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
搜索文档
未来经营表现更清晰 兔宝宝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6.29亿元,同比增长30.44%
全景网· 2025-10-30 09:37
产品上,公司提供四种基材及多样化功能选项,满足差异化需求,并同步配套封边皮、五金、胶粘剂、 柜门板等关键辅材,拓展辅料销售;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当前公司家具厂渠道重点推广的彩臻板(颗粒 板)定位流量型产品,性价比高,旨在快速开拓市场,未来考虑推动产品体系升级,逐步推出高设计 感、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提升单客产值与整体盈利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84 亿元,同比增长5.03%,单季度收入实现同比转正。公司 现金流保持良好,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上升。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亿元,高 于上年同期的4.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7.7%。券商推测或主因公司产品拓品类 持续推进,颗粒板销售快速增长拉动,同时对于稀缺渠道持续挖掘,渠道不断下沉带来销售增量。 平安证券认为,行业层面,国内人造板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存量房翻新将对人造板需求形成支撑,行业 格局亦持续出清。公司层面,兔宝宝已构筑较强的品牌壁垒,深度绑定供应商与经销商,实现长期稳定 的利润率与现金流。近年公司紧抓渠道变革,大力发展家具厂与乡镇渠道,布局定制家居业务,成长属 性得到强化;并且公司重视员 ...
丰林集团前三季度业绩陷亏损行业挑战持续加剧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39
市场寒潮席卷人造板行业,丰林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前行。 丰林集团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人造板行业目前正经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 01 业绩滑坡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净利润转为亏损,且亏损幅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这份不尽人意的成绩单,延续了丰林集团今年以来业绩疲软的趋势。 此前,该公司在半年度报告中已经显示出经营压力加重的迹象,前三季度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公司面临的挑战。 02 市场困局 曾经辉煌的丰林集团,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据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陷入亏损境地,反映出当前人造板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出口业务方面,主要目标市场的汇率波动频繁,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这对以人造板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造成了额外的压力。 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如何在这个调整期生存下来已成为众多企业思考的首要问题。 04 应对之路 丰林集团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而是整个行业困境的缩影。 据了解,国内刨花板产能持续增加,市场呈现供需失衡状态,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经营造成了显著影响。 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丰林集 ...
丰林集团前三季度业绩陷亏损 行业挑战持续加剧
新浪证券· 2025-10-24 17:36
市场寒潮席卷人造板行业,丰林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前行。 曾经辉煌的丰林集团,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丰林集团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净利润转为亏损,且亏损幅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这份不尽人意的成绩单,延续了丰林集团今年以来业绩疲软的趋势。 此前,该公司在半年度报告中已经显示出经营压力加重的迹象,前三季度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公司面临 的挑战。 02 市场困局 丰林集团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而是整个行业困境的缩影。 据了解,国内刨花板产能持续增加,市场呈现供需失衡状态,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经营造成了显著影 响。 据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陷入亏损境地,反映出当前人造板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人造板行业目前正经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 01 业绩滑坡 出口业务方面,主要目标市场的汇率波动频繁,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这对以人造板为主营业 务的企业造成了额外的压力。 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如何在这个调整期生存下来已成为众多企业思考 的首要问题。 04 应对之路 面对行业困境,丰林集团正 ...
