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首届“闪现全球”众信旅游世界文化节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10-18 11:56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公司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隆福寺艺术街区举办首届“闪现全球”世界文化节 [1] - 活动联手多家境外旅游局及全球合作伙伴 旨在打造文旅行业新IP [1] - 公司计划未来将该主题IP活动推广至更多城市 [1] 活动内容与体验 - 活动现场设置马来西亚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南非等十余个境外旅游局及资源方展区 [1] - 活动包含异国手工制作 特色歌舞表演等文化体验环节 [1] - 活动联合俏东北 牛角烧肉等知名餐饮品牌组成美食区 提供丰富美食体验 [2]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新在何处?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政策法规核心创新 - 将国家赋予的系列政策红利上升为法规,转化为更稳定、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4] - 变通国家关于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以及赴港澳台地区旅游业务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4] - 变通国家关于娱乐场所营业时间的限制,允许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的酒吧和娱乐演艺场所 [4] - 变通国家关于导游必须是中国公民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导游人员通过技能认定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业 [4] 行业开放与国际化建设 - 聚焦开放关键领域,通过放宽外资旅游准入、优化离岛免税与入境免签政策、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创新等措施,构建多层次旅游开放与国际化服务体系 [3] - 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海南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 [4] - 升级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强化国际旅游人才支撑 [3] 产品业态与发展布局 - 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旅游业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3] - 积极回应旅游从“观光”向“体验”转变的趋势,鼓励发展海洋旅游新业态和“演艺+旅游”新业态 [4] - 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高端化发展 [4][5] 服务品质与市场监管 - 以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核心,从健全质量标准、强化诚信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与交通配套、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等多维度发力 [3] - 聚焦“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行业顽疾精准施策,形成“违法必惩、惩罚必严”的强大震慑 [3] - 构建从预防到惩戒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5]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对高风险旅游项目实施严格管理,设定高标准,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3] - 对鼓励发展的新业态实施严格管理,明确经营许可或备案要求,划定活动区域,严禁使用“三无”船舶和渔船非法载客 [5] - 为打造世界级“海上运动天堂”和“低空旅游胜地”筑牢安全防线 [5]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新华网· 2025-10-18 09:36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高层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将文化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1] - 省级战略布局突出“五大文化”特色,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机制,目标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 [1][13] - 省级层面组建休闲度假、医疗康养、创意经济等6个实体化专班,推动产业主动对接,实现从“文旅+”到“+文旅”的转变 [1][19] 行业表现与投资动态 - 2024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及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4%和10.8%,入境旅游人次及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4.8%和124.1% [1][3] - 2025年1-8月全省文旅产业招引落地项目1374个,总投资额182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6% [2][22] - 2024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文旅落地项目2716个,登记投资额4361.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0.8% [3] 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 以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构成的“五大文化”作为文旅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引擎 [1][5] - 系统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如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整理2600件(套)徽州文书、推动10个项目列入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5][6][8] - 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滚动实施506个重点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10.37亿元,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7][8] 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与特色发展 - “一区三圈四带”空间布局加速落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排头兵”,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2亿元,同比增长6.1% [13][14][17] - 各地区差异化发展:皖南突出徽风皖韵,合肥突出科创特色,大别山深挖红色资源,皖北勾画生态美景 [14] - 建成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5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级民宿数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14] 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体育+”、“戏曲+”、“康养+”等千行百业与文旅有机融合,例如黄山市2024年举办规模赛事193场,带动旅游消费超18亿元 [20] - 主攻休闲度假强化项目牵引,如六安市霍山县由1.8亿元社会资本打造的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实现四季业态衔接 [21] - 黄山市通过“三张清单”机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2025年1-8月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83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占比77.05% [21] 文化传播与社会价值 - 利用热门旅游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桐城市六尺巷日均客流达2万人,将“和文化”深度融入全域文旅规划体系 [24] - 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凸显,持续提升3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86个“大思政课”项目,建设近百个红色村镇 [27] - 文化赋能城市转型,如马鞍山由“钢城”转型成“诗城”,年吸引游客超4000万人次 [27]
纵深推进产业强省建设 云南多点发力抓投资促转型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43
产业发展结构转变 - 云南省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20年的26.7%提高至2024年的52.1% [1] - 工业发展向传统和新兴产业多元支撑转变 [1] - 资源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 [1] 传统与新兴工业增长 - 能源、有色等传统产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 [1] -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成为工业增长新引擎 [1] - 绿色能源、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2] - 铝、化工、稀贵金属成长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 [2] 绿色能源建设与转型 - 电力总装机由2020年的1.03亿千瓦提升至1.67亿千瓦 [1] - 绿电装机达1.5亿千瓦 [1] - 年均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规模有望保持在1亿张以上,折合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1] 重大项目投资与实施 - 203万吨绿色铝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投产 [2] - 连续15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90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2] - 产业投资成为支撑增长的主引擎 [2] 民间投资活力 - 民间投资占比由2021年的44%提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45.2% [2] - 产业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由42.6%提升至67.5% [2] 优势产业地位 - 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优势突出 [1] - 旅游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2]
境外游客在华体验升级 入境游活力迸发
证券时报· 2025-10-18 03:29
今年以来,中国入境旅游持续火热——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直观感受,境外赴华旅游人数增多已是不争 的事实。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达5126.8万,同比增长27.8%;国家移民管理局曾 预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入境游市场活力显著释放。 为更好接住"China Travel"(中国游)的巨大流量,并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近期商务部等九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将通过持续完善入境免签政策,优化外 国人在华通信、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服务,构建适配境外人士的旅游、消费、留学友好生态,以此激发 服务消费新增量,进一步释放入境游带动的经济潜力。 "丝滑"的移动支付体验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移动支付不便、数字化旅游服务适配不足,始终是境外游客在华旅游消费的痛 点。如今,随着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支付机构持续优化"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入境支付服 务,境外游客在华终于能享受到"丝滑"的消费支付体验。 在深圳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来自俄罗斯的旅客Jane解决了她在深圳使用微信支付的问题。"这 里有指引册子,跟着上面的指引,只需要 ...
