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老百姓被骗倾家荡产,利用比特币做骗局,凭一己之力骗走5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01
案件概述 - 一名化名张雅迪的钱志敏在伦敦法庭承认操控全球最大比特币洗钱案,涉案金额近500亿人民币[1] - 案件庭审预计持续12周,中国办案警官将赴英作证,受害者通过视频参与[8] 诈骗手法 - 钱志敏于2014年在天津注册蓝天格锐公司,推出十款理财产品,包括治霾神器和生命环手环,瞄准中老年投资者[3] - 公司承诺每天每份投资可获得约160元分红,合同到期回报率高达3倍,并利用比特币概念制造高科技光环[3] - 蓝天格锐在2014年至2017年间吸收430亿元资金,平均每个受害者被骗走33万多元[3] 洗钱操作 - 钱志敏利用比特币匿名性,在2014年到2015年投入11.4亿元购买6.1万枚比特币,将私钥刻在金属片上藏于U盘[5] - 在英国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触发反洗钱警报,导致2024年4月在约克被捕[6] - 英国警方冻结的比特币按2025年9月市价计算价值已飙升至493.5亿元[6] 司法合作与追赃 - 中英两国展开司法合作,伦敦警方依据《2002年犯罪收益追缴法》冻结资产[6] - 英国检察署表示需等民事追偿程序推进到特定阶段后才会与中国接触[6] - 截至2023年受害者仅收到不到本金13%的清退款,总额仅28亿元[6] 法律障碍与行业影响 - 英国法律允许无人认领的资产由警方和内政部分走一半,受害者可能最多只能拿回240亿元[8] - 2024年4月2500名受害者向中国公安部提交联名信,律师团向英国高等法院申请民事追偿[8] - 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经济犯罪新趋势,犯罪分子通过境外交易平台兑换比特币再用混币技术混淆流向[8] - 案件暴露监管漏洞,比特币的跨境流动性使得追赃难度倍增[8]
若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开始,一半家庭都可能面临“5大难题”
搜狐财经· 2025-10-06 21:25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40元,名义增长5.3% [1] - 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居民消费需求萎缩、房地产市场低迷、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 家庭资产配置困境 - 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存款利率处于低位 [3][5] - 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品种投资风险上升,R2以下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 [5] - 家庭面临两难选择:低利率存款难以接受,高收益投资面临本金亏损风险 [5] 房地产市场趋势 - 全国平均房价跌幅超过30%,未来几年房价下跌成定局 [7] - 房价自2022年进入长期调整周期,从二三线城市蔓延至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7] - 国内家庭大量财富集中于房产,房价持续下跌将导致家庭资产缩水 [8] 居民收入与偿债压力 -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出现裁员降薪,职工收入下降或失业 [10] - 市场竞争激烈,生意人感受赚钱难度增加,收入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10] - 固定利率房贷合同使居民难以享受利率下降好处,偿债压力持续 [10] 二手房市场状况 - 2025年9月二手房挂牌量突破730万套,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挂牌量均超过14万套 [12] - 多套房产家庭变现难度加大,部分大型居民小区每月上百套房子抛售,价格持续走低 [12] 创业环境分析 - 银行存款利率低和工作难找促使部分家庭动用积蓄投资创业 [15] - 创业成功概率低的原因包括传统行业严重过剩、电商平台冲击实体企业、房租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 [15] - 小微企业面临成本支出不断攀升的挑战 [15]
关于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理财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54
