2025年1月从尹卫东派转移至李嘉强派,但7月特别股东大会再次变更董事会构成 [5] - 争议焦点围绕1180万股PIPE交易股份的投票权有效性,安提瓜法院颁布禁令后又暂缓执行 [8][9] - 双方对投票结果存在根本分歧,李嘉强方声称获得压倒性支持,但缺乏权威机构认证 [9] 巨额分红与资金分配 - 公司宣布总额74.48亿美元的三期分红计划,首期每股55美元已派发,若全额发放将消耗103亿美元现金储备的70% [10][11] - 主要股东分红金额:强新资本6.88亿美元、赛富基金5.93亿美元、尹卫东3.5亿美元等 [11] - 李嘉强方解释分红是为补偿股东长期未获收益,强调北京科兴中维作为运营主体仍保有充足资金 [11][12] - 维梧资本否认阻挠分红,但质疑分红程序合法性及动机 [12] 公司运营与市场影响 - 董事会更迭导致治理混乱,公司正推进恢复纳斯达克交易和任命新审计机构以避免退市 [13] - 新董事会表示将聘任审计师并解决诉讼问题,致力于使运营重回正轨 [7] - 李嘉强方表示希望组建专业董事会而非长期担任董事长,但控制权争夺仍在持续 [12]
富安娜半年报预告营利双降 渠道全面失速、高额分红争议与智能家居转型豪赌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11.50亿元,同比下降12.1%-19.7% [1] - 归母净利润录得9000万元-1.20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5.0%-58.7% [1] - 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11元-0.14元,2024年上半年为0.26元/股 [1] - 第二季度收入约为5.36亿元-6.14亿元,同比下降6.4%-18.3%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在3385.77万元-6385.77万元之间,同比下降33.3%-64.6% [3] - 第二季度收入下限为5.36亿元,为近六年以来最差表现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下限预计为3385.77万元,创下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 [3] 渠道表现 - 2020-2024年线下直营店数量由437家增长至485家,累计增幅约为11.0% [5] - 同期直营收入只增长5.8%,对总营收贡献比例微增0.2% [5] - 直营单店年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159.07万元降至2023年的149.36万元 [5] - 2024年直营单店年销售收入小幅回升1.6%至151.70万元 [5] - 2021-2024年直营销售模式毛利率分别下降1.1%、4.7%、1.1%、2.3% [6] - 加盟店数量从2021年的1055家净减少至2024年的987家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总额达5.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2% [6]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占当期营收比例激增至58.4% [6] - 2021-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24天、26天、38天、56天 [6]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72天 [6] - 线上电商渠道收入由2021年的13.23亿元降至2024年的11.21亿元 [6] - 唯品会和天猫平台销售收入分别累计下降18.9%、35.4% [6] - 对京东的依赖程度提升至43.5% [6] - 2025年前三个月电商平台流量推广支付的销售费用接近2亿元,约占当期毛利润的66.8% [7]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率达36.4%,较2024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7] 分红与股权结构 - 2019-2024年累计分红28.96亿元,期间净利润总和32.17亿元,平均分红率约90.0% [10] - 实控人林国芳共分走11.16亿元,约占公司净利润总额34.7% [10] - 董事陈国红分走4.22亿元,约占净利润总额13.1% [10] - 林国芳持股39.70%,期末参考市值29.44亿元 [11] - 陈国红持股14.56%,期末参考市值10.80亿元 [11] 行业与转型 - 2024年国内家纺市场规模约为2516.8亿元,2019-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低至1.1% [12] -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乐观估计仅为2.4% [12] -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合计18875亿元,同比下降1.7% [12] - 计划斥资5.05亿元在深圳南油片区打造"智慧大家居产业生态体验城" [12] - 2014年曾投入1.4亿元引入德国豪迈全自动家具生产线 [14] - 全屋定制家居子品牌"富安娜美家"五年间收入一直徘徊在1亿元左右 [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3.32亿元 [14]
