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突遭制裁!美国政府将复旦微电等23个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清单总量已超千家
钛媒体APP· 2025-09-13 10:39
美国出口管制行动更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9月12日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AR),将32个实体添加到管制实体名单中,涵盖中国(23个)、印度(1个)、伊朗(1个)、新加坡(1个)、土耳其(3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体[2] -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实体所有受EAR管辖的物项均须申请许可证,且许可证为"推定拒绝",部分企业还被标注Footnote 4,涉及超算及AI技术的相关生产物项也被纳入管制[3] - BIS称这些公司或机构存在"违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为,包括为中国的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和分销部门提供支持,以及参与生物技术、工程软件开发、半导体制造设备采购等领域,存在规避出口管制、为受制裁对象转运物项的风险[2]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实体情况 - 此轮有23家中国实体被列入实体清单,包括国产芯片上市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有限公司(复旦微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华岭股份(Sino Ic Technology)等[2] - 其中13个实体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机构,3家来自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其他还包括航天遥感、量子、授时系统、工业软件/工程软件、供应链与物流服务等领域[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美国BIS现有实体清单总条目数3351条,总部位于中国的实体清单总条目数量达1065条,占比近三分之一;而美国财政部经济制裁名单(SDN)共有17712个,其中地址在中国的有890个[10]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历史演变 - 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试图加强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AI和芯片技术和生产先进芯片的能力,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首次扩大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主要通过"行为主体管制"方式将部分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4] - 2020年BIS扩大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规则(FDPR),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将更多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并加强了对先进芯片和相关半导体制造设备(SME)的技术和国家/地区管控,例如使用极紫外光刻技术(EUV)和深紫外光刻技术(DUV)的SME[5] - 2024年BIS扩大管制范围,增加对先进封装中小企业、高带宽存储芯片(HB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管制,进一步限制中国实体获取半导体技术;同时增加对"节点无关"工具以及深紫外(DUV)和多重曝光技术的管制,并将130多个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6] 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变化 -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对芯片出口管制既有收紧也有放松,收紧措施包括将42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要求英伟达申请在中国销售其H20 GPU的许可证,并告知EDA公司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在中国销售,以及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6] - 宽松政策在于中美关税谈判期间BIS推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行动,取消对EDA公司许可要求、批准英伟达、AMD向中国销售AI芯片,条件是美国政府将获得15%的收益[6] - H20是英伟达基于上一代Hopper架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特供版"AI芯片,整体算力性能降低至H100的20%左右,虽然性能指标和最新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有较大差距,但其性能领先于绝大多数国产AI芯片,且支持英伟达软件生态[7] 重点被列入实体业务概况 - 复旦微电是国内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现已建立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金融、社保、汽车电子、城市公共交通、电子证照、移动支付、防伪溯源、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工业控制、信号处理、智能计算等众多领域[8]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于2018年整合组建,拥有31个国家级/院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截至2025年5月共有职工45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9] - 