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厂

搜索文档
锂电+5G双轮驱动,“智造出海”布局加速 普莱得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全景网· 2025-10-14 15:51
行业技术趋势 - 电动工具行业正经历锂电化深刻技术变革,无绳电动工具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1] - 2024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锂电工具渗透率达59%,通用级工具锂电化率高达77.4% [1] - 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电动工具市场占比将超过70%,无绳电动工具渗透率达78% [1] - 市场对便利性、安全性、续航性能要求提高,锂电类电动工具占据显著优势 [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打造“锂电工具5G工厂”,以AI大模型为核心,集成5G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企业大脑” [1] - “普莱得锂电5G工厂”成功入选《2025年5G工厂名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1] - 公司采用“ODM+OBM”业务双驱动经营模式,业务规模不断增长 [3] - 公司已研发生产12V、18V锂电电池包,形成电池包平台并赋能整机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积极探索以锂电赋能电动工具整机类产品迈向更高价值应用领域 [2] 市场与品牌布局 - 全球手工具市场空间约250亿美元,动力工具约450-500亿美元,OPE约300-350亿美元,三者合计约1000-1100亿美元 [2] - 欧美国家是主要消费市场,中国是主要生产国家,OBM品牌商和渠道商享有较高溢价 [2] - 公司在OBM方面已打造多元品牌矩阵,覆盖不同市场层级与消费群体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6,061.86万元,OBM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20.42% [3] - 公司建立起完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通过主流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产品远销近百个国家 [3] 产能与风险应对 - 面对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公司将部分订单转移至泰国子公司生产,泰国子公司预计2025年底达到满产状态 [4] - 公司于2023年并购荷兰BATAVIA B.V.以深化欧洲市场销售布局,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超80% [3]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利好公司缓解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带来的风险 [4]
世界制造业大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安徽制造
搜狐财经· 2025-09-17 17:17
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进展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 累计实现改造企业2.05万家 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3.02% [14] - 上半年新增实现数字化改造规上制造业企业3841家 [14] - 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稳居全国第六 平台连接设备及点位数超1100万个 集聚工业模型及工业APP超3.5万个 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 [6]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益益乳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率提升27% 产品优良率提升4% 用工减少25% [1] - 海螺集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水泥生产自动化 窑操作岗位由8人减少至2人 [8] - 安徽合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专项规划 建设数字化运营体系(DHOS) 5G专网覆盖100余台设备 [10] - 中安联合煤化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联网率达99.9% 产能利用率提升8.4% [11] - 天能电池通过5G+AI视觉检测使产品不良率下降30% 通过5G+北斗定位使物流周转效率提升80% [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全省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92家 上半年新增省级重点平台22个 [6] - 科大讯飞"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凯盛AGM"3家平台进入国家级"双跨"平台行列 [6] - 羚羊工业大模型以讯飞星火为底座 具备工业文本生成、知识问答等五大核心能力 [5] - 羚羊平台将发布工业大模型3.0 展示数字工匠一体机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5] 5G工厂建设成果 - 全省共80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数量居全国第5位 [11] - 2025年5G工厂名录中安徽省35个项目入选 数量位居全国第6 [10] - 铜陵海螺水泥"5G车间"项目荣获"国家5G工厂"称号 [10] 人才与政策支持体系 - 计划到2027年累计培育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以上 其中数字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 [13]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集聚专家230名 服务商约100家 上半年组织活动69场次 [13] - 通过贴息方式支持数字化转型贷款贴息项目108项 融资租赁贴息项目18项 [13]
普莱得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8:32
入选5G工厂名录 - 公司"普莱得锂电工具5G工厂"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1] - 入选体现对数字化转型成果的认可及浙江省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示范意义[1] - 5G工厂定义为通过5G技术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新型工厂模式[1] 工厂技术架构与建设目标 - 工厂以"先进制造+企业大脑+数据驱动+业务协同"为建设目标[2] - 集成数控装备、自动化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等实现自动化少人化生产[2] - 融合物联网、5G通信及ERP/MES/WMS/PLM/BI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控[2] - 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动态监控与预警预测[2] 战略规划与行业影响 - 公司将持续推进以5G技术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2] - 拓展5G技术在电动工具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2] - 通过5G技术建立面向国际化发展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链协同[2] - 工厂着力解决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痛点瓶颈[2]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超5成,前8月相关企业注册量涨近40%
