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复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8家科技型企业提前入驻,香港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
长江日报· 2025-11-05 08:38
11月4日,香港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硚口香港中心揭牌。8家科技型企业提前入驻,签约技术服务合 同超百万元。 当天,记者探访研究院,看到了一批即将在汉产业化落地的前沿产品。脚踩自行车、头戴VR眼镜,已在香港社区中心应用的"VR自行 车"训练产品可帮助认知障碍患者在虚拟场景中完成买菜、坐公交等任务,达到康复锻炼目的。 签约现场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发展潜力巨大,为学校科研成果落地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以及丰富人才资源。"研究院院长何明光介 绍,研究院是香港理工大学在华中地区设立的首个创新研究院,将成为连接两地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 重要平台。 据悉,研究院首期项目聚焦大健康领域,设立眼科视光学、光电健康检测、智慧乐龄康复、智慧护理四大专业研究中心,推动人工智 能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一台会唱歌、会打鼓的具身大型智能机器人,未来能在养老中心"上岗",陪伴老人下棋、娱乐。"硚口大健康产业集聚,人工智能产业 配套完善。"深圳市纪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恒锋介绍,目前,公司已与研究院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并计划在硚口注册子公 司,针对华中地区市场需求进 ...
中国平安在深首家医院开业,“保险+康复+养老”协同再进一步
第一财经· 2025-11-03 17:10
千亿赛道上的"供给侧改革" 在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明亮的大厅里,治疗师正引导一位脑卒中患者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步态训练。不远处的平板电脑就能清晰看到患者每一块肌肉的发力 数据和恢复曲线。这不像传统印象中充满消毒水味的医院,更像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人体功能修复4S店"。 2025年11月1日,中国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打造的自营旗舰康复机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开门迎客,这是深圳第二家三级专科康 复医院,也是中国平安在深圳总部开设的第一家医院,旗下北大医疗的第八家医院。 作为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一次关键落子,深圳北医康复医院不仅为大湾区带来更加丰富康复资源,同时,也正在成为平安与用户之间最新 的价值纽带。 康复医疗遇上"家庭温馨"与"AI大脑" 走进深圳北医康复医院,你会发现它正在悄然改写康复医疗的"语法规则"。 想象一下,一位骨科术后的患者,他的康复之旅不再是孤军奋战。医院打造的"多专科康复诊疗矩阵"——神经、骨与关节、儿童、老年、脊髓损伤、疼痛六 大专科——为他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康复梦之队"。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这里的病房,更像一个温馨的家。医院打破传统医疗的冰冷场景,构建了 ...
中国平安在深圳首家自营医院开业,直面康复医疗市场缺口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2:06
作为中国平安在大湾区总部重点落棋的医养战略,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有何特色? 步态分析、骨骼机器人、脑机接口——这些前沿技术不仅在医院里逐步落地,也为大湾区"医险协同"带 来新探路。11月1日,中国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打造的自营旗舰康复机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在深 圳宝安开业。记者注意到,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是中国平安在深圳地区的首家自营医院,也成为深圳市第 二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从开业当天披露的数据看,该医院总建筑面积近30000m²,核定床位301张,配备重症监护区、水疗中 心等功能区域,设立神经、骨与关节、儿童、老年、脊髓损伤、疼痛六大康复专科,建立"多专科康复 诊疗矩阵",可覆盖从急性期重症康复到慢性期居家照护的全场景需求,年接诊量预计可达10万人次。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是平安响应"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部署, 也是公司"医疗养老"战略布局的关键动作。不仅有利于深圳康复医疗专业水平升级,也将升级打造"保 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模式,与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形成"南北呼应",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市民带 来更高层次的医养融合服务。 深圳康复床位缺口超4000张, 大湾区市场需求没有 ...