其他被列入实体包括华岭股份(Sino Ic Technology)、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实体[10] 许可证申请数据统计 - 根据美国商务部BIS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BIS及其跨部门审查的中国实体的申请许可证中有2641个申请获得批准,总价值约3350亿美元,1293个申请被拒绝、撤销或搁置,价值5450亿美元[10] - 涉及实体清单中国实体的申请数量从2018年的5个增加到2021年的1751个,约占中国所有许可申请的28%,2018-2023年约33%的涉及中国实体的许可申请被拒绝、撤销或搁置[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总数3351条同比增长19%,中国实体1065条同比增长48%,上海实体129条同比增长82%;美财政部SDN制裁名单总数17712条同比增长22%,中国实体890条同比增长69%,上海实体66条同比增长74%[11]
突发!美将13家中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是说芯语· 2025-09-13 08:22
美国商务部新增实体清单事件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声称这些实体存在违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为 包括获取美国原产物项用于中国军方现代化 航天防务及量子技术发展 为先进计算 集成电路制造和分销部门提供支持并直接服务于军方 政府及安保系统 参与生物技术 工程软件开发 半导体制造设备采购等领域 存在规避出口管制和为受制裁对象转运物项的风险 [1] - 美国曾于2025年3月25日将54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涉及先进人工智能 超级计算机 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开发等领域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维护自身全球科技和经济霸权地位 [1]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 - 北京复旦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复微迅捷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涉及HPC/AI芯片 [3] - 深圳市复旦微电子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3] - 长沙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常州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成都市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深圳市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行业 - 北京天益慧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北京清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航天遥感 量子 授时系统相关科研院所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被列入清单 [5]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被列入清单 [5] 工业软件与工程软件行业 - 香港DEMX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上海索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供应链与物流服务行业 - 华科物流(香港)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华科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 深圳新立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清单 [5]
【榜单揭晓】2024-2025年度中国科技产业投资榜 | 甲子引力X
搜狐财经· 2025-08-21 20:25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现状 - 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 旧模式退潮 新时代机遇显现[2] - 面临募资难 退出难 领投难三重困境 传统估值体系失效 科技投资进展缓慢[2] - 市场进行自我校准 资本重新定位 投资者需做出新选择[2] 科技投资趋势变化 - 一级市场呈现止跌回暖态势 募资 投资规模和事件数量实现正增长[2] - 退出路径拓宽 A股 港股及海外IPO数量稳中有升[2] - 存在投资回报周期过长 A股IPO审核周期拉长 LP回款压力 政府引导基金返投要求 赛道同质化内卷等堵点[2] 投资方向与逻辑演变 - 硬科技成为主导投资方向 企业规划与国家科技战略契合度产生额外溢价[3] - AI技术栈革新推动投资逻辑变化 AI Infra 具身智能 AI Agent成为新投资热点[3] - 国际资本重新审视中国科技产业 主权财富基金提升中国投资优先级 重点关注数字技术 先进制造 清洁能源和医疗健康领域[3] 投资机构角色转变 - GP从资金提供者向投后赋能者演变 最终成为产业生态构建者[3] - 新投资逻辑要求GP精准选项目并深度参与企业成长 形成可持续投资闭环[3] - 产业资本通过投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从技术供应商升级为产业组织者 构建战略护城河[3] 投资机构评选标准 - 管理规模占比10% 包括机构人员规模 基金管理规模 基金设立数量[6] - 募资能力占比20% 包括年度新增基金数量 新募集资金规模 募集资金来源[6] - 投资能力占比30% 包括年度投资项目数量 