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鲜立方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新乳业(002946):低温战略引领,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中邮证券· 2025-07-18 0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受消费需求不景气影响阶段性承压,低温乳制品需求相对景气、集中度有提升空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成长型低温乳企,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23 - 24年营收和利润逆势增长,未来有望通过产品结构提升和费用率优化实现净利率提升 [2] 各部分总结 行业 - 2022 - 2024年牛奶 + 酸奶行业规模逐年下滑,上市乳企收入和利润普遍下滑,行业整体阶段性承压 [9] - 低温乳制品是消费升级重要载体,增速优于行业整体;2021 - 2023年低温酸奶和低温鲜奶规模下滑,但占比分别从29.97%、16.53%提升至33.82%、16.91% [18] - 低温单品因销售半径等因素格局分散,常温酸奶CR2达83%,低温酸奶CR2仅36%,常温白奶CR2超75%,预计低温鲜奶集中度比低温酸奶更分散,行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21] 公司梳理 - 2024年营收106.65亿,产品覆盖常、低温乳饮品和奶粉,立足西南并全国布局,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品牌、加工厂和牧场,各子品牌独立运营 [25] - 通过三轮并购布局低温奶市场,收购夏进完善西北布局、收购唯品扭亏为盈、23年剥离一只酸奶牛聚焦主业 [29][33][40] - 股权集中,背靠新希望集团受益资源禀赋,2023 - 2027年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推动规模复合年均双位数增长、净利率翻番 [44][45] - 23 - 24年营收复合增速3.24%、利润复合增速21.96%,高于同行;毛利率和净利率稳步提升,销售费用率基本维稳、管理费用率不断改善 [54] - 净利率显著高于三元股份和光明乳业,主要因毛利率高、费用管控和利用效率好 [57] 增长驱动 - 2023 - 2024年低温品类逆势增长推动营收增长,公司坚持“鲜立方战略”,自有和参股奶源占比60%左右,集团冷链优势明显 [64][65] - 新品收入占比连续四年双位数,通过系统化创新机制持续打造爆品 [68][72] - DTC为核心战略渠道,当前占比16%,27年目标30%;送奶入户、门店、用户和会员运营、电商等方面表现良好 [80][81] 净利率提升路径 - 2023 - 2024年净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优化也有贡献 [86] - 毛利率提升前期靠成本下降,后期靠产品结构提升;高毛利低温品类占比持续提升,推新和DTC渠道战略驱动产品结构优化 [89][94] - 随着管理效率提升、行业需求企稳、有息负债规模下降,预计期间费用率将继续优化 [98][10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112.71/120.30/130.57亿元,同比增长5.68%/6.74%/8.53%;归母净利润6.78/8.30/9.98亿元,同比增长26.17%/22.34%/20.20%,对应EPS为0.79/0.96/1.1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2/18/15倍,对应25 - 27年净利率分别为6.10%、6.99%、7.74% [2][106]
新乳业控股股东拟最高减持3%的股份 股价飙升背后收入增速放缓
新浪证券· 2025-06-30 16:06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UDL计划减持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约2582.03万股,按6月27日收盘价测算减持规模约4.87亿元 [1][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860.68万股)和大宗交易(不超过1721.35万股),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2] - UDL当前持股5.6亿股(占总股本65.07%),减持后持股比例将降至62.07%,仍为控股股东 [2] 公司股价表现与业绩 - 公司股价从2024年8月的7.6元低点最高涨至2025年的21.19元,区间涨幅超过160%,截至6月27日报18.88元/股,市值约163亿元 [3] - 2024年公司收入减少2.93%,2025年一季度营收微增0.4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8.46%,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3] - 公司2023年提出"五年净利率倍增"战略,2025年计划以低温鲜奶和特色酸奶为核心品类,加强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为区域性乳企,聚焦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市场,低温产品占比超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公司推进"鲜立方"战略,计划2025年新增冷链配送网点5万个,低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5% [4]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区域整合模式具成长潜力,但需关注原奶价格回落节奏与全国化扩张成效 [4] 市场反应与潜在影响 - 此次减持为公司上市以来控股股东首次大规模减持,引发市场关注 [2][3] - 减持公告称系"企业资金需求",公司强调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 - 分析师指出减持可能影响市场情绪,需关注资金用途及后续减持计划 [4]
