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

搜索文档
美团:“美食+”“线上化”成餐厅经营必备能力
环球网· 2025-09-16 10:32
行业趋势与转型 - 中国精致餐饮进入重要转折期 内核理念是食以载道 强调文化 美学 哲学的综合体验 [1] - 年轻一代消费需求变化 偏好全球化口味和轻松氛围 悦己体验及小型聚会增多 商务宴请减少 [2] - "美食+"融合业态成为创新关键 线上多业态套餐需求年同比增长90% [2] - 粤菜连续八年成为黑珍珠上榜最多菜系 广东孕育大量技艺高超的年轻主厨 [5] 经营策略与创新 - "美食+"与"线上化"成为餐厅经营必备能力 通过餐+文化 餐+园林等多元体验提升客群转化 [2] - 连锁品牌通过多品牌 多价格带线上化运营实现破圈 重构价格与价值体系创造共鸣 [3] - 线上平台助力餐厅引流 黑珍珠餐厅"福满楼"线上搜索量同比激增196% [5] - 主厨成为品质化转型中坚力量 22位行业嘉宾中15位为主厨 兼具厨艺与经营能力 [4] 案例与成果 - 扬州趣园茶社借力黑珍珠与线上平台 打造成全国性美食目的地 实现持续营收增长 [2] - 常州通过"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城市营销套餐 带动黑珍珠餐厅中吴宾馆·毓秀舫引发抢购 [3] - 炳胜私厨通过场景化团购如"精品茶午市套餐"降低体验门槛 拓展新消费群体 [3] - 黑珍珠主厨奖已表彰16位具备原创精神的主厨 鼓励厨艺创新与风味融合 [5][6] 平台生态与支持 - 美团打通品类及业务界限 共享消费人群细分与新技术产品 助力好味道转化为好生意 [6] - 平台成为餐饮高品质发展与主厨创新力繁衍的湿地生态 高效链接商户与食客 [6] - 未来大会将升级为全行业技术交流盛会 邀请更多品牌主理人 主厨及消费者参与互动 [7]
规范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见成效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9
此外,有个别平台为增加客户"黏性",试图协助平台内经营者或从业人员分拆收入,以达到少缴或不缴 税款的目的。比如,有的平台"引导"平台内经营者或从业人员在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前,通过分拆收入 违规继续享受税收优惠,不缴或少缴税款。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这实际上是 一种骗享税收优惠行为。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后,税务机关将通过数据比对、风险分析,及时 发现并查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分拆收入、虚假申报、骗享优惠等违法行为,依法向平台内经营者 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同时依法查处违规协助平台内经营者分拆收入的平台企业。互联网平台 应依法履行涉税信息报送义务,全面核验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引导平台内经营者和从 业人员合规享惠、依法纳税,共同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自《规定》去年底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相关"空壳平台"的数量已减 少100余户,有力遏制了利用平台违规招商引资行为,对促进线上线下公平、整治平台"内卷式"竞争、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研究中心主任赵涛认为,《规定》实施后, 税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平台内经营者和从 ...
门店跑路 平台先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04:53
本报讯(记者 张楠 实习生 曾沁沂)破解预付式消费"商家跑路"难题有了新对策。记者从北京市消费者 协会了解到,昨天,首个预付式消费领域平台经济新模式落地,美团平台首次在教育培训、运动健身、 美容美发三大领域,推出"安心消费"系列预付产品,一旦遇门店跑路,平台将对消费者损失先行赔付。 记者体验 以"剩余天数" 计赔偿金额 记者分别登录美团和大众点评App,输入"跑路赔"等关键词后,手机页面上列出了一系列带有"跑路 赔"标签的商户。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位于四道口的健身工作室,只见商铺主页上标有"跑路赔 线上买· 全程保"字样的标签。用户服务保障说明提示,当门店跑路无法继续履约,且无赔付能力,用户可以进 行举证,平台将及时核实情况并向用户赔付。 记者注意到,平台还对赔偿金额进行了特别说明,"赔偿金额=团购当期服务剩余天数/当前服务总天数* 团购实付金额",其中"剩余天数"指"当期服务到期日-门店跑路日+1"。比如,用户如果在美团或大众点 评平台购买一张300元健身月卡,在1月1日核销,月卡到期日为30日,门店在15日失联并确认跑路,根 据计算,剩余天数应为16天,赔付金额为160元。 昨天,本市举行"安心消费在北京 ...
