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U机制

搜索文档
蔚来的硬寨,李斌的呆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2 13:50
销量表现 - 6月公司三品牌总计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 [3] - 二季度整体交付72,056台新车,环比一季度大增71.2%,创历史第二好成绩 [3] - 蔚来主品牌6月交付14,593台,乐道品牌交付6,400台创年内新高,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3,932台同样创年内最佳 [7] - 累计交付新车785,714台,其中蔚来品牌725,248台,乐道品牌52,623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7,843台 [7] 技术研发突破 - "蔚来世界模型 NWM"推送至ET9、新ES6等车型,标志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达到设计目标 [9][10] - 神玑NX9031是图像效果最好的智驾芯片,功能安全达最高等级,功耗水平出色,可带来单车成本1万元优化 [12] - 自研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实现系统启动时间大幅提升,语音响应延迟低于0.5秒,支持持续OTA [38] - 自研世界模型系统NWM基于Transformer架构,实现语义级理解复杂场景,运行于神玑芯片形成端到端闭环 [41][42] 组织与经营变革 - 引入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将车型、门店等纳入独立经营单元,强调ROI导向和责权利对等 [23][24][26] - 构建横向"车型产品线"组织,横跨设计、研发、交付等五大环节,统筹全生命周期经营指标 [26][27] - 推行"一个账本"机制,统一核算研发、销售、服务等投入产出,转向精细运营 [27] 销售网络与市场策略 - 乐道品牌6月交付6,400台创年内新高,累计交付超52,000台,稳居细分市场前三 [30] - 推动销售与交付团队一体化,拓展三四线城市换电覆盖和销售渠道 [30] - 换电站选址纳入ROI模型核算,目前乐道可用换电站超2000座,60%用户将换电作为首要决策点 [31][33] - "换电县县通"已在6个省级行政区实现,围绕换电站试点下沉市场销售转化 [33] 研发投入与长期战略 - 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2022年起每季度研发投入维持在30亿元左右 [20] - 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10,000项 [20] - 天枢SkyOS与神玑芯片深度适配,构建"软硬一体"能力闭环,提升NOP+系统稳定性 [39][40]
独家丨蔚来UR负责人离职,夏庆华接任上海区域总经理
雷峰网· 2025-04-10 15:45
人事变动与组织调整 - 蔚来原用户关系(UR)负责人沈泓因个人原因离职,职位由原蔚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孙明接任,向高级副总裁魏健汇报 [2] - 夏庆华将接任蔚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一职,向公司总裁秦力洪汇报,不再担任乐道用户运营及服务负责人 [2] - 今年年初蔚来对UR部门进行过多次内部裁员,裁员比例在10%左右,不同地区会有一定差异 [2] 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 李斌在内部推行"CBU"机制,要求每一笔开支都要有回响,倒逼组织从"不计成本做服务"向"刀刃对内要效率"转变 [2] 近期相关动态 - 蔚来近期推出一年九款新车的密集产品策略 [5] - 蔚来低调裁员涉及UR fellow等多部门 [6] - 乐道L60爆单现象引发行业关注,但蔚来面临交付压力 [7]
一年九款新车,能否撑起蔚来的十二个月
雷峰网· 2025-03-25 20: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创新高但亏损加剧 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 净亏损224亿元同比扩大8.1% [2] - 公司提出2025年销量翻倍至44万辆目标 计划Q4实现盈利 关键路径包括降本增效和车型扩张 [2][4] - 公司SG&A成本过高 单车成本达7.09万元 是单车利润3.23万元的2.2倍 显著高于同业 [5] - 换电网络建设成为销量增长关键抓手 计划实现27省"县县通"换电覆盖 [12][13] - 公司启动CBU机制改革 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裁员10%等措施推动经营意识转型 [7][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 汽车销售额582.3亿元 销量221,970台同比增长38.7% [2] - 全年净亏损224亿元同比扩大8.1% 经调整净亏损204.7亿元同比扩大11.6% 日均亏损超6100万元 [2][6] - 汽车毛利率12.3% 单车均价26.24万元 单车利润3.23万元 [5] - 研发投入130.3亿元 SG&A费用157.4亿元同比上升22.2% 占收入比例23.95% [5][18]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 但现有资金可支撑12个月运营 [3][14] 战略调整 - 推行CBU经营单元机制 建立ROI考核 所有部门独立核算成本 [7] - 裁员10% 重点优化Ur Fellow等非核心部门 计划年底彻底裁撤该岗位 [7][18] - 自研芯片NX9031实装可降本1万元/车 通用零部件平台复用实现10%成本节约 [8] - 目标2025年蔚来品牌毛利率20% 乐道品牌15% 通过9款新车型推动销量增长 [8][9] - 换电网络加速布局 已建成1500座换电站 电池供应问题已解决 [12][13] 产品规划 - 2025年推出9款新车型 包括蔚来品牌高毛利新车型和乐道L90等 [8][9] - 乐道L90将于4月上海车展亮相 Q3交付 定位大型SUV [9][11] - 萤火虫品牌仅规划1款车型 保持相对高价高毛利策略 [9] - 现有车型"5566"将进行常规升级改款 [8] 同业对比 - SG&A费用157.4亿元 远超小鹏68.7亿和理想122亿 [5] - 单车SG&A成本7.09万元 高于理想2.43万和小鹏3.61万 [5] - 研发投入130.3亿元 高于小鹏64.6亿和理想111亿 [18] - 净亏损224亿元 显著高于小鹏57.9亿元 [6]
蔚来的加时赛,和中国车企的循环赛
乱翻书· 2025-03-19 15:5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汽车行业竞争从淘汰赛转向联赛模式,预计未来将有7-10家主要玩家长期共存[2] - 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阵地战阶段要求全体系能力而非单品爆款[21][22] - 10-20万价位段进入"血战"状态,价格战激烈,比亚迪秦L电动版直接针对小鹏Mona 03[4][25] - 不同梯队企业将长期共存,市场份额变化更多源于对手退出而非直接战胜[33][37] 蔚来面临的挑战 - 核心问题是成本效率而非产品力,需在保持品牌调性同时实现规模效应[6][26] - 品牌解释成本过高,产品价值传达复杂,需简化如换电服务等概念的传播[31] - 产品交付节奏问题突出,乐道L60发布后缺乏展车和试驾车,错过销售窗口期[32] - 组织效率低下,预算制导致部门利益与公司整体目标不一致[27][28] 蔚来组织变革措施 - 推行CBU机制,将经营单元拆分为独立核算单元,从"要预算"转向"拼经营"[27] - 供应链深度介入,李斌亲自管理,5566四款车型使用通用大灯组件降低成本[28] - 门店新增7000多个广告位提升公域流量,考核从过程指标转向结果指标[28] - 推进自研智驾芯片,ET9和2025款车型将搭载,预计单车降本1万元[29]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比亚迪:全市场强势扩张,秦L电动版直接针对小鹏Mona 03[20][25] - 理想汽车:产品力直逼特斯拉,成为中国首个能挑战特斯拉的品牌[20] - 吉利银河:成立两年销量有望破百万,对抗比亚迪的重要力量[20] - 小米汽车:SU7开辟新细分市场,但未来面临SUV市场激烈竞争[20][43]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不会出现赢家通吃局面,将保持联赛式升降级机制和多样性[33][37] - 汽车边际成本不为零,无法像互联网产品快速形成垄断[34] - 新势力应优先解决生存问题,建立稳定用户基础后再谋发展[37] - 行业已进入持久战阶段,大后期胜利取决于谁能熬到最后[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