新乳业年度股东大会直击:将持续提高分红比例 坚定看好低温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6-11 13:34
公司业绩与分红 -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全年分红率大幅提升 未来分红比例将随业绩改善不断提高 [1] - 2024年营业收入106.65亿元 归母净利润5.38亿元 同比增长24.8%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4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46% [1] 主营业务表现 - 持续推进"鲜酸双强"品类发展策略 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业务取得中高个位数增长 [2] - 高端鲜奶和低温调制乳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新品收入占比保持双位数 [2] - "24小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15% "初心"系列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朝日唯品"伯爵酪乳"进驻知名会员店并进入港澳市场 [2] 创新机制 - 将新品占比作为子公司重要考核指标 形成品牌大雁矩阵带动创新 [2] - 科技研究院设立新品转换目标 从人才/绩效/科研多维度推进创新 [2] 行业前景与战略 - 低温鲜奶在中国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当前渗透率偏低且区域不平衡 [3] - 坚持"鲜立方战略"不变 看好低温鲜奶等赛道长期发展 [3] - 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产品创新/渠道拓展/成本管理/区域深耕 [3] - 强化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研发 打造新质生产力 [3] 股东支持 - 新希望集团将通过强化品牌力/团队凝聚力/效率提升赋能公司发展 [3]
新乳业董事长席刚:“三鲜鼎立”为公司目前的鲜产品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26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乳制品总产量降至2962万吨 同比减少1.9% 液态奶产量5年来首度下滑 人均奶类消费量同比下降5.6% [4] - 乳品行业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 具备龙头潜力的优质企业更被看好 [5] - 消费品行业呈现高低两旺趋势 高端消费未减 中低端产品销量增加 [4] 公司战略 - 坚持"鲜战略"15年 2023年升级为"鲜立方战略" 目标5年实现净利率倍增 [10] - "鲜战略"包含四方面:做强低温 科技加持 内生为主 区域深耕 [10] - 首次提出"三鲜鼎立"产品策略 涵盖低温鲜奶 低温酸奶 饮品三大品类 [13][14] - 饮品赛道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将坚持做低温冷链饮品产品 [14] 经营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80% 净利率提升至5.15%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48.46% [5] - 新品收入占比连续5年超过10% [5] 市场策略 - 定价策略不受电商大促影响 注重长期品质稳定 [4] - 精耕下沉市场 凉山雪产品在四川西昌市占率高且口碑好 [9] - 渠道布局包括线下为主 盒马山姆等创新渠道 以及海外市场拓展 [5] 产品创新 - 开发满足碎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 如夏进甜牛奶 [4] - 高端产品朝日唯品成功走向全国市场 [5] - 鲜产品标准涵盖鲜奶源 鲜工艺 鲜产品 鲜冷链四个方面 [10]
新乳业: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04 17:12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会议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13:00,地点在成都市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G1馆•立夏厅,由董事长席刚主持[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现场投票结果当场公布,网络投票结果以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互联网投票系统反馈为准[2] - 会议审议了9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财务预决算、融资担保、利润分配等核心事项[5]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6.65亿元,同比下降2.93%;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24.80%[6] - 销售净利率5.15%,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61%,较期初下降5.86个百分点[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91亿元,同比下降4.