投资基本情况 - 公司近期收回到期理财产品本金48,300万元,实现收益66.87万元,本息合计48,366.87万元 [1][4][9] - 公司新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为43,000万元 [3] - 理财产品期限分别为28至35天不等,共涉及8笔投资 [6] 资金管理与投资目的 - 投资目的为提高闲置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降低财务成本,为公司和股东谋求较好投资回报 [2] - 资金来源为闲置自有资金 [5] - 资金投向为结构性存款,与汇率、利率、贵金属、大宗商品、指数等标的挂钩 [7] 审议程序与授权额度 - 公司董事会和2024年年度股东会批准使用不超过20亿元(单日最高余额)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业务,额度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10] - 授权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有效 [10] 理财产品持仓与历史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3日,公司尚未到期赎回的理财本金余额为62,500万元,占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余额的18.17% [18] - 最近十二个月累计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846,800万元(共150笔),单日最高余额110,000万元,已收回784,300万元(136笔),期末未到期本金62,500万元(14笔) [19] 投资影响与资金管理策略 - 理财业务以保障经营性收支为前提,不影响日常资金周转和业务发展需求 [18] - 公司仅针对短期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旨在提高资金效率,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 [18]
岩山科技(002195)披露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进展公告,9月17日股价下跌2.38%
搜狐财经· 2025-09-17 17:4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7日收盘价8.6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8% [1] - 当日最高价8.82元 最低价8.55元 开盘价8.72元 [1] - 成交额65亿元 换手率13.44% 总市值488.23亿元 [1] 理财投资情况 - 2025年5月30日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 6月24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60亿元理财额度 [1] - 额度有效期12个月且可滚动使用 资金来源为闲置自有资金 [1] - 新增购买理财产品金额107,161.31万元 涵盖ETF/FOF/私募基金/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 [1] - 产品类型主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 投资主体包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1] 理财成效与风控 - 前十二个月累计购买理财产品314,794.11万元 已实现实际收益1,219.12万元 [1] - 已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包括授权管理层决策/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董事检查 [1] - 投资不影响正常经营 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获取合理回报 [1] 公告信息 - 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进展公告》 [2]
汇达社区:凭硬核实力突围,成投资理财领域亮眼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44
在风险管控上,汇达社区更是下足功夫:不仅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还与知名银行合作实现资金专户管理,从资金层面保障投资者权益;同 时,团队积极参与区块链金融试点项目,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提升交易透明度,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这种"技术+风控"的双重 保障,让投资者安全感大幅提升,也成为团队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关键优势。 真正让汇达社区"一战成名"的,是实打实的实战成果。在区块链与潮玩等新兴领域,汇达社区展现出强大的项目运作能力。其中,"潮玩宇宙"项 目的成功推广堪称经典——团队凭借广泛的行业资源、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细致的运营指导,不仅让项目快速打开市场,更帮助众多参与者实现了 收益增长,甚至有不少人借此达成"财务自由"。这一案例不仅让汇达社区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更让行业看到其"选品精准、运营专业"的实力,印 证了投资者口中"资源挺广的,还是很专业""挺有格局,有点实力"的评价。 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汇达社区团队的"黑马"之路并非偶然。它既源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也得益于专业团队的硬核支撑,更离不开对投 资者需求的持续关注。如今,随着口碑的不断积累与实力的稳步提升,汇达社区正从"行业黑马"向"行业标杆 ...