丰林集团:为全资子公司百色丰林提供1000万元担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6:19
担保行为概述 - 丰林集团与华夏银行南宁金湖支行签订保证合同,为全资子公司广西百色丰林人造板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 [1] - 担保目的为满足子公司日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1] 担保余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实际为百色丰林提供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5200万元 [1]
临沂加快从“板材之都”转向“木业之都”
大众日报· 2025-09-28 09:13
行业活动与战略方向 - 第十届世界人造板大会在临沂召开,主题为“全链共振 提质焕新”,旨在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1] - 临沂市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为推动高端板材和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强链、延链、固链、补链,打造中国最大无醛板生产基地和北方最大整装家居生产基地 [1] - 临沂市计划加快实现从“板材之都”向“木业之都”的跨越 [1] 临沂市产业基础与规模 - 临沂高端板材和绿色智能家居产业有三十多年历史,企业主体达1万余家,从业人员百万名 [2] - 去年临沂规上企业产值达135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是当地规模最大、最具标志性的产业链 [2] - 临沂拥有全国独树一帜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上游原材料至下游家具、智能家居及配套产业 [2] - 临沂胶合板、浸渍纸、胶黏剂、木业机械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20%、40%、48%和60%,均为全国第一 [2] - 全国排名前10的板材企业有7家落户临沂,全国家装前十强企业有3家布局,规上企业达1585家,开票纳税企业总数1.3万余家 [2] 产业支撑与营商环境 - 临沂拥有供给有力的要素支撑,包括广阔产业园区、较低集中供热成本、百万熟练工人及超200亿元产业年授信规模 [2] - 通过实行“链长制”和打造“欢迎光临·沂事无忧”服务品牌,临沂为企业提供了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2] 全国人造板行业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保有人造板生产企业8600余家,较上年减少14.9%,但合计生产能力增长8.41%至3.62亿立方米/年,呈现企业数量减少、产能集中度提升特征 [3] - 2024年中国人造板产量同比增长3.9%,消费量增长3.5%,过去十年消费量年均增速为2.8% [3] - 2024年中国人造板国际贸易呈现积极态势,出口实现量价齐升,出口量同比增长23.3%,出口额同比增长9.7% [3]
ST景谷获赠博达数科51%股权 周大福投资驰援借款6000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9-25 10:49
交易概述 - 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向ST景谷无偿赠与博达数科51%股权 交易对价为0元且不附任何义务[2] - 博达数科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24亿元 较账面值增值13.61% 51%股权对应价值为1.14亿元[3] - 本次受赠完成后 ST景谷将持有博达数科51%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 标的公司情况 - 博达数科成立于2025年4月末 周大福投资持有100%股权并已完成1.95亿元注册资本实缴[2] - 公司属于算力行业 主要资产为智算服务器设备 业务模式为向使用方提供算力设备并收取费用[2] - 2025年5月至7月实现营业收入640.61万元 净利润220.07万元 截至7月末资产总额2.78亿元 净资产1.97亿元[2] - 目前仅与1家客户签订1份《框架协议》 客户结构较为单一[2][5]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亿元 同比下降45.03% 净利润亏损1.24亿元[3] - 扣非净利润亏损7514.45万元 自2005年以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3]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7.57亿元 负债总额5.89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77.74%[5] - 货币资金仅2541.04万元 流动性较为紧张[5] 资金支持安排 - 向周大福投资申请6000万元借款 期限1年 利率3% 无需抵押担保[5] - 累计已向周大福投资借款1.58亿元 其中未偿还本金1.33亿元[5] - 2025年7月申请的2500万元借款尚未归还本金及利息[5] 战略意图与行业转型 - 本次资产注入主要目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并优化业务结构[3] - ST景谷从人造板、营林造林行业跨界进入算力行业[4] - 公司尚不具备算力业务所需的人员储备及技术能力[5]
亏损、退市、突围 人造板上市企业大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9-03 17:47
行业整体表现 - 人造板行业2024年上半年业绩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部分企业退出市场 部分企业逆势增长[1] - 行业发生结构性调整 刨花板需求爆发式增长 纤维板市场份额被替代[2] - 2024年新增35条刨花板生产线 产能增加1505万立方米 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4] 纤维板企业困境 - 正源股份因纤维板需求萎缩导致订单销量大幅减少 2022年亏损1.93亿元 2023年亏损1.25亿元[3] - 正源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1446.96万元 因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于2024年6月27日退市[3] - 公司人造板业务销售收入仅1.72亿元 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纤维板生产企业之一[2][3] 刨花板企业业绩下滑 - ST景谷2024年亏损7287万元 因收购的汇银木业净亏损3245万元[9] - 汇银木业拥有年产23万立方米刨花板和24万立方米纤维板生产线 2023年贡献营收5.5亿元[7] - ST景谷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亿元(下降45.03%) 亏损1.24亿元 核心资产被查封[9] - 鼎丰股份2024年营收8.08亿元(下降31.11%) 净利润4566.85万元(下降79.5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64亿元(下降33.92%) 净利润619.53万元(下降78.69%)[12] - 丰林集团2024年营收20.2亿元(下降13.7%) 亏损1.2亿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7.83亿元 上市14年来首次中报亏损4660.02万元[15] 逆势增长企业表现 - 兔宝宝2025年上半年营收36.34亿元(下降7.01%) 净利润2.68亿元(增长9.71%)[17] - 装饰材料业务收入29.85亿元(下降9.05%) 其中板材产品收入17.93亿元(下降16.45%)[19] - 辅材产品销售额10.07亿元(增长9.87%) 定制家居业务收入6.21亿元(增长4.46%)[19][21] - 海外市场收入1.91亿元(增长33.22%) 定制家居专卖店达1808家[21] - 千年舟2025年上半年营收20.03亿元(下降8.02%) 净利润7873.84万元(增长255.75%)[21] - 高端定制品牌柏菲伦业绩增长66.87% 定位华东地区中产客群[23][24] 产能与市场供需 - 人造板行业产能持续增加导致产销失衡 销量价格同步下降[12][15] - 房地产行业调整导致需求减少 企业停机时间增加[12][15] - 头部企业通过渠道拓展、产品多元化和海外市场实现突围[16][21]