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09%,同比增加2.33个百分点[6][13] - 有息负债合计30.32亿元,比年初减少6.40亿元,主要偿还了银行借款[9]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88.79亿元,较年初下降0.66%;流动资产19.98亿元,占比22.51%[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0.96亿元,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增加;货币资金减少0.43亿元[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0.90亿元,因持有的现代牧业和澳亚牧业股权公允价值变动[7] - 应付账款增加0.65亿元,主要因未到付款期的辅料包材款增加[10] 战略与经营亮点 - 深化"鲜立方战略",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低温品类占比持续提升[13][30] - 研发投入0.49亿元,同比增长3.63%,构建"科技研究院+四洲六国科研网络+技术转化平台"体系[32] - 数字化平台"鲜活go"支撑周期购业务增长,用户复购率与留存率显著提升[34] - 自有牧场奶牛存栏超5万头,成母牛平均单产提升至12吨/头年以上[42] 2025年发展计划 - 以低温鲜奶和特色酸奶为核心品类,加强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52] - 持续深化生物科技创新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53] -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有4家工厂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评审[45] - 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5元(含税),合计分红约0.30亿元[2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乳制品行业向低温化、功能化、场景化转型,低温鲜奶等细分品类有望实现较高增长率[50] - 科技力量重构行业能力,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51] - 消费者对安全、营养、美味的需求持续提升,企业需强化科研能力和运营效率[51]
新乳业(002946) - 002946新乳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20:46
行业情况 - 2024 年乳制品行业需求增长放缓,液态奶整体销量略有下降,原奶供应充裕、价格下降 [15] - 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1/3,低温乳制品渗透率、覆盖率偏低,行业发展潜力大,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13][14][15] - 未来十年行业预计向低温化、功能化、场景化转型,低温鲜奶、功能乳品等细分品类有望实现较高复合增长率 [17] 公司战略 - 鲜立方战略目标为“做大做强核心业务,提升企业价值,五年实现净利率倍增”,以“鲜酸双强”为核心品类、DTC 为核心渠道,路径是“做强低温、科技创新、内生为主、并购为辅、分布经营、区域深耕” [8] - 2025 年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围绕用户需求和消费场景变化,加强产品创新,拓展有效渠道,深挖成本管理,实现区域市场深耕,增强盈利能力 [12] 产品情况 - 核心产品“24 小时”巴氏鲜牛乳系列产品只卖当天,免疫球蛋白含量达普通鲜奶 10 - 25 倍,2024 年推进高端化并带动增长 [3] - 2024 年推出多款低温产品,“活润”品牌增长超 20%,“初心”实现双位数增长,朝日唯品“伯爵酪乳”走向更广阔市场,新品收入占比保持双位数 [5] - 关注超巴奶市场需求,“今日鲜奶铺”等相关产品市场反馈良好 [3] 电商业务 - 2024 年电商营收 11.61 亿元,同比增长 31.93% [6] - 2024 年与权威媒体联合直播及核心管理人员直播,整体播出量近 800 万次,布局“微信小店”业务 [5][7] 财务表现 - 2024 年全年营业收入 106.65 亿元,归母净利润 5.38 亿元,销售净利率 5.15%,同比增加 1.17 个百分点 [16]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6.25 亿元,收入规模同比提升,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提升 48.46%,销售净利率 5.25%,同比增加 1.68 个百分点 [16] 奶源与成本应对 - 原料奶主要来自自有牧场、合作大型奶源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供应关系稳定,养殖端通过替代原料和加强管理减少成本影响 [1] - 形成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奶源战略性结构,加强成本管理,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原奶价格波动 [8] 渠道与市场 - 以 DTC 渠道为重要增长引擎,主动拥抱渠道变革和融合,提升各区域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9][15][16] - 调整经销商结构,淘汰部分长尾经销商,加强能力培育和核心经销商打造,经销模式毛利率同比提升 [10] 数字化转型 - 营销数字化方面,“鲜活 go”平台应用范围延伸,周期购业务规模增长,用户复购率与留存率提升 [16] - 供应链数字化方面,完成与部分政府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企业平台对接,实现有机“24 小时”部分规格产品二维码追溯可视,全新设备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并优化 [16] - 通过 RPA、AI 应用等实现多职能领域创新与效率提升 [16] 可转债情况 - 发行 7.18 亿元可转债尚未转股,若股价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董事会将研判,公司盈利获现能力提升,到期兑付本息不挑战流动性 [17]