北京振农资本项目延迟处理背后:运营模式、应对策略与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审视
搜狐财经· 2025-08-10 23:22
公司事件 - 北京振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振农资本项目发生延迟处理事件 [1] - 振农资本线上投资项目资金流向特定项目并通过项目盈利获取收益 项目类型多样 [1] - 公司发布公告说明情况并制定解决方案方向 积极与用户沟通力求达成共识 [3] 行业风险 - 互联网投资理财存在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隐患 [3] - 市场方面受经济形势等影响波动大 [3] - 部分平台存在信用缺失问题 [3] - 项目延迟或与市场风险导致盈利未达预期有关 [3] - 投资者对项目进展担忧反映出信用风险 [3] 行业建议 - 投资者应提升风险意识并充分了解投资项目 不盲目跟风 [4] - 监管者需加强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法规以规范市场秩序 [4]
潮商大佬跑路英国自曝六次爆雷史,称“这行业离监狱最近”
商业洞察· 2025-05-16 17:24
核心观点 - 广东省金钥匙控股集团董事长林春浩在败光20亿后跑路至英国,声称"经营失败非诈骗",但被质疑为"贾跃亭翻版" [1] - 公司通过高息理财产品和虚假国企背景吸引大量中老年投资者,涉及金额达13.4亿元,最终资金链断裂导致数千投资者血本无归 [3][10][14] - 林春浩自称十余年经营总费用高达20.54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员工工资、客户利息和填补业务坏账,但实际流向P2P、虚拟货币等高风险领域 [16][17] 公司背景 - 林春浩为潮汕商人,拥有政协委员、金融博士等多重身份,家族从华强北电子元器件起家,曾垄断多个IC芯片的亚洲独家授权 [5][7] - 2014年接手家族企业后转型为"金融+互联网+实体"的跨界集团,号称管理20亿政府基金,参建8000公里路桥 [8] - 2022年宣称交易额37.29亿,利润12.32亿,利润率高达33.03%,但实际业绩存疑 [12] 业务模式 - 通过年化6%-9%的市政工程项目为诱饵,针对中老年投资者设计"熟人推荐+高收益陷阱"模式 [10] - 产品收益表显示投资金额从2万到1000万不等,最高年化收益率达9.5%,按月分配利息 [11] - 虚构"市政工程债权九号产品",谎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实际与非法"定向融资计划"无异 [12] 资金流向 - 募集的13.4亿元资金未投入宣称的市政项目,而是流向P2P、虚拟货币、股市等高风险领域 [12][16] - 旗下深圳市兴欣怡贸易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前海金钥匙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进入清算 [14] - 林春浩自称亏损7.15亿元,但被质疑早有资产转移至英国的准备 [16]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潮商群体"敢为天下先"与过度冒险的双重特性,以及利用宗族纽带构建商业网络的特点 [17] - 反映当前理财市场存在的"高息诱惑"和"假国企"问题,对投资者教育提出警示 [10][12] - 律师指出该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金额远超"数额特别巨大"标准 [14]
败光20亿!潮汕大佬公开承认跑路,声称「人在英国,一定还钱」
创业家· 2025-05-11 18:06
核心观点 - 广东省金钥匙控股集团董事长林春浩跑路至英国,涉及非法集资骗局,败光20亿资金 [3][4] - 公司通过虚假国企背景和高息理财产品(年化6%-9%)吸引中老年投资者,涉及金额达13.4亿 [15][16][22] - 林春浩声称经营失败非诈骗,自称亏损7.15亿,但未带走一分钱 [3][27] - 公司虚构政府基金项目,资金实际流向P2P、虚拟货币、股市等高风险领域 [22] 公司背景 - 林春浩拥有政协委员、海归精英、金融博士等头衔,曾为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常务副会长 [9] - 家族从华强北电子元器件代理起家,曾垄断多个IC芯片亚洲独家授权 [11] - 2014年成立金钥匙集团,转型为"金融+互联网+实体"跨界企业 [12] - 公司宣称管理20亿政府基金,参建8000公里路桥,营造国企背景假象 [13] 骗局手法 - 通过"熟人推荐+高收益陷阱"模式吸收资金,受害者多为广东地区中老年人 [5][15] - 伪造《市政工程债权九号产品推介文件》,谎称隶属国务院国资委 [20] - 2023年宣称交易额37.29亿,利润12.32亿,利润率33.03% [21] - 跑路前仍在向投资者许诺高息,称当月签约可多拿1个点利息 [21] 资金流向 - 