投资金额 项目估值变化 再融资情况[6] - 投资成绩占比30% 包括年度投资退出金额 投资回报率 退出方式[6] - 外界评价占比10% 包括社会责任感 媒体舆论 诚信经营[6]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投资机构 - 最佳投资机构TOP30包括创东方投资 达晨财智 峰瑞资本 华山资本 黄海资本 联想创投 普华资本 深创投集团 苏创投 同创伟业 祥峰投资 毅达资本等30家机构[8]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丰年资本 高捷资本 广开基金 国升基金 海珠城发 狮城资本 襄永资本 芯联资本 芯能创投 中鑫资本[9] - 最佳投资人TOP20包括陈凯 陈颖峰 单俊葆 页载 贺志强 姜明达 蒋纯 金昂生 李骁军 王俊生 王文荣 吴叶楠 许达来 杨胜君 杨永成 叶卫刚 殷伯涛 袁亚光 张驰等20人[9][10] 人工智能投资机构 - 最佳投资机构TOP30包括BV百度风投 Monolith砺思资本 峰瑞资本 高榕创投 红杉中国 金沙江创投 九合创投 联想创投 梅花创投 奇绩创坛 清智资本 五源资本 IDG资本等30家机构[11][12]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创世伙伴创投 厚雪资本 南山资本 山行资本 心资本 海珠城发 华映资本 赛智伯乐 小苗朗程 银杏谷资本[13] - 最佳投资人TOP20包括曹曦 陈昱 程天 高雪 蔡伟 黄明明 李丰 刘芹 刘元 牛奎光 线性资本 张HF 张煜 郑俊聪 郑庆生 郑晓锋 周志峰 朱天宇 朱啸虎等20人[13][14] 高端制造投资机构 - 最佳投资机构TOP30包括IDG资本 北极光创投 创东方投资 初心资本 达晨财智 东方富海 方广资本 丰年资本 复星创富 高榕创投 国中资本 海松资本 红杉中国 花控基金等30家机构[14][15]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鼎兴量子 花义创投 山行资本 襄禾资本 银杏谷资本 弘晖基金 黄海资本 狮城资本 协立投资 追创创投[16] - 最佳投资人TOP20包括方正浩 樊利平 富欣 黄河 江冬云 乐金鑫 梁国智 李良 李锐 施平安 王光熙 王华东 叶冠泰 刘斌 余杨 章高男 车扬 产丰 祝晓成 朱岩等20人[16][17] 医疗健康投资机构 - 最佳投资机构TOP30包括IDG资本 北极光创投 博沅资本 鼎晖VGC 高瓴创投 高榕创投 国寿股权投资 国投创合 海尔创投 引晖喜笑 红杉中国 华盖资本 汇鼎投资 经纬创投等30家机构[17][18]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Pivotal碧沃投资本 鼎心资本 国科嘉和 荷塘创投 幕方创投 丹麓资本 学营资本 海松资本 静水湖创投 协立投资[18] - 最佳投资人TOP20包括蔡大庆 陈侃 陈鹏辉 顾翠萍 金炉 井绪天 乐贝林 柳丹 石晟昊 史云中 宋高广 医H 王俊峰 徐传陞 徐洁 许川林 易诺青 产群 赵媛媛等20人[18][19] 新能源与新材料投资机构 - 新能源最佳投资机构TOP20包括IDG资本 达晨财智 东方富海 高瓴创投 高榕创投 国新基金 恒旭资本 红杉中国 经纬创投 朗玛峰创投 普华资本 深创投集团等20家机构[19] - 新材料最佳投资机构TOP20包括IDG资本 达晨财智 复星创富 光速光合 国投创合 国中资本 红杉中国 厚雪资本 华映资本 绿动资本等20家机构[21] - 新能源活跃投资机构包括CMC资本 北京泰康投资 创世伙伴创投 德联资本 复星创富 海松资本 华映资本 静水湖创投 九智资本 村资本[21] - 新材料活跃投资机构包括高捷资本 弘毅投资 华义创投 嘉御资本 梅花创投 沃衍资本 梧桐树资本 襄禾资本 榆煤基金 紫金港资本[22] - 新能源与新材料最佳投资人TOP10包括白波 顾晓立 郭鑫 刘二海 陆永涛 孙达飞 项晓骁 辛旺 前信华 赵阳[23] 企业服务投资机构 - 最佳投资机构TOP10包括常春藤资本 初心资本 复星创富 高成投资 经纬创投 靖亚资本 蓝驰创投 梅花创投 用友产投 愉悦资本[24][25] - 活跃投资机构包括创世伙伴创投 奇安创投 陕创投 狮城资本 心资本[25] - 最佳投资人TOP5包括无媚 田江川 尹乐 郑靖伟 周伟[25] CVC与LP机构 - 最佳CVC科技投资机构TOP20包括TCL创投 北汽产投 比亚迪投资 创维投资 广汽资本 哈勃投资 海尔资本 恒旭资本 吉利资本 昆仑资本等20家机构[32][33] - 最佳科技投资LP TOP30包括安徽省高新投母基金 策源资本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 学龄资本 光大控股母基金 广州产投资本 国投创合 国新基金等30家机构[33][34] - 活跃科技投资LP TOP10包括北京康福绍等10家机构[34] 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包括第盟半导体 为旌科技 芯明智能 曦望SUNRISE 行云集成电路 影微创新 奕行智能 亿铸科技 中昊芯英等企业[4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包括爱诗科技 硅基流动 阶跃星辰 基流科技 潞晨科技 生数科技 庭宇科技 无间芯穹 中科紫东太初等企业[40][41] - 具身智能领域包括加速进化 千寻智能 穹彻智能 松延动力 它石智航 星海图 银河通用机器人 众擎机器人 逐际动力 自变量机器人等企业[41][42] - 高端制造领域包括东方空间 格恩航天 氨星光联 蓝星光域 申科谱工业 时代飞鹏 时的科技 沃兰特航空 星移联信 新菲光等企业[42] - 医疗健康领域包括百林科 橙帆医药 大睿生物 分子之心 迦进生物 阶梯医疗 士泽生物 通瑞生物 泽安生物 智冉医疗等企业[42][43] - 新能源领域包括安迈特科技 博萃循环 光晶能源 海尔新能源 时代储能 溯驭技术 欣界能源 液流储能 隐功科技 中海储能等企业[43] - 新材料领域包括宸泰新材 叮刨纳木 幻量科技 纳力新材料 朴烯晶 深度原理 星传新材 亚泽石英 智仑超纯 中科国生等企业[43][44]
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胜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5:25
