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算力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澳弘电子: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澳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31 18:20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常州澳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hangzhou Aohong Electronics Co Ltd,证券代码为605058 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定红,注册资本为142,923,950元人民币,成立时间为2005年6月22日,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科路15号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PCB)的制造和销售,以及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制电路板(PCB)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等 [4] - 公司通过技术适配和差异化市场战略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覆盖智能家居、消费办公、电源能源等传统领域,并快速渗透到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新应用场景 [4] - 主要客户包括LG、海信、海尔、美的、光宝、台达、EATON(伊顿)等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并与Whirlpool(惠而浦)、BSH(博西华)、EMERSON(艾默生)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4] 核心技术与研发水平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超高离子清洁度、高可靠高寿命线路板的加工技术,并设立了研发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试制 [5] - 截至上市保荐书签署日,公司已获得各项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9项 [5]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计258,848.37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261,259.1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8,267.5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2,163.84万元 [5]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7,373.84万元,2024年度为129,300.40万元,2023年度为108,244.86万元,2022年度为112,615.53万元 [5] - 2025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074.67万元,2024年度为14,149.86万元,2023年度为13,292.46万元,2022年度为13,307.53万元 [5] - 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25倍,速动比率为1.88倍,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3.28% [6]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证券类型为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6] - 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8,000.00万元(含本数),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按面值发行 [17] - 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旨在提升公司整体生产能力并填补海外产能空白 [6][18] 行业背景与市场 - PCB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消费办公、电源能源、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紧密相关 [12] - 根据Prismark数据,2023年全球PCB产值同比下降15%至695.17亿美元,2024年同比增长5.8%至735.6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速达5.4%,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904亿美元 [8][12] - 全球PCB行业竞争格局分散,生产厂商众多,2023年排名第一的鹏鼎控股销售金额为320.6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5.53% [13]
凌云光20250521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凌云光 - **行业**:光通信、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新能源、数字人、科学成像和器件、运动捕捉、人形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业务发展情况 - **光通信业务**:占收入 30%,代理国外高端产品,布局 OCS 全光交换和光芯片支持国内 AI 算力中心建设[2][3] - **消费电子赛道**:去年收入约 7 亿元占视觉业务 40%以上,苹果视觉系统预计稳定,华为 Mate 系列国产化带来机会,3C 行业复苏设备类投资增长乐观[4][5] - **印刷包装赛道**:占公司收入 20%,去年约 3 亿元,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今年预计增速达 30%以上[2][6] - **新能源领域**:锂电业务复苏,海外建厂需求增加,光伏领域有压力但有望持续复苏[2][7] - **数字人项目**:与智谱合作进展良好,战略性聚焦光学动捕产品线,去年产值约 5000 万元,巨轮智能占比今年预计超一半[2][8] - **科学成像和器件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去年半导体业务收入超亿元,今年收购丹麦公司并表后产品在半导体领域占总收入 20%以上[2][11] 运动捕捉市场情况 - **市场空间及增长**:预计 2025 年国内运动捕捉市场空间约 8 亿元,年增长率 20%-30%,主要增长来自智能制造和无人系统领域,国产化替代是机会点[4][27] - **技术路线及需求变化**:高精度动捕需求增加,光学动捕比例从去年 10%上升到 30 - 40%,产业界主流路线有真实数据采集和仿真数据两条,用动补设备采集数据信息的客户比例已上升到 33 - 41%[12][13] - **光学运动捕捉优势**:高精度和动作自然度,适用于训练灵巧手等机器人应用,能更准确还原人体骨骼算法使动作流畅自然[14] - **巨轮智能收入预期**:预计 2025 年在运动捕捉系统方面收入显著增长,保守估计可达两三千万元[15] 公司产品及服务优势 - **产品价格优势**:与海外品牌相比,国产产品价格是其 1/3 - 1/4,且提供完整数据采集工具链,欧美品牌无法竞争[19] - **解决方案优势**:实现多传感器数据整合,与仿真系统打通,软件可适配不同构型机器人,迁移适配成本不高[20][21] 公司商业模式及客户情况 - **商业模式转变**:有从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的需求,为小创业公司捕捉数据并按条出售,与政府共建联合运营数据采集中心[22][23] - **客户结构变化**: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高校客户居多,今年一季度开始本体企业客户逐渐增多,现在大部分是本地公司[25] AIT 收购进展 - 今年 1 月 7 日完成交割,双方紧密交流,3 月汇报预算,4 月 1 号切换至日历年,制定融合计划,推进全球销售和供应链系统化工作,与长光辰芯合作开发新型号相机[26] 人形机器人行业情况 - 发展离不开大量数据支持和运动补偿设备,运动补偿设备可用于检测机器人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光学动捕在多个领域有应用[27][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第一季度产品增长超出年初预期[10] - 8 - 10 个工位光学训练场造价约 30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单个工位成本 10 - 20 万元,总投入一两千万元,单个公司多建 10 个工位训练场,每个工位成本约 3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多为政府共创中心[16][17] - 十工位训练场在固定场景一年可采集 300 万条数据规模,复杂场景总数据量初步评估在 1000 万 - 5000 万条之间[28][29] - 公司暂时不考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视觉解决方案,专注自身技术研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