华创证券:反内卷牛或成为行情上行新动力
选股宝· 2025-09-12 16:04
"反内卷牛"作为牛市切换契机 - 牛市逻辑从流动性推动转向基本面推动 上半场为金融再通胀 下半场为实物再通胀 "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通胀回归 成为牛市上下半场切换拐点[1][6] - 7/1财经委会议标志着政策拐点 "反内卷"从高层喊话转向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和地方政府加速执行 类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6] - 8月PPI同比-2.9%企稳回升 环比由跌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 煤炭开采环比由-1.5%升至2.8% 黑色采选由-1.1%升至2.1% 黑金冶炼由-0.3%升至1.9%[6] 地方财政改善提供政策执行基础 -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持续好转 土拍延续恢复态势 1-8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28% 全国土地成交总价0.9%[2][11] - 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收窄 1-7月累计同比-4.6% 地方财政压力缓解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底气[11] - 类似2013-2015年去产能缓慢因地方财政承压 2016年供给侧改革推进前提是地方政府财政明显恢复[11] 政策实施路径:先供给出清后需求刺激 - 政策节奏为先供给出清后需求刺激 借鉴98&16年两轮通胀回归经验 不出清不刺激[15] - 基建领域下半年"两重"项目进入落地阶段 叠加雅下水电站和《农村公路条例》实施 周期资源品需求预计持续增加[15] - 消费领域将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政策出台和实施[15] - 制造业出海前景乐观 全球FDI流出规模从2021年2万亿美元降至2024年1.6万亿美元 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比重接近30%[15] 政策决心强化与企业配合度提升 - 7月市场对政策决心、企业配合意愿和道德风险的担忧在过去两个月持续消化[4][26] - 政策从行业协会引导自律转向部委加速介入 工信部强调"绝不能容忍非理性竞争毁掉产业"[27] - 光伏行业表现突出 大全能源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约60%并延续减产策略 "多晶硅收储方案"被多家企业讨论[5][28] - 汽车行业长城汽车倡导"反内卷"理念 电商平台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相继表态[28] 行业配置建议 - 重点受益行业包括玻璃玻纤、煤炭开采、能源金属、水泥、商用车、风电设备等[5][32] - 供给相对偏紧行业包括周期(工业金属、钢铁、石化)、消费(纺服、农业、轻工)、科技制造(物流、医药、机械、光学光电子)[5][33] - 筛选标准基于国企占比、行业集中度、价格弹性、税收和就业五个视角[32]
宏观周报:国债买卖或重启,服务消费有望加码-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18:11
国内宏观政策 - 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卖操作,财政部与央行举行会议深入研讨金融市场运行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3][14][15] - 商务部预告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3][16][17] - 上海和深圳出台楼市新政,特定区域购房不限套数且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3][18][19]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目标规模以上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11][13]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支持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消费贷款[3][16][17]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将合理调降认购费、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等销售环节费率水平[3][20][21]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2][10][12] -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目标到2027年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超90%[11][13] -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1][13]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推出4项免税举措支持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3][14][15] 海外宏观政策 - 欧盟取消部分美国工业品关税,美国承诺将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降至15%[25][27][28] - 日本央行副行长表态基于经济与物价改善继续推进加息是合适的政策选择[25][28] - 美日贸易协定实施明确关税调整措施,日本计划将美国大米采购量增加75%[25][28] - 美国削减对外援助,将世界贸易组织从49亿美元削减名单中移除但保留2900万美元资助[25][28] - 9月第一周黄金价格上涨3.61%,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3.85%[29][30][3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5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7 11:32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5号 根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就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范围 依照《规定》应当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包括运营以下互联网平台的企业: (五)提供教育、医疗、旅行、咨询、培训、经纪、设计、演出、广告、翻译、代理、技术服务、视听资讯、游戏休闲、网络文学、视频图文生成、网络贷款等服务的平 台; (六)为互联网平台提供聚合服务的平台; (七)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从事网络交易活动提供营利性服务的小程序、快应用等,以及为小程序、快应用等提供基础架构服务的平台; (八)其他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网络交易活动提供营利性服务的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互联网平台有多个运营主体的,由依法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运营企业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 可证的,由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运营企业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且均未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由 ...