民宿加价被罚、失信思维需纠,中消协“十一”假期消费舆情报告点名这些→
搜狐财经· 2025-10-17 22:56
据中消协官网,10月17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十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简称《报告》)。在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 21923881条,日均约274万条;数据显示,住宿维权、安全管理、景区服务等方面话题热度较高。 | | | 有关"安全管理"负面信息共230692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3.69%,日均信息量2.9万条。10月2日达到峰值,为6.4万条。 据潇湘晨报,珠峰东坡营地突降暴雪,近一千人被困无法下山。10月5日,有网友发布求助信息,西藏海拔4900余米处的珠峰东坡营地突降暴雪,近一千 人被困无法下山。据当地政府最新消息,县委县政府连夜组织力量深入该区域开展联络、接应、服务保障等工作,截至当日23时,受降雪影响的徒步游客 已有350名安全抵达接应点,其余200多名徒步游客已经全部取得联系,陆续抵达接应点。 有关"景区服务"负面信息共221,115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3.07%,日均2.8万条。10月2日为峰值,达6.6万条。虽不少景区因难以承受大客流采取了限流措 施,但部分热门景点仍显现组织能力不足问题。 图源 中消协官网 8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 ...
新华社消息|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新华网· 2025-10-17 21:17
记者:徐壮、朱涵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编导:季晓庄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安徽铜陵:废弃矿坑“蝶变”文旅“金山”
中国青年报· 2025-10-17 18:55
公司业绩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20.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990万元 [1] -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营收突破2亿元 [1] - 景区通过农产品订单每年为当地签订2000多万元的采购协议 [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所在地原为依靠清泉铁矿厂等村办企业发展的矿区 [1] - 2003年企业家杨树根启动生态修复,将废弃矿地转型为旅游景区,并定下生态优先的铁律 [3][5] - 转型战略核心为用文化激活山水,用乡愁留住脚步 [5] 生态修复与景区建设 - 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清矿渣、覆新土、引活水、种树苗,山野间种下2万多棵香樟、三角枫 [5] - 将最大废弃矿坑改造成“鸳鸯湖”亲水景观,矿渣堆变为错落有致的绿地 [5] - 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将修复后山体打造成“江南12景” [5] 旅游产品与服务特色 - 收集600多件明清老物件融入建筑,复刻出江南韵味“老街” [7] - “江南味道”街区汇聚150多种皖南地道小吃 [7] - 采用“铜钱消费”模式,并推出自编自演情景剧《媒婆说亲》及“乡愁巡游”等互动环节 [7] 社会影响与带动效应 - 公司牵头建起20多个无公害种养基地,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发展 [7] - 直接带动600余名村民就业,辐射超过2000户家庭,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7]
凯撒旅业:10月1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8:50
(记者 王晓波) 每经AI快讯,凯撒旅业10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一届第二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 1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重大诉讼和解方案暨债权重组的议案》 等文件。 每经头条(nbdtoutiao)——"我还在!"林园硬气回应牛市亏钱,"接下来,我还会在!"坚持白酒是"快 乐需求",科技股买了"愁得睡不着" ...
成都:“濯锦之江”铺展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10-17 15:37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接待游客608.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53亿元,同比增长8.22%,人均消费961.96元,增长13.60% [1] - 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0亿元 [1] - 2024年接待境外过夜游客24.38万人次,居全市第一 [8] 首发经济发展策略 - 以“首发经济”为牵引,推动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 [2][3] - 1-8月新增首店208家,举办首展首秀86场,春熙路商圈全球首店达600余家,国际品牌达1989个 [3] - 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发经济高地 [4] 产业融合与创新 - 高标准打造“一廊五线十景一地”,推动2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落地 [5] - 培育成都传媒集团、新华文轩等“链主”企业,新招引数字传媒类企业35家 [5]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目标到2027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0亿元以上 [6] 消费场景与体验创新 - 春熙路大慈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新打造“秀场经济”“夜游经济”“免签经济”三大特色场景 [3] - 创新“体育搭桥、文旅唱戏”模式,打造“锦渝满堂”川渝文旅品牌,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 [7] - 构建“全时段、全年龄段、全消费层级”文旅消费生态 [7]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 “即买即退”商店达114家,外卡POS机覆盖商户超5000家,离境退税商店209家 [8] - 1-8月离境退税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均增长超210%,服务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超200% [8] - 百盛购物中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38%,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79.55% [8] 未来发展目标 - 目标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00亿元以上 [8] - 目标到2030年文化繁荣、商贸发达、旅游蓬勃、体育丰富、展会兴盛的发展格局全面呈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