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搜索文档
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中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第一财经· 2025-10-31 10:20
10月31日,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生产景象。摄影/章轲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探索更加深入。16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自身优势,围绕主 要示范任务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天津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的海水淡化生产 线,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远洋自捕水产品回运率达到90%以上,日照海铁联运班列总数达到38 条,青岛蓝谷发布千亿级参数"瀚海星云"大模型,连云港开行中欧班列911列、增长13%,盐城获评"生 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上海崇明自主建造的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万立方米 LNG加注运输船成功交付。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 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对外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称,2024 年,沿海各地方深入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持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推动区域海洋经济 ...
“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聚焦海洋科技,助力深圳打造蓝色发展新引擎
全景网· 2025-10-31 10:04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香蜜湖金融+系列活动之"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海洋科技投融资并购专场,于10月30日在福田国际创新中心举行 [1] - 活动恰逢"十五五"规划开局之际,旨在助力深圳加速布局海洋经济新赛道 [1] - 活动吸引了海洋科技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代表逾70人参与 [1] 活动内容与参与者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权威解读了大国博弈下的船舶产业链格局 [1] - 清华大学教授深入分析了全球海洋科技前沿趋势 [1] - 中集海工等领军企业分享了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 [1] - 多家高成长性创新企业进行了路演,与上市公司及产业投资机构开展了深度对话与资源对接 [1] 系列活动背景与战略意义 - 深圳上市公司协会—香蜜湖CVC创新服务中心在2025年已成功举办10期"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系列活动 [1] - 深圳正通过其强大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协同,积极布局"十五五"未来产业新机遇 [1]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0-31 05:00
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山东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 势,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广东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 业集群初具雏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建成入列,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 制氢装置成功试运行。现代海洋城市立足自身特点,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上海、深圳、青岛 等海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天津、大连、宁波、厦门等持续深耕海洋优势领域,在港产城融合发展、 海洋渔业、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取得突破。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3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 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海洋经济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 力显著增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 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探索更加深入。16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自身优势,围绕主要 ...
聚焦海洋科技 “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第10期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5:14
据了解,深圳上市公司协会—香蜜湖CVC创新服务中心2025年已成功举办10期"星耀鹏城"20+8产业沙 龙系列活动。深圳正在通过其强大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协同,积极布局"十五五"未来产业新机遇。 人民财讯10月30日电,10月30日,香蜜湖金融+系列活动之"星耀鹏城"20+8产业沙龙——海洋科技投融 资并购专场在福田国际创新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恰逢"十五五"规划开局之际,旨在助力深圳加速布局海 洋经济新赛道,吸引了海洋科技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代表逾70人参与。 ...
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持续扩能,沪深青等城市海洋国际竞争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1:33
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报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 2024年全国与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 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去年沿海各地方深入挖掘 海洋资源潜力,持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在打造海洋经济重要增长极方面亮点突出。 一是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持续扩能。北部海洋经济圈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东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初见成 效,南部海洋经济圈深海开发与保护取得新进展,2024年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31899亿元、33446亿元和37858亿元,分别比 2020年名义增长33.1%、37.7%和33.3%。 二是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山东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 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浙江港口一体化改革形成新的增长 ...
二0二五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30 09:07
10月28日,以"数智深蓝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开幕。自然资源部 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广东省副省长张少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参加开幕式并致 辞。 孙书贤表示,本届海博会全面启动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呈现海洋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度。自然资源部 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与社会各界一道,支持将海博会打造成为中 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全球蓝色合作的高端平台、世界观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当 天,孙书贤主持召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交流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听取意见建议。 本届海博会设置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大板块。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汇聚超300家全球领先的海洋 科技企业与机构;发布"深海征程35年十大成就",签署"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共建协议";海洋中心 城市论坛等主论坛和系列专业论坛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围绕蓝色经济、科技创新、生 态保护、全球海洋治理等主题展开交流对话;多场招商推介、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投融资对接等配套商 务活动,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搭建桥梁纽带。 ...