互联网“空壳平台”减少100余户 涉税信息报送作用初显
搜狐财经· 2025-09-06 00:31
互联网平台税收监管政策实施效果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2024年12月公开征求意见后已减少100余户"空壳平台" [1] - 税务部门通过打破平台经济"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信息壁垒有效挤压违规"开票经济"生存空间 [1] - 新规于今年6月底由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税务总局同步制发配套公告以遏制平台企业无序竞争 [1] 新型逃税手段及监管应对 - 个别平台企业将从业人员批量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将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以套用核定征收少缴个人所得税 [2] - 部分平台企业协助分拆收入以增加客户黏性,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目的 [2] - 税务机关通过数据比对和风险分析查处分拆收入、虚假申报及骗享优惠等违法行为,并对违规平台企业实施处罚 [2] 税收监管未来方向 - 税务部门将持续推进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落实,加强部门协同共治 [2] - 重点遏制"内卷式"无序竞争,促进税收法治公平和合规经营 [2] - 政策目标在于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完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 税务部门防范违规转换收入性质等偷逃税行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3:20
今年6月底,国务院发布实施《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互联网平台企 业要在今年7月首次报送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相关运营主体名称等在内的自身基本信息;10月报 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目前,税务部门已发现个别平台试图为从业人员批量转办个体户以转换收入性质偷逃税、引导分拆收入 骗享税收优惠、"空壳平台"借开票转引税源骗取财政返还等问题。税务部门将持续推进《规定》落实, 加力推动部门协同共治,在促进税收法治公平和引导合规经营中,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高质 量发展。 防范违规转换收入性质等偷逃税行为 据记者了解,随着《规定》落地,转换收入性质的手段方式正在不断翻新,近期个别平台试图为从业人 员在平台所在地批量转办为个体工商户进行登记,将个人劳务报酬等收入转化为个体户经营所得收入, 进而套用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以达到少缴或不缴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分拆收入是个别平台内经营者逃避缴纳税款的又一典型手法,其核心是将本属于同一纳税 主体的收入,分拆至多个纳税主体,以达到骗享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税收优惠、规避一般纳税人登 记等目的。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 ...
税务总局:正在监控个别平台企业潜在偷逃税行为
第一财经· 2025-09-05 12:34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 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于2025年10月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收入信息 以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3] - 税务部门通过数据比对和风险分析 可及时发现分拆收入、虚假申报、骗享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 并依法追缴税款及处以罚款[5] - 绝大多数平台企业已于2025年7月首次向税务部门报送自身基本信息 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和相关运营主体名称[5] 平台企业违规避税手段 - 个别平台试图为从业人员批量转办个体工商户登记 将个人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 套用核定征收以少缴或不缴个人所得税[3] - 经营所得在部分地区适用核定征收导致税负较低 违规转换收入性质被认定为偷逃税违法行为[3] - 部分平台协助分拆收入 使平台内经营者在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前违规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 实现不缴或少缴税款[4] 监管措施与实施效果 - 税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 监控批量转为个体工商户登记行为 提升协同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4] - 自2024年底《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 空壳互联网平台企业数量已减少100余户 有效遏制利用平台违规招商引资行为[6] - 税务部门明确从业人员收入项目划分标准 优化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预扣预缴方式 减轻办税负担的同时防范违规行为[4]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新规对平台经济产生威慑效应 整治平台"内卷式"竞争 促进线上线下公平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6] - 互联网平台需全面核验涉税信息真实性 引导平台内经营者合规享惠和依法纳税 共同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 - 税务部门坚持严格规范执法 推动部门协同共治 在促进税收法治公平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6]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实施后作用初显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1:40
互联网平台税收监管政策实施效果 - 国务院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配套公告 旨在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环境并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1] - 政策落地有力促进税收公平和经营主体合规经营 有效助力规范违规招商引资行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违规招商引资行为整治 - 少数灵活用工平台通过帮助其他主体开具发票转引税源、虚增平台注册地收入 以此骗取地方财政返还或其他奖补 [2] - 税务部门及时掌握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打破"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信息壁垒 使收入显性化及税收成本内部化 [2] - 自规定征求意见以来相关空壳平台数量减少100余户 有力遏制利用平台违规招商引资行为 [2] 偷逃税行为防范措施 - 个别平台从业人员违规将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进行申报 因经营所得可核定征收且税负较低 [3] - 税务部门依法获取涉税信息并明确收入所得项目划分标准 优化劳务报酬个税预扣预缴方式 [3] - 近期个别平台为从业人员批量转办个体工商户登记 将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套用核定征收 [3] - 市场监管总局实施《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 违反规定批量转办登记将承担法律责任 [3] 分拆收入避税行为监管 - 个别平台内经营者将同一纳税主体收入分拆至多个纳税主体 以骗享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或规避一般纳税人登记 [5] - 平台为增加客户粘性协助分拆收入 引导经营者在销售额达标前通过分拆违规享受税收优惠 [5] - 税务机关通过数据比对和风险分析查处分拆收入、虚假申报、骗享优惠等违法行为 [5] - 依法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 同时查处违规协助分拆收入的平台企业 [5][6] 持续监管与协同治理 - 税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 监控分析批量转办个体工商户登记行为 提升协同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4] - 持续推进规定落实 加力推动部门协同共治 遏制内卷式无序竞争 促进税收法治公平和合规经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