新乳业(002946):2024年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Q1收入增长转正,结构优化驱动盈利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5-06 1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度公司液奶业务营收增长但其他业务下滑拖累整体增长,2025Q1收入重回正增长且产品结构优化、内生毛利率改善 [10] - 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改善,修理费口径调整影响表观毛利率,2024年多项盈利指标提升,2025Q1延续改善趋势 [10] - 公司聚焦“鲜立方”战略,强化“鲜”能力建设,依靠创新和数智化转型推动发展,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06.65亿元(同比 - 2.93%),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 + 24.8%),扣非净利润5.79亿元(同比 + 24.47%);2024Q4营业总收入25.16亿元(同比 - 9.94%),归母净利润6397.4万元(同比 + 28.08%),扣非净利润7197.62万元(同比 - 2.25%) [2][4] - 2025Q1营业总收入26.25亿元(同比 + 0.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 + 48.46%),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 + 40.35%) [2][4] - 2024年液奶业务营收99.07亿元,同比增长0.75%,其他业务营收7.58亿元,同比下滑34.27% [10] 盈利指标 - 2024年归母净利率提升1.12pct至5.04%,毛利率同比 + 1.49pct至28.36%,期间费用率同比 - 0.92pct至20.54% [10] - 2024Q4归母净利率提升0.75pct至2.54%,毛利率同比 + 0.74pct至25.99%,期间费用率同比 - 5.04pct至17.44% [10] - 2025Q1归母净利率提升1.64pct至5.08%,毛利率同比 + 0.12pct至29.5%,期间费用率同比 - 1.92pct至21.68% [10] 财务报表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9.97亿元、118.09亿元、126.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亿元、8.30亿元、9.60亿元 [10][17] - 给出了2024 - 2027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数据 [17]
营收十年来首降,“超巴奶”会是新乳业解药?
北京商报· 2025-05-05 22:43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推出"今日鲜奶铺"与景泰蓝联名款"浓牛乳"产品,采用高温杀菌乳("超巴奶")工艺,定位高端市场并主打"复古国潮"品牌调性 [1][4] - 2024年公司营收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同比下降2.93%至106.65亿元,2021-2023年连续三年增速放缓 [1][3] - 公司实施"鲜立方战略",聚焦低温奶差异化发展,2024年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高端鲜奶和低温调制乳取得双位数增长 [3][4] - 经销商数量净增52个,但经销模式收入同比减少13.29%,区域表现分化:西南地区(占比36%)收入降6.51%,华东区仅增1.5%,华南市场仍为短板 [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行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高端酸奶面临动销压力,市场陷入价格战内卷状态 [4][6] - "超巴奶"成为乳企争夺低温奶市场的折中产品,其杀菌工艺介于巴氏奶和常温奶之间,可扩大销售半径但需全程冷链保存 [1][5] - 目前"超巴奶"缺乏国家标准,企业执行各自标准且参数差异大,部分消费者对其是否属于鲜奶存在认知争议 [5][6] - 行业分析师指出内生增长需依赖降本增效和管理优化,横向扩张战略(如收购)在疲软市场中协同效应减弱 [4][6] 产品创新与市场培育 - 新品收入占比保持双位数,"今日鲜奶铺"产品蛋白质含量达3.6-4.2g/100mL,通过"国潮文化+回忆营销"建立品牌认知 [4] - "超巴奶"市场仍处培育期,头部品牌君乐宝"悦鲜活"表现突出,但该品类对巴氏奶份额替代带来的增量增长有限 [6] - 公司2024年战略规划强调创新迭代和新兴渠道拓展,同时强化区域精耕以应对区域收入不平衡问题 [4]
新乳业(002946):25Q1利润超预期,低温品类延续增长助力盈利提升