企查查· 2025-09-11 14:17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工信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1] - 国内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现存量达37.97万家 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45.39%)和华南地区(占比19.27%) [2] - 超5成企业成立于近三年 其中成立1-3年企业占比30.67% 成立1年内企业占比23.16% [3] 企业注册增长趋势 - 2023年注册量首次突破7万家达7.16万家 2024年注册量达7.13万家 [4] - 2024年前8月注册量6.39万家 同比增长39.56% [4] - 新注册企业集中分布在新一线城市(占比30.71%) 一线城市(19.56%)和二线城市(18.89%) [4]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2.01% 市盈率21.44倍 份额增加2.2亿份至79.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35万元 [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6.16% 市盈率43.97倍 份额增加6800万份至52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294万元 [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下跌5.12% 份额增加4000万份至5.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395.1万元 [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下跌4.42% 市盈率112.48倍 份额维持3.8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723.6万元 [7]
长沙联通赋能4家工厂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长沙晚报· 2025-09-02 18:25
全国5G工厂名录公布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 全国共有560个项目入围 覆盖48个行业 [1] 长沙联通合作项目成果 - 长沙联通深度参与合作支持的4家企业成功入选 占湖南省入围总数18家的约22% 占长沙市入围数量7家的57% 在全市运营商中贡献率位居前列 [1] - 长沙联通助力入选的4家5G工厂分别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5G工厂)、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星邦国际智造城5G工厂)、湖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三一智能网联重卡5G工厂)、湖南恒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恒茂信息网络通信设备5G工厂) [1] - 长沙联通依托在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等领域的深厚积累 为多家本土制造业龙头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与升级 [1] - 长沙联通将继续推进"智赋万企"行动 深化与各类企业合作 为湖南乃至全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2] 5G工厂区域分布与合作运营商 - 湖南省长沙市入围项目包括中兴长沙5G全连接工厂(中国电信)、恒茂信息网络通信设备5G工厂(中国联通)、中电机态表面贴装5G工厂(中国电信)等 [3] - 广东省广州市入围项目包括美维电子5G工厂(中国电信)、硅能光电5G工厂(中国联通)、高科通信5G工厂(中国电信)等 [3] - 重庆市入围项目包括基于5G网络的自主8.6代液晶面板智能工厂(中国移动)、OPPO重庆智能终端创新示范5G工厂(中国联通)、宇海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应用5G工厂(中国联通)等 [3] - 汽车制造业5G工厂分布广泛 包括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5G智慧工厂(中国联通)、比亚迪深汕小溪5G工厂(中国联通)、宗申动力5G全连接智能工厂(中国移动)等项目 [4]
长虹旗下两家企业入围2025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13
公司入选情况 - 四川长虹旗下长虹新能源5G工厂和长虹华丰科技5G工厂成功入选《2025年5G工厂名录》[1] 行业整体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5年5G工厂名录》涵盖48个行业和560个项目[1] - 四川省共有29个项目拟入选名录 覆盖17个国民经济大类[1]
北京力争到2027年打造至少20家5G工厂
新华社· 2025-08-27 20:07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建设5G行业专网总数不少于50个 [1] - 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1] - 到2027年培育综合性、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 [1] 基础设施建设 - 优先在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和企业密集区域开展5G网络优化、工业5G专网和5G-A网络部署 [1] - 推动重点企业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 [1] - 加速5G-A在5G工厂升级部署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应用 - 鼓励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 推动工业交换机、工业控制器、工业操作系统等更新升级和互联互通 [1] - 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 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以支撑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家的工业数据畅通流转 [1] - 实现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2] 行业推广与生态建设 - 发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2] - 加快5G工厂建设落地和典型方案推广 [2] - 场景化、图谱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推动开展5G工厂评测认证 以测促建提升5G工厂建设质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