林春浩承认资金用于员工工资、客户利息和填补业务坏账 [29] - 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收购恒大商业票据,随企业爆雷无法兑付 [29] - 投入巨资组建虚拟货币交易团队,几乎全盘亏损 [29] - 十余年经营总费用约20.54亿,含客户利息、员工工资等 [29] 投资者损失 - 单个投资者损失从30万至650万不等 [4][5] - 投资者持有《市政项目投资合同》变为废纸 [5] -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已立案调查 [4] - 公司下属企业股权被冻结,部分进入清算程序 [22]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潮商群体中"资产转移"的隐秘路径 [28] - 反映部分企业利用宗族纽带构建商业网络进行高风险操作 [29] - 对普通投资者财务安全教育提出警示 [30] - 律师建议查看金融牌照,收益率超6%需提高警惕 [22]
守好口袋!2025年存款30万以上的家庭,这4件事千万别踩雷
搜狐财经· 2025-05-10 19:36
存款趋势 - 2024年住户存款新增14.26万亿元,反映出全民储蓄热潮 [1] - 存款超过30万元的家庭数量突破2800万户,较5年前增长超5倍 [1] 投资理财 - 利率持续下降,3年期利率跌破3%,1年期利率低于2%,导致银行存款收益大幅缩水 [9] - 股票、基金、期货、外汇等高风险投资领域存在较大亏损风险,部分投资者损失十年积蓄 [1] - 保守型投资者可优先选择银行定存、国债、大额存单等低风险产品 [3] - 进取型投资者需控制仓位并设置止损线,避免过度依赖运气 [3] 创业环境 - 当前创业环境严峻,店铺存活率低,半年内倒闭现象普遍 [3] - 高租金、低客流、消费缩水及水电成本上涨是主要挑战 [3] - 建议创业者通过“纸上创业”方式完善商业计划,选择低投入、快回本且有真实需求的项目 [7] 通胀影响 - 通胀导致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100元实际购买力显著缩水 [7] - 建议配置结构性存款、国债、优质债券等抗通胀资产 [7] - 房产可作为抗通胀选择,但需避免追高并关注区域政策 [7] 利率策略 - 地方性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可能提供更高利息 [9] - 建议分批锁定长期利率以应对未来利率进一步下行 [9]
潮商大佬跑路英国自曝六次爆雷史,称“这行业离监狱最近”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10:32
公司背景与事件概述 - 金钥匙集团董事长林春浩公开承认跑路至英国,声称经营失败导致20亿亏损,否认诈骗行为,并承诺未来偿还债务 [1] - 公司多地办公场所关闭,深圳警方立案调查,数千投资者损失惨重,单个投资者最高亏损达650万 [1][2] - 投资者主要通过《市政项目投资合同》参与,合同年化收益率6%-9%,宣传中谎称公司为"国有企业" [7][9] 林春浩个人背景与商业轨迹 - 林春浩为潮汕商人,拥有政协委员、金融博士等头衔,家族从华强北电子元器件代理起家,曾垄断多个IC芯片亚洲授权 [3][5] - 2014年接手家族企业后转型金融+互联网+实体,宣称管理20亿政府基金,参建8000公里路桥,实际资金流向P2P、虚拟货币等高风险领域 [5][10] - 2023年宣称公司年利润12.32亿(利润率33.03%),跑路前仍向员工承诺发放高额奖金 [9][10] 业务模式与资金运作 - 通过财富管理课程、亲友推荐等方式吸收资金,重点针对中老年群体,业务覆盖中国及东南亚、欧美地区 [6][7] - 虚构市政工程项目(如青岛地铁15号线)募集13.4亿资金,实际采用"定向融资计划"模式,涉嫌非法集资 [9][11] - 资金用途包括支付客户利息(6.165亿)、员工工资(14.6亿)、填补P2P坏账(1.604亿)及虚拟货币亏损(6898万人民币) [14] 财务亏损细节 - 林春浩自述累计亏损20.54亿,其中个人亏损7.15亿,主要来自恒大票据(6970万)、股票投资(3620万)、电影投资(1.9亿)等失败 [14] - 2023年集团运营成本1726万,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骤增至4.73亿,资金链断裂前加速消耗 [14] - 下属企业深圳市兴欣怡贸易有限公司股权冻结,前海金钥匙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进入清算 [11] 行业影响与警示 - 事件暴露"假国企"背书、熟人推荐模式的风险,律师建议警惕收益率超6%的产品并核查金融牌照 [11] - 潮商群体中资产转移路径显现,林春浩提前布局英国房地产协会职位,为其跑路铺路 [13] - 投资者教育缺失问题突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易受高息诱惑,部分受害者投入毕生积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