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

搜索文档
保税科技: 外服公司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12
公司减资评估背景 - 张家港保税科技拟对子公司外服公司进行减资 涉及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 [1] - 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 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 [1] - 评估机构为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编号北方亚事评报字[2025]第01-0903号 [1] 公司基本信息 - 外服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 注册资本4.67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陈保进 [1] - 母公司保税科技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2.12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外商投资服务、物流仓储、进出口贸易及新能源仓储等 [2] 股权结构演变 - 1998年成立时注册资本280万元 由保税科技和金港资产共同出资 [2] - 经历2015年10月第一次增资至2.28亿元 [2] - 2016年12月第二次增资至2.83亿元 [2] - 2017年5月第三次增资至4.67亿元 通过资产注入方式完成 [2] - 截至评估基准日 股权结构为保税科技持股91.2% 金港资产持股8.8%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资产规模6.29亿元 负债3501.89万元 所有者权益5.94亿元 [3] - 2024年收入7953.93万元 成本3086.63万元 净利润4612.35万元 [3] - 2021-2023年收入从5927.98万元增长至9366.55万元 [3] - 2021-2023年净利润从3805.43万元增长至4597.38万元 [3] 业务运营特点 - 拥有丙类干散仓库近16万平方米 专业提供保税仓储及智慧物流服务 [3] - 为郑商所和大商所指定交割仓库 交割品种包括PTA、棉花、硅铁等 [3] - PTA仓单注册量位居全国第三方仓储企业前列 [3] - 拥有1万平方米锂电池专用仓库 打造新能源产业进出口基地 [3] - 通过ISO9001认证 获评AAA物流企业和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 [3] 会计政策 - 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3]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等类别 [3][4][5]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9][10] - 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16][17] - 收入确认标准为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 [21][24] 发展战略 - 五年内计划将管理库容拓展至50万平方米 [3] - 致力于打造一流大宗商品智慧物流运营商 [3] - 通过输出管理方式扩大仓储规模 优化经营品种和服务功能 [3]
宏川智慧: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27
股票期权注销情况 - 注销143名激励对象未行权的123.1622万份股票期权 [1] - 注销10名已离职激励对象已获授的21.1050万份股票期权 [1] - 因第二个行权期条件未成就注销所有激励对象对应期权合计323.1272万份 [1] 激励计划调整结果 - 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从507.4072万份减少至184.2800万份 [2] - 激励对象人数从188人减少至178人 [2] - 注销手续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审核确认完成 [2]
DSV, 1159 -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H1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7-31 13:3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61983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51% 2024年同期为41157百万丹麦克朗 [2] - 毛利润17241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59% 2024年同期为10841百万丹麦克朗 [2]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达3982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激增224% 2024年同期为1229百万丹麦克朗 [2] - 上半年累计营收103663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30% 2024年同期为79497百万丹麦克朗 [2] 业务板块表现 - 空运海运部门EBIT达3461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19% 主要受益于Schenker收购贡献及有机增长 [5] - 陆运部门EBIT降至520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下降5% 受欧洲和美国市场疲软影响 [5][7] - 合同物流部门EBIT增至724百万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10% Schenker收购带来积极贡献 [7] Schenker整合进展 - 收购于2025年4月30日完成 第二季度贡献925百万丹麦克朗EBIT [4][6] - 已组建全球领导团队 2025年5月任命超500名高管 [8] - 与德国工会达成框架协议 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德国市场整合 [8] - 预计2028年底实现90亿丹麦克朗协同效应 2026年底完成50%整合进度 [11] 2025年展望 - 全年EBIT指引维持195-215亿丹麦克朗区间不变 [6][12] - 2025年预计实现5-6亿丹麦克朗协同效应 [12] - 整合成本预计110亿丹麦克朗 主要发生在2026-2027年 [11] - 长期有效税率预计维持在24% 整合期间税率升至26-28% [12]
传化智联股价下跌2.06% 公司推进无人物流车试点应用
金融界· 2025-07-31 03:3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15时,传化智联股价报6.1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3元,跌幅2.06% [1] - 当日开盘价为6.29元,最高触及6.33元,最低下探至6.12元 [1] - 成交量为53.31万手,成交额3.32亿元 [1]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08.8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29% [1] 业务结构 - 传化智联主营业务包括物流服务和专业化学产品制造 [1] - 2024年物流业务收入占比59.87% [1] 战略布局 - 公司以公路港为核心,构建物流生态体系 [1] - 积极布局智能化技术应用 [1] - 已在部分公路港试点无人物流车配送 [1] - 开发"传化小智"AI系统应用于专线报价和园区服务 [1] - 与多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公司,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物流场景的应用 [1]
象兴国际盘中最高价触及0.169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30 17:00
股价表现 - 7月30日收盘价0.161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52% [1] - 盘中最高价触及0.169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资金净流入284.71万港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货运代理、陆地运输、港口服务和大宗商品贸易 [2] - 全资或控股5家子公司:厦门象兴国际物流(外贸物流服务)、厦门象兴码头服务(港口码头服务)、厦门象兴汽车服务(重型汽车服务)、泉州象兴国际物流(综合物流及码头服务)、成都象兴供应链管理(西南地区供应链运营) [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7月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2019年9月成功转入主板 [2] - 经营理念为"诚信立足、品质致远",多次获评"守合同、重信誉"企业 [2]