300多家涉海龙头企业集结 2025海博会深圳启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7:57
10月28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在深圳正式开幕。本届海博会以"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为主题,并首次实行市场化办展,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4万 平方米,汇聚超300家行业龙头企业、科技企业,同期举办多场高端峰会论坛,打造海洋经济交流合作 平台。 聚焦深海科技前沿,让硬核创新"亮出来" 本届海博会紧扣数智发展趋势,设海洋能源、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四大核心前沿展 区,并延伸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三大高潜力应用领域,构建蓝色经济全产业链创 新图谱。展会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海洋企业参展。 在中海油展位前,数个形态各异的海洋油气装备模型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参展商驻足问询。记者了解 到,当前,距离深圳东南240多公里的流花油田水面上,就有我国首艘自主建设的深水油气加工厂"海洋 石油119"、亚洲首艘圆筒型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三大"国之 重器"联袂助力我国深海油气资源高效开发。 其中,"海洋石油119"集成了14个油气生产功能模块,拥有国内最复杂的 ...
300多家涉海龙头企业集结,2025海博会深圳启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7:08
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于10月28日在深圳开幕,主题为“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首次实行市场化办展 [1] - 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汇聚超300家行业龙头企业、科技企业,包括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展会同期举办多场高端峰会论坛,打造海洋经济交流合作平台 [1] 核心展区与前沿领域 - 博览会设海洋能源、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四大核心前沿展区 [1] - 展会延伸至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三大高潜力应用领域,构建蓝色经济全产业链创新图谱 [1] 深海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 - 流花油田水域部署三大“国之重器”:深水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19”、圆筒型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 [1] - “海洋石油119”集成14个油气生产功能模块,拥有国内最复杂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流程,相当于占地30万平方米的陆地油气处理厂 [3] - “海葵一号”实现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首次采用新型天然气脱硫装置和双燃料发电机,提升绿色节能水平 [3] - “海基二号”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16000个监测点秒级数据回传,设计寿命延长至50年 [3] - 平台通过“六智”举措,开发井整体提速160天,作业效率提升22%,增产原油19万吨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核心方向 - 新技术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引擎,跨界融合将催生蓝色经济新生态 [4] - 未来海洋开发将从“资源掠夺式”粗放模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核的“深蓝革命” [4] - “向内”方向是从资源开发转向对海洋生命系统的认知,未来将探索微生物、基因资源等微观宝藏,基于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5] - “向深”方向是突破深海边疆的技术极限,未来勘探开发将从数百米水深迈向数千米超深水 [5] - “向智”方向是构建“透明海洋”的数字镜像,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网实现全天候、全时空、全要素立体监测 [5] - “向绿”方向是迈向人海共生的和谐范式,海上风电、潮流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构成未来“蓝色能源电网” [6] 国际化与高端交流 - 海博会策划七大核心论坛,话题覆盖蓝色经济增长、海洋法治建设、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领域 [3] - 展会引入APEC国际海洋研讨会等高端国际会议,汇聚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代表 [3]
10.5万亿元!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重要报告
中国能源报· 2025-10-29 17:06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e ne rgy) 编辑丨赵方婷 二是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山东 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正式启用全球运算速度 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海洋之光"。 浙江 港口一体化改革形成新的增长潜能,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创7年来最高增速,梅山港区 首次突破千万标箱,与穿山港区共同构成全球唯一的"双千万箱级"集装箱码头群。 广东 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 雏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广州建成入列,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成功试运行。现代海洋城市立足 自身特点,积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上海、深圳、青岛等海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天津、大连、宁波、厦门等持续深耕海洋 优势领域,在港产城融合发展、海洋渔业、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领域取得突破,秦皇岛、连云港、北海、三亚等 推动特色化向海发展,积极打造高质量海洋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设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人海和谐的优秀范例。 近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 25》 。 三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 ...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发布: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6:08
中新网10月29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 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全国与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情 况,一年来海洋经济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 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 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2024年,沿海各地方深入挖 掘海洋资源潜力,持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积厚成势,在打造海洋经济重要增长 极方面亮点纷呈。 一是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持续扩能。北部海洋经济圈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东部海 洋经济圈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南部海洋经济圈深海开发与保护取得新进展,2024年三大海洋 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31899亿元、33446亿元和37858亿元,分别比2020年名义增长33.1%、37.7% 和33.3%。 二是海洋强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山东海洋科技优势显著增强,持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优势,正式启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