城市经济排名与产业升级策略 - 全国经济总量前30强城市排名存在动态变化 有城市进步 也有城市相对退步 [1] - 进步城市如南通和烟台需巩固优势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完善产业链配套 防止自满 [1] - 失速城市如广州 佛山和东莞需加快转型步伐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1] 产业升级政策与措施 - 城市政府可制定产业升级规划和负面清单 明确鼓励类 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 [1] - 通过专项扶持基金 税收优惠和土地政策倾斜引导资源流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领域 [1] -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共建产学研平台 推动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 - 鼓励制造业服务化 淘汰落后产能 将绿色低碳塑造为产业新竞争力 [1] 人才与要素保障 - 产业升级需要人才升级 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和高技术工匠 [2] - 推动本地院校优化专业设置 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实战型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2] - 保障土地 资金等要素向优质项目高效聚集 打造上下游协同的特色产业集群 [2] 具体城市案例与数据 - 广州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提升3.7个百分点 [2] - 广州汽车零部件制造投资同比增长48.4% [2] - 佛山和东莞需减少对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依赖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2] 佛山产业升级路径 - 佛山经济根基在传统制造业 其升级是稳定基本盘的关键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仍有空间 特别是在生产流程优化 预测性维护和个性化定制等场景 [3] - 可借鉴西樵镇启动AI数智服务平台和共建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的做法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I赋能中心 [3] 新兴产业培育与资本支持 - 佛山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低空经济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领域 [3] - 需结合自身基础精准选择细分领域 发挥现有产业集群效应 [3] - 可借鉴禅城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启航 领航产业基金的1+1产业基金体系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 跨境电商与全球化策略 - 增速不理想城市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 借鉴顺德组织家电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带企业以顺德军团形式参展跨境电商交易会的模式 [4] - 推动优势产业带借助跨境电商直达全球消费者 培育自主品牌 提升附加值 [4] - 地方政府需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优化跨境服务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4] 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 -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以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4] - 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利用全球智力资源 吸引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高端制造基地 [4]
珠海高新区今年上半年GDP增长8.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8:56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获悉,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 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连续 18个月保持20%以上较快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7亿元,同比增长40.6%,增速领跑珠海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亿元,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较快增长…… 上半年,珠海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增长迅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20%,该高新区工业前50强企业实现产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27.0%,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和 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深耕"3+3+1"产业体系,集聚算力供给服务、应用场景开放、科创平台共享等能 力,修订实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条",推进建设"五大创新中心",多措并举助力产业发展提质 提速。上半年,珠海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分别实现经济规模63.35亿元、 84.10亿元,同比增长38.43%、24.83%。 上半年,珠海高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项目89个、项目计 ...