董事会大换血,将落实最高500多亿天价分红!科兴内斗新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2:4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在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包括罢免现任董事和选举由赛富提名的十位新董事 [1] - 新董事会成员包括原董事西蒙·安德森、付山等,以及新增的李嘉强、阎焱等人 [1] - 新董事承诺支持公司已宣布的股息派发计划,并与管理层合作推动普通股恢复交易 [1] 巨额分红方案 - 公司宣布三次特别股息支付方案,最高分红金额达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8亿元),占账上余额的73% [1] -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股息将在特别股东大会前支付 [1] - 股东最高可获得每股普通股127.73美元的分红,股息率高达850% [13] - 截至2024年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3亿美元,此次分红占比超七成 [13] 控制权争夺历史 - 2016年私有化引发创始团队冲突,尹卫东和潘爱华分别组成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 [5] - 2018年冲突升级,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双方爆发抢夺公章、断电等事件 [6][7] - 2024年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获罪,争夺战暂告一段落 [8] - 2025年英国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裁决引发新一轮争斗,维梧资本提起多项法律诉讼 [11]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因长期治理混乱于2019年被纳斯达克摘牌,停牌超过6年 [7] - 独立审计机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辞职,公司承认尚未找到新的审计机构 [11] - 维梧资本在2021-2024年已从公司获得超过8亿美元现金股息,尚珹资本获得超过5亿美元 [12] 行业专家观点 - 多数企业不会选择将超过账上余额70%的资金用于分红,科兴生物此举与控制权争夺有关 [14] - 高额分红短期内可提升股东信心,但长期可能限制企业发展能力和财务弹性 [14] - 公司后续面临资金需求时可能需要通过债务融资,增加财务负担 [14]
科兴生物天价分红背后:两个创始人及第三方资本的争权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1:1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赛富基金在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成功通过两项提案: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由赛富提名的十位新董事进入董事会 [1] - 新董事会成员包括原董事西蒙·安德森、付山、焦树阁、李嘉强、卢毓琳、裘育敏、王宇、肖瑞平、阎焱和尹卫东 [1] - 新董事承诺支持公司已宣布的股息派发计划并与管理层合作推动普通股恢复交易 [1] 巨额分红计划 - 科兴生物宣布三次特别股息支付方案 最高分红金额达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8亿元) 占公司账上余额的73% [1][11] -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股息将在特别股东大会前支付 [1] - 股东最高可获得每股普通股127.73美元的分红 按停牌前股价6.47美元计算 股息率高达850% [11] 控制权争夺历史 - 公司控制权之争始于2016年私有化退市计划 尹卫东和潘爱华分别组成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 [4] - 2018年冲突升级 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 双方爆发抢夺公章、占厂房、剪电线等行为 造成疫苗生产中断和1540.4万元损失 [5] - 2024年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获罪 争夺战暂告一段落 [7] 近期法律纠纷 - 2025年1月英国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裁决替换四名董事会成员 但科兴生物管理层声明当前董事会组成与裁决不符 [8] - 维梧资本在多地法院发起多项法律诉讼 指控新董事会为1Globe单方谋取利益并引发公司治理危机 [8] - 科兴生物在香港高等法院胜诉 法庭拒绝授予尚珹资本和维梧资本申请的禁制令救济措施 [10] 公司股权结构 - 科兴生物通过科兴香港持有北京科兴73.09%股权 未名生物持股26.91% [4] - 2022年未名医药与厦门未名、杭州强新签署增资协议 杭州强新以288,485万元溢价认购厦门未名34%股权 [7] 公司发展历程 - 2001年尹卫东与潘爱华共同成立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3] - 2003年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挂牌 2004年转板美国证券交易所 2009年转板至纳斯达克全球市场 [3] - 2019年2月因公司治理混乱被纳斯达克暂停交易 停牌已超过6年 [6]
连亏三年,投资者质疑好想你高额分红
国际金融报· 2025-05-13 12: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下降3.39%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72亿元,同比下降38.67% [1] - 公司已连续三年亏损,2021-2023年累计亏损逾3亿元 [1]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共计约4.32亿元 [2] - 2024年中期派发现金分红1.73亿元,全年分红总额达6.05亿元 [2] - 分红金额远超2024年亏损额0.72亿元 [1][2] 分红政策解释 - 公司表示分红政策综合考虑投资者诉求和可持续发展 [3] - 根据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和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制定 [3] - 旨在提升股东回报,增强投资者信心 [3] 股权结构 - 董事长石聚彬持股28.59%,董事石聚领持股1.83%,常国杰持股0.83% [4] - 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31% [4] - 高额分红中约三成流入创始人家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