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装箱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集团多元业务稳健发力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15.6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56
物流业务方面,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在美国关税扰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挑战下依旧保持韧性,克拉克 森(CLARKSONS)最新9月预测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同比增长3.0%,叠加红海绕行、港口拥 