中国平安在华南布局的首家康复医院正式开业,落子广东深圳
新浪财经· 2025-11-01 22:28
公司战略与项目概况 - 中国平安与北大医疗集团共同打造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于11月1日正式开业 [1] - 该项目是公司在华南布局的首家康复医院,定位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核定床位逾300张,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1] - 公司表示此举是响应"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部署,也是"医疗养老"战略布局的关键动作 [1] 业务模式与协同效应 - 该项目旨在创新打造"保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模式 [1] - 模式将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客户带来更高层次的医养融合服务 [1] 医院核心特色与服务矩阵 - 医院核心特色体现在多专科康复诊疗矩阵、家庭式康复生活馆和AI +精准康复闭环 [1] - 北大医疗集团旗下运营北大国际医院等6家综合医院,形成以三级综合医院为引领的医疗服务矩阵 [1] - 新医院与北大医疗康复医院以及14家健康管理中心,共同搭建起"预防-诊疗-康复"的完整服务体系 [1]
中国平安旗下深圳北医康复医院开业,汇聚领军专家、打造六大康复专科 “保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
全景网· 2025-11-01 16:50
医院开业与核心定位 - 中国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自营旗舰康复机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于11月1日在深圳宝安区开业 [1] - 该医院是公司在深圳的首家自营医院,也是深圳市第二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总建筑面积近30000㎡,核定床位301张,年接诊量预计可达10万人次 [1] - 医院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化康复医学领航者,致力于打造大湾区专业康复医疗标杆 [10] 战略意义与业务协同 - 医院开业是公司响应“加快建设健康中国”部署及深化“医疗养老”战略布局的关键动作 [4] - 旨在升级打造“保险+康复+养老”深度协同模式,与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形成“南北呼应” [4] - 作为“医疗养老”生态中的高品质自营旗舰,医院将助力公司“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化落地 [14] 医疗服务特色与能力 - 医院构建三大核心优势:多专科康复诊疗矩阵、行业创新的家庭式康复生活馆、AI+精准康复闭环流程 [13] - 设立神经、骨与关节、儿童、老年、脊髓损伤、疼痛六大康复专科,由学科带头人及国家运动队保障医生领衔 [13] - 以“家庭式服务+AI赋能”为业务特色,配备“1+N”护士管家团队,并深度融入外骨骼机器人、3D体态步态分析系统等智能康复设备 [4][13] 支付体系与康养闭环 - 医院正接入平安健康险高端医疗直付系统,未来将打通医保平台并对接其他国内外商业保险,实现“三保联动(医保/商保/跨境保)” [17] - 医院与平安臻颐年养老中心建立深度协作,形成“院中—院后—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养闭环,其专业运营经验还将赋能公司居家养老业务 [17] 生态圈赋能与财务表现 - 公司医疗养老生态圈通过“产品+服务”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5年9月末,近2.50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享有相关服务权益 [19] - 2025年前三季度,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19] - 自营旗舰北大医疗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41.0亿元,旗下拥有6家综合医院、14家健康管理中心及2家专科康复医院 [19] 市场需求与行业背景 - 康复医疗是民生健康保障的重要需求,关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并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8] - 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康复医疗需求持续攀升,但高品质、智慧化康复资源稀缺 [8]
不同外骨骼机器人下肢训练方式对卒中神经网络重塑的直接影像证据
机器人圈· 2025-10-30 19:07
研究核心观点 - 外骨骼机器人被动训练与助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重塑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被动训练更有利于促进患侧运动网络恢复 而助力训练可能引发对侧代偿性激活 抑制长期神经功能回归 [2][4][5] - 研究首次通过实时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揭示两种训练模式的神经机制差异 为外骨骼康复精细化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4] - 脑网络是否向有利于运动能力根源恢复的方向重塑 应作为评价训练方式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而非仅依赖患者动作表现变化 [5][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表现为患侧皮层驱动能力下降和双侧网络失衡 传统物理训练无法精确调控脑网络结构恢复方向 [3] - 外骨骼机器人临床应用面临关键不确定性 即被动训练与助力训练是互补协同还是存在适应性冲突 此前缺乏明确神经影像学证据 [3] - 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强化了康复应以神经机制为目标导向的理念 推动卒中康复向更科学精准的路径演进 [7] 研究概述与发现 - 研究纳入五十余例亚急性期卒中患者 进行为期两周的外骨骼步态训练 并采用fNIRS技术动态监测脑功能 [4] - 被动训练能更直接促进患侧运动相关网络同步化 使皮层间信息交互更符合健康步态策略 其神经调控效应与运动功能改善呈一致性趋势 [4] - 助力训练在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易引发对侧广泛脑区增强性激活 模式偏向代偿化依赖 未与核心运动网络恢复形成良性耦合 短期可行但难以推动长期恢复 [5]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成立脑机交互康复中心