昔日荔枝林,今成科学城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8
发展历程与区域规划 - 松山湖从荔枝林起步 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成为科技创新爆发点 [2] - 2018年整合周边镇区建成90.5平方公里松山湖科学城 布局散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等重点项目 [2] - 形成涵盖机器人装备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化格局 [4] 产业集群与企业生态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海柔创新、云鲸智能等独角兽企业 覆盖家庭服务/智能运动/娱乐休闲机器人领域 [3] - 基地内逸动科技船用动力设备应用于多个绿色景区 本末科技推出直驱电机轮足机器人 LiberLive研发无弦吉他 [3] - 科学城聚集17000户市场主体 含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70家国家高新企业/64家上市及后备企业/25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4] - 234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 产业生态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全链条支持 [4][3] 金融支持体系 - 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首期5亿元) 参与50亿元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 [6] - 建立每年1亿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 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损失最高补偿50%本金 [6] - 提供信用贷款贴息和科技金融纾困政策 显著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缓解研发投入现金流压力 [6]
科股早知道:AI驱动下的该行业发展供需对接会将召开,机构称其是国产算力发展之基
钛媒体APP· 2025-08-08 08:30
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 元,占全球约50%。太平洋证券认为,随着AI大模型的迭代以及硬件技术的突破,有望加速人形机器人 产业化落地。 必读要闻三:光伏行业有望在政策的助推下落实相关改革举措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近 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充分反映光伏行业企业诉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现向各单位公开征集对 《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光伏行业实际情况,重点从价格 必读要闻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浪潮中,这类产品正推动产业边界重构 据报道,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再到智能体,近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年一个热点。今年世界人 工智能大会,首发、首秀的智能体令人目不暇接。据了解,过去3个月涌现的智能体相关产品,超过了 去年全年的总和,这场科技行业的"奥运会"才刚刚开始。 Al Agent的兴起并非偶然。大模型、算力供给、能源供给、开源、生态系统 ...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收官!多部门解读成效、展望新目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0:47
2025年是国务院印发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 案》)的第一阶段目标收官之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8月5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宣布,三年来,广东 围绕"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南沙所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全 力推进五大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南沙开发开放呈现蓬勃生机,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7.8%和75.9%,与港澳合作更加紧密,服 务双循环作用显著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会上,广东省南沙工委及省大湾区办、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实 《南沙方案》的三年成效等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年累计将南沙100个重大项目 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 台,国务院于2022年6月正式印发实施《南沙方案》,明确了建设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 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 ...
深圳实施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 单个项目资助最高3000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8-03 08:21
深圳市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项目申请指南》,重点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与端边智能、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光载信息、合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项目 [1] - 资助项目总数不超过309个,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1] - 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予以支持,提升深圳市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1] - 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可于8月29日前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1] 项目牵头单位要求 - 牵头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 [2] - 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新材料、新能源专项的,要求是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或者2024年度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或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 [2] - 或是经国家、省、市工信部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是深圳市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入库企业,或是经深圳市科技部门认定为"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的单位,或者是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注册时间在2020年6月30日后) [2] - 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的,还要求其2024年度或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或研发费用)不低于申请资助金额的2倍 [2] - 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则不受此限制 [2] 产学研合作与具体项目 - 深圳鼓励产学研用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科技创新,深圳市内外(含港澳)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均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项目 [3] - "面向工业场景的'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的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3] - 主要研发内容包括面向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模型技术等 [3] - 该课题要求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申请专利不少于10件,并设置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期限 [3]
广州中院受理合芯科技破产审查申请,听证会将于8月6日举行
巨潮资讯· 2025-07-30 18:06
(校对/黄仁贵) 7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通知称,6月26日,申请人姚骏俊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申请将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移送破产审查。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破产审查,定于8月6日下午15:00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 院第60法庭进行听证。 本案由审判员陈丹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赖鹏有、王璇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如果合芯科技对该破产清算申请或合议庭组成人员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向法院书 面提出并附相关证据材料,逾期提交或未提交视为无异议。 资料显示,合芯科技成立于2014年。公司基于高端处理器技术永久授权和研发能力,聚焦国产化高端服 务器处理器芯片设计、研发,同时业务覆盖服务器整机定制、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服务。合芯科技 曾凭借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被评为广州市"未来独角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