宏川智慧: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部分股票期权注销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33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2023年9月12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授予191名激励对象合计578万份股票期权 [1] - 2024年7月30日调整行权价格从22.28元/份至22.03元/份,并注销70.5928万份期权,剩余507.4072万份 [2] - 2024年12月30日再次调整行权价格至21.93元/份 [3] - 2025年7月24日行权价格进一步下调至21.73元/份,同时注销323.1272万份期权,剩余184.28万份 [3] 行权条件未达成情况 - 第二个行权期对应2024年考核年度,预设营业收入增长率基础指标27%,实际仅增长14.88%,未达考核目标 [5][6] - 第一个行权期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完成度为86.97%,部分满足行权条件 [2] - 188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未达标,行权系数未达100% [2] 股票期权注销详情 - 第一个行权期内143名激励对象未行权,注销123.1622万份期权 [6] - 10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符合条件,注销21.105万份期权 [6] - 第二个行权期条件未成就,注销178.86万份期权(计算值:323.1272-123.1622-21.105) [3][6] - 累计注销后期权数量从578万份降至184.28万份,激励对象从191人减至178人 [3][7] 公司经营与治理影响 - 本次注销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团队将继续履行职责 [7] - 监事会确认注销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8] - 法律意见书认为注销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符合监管要求 [8]
万林物流: 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涉及仲裁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04
仲裁基本情况 - 申请人上海珉大实业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货款纠纷将子公司江苏万林木材产业园列为被申请人,最初提起仲裁案号为(2023)沪仲案字第4876号,后于2024年8月21日撤回仲裁请求[1][2] - 2024年10月申请人再次以相同事由提起仲裁,案号为(2024)沪仲案字第6196号,仲裁机构为上海仲裁委员会[2][3] 仲裁裁决结果 - 裁决子公司木材产业园需返还珉大实业4800万元本金,并按年利率3.65%支付自2023年5月31日起的资金占用费[3] - 第二被申请人黄保忠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担保责任[3] - 仲裁费364,395元由木材产业园和黄保忠共同承担[3] 财务影响 - 公司此前已计提预计负债合计5269.75万元(含本金4800万元及2022年3月23日至2024年12月31日利息469.75万元)[1][3] - 根据裁决结果调整后冲回预计负债67.55万元,将增加2025年半年度利润67.55万元[3][4]
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将于年内签署;阿里速卖通推即时零售;京东“半托管”招商;Temu巴西半托管7月底上线|一周「出海参考」
钛媒体APP· 2025-07-22 16:58
新兴市场动态 与会的东盟各国外长、东盟观察员及东盟秘书长均表示,欢迎中方提出的务实合作倡议,愿同中方加快 发展战略对接,期待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议定书年内签署,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2、越南支持汽车企业的多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 越南政府于2025年7月8日颁布第199号议定,修改和补充第26号议定中关于出口税则、优惠进口税则、 商品目录以及绝对税、复合税、超配额进口税等税率的规定。该议定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 该议定修改了享受税收优惠计划中汽车零部件进口优惠税率的最低产量条件,旨在支持汽车生产、组装 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具体而言,若生产汽油、柴油汽车的企业同时生产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生物燃料汽 车或天然气汽车,这些环保车型的产量可计入汽油、柴油车型对应的最低总产量与最低单一车型产量, 以满足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 1、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议定书将于年内签署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7月10日报道,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中国—东盟 外长会时介绍了双方合作丰硕成果。 他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将于年内签署议定书。东盟—中国— ...
“配角”菜鸟,为阿里的跨境电商“打辅助”
搜狐财经· 2025-07-16 19:26
菜鸟的战略定位与阿里电商的协同关系 - 菜鸟的核心职责是服务阿里电商战略,导致其发展空间受限并持续亏损[2] - 2025年阿里全面收购菜鸟剩余股份并终止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强调菜鸟对阿里全球物流网络建设的战略价值[4] - 菜鸟2025年升级亚太20多个海外仓,覆盖10个核心国家地区,当日出库订单达成率99 9%[4] 菜鸟业务模式演变历程 - 2013年成立初期定位轻资产数据平台,首期投资1000亿元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目标支撑日均300亿元零售额[5] - 2017年起转型重资产模式,阿里追加1000亿元投入智能仓库和全球物流枢纽建设[7] - 2021-2023财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1 4%,从527 33亿元增长至778亿元[8] - 2023年9月阿里曾计划分拆菜鸟港股上市,但2024年3月撤回IPO申请以配合集团电商战略[9][10] 阿里战略调整对菜鸟的影响 - 2023年阿里启动"回归淘宝、回归用户"战略,收缩非核心业务如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10] - 2025年菜鸟组织架构调整,剥离电商平台相关业务仅保留物流运营职能[11] - 菜鸟通过"无限次免运费"退货服务助力淘宝88VIP会员数突破5000万,2024年双十一该群体下单量增50%[13] 全球化布局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达2 63万亿元,五年增长超10倍[17] - 菜鸟在18国运营超40个海外仓,但2025年Q1营收同比下跌12%至215 73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6 06亿元[20][23] - 2021-2023财年累计亏损71 0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10 5%-10 7%区间[21][22] 行业竞争格局 - 拼多多Temu通过低价策略抢占海外市场,迫使阿里需强化履约能力差异化竞争[18] - 菜鸟海外仓网络成为速卖通、Lazada等阿里系跨境电商的核心物流支撑[20] - 2024年速卖通开放POP模式允许商家自选物流,削弱菜鸟规模效应实现路径[23]
嘉诚国际: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可转债份额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21:12
股东配售可转债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行8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亿元 [1] - 可转债期限为6年,自2022年9月1日至2028年8月31日 [1] - 控股股东段容文女士初始获配2,552,260张,占发行总量的31.90% [1] 可转债份额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4日,段容文女士减持952,550张,占总发行量的11.91%,剩余持有1,599,710张,占比19.99% [1] - 一致行动人黄艳婷减持全部769,130张,占比从9.61%降至0% [1] - 一致行动人黄平减持651,400张,占比从8.60%降至0.46%,剩余持有36,900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