贝壳财经· 2025-10-25 20:45
合作项目启动 -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脑机交互康复中心正式揭牌,并与上海大学脑机工程研究中心启动“脑机接口科研合作项目” [1] - 合作旨在构建“从临床中凝练科学问题,在科研中迭代技术,到临床中实现转化”的闭环模式 [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脑机接口技术正推动康复医学从“被动适应”向“主动重塑”转变 [1] - 脑机交互康复中心将系统化、规模化推进技术应用,打造集临床康复、技术研发与转化、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高地 [1] - 现场演示了脑控轮椅、脑电采集康复训练等设备,展示了技术在脑卒中后遗症、意识障碍患者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场景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愿景 - 医院将以开放协同姿态构建医工结合创新生态,致力于打造中国康复医疗领域的创新标杆 [1] - 医院被期望努力打造成为“国际化临床研究型康复医院”,并成为推动丰台区“大健康”理念落地的重要力量 [2]
伟思医疗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0.68%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21:45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1.58%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0.68% [1]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4亿元,同比增长69.02%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4.87%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2.40万元,同比增长14.99% [1] - 第三季度单季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962.13万元,同比增长33.74% [1] 技术与战略布局 - 公司拥有磁刺激、电刺激、电生理、机器人、激光、射频六大核心技术平台 [1] - 公司以前沿技术为驱动,重点布局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AI医疗三大战略领域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路径,打造精准化、智能化、闭环化的新型康复医疗体系 [1]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加速海外国际化布局,高频参与国际展会并获得市场持续积极反馈 [2] - 随着产品准入资质的持续突破,海外业务有望在中长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2]
通讯丨中国援建康复中心帮助孟加拉国患者重拾行走希望
新华网· 2025-10-22 14:32
项目概况 - 中国援建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于今年8月底正式启用 [1] - 中心设在孟加拉国医科大学超级专科医院内,配备80余件先进康复设备,部分设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 [1] - 该项目是中孟医疗卫生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3] 技术能力与服务范围 - 先进的机器人能够提供高度精准的物理治疗、神经康复服务以及量身定制的长期护理 [2] - 中心旨在为枪伤、头部创伤和脊髓损伤等重伤患者提供国内治疗,大幅降低治疗费用 [2] - 中心目标是未来每天能够接收20至30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2] 运营与培训 - 中国派遣生物医学工程师团队对孟加拉国医科大学超级专科医院的20多名医生和物理治疗师进行专业培训 [1] - 中心首批患者正陆续出院,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2] - 医院计划以该中心为基础开展机器人康复相关研究,推动孟加拉国康复医学发展 [3] 患者反馈与影响 - 患者德万在接受机器人康复系统治疗后,其原本移动困难的左侧腿部已能随机器活动,感觉越来越好 [1] - 患者伊斯拉姆对医生的态度、诊疗方式以及先进的治疗设备印象深刻,对康复充满信心 [2] - 该中心被视为希望的象征,意味着民众可在本地接受高科技医疗服务 [3] 合作拓展 - 今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孟加拉国民众赴华进行医疗旅游,已有多批患者及医疗从业人员前往中国接受治疗或开展医疗培训合作 [4]
南京明州康复医院签约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
扬子晚报网· 2025-10-21 16:16
2025年,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明州教学医院揭牌仪式在南京明州康复医院圆满举行。此次合作聚焦康复医学领域,标志着双方将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 康复医院临床资源,共同推进康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为区域康复医疗服务注入强劲动能。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马琪,实践 教学管理中心主任王亚民,医学技术系执行主任王玉珠,教务处处长廖宜威及南京明州康复医院孙阳副院长、徐晓丽主任、李东瑞及丁敏治疗师长等相关 负责人出席本次仪式。 仪式现场:共启康复医学新征程 医学技术系王玉珠执行主任则表示,25年的康复实习工作计划于10月下旬开始,届时将输送一批新鲜康复力量来院,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孙阳副院长则为与会嘉宾们详细介绍医院发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教学、医疗服务等,现场互动频繁。 在院校双方的见证下,揭牌仪式有序进行。安徽医科大学马琪常务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安徽医科大学非常重视临床与教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本次合作将 以康复学科为突破口,通过"临床-教学-科研"三维联动,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康复人才。未来期望能够扩大合作范围,在康复的基础上,增加 临床医学及医技护理专业的实习带教,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