研判2025!中国生态板行业市场现状、出口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环保型产品成为市场宠儿,行业集中度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1 09:16
行业概述 - 生态板是一种饰面人造板 具有装饰性好 不易变形 强度高 韧性好 木质感 市场消费量大等优点 广泛用于室内装饰装修领域[1] - 生态板可根据基材 装饰面 装饰图案 是否复合薄型材料进行分类 国家标准为GB/T 34722-2025[2] - 生态板起源于欧洲 凭借环保性能和先进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板材 但面临新型板材的竞争压力[1][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生态板市场规模为1850亿元[1][7] - 2024年环保型生态板产品占比提升至48% 其中ENF级产品占比达43%-48%[1][7] - 中国生态板产量占全球60%以上 2024年出口额达78.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39%[11] 区域分布 - 广西柳州是全国最大生态板基地 细木工板和生态板年产量占全国总量20%以上[1][9] - 柳州市拥有林业用地1920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超1亿立方米 人造板年产能约960万立方米[9] 竞争格局 - 行业技术壁垒较低 市场参与者可分为全国性成熟品牌 区域性扩张品牌和地方性中小品牌三类[12] - 头部企业包括鹏鸿木业 兔宝宝 福湘木业等 通过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1][13] - 前十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35%提升至2024年48%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1][13] 发展趋势 - 行业将朝着功能多元化 技术壁垒强化和全球化竞争方向发展[13] - 企业将加快转型升级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3] - 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增强 鹏鸿木业2025年1-5月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30% 欧盟市场占比达35%[11]
丰林集团:为子公司提供1700万元担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9:12
担保事项 - 公司为子公司百色丰林提供1700万元人民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期限为2025年8月26日至2026年8月25日期间主债务履行期满后三年 [1] - 担保无反担保安排 [1] 担保总额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8.2亿元人民币 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1.38% [1] - 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8.2亿元人民币 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1.38% [1] 收入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人造板行业占比94.42% 其他行业占比3.27% 林木行业占比1.72% 其他业务占比0.58% [1]
新华财经丨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期间 国家标准总数已达到4.7万余项
新华社· 2025-08-23 11:29
标准供给优化 - 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至16个月,制修订效率显著提升 [1] - 发布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具等重要标准,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更智能、更绿色 [1] - 实施《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强化标准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 [1] 标准质量提升 - 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的比率超过57%,科技与标准融合深化 [1] - 发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2400余项,支撑新领域新赛道发展 [1] -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程推动粗钢能耗限额标准修订,实现年节能超1000万吨标准煤 [1] - 发布居家养老、社保医保等国家标准,通过高标准提升民生服务品质 [1] 标准效力强化 - 出台安全生产、消费品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500余项,筑牢安全底线 [2] - 2024年上半年新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48项(同比增长131%),新发布106项(同比增长58%) [2] - 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关键领域标准实施,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提升至E0级(全球最严) [2] 国际标准合作 - "十四五"期间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2] - 实现500余项标准中外互认,推动中国标准在8个国际铁路项目中应用(含中吉乌、雅万高铁等) [2] - 启动非洲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赞比亚等),增强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