长城证券· 2025-04-30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新乳业利润超预期,低温品类延续增长助力盈利提升,公司坚定鲜立方战略,围绕核心品类、DTC和新兴渠道差异化竞争,注重内生增长与管理效率提升,以创新能力保持产品及品牌活力,预期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充足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9.87亿、106.65亿、108.89亿、113.79亿、120.0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8%、 - 2.9%、2.1%、4.5%、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亿、5.38亿、6.55亿、8.01亿、9.1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3%、24.8%、21.9%、22.2%、14.0%;ROE分别为16.6%、17.5%、18.8%、19.0%、18.4%;EPS分别为0.50、0.62、0.76、0.93、1.06元;P/E分别为32.7、26.2、21.5、17.6、15.4倍;P/B分别为5.7、4.8、4.1、3.5、2.9倍 [1] 事件情况 - 24Q4公司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 - 9.9%;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 + 28.1%;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 - 2.3%。25Q1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 + 0.4%;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48.5%;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 + 40.4% [1] 业务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液体乳及乳制品营收99.1亿元,同比 + 0.7%,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降至7.1%;24年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中高个位数增长,“24小时”中高端鲜奶、低温特色酸奶初心、活润双位数增长,25Q1低温系列延续增长,“鲜酸双强”策略引领低温品类高质量增长 [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8.4%,同比提升1.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3、 - 0.7、0、 - 0.5pct,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益影响利润率约0.9pct、0.8pct,净利率5.2%,同比提升1.2pct。25Q1毛利率29.5%,同比提升0.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动 - 0.1、 - 1.6、0.1、 - 0.4pct,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损益分别影响利润率约0.5、0.8pct,净利率5.3%,同比提升1.7pct [3] - 2025年公司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以低温鲜奶和低温特色酸奶为核心品类,加强产品创新与推广;以DTC业务为核心战略渠道,提升渠道能力和用户体验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分红总额预计为2.15亿元,2024年度中期分红和2024年度分红总额累计约2.45亿元,分红总额比例达当年归母净利润的45.62%(23年为30%) [4] 股票信息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6.37元,总市值140.8923亿元,流通市值139.2605亿元,总股本8.6067亿股,流通股本8.5071亿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1.6748亿元 [4]
新乳业(002946):公司简评报告:低温品类高质量增长,盈利表现超预期
东海证券· 2025-04-29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106.65亿元同比-2.93%,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24.8%;2025年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48.46% [4] - 低温品类高质量增长,华东区表现较佳,2024年低温鲜奶和酸奶中高个位数增长,高端鲜奶和低温调制乳双位数增长,新品收入占比双位数,2025Q1延续态势;常温产品相对承压,部分常温特色品类表现好;分地区,西南/华东/西北/华北营收同比分别-6.5%/+1.5%/-11.1%/-16.8% [4] - 2025Q1盈利表现超预期,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2024年净利率5.15%同比+1.17pct,毛利率28.36%同比+1.49pct,2025Q1净利率5.25%同比+1.68pct;2024年和2025Q1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61%/62.24%,同比分别-5.86pct/-8.14pct [4] - 