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控设备
搜索文档
和而泰:全资子公司1368.41万元参投基金获32.61%份额
新浪财经· 2025-11-03 19:33
和而泰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和而泰国际近日与OFC、标的基金及君宜(香港)资本签署《认购书》, 出资1500万港币(约1368.41万元)认购标的基金32.61%份额。标的基金规模4600万港币(约4194.05万 元),存续期1年,可延1年,主要参与港美上市公司相关投资。本次投资用自有资金,不影响正常经 营,目前处筹备阶段,或面临收益不达预期等风险。 ...
高盛、大摩、小摩等十大知名外资三季度持仓曝光!中东土豪重仓股不谋而合!
私募排排网· 2025-11-02 11:04
外资机构A股市场观点与持仓总览 - 高盛预测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有望上涨约30%,由12%趋势性盈利增长与5%-10%估值上修驱动[4] - 摩根大通估算到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分别有24%和35%的上行空间,看好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转移[10] - 花旗分析师认为A股市场可能仍处于牛市早期阶段,中国家庭资产再配置有望为流动性驱动牛市提供支撑[21] - 巴克莱银行指出中国经济已度过最艰难时期,A股是全球表现较好市场之一,科技、医疗、矿业板块领涨[13]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907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成为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3] 高盛持仓分析 - 高盛三季度共进入190家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93.42亿元,较二季度末55.91亿元大幅增长[4] - 持仓变动显示新进157家、加仓17家、减仓15家,调仓换股动作明显[4] - 持股市值1亿元以上个股有14只,前三大重仓股为豪威集团(16.49亿元)、华工科技(8.23亿元)、协创数据(6.33亿元)[5][6] - 重仓股今年以来涨幅均值达52.97%,涨幅前十个股包括北方长龙(360.29%)、淳中科技(216.98%)、创新医疗(214.32%)等[5] - 主要加仓金浦钛业、冀凯股份、创新医疗、兴福电子等,减仓幅度最大为华测检测(减仓818.41万股)[6] 摩根士丹利持仓分析 - 摩根士丹利三季度位列15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75.70亿元[7] - 持股市值1亿元以上个股有13只,第一大重仓股思源电气持有市值高达12.67亿元[8][9] - 重仓股包括机器人龙头卧龙电驱、光模块热门股剑桥科技等创新领域公司[9] - 重仓股今年以来涨幅前十包括北方长龙(360.29%)、时空科技(341.75%)、汇金股份(304.38%)等[8] - 主要加仓华胜天成、拓尔思、神马电力、金浦钛业等,减仓幅度最大为华丽家族(减仓1496.78万股)[9] 摩根大通持仓分析 - 摩根大通三季度位列286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79.31亿元,较二季度38.04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10] - 持股市值1亿元以上个股有14只,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西电(8.76亿元)、虹软科技(2.84亿元)、盛屯矿业[11][12] - 对中国西电进行大手笔加仓7285.11万股,总持股达12967.11万股,位列第4大流通股东[12] - 重仓股今年以来涨幅前十包括北方长龙(360.29%)、凯美特气(326.75%)、汇金股份(304.38%)等[11] - 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最高为友邦吊顶(2.68%),持有市值约3649.41万元[12] 其他主要外资机构持仓 - 瑞银三季度位列239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100.69亿元,重仓股包括三环集团(8.53亿元)等信息科技公司[16][17] - 美林三季度持有市值约19.59亿元,较二季度5.21亿元增长超10亿元,第一大重仓股海大集团持有市值7.66亿元[19] - 花旗三季度持有市值约8.79亿元,持股市值1亿元以上个股有3只,第一大重仓股华通线缆自建仓以来涨幅超50%[22][23] - 法巴三季度重仓持有19家A股公司,合计市值3.75亿元,最大重仓股为税友股份(7295.10万元)[28][29] 主权财富基金持仓特点 - 阿布达比投资局三季度位列2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42.14亿元,前三大重仓股为恒立液压(11.38亿元)、宝丰能源(7.91亿元)、北新建材(3.99亿元)[25][26]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三季度位列1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市值约34.85亿元,与阿布达比投资局共同重仓恒立液压(持有市值5.07亿元)[26][27] - 主权财富基金偏好行业龙头公司,持仓以保值增值为目标,对恒立液压等高端制造企业有共同看好[25][27]
拓邦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23.8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05
南财智讯10月27日电,拓邦股份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76亿元,同比增长 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减少23.86%。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减少 22.73%。 ...
安科瑞(300286) - 300286安科瑞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6:32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2.59%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1.31% [1]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67%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56%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667万元,同比增长15.2% [1]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295万元,同比增长17.47%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47.73%,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净利率22.96%,较上年同期上升3.55% [1] - 三季度期间费用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6.47万元 [1] 业务结构与发展 - EMS 2.0、3.0及虚拟电厂平台业务占比提升,是增长核心 [1] - 传统EMS 1.0所属的传统产品与子系统业务有一定下滑 [1] - 国内业务聚焦轨道交通、石化等行业及零碳产业园,增长明确 [1] - 海外业务同比增长,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巴西等市场 [1] - 数据中心领域提供电力监控、能耗管理等服务,典型项目单套体量通常为百万以上 [2] - 零碳产业园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提供虚拟电厂、光储充调度等服务 [2] 增长驱动与挑战 - 收入增长未达预期核心原因在于业务处于转型期,传统业务下滑拖累整体收入增速 [2] - 新业务相关项目有一定周期,部分订单处于推进阶段,尚未完全转化为收入 [2] - 大客户业务以EMS 3.0为核心抓手,后期复购率高,可带动硬件设备、系统等多产品销售 [2] - 大客户客户粘性强,可形成标准化方案复制到更多客户 [2]
和而泰: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6.0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9:19
每经AI快讯,和而泰(SZ 002402,收盘价:49.8元)10月22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 三季度营收约82.7亿元,同比增加1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3亿元,同比增加 69.66%;基本每股收益0.6517元,同比增加70.87%。 (记者 曾健辉) 截至发稿,和而泰市值为461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四次登上央视,知名大佬"消失"5年,我们在水果仓库找到了他!从月薪 5000到千亿市值公司联席总裁,他45岁再创业 ...
新联电子(002546.SZ):前三季净利润5.3亿元 同比增长421.43%
格隆汇APP· 2025-10-21 18:46
格隆汇10月21日丨新联电子(002546.SZ)公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下降0.37%,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421.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8.10%。 ...
新联电子: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增长141.14%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51
新联电子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73亿元,同比下降17.24%;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增长141.14%。 前三季度营收为5.5亿元,同比下降0.37%;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增长421.43%。 ...
英威腾(002334.SZ):目前光伏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点比较小
格隆汇· 2025-10-17 16:35
公司业务结构 - 光伏业务目前在整体业务中占比比较小 [1]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会积极关注市场形势 [1] - 公司将把握行业机遇 [1]
新联电子:暂无超导材料、核电、可控核聚变、固态变压器方面的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2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超导材料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核电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固态变压器领域的业务布局 [2]
华自科技: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08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1] - 经核实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1] - 近期无公共媒体报道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经营状况说明 - 公司生产经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无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股东交易行为 - 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