公司深化“鲜立方战略”,以低温产品为主导,DTC渠道为核心,战略目标清晰,调整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8/8.19/9.6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0.95/1.1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主营收入:2024A为10,665.42百万元,同比-2.93%;2025E为11,182.17百万元,同比4.85%;2026E为11,880.75百万元,同比6.25%;2027E为12,638.91百万元,同比6.38% [3] - 归母净利润:2024A为537.69百万元,同比24.80%;2025E为678.41百万元,同比26.17%;2026E为818.93百万元,同比20.71%;2027E为966.23百万元,同比17.99% [3] - EPS:2024A为0.62元/股,2025E为0.79元/股,2026E为0.95元/股,2027E为1.12元/股 [3] - 市盈率(P/E):2024A为26.20,2025E为20.77,2026E为17.20,2027E为14.58 [3] - 市净率(P/B):2024A为4.61,2025E为3.99,2026E为3.54,2027E为3.13 [3] 三大报表预测值 利润表 - 营业总收入:2024A为10,665百万元,同比-3%;2025E为11,182百万元,同比5%;2026E为11,881百万元,同比6%;2027E为12,639百万元,同比6% [5] - 营业成本:2024A为7,641百万元,2025E为7,928百万元,2026E为8,338百万元,2027E为8,809百万元 [5] - 毛利:2024A为3,025百万元,2025E为3,255百万元,2026E为3,543百万元,2027E为3,830百万元 [5] - 销售费用:2024A为1,659百万元,2025E为1,750百万元,2026E为1,858百万元,2027E为1,972百万元 [5] - 管理费用:2024A为381百万元,2025E为503百万元,2026E为535百万元,2027E为569百万元 [5] - 研发费用:2024A为49百万元,2025E为50百万元,2026E为55百万元,2027E为59百万元 [5] - 财务费用:2024A为101百万元,2025E为76百万元,2026E为66百万元,2027E为53百万元 [5] - 营业利润:2024A为680百万元,2025E为820百万元,2026E为999百万元,2027E为1,173百万元 [5] - 利润总额:2024A为643百万元,2025E为802百万元,2026E为972百万元,2027E为1,149百万元 [5] - 所得税费用:2024A为94百万元,2025E为112百万元,2026E为138百万元,2027E为164百万元 [5] - 净利润:2024A为549百万元,2025E为690百万元,2026E为834百万元,2027E为985百万元 [5]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24A为538百万元,2025E为678百万元,2026E为819百万元,2027E为966百万元 [5]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2024A为396百万元,2025E为1,064百万元,2026E为1,951百万元,2027E为2,660百万元 [5]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2024A为610百万元,2025E为639百万元,2026E为676百万元,2027E为777百万元 [5] - 存货:2024A为742百万元,2025E为767百万元,2026E为824百万元,2027E为890百万元 [5] - 固定资产合计:2024A为2,913百万元,2025E为2,684百万元,2026E为2,441百万元,2027E为2,198百万元 [5] - 无形资产:2024A为662百万元,2025E为639百万元,2026E为585百万元,2027E为552百万元 [5] - 商誉:2024A为1,003百万元,2025E为953百万元,2026E为874百万元,2027E为831百万元 [5] - 资产总计:2024A为8,879百万元,2025E为9,254百万元,2026E为9,849百万元,2027E为10,502百万元 [5] - 短期借款:2024A为371百万元,2025E为251百万元,2026E为231百万元,2027E为211百万元 [5]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024A为991百万元,2025E为931百万元,2026E为926百万元,2027E为930百万元 [5] - 应付职工薪酬:2024A为251百万元,2025E为214百万元,2026E为226百万元,2027E为240百万元 [5] - 应交税费:2024A为62百万元,2025E为57百万元,2026E为60百万元,2027E为64百万元 [5] - 负债合计:2024A为5,736百万元,2025E为5,621百万元,2026E为5,755百万元,2027E为5,864百万元 [5]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024A为3,055百万元,2025E为3,535百万元,2026E为3,980百万元,2027E为4,505百万元 [5]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A为1,491百万元,2025E为1,156百万元,2026E为1,473百万元,2027E为1,564百万元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A为-568百万元,2025E为-225百万元,2026E为-159百万元,2027E为-317百万元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A为-971百万元,2025E为-263百万元,2026E为-427百万元,2027E为-538百万元 [5] - 现金净流量:2024A为-47百万元,2025E为668百万元,2026E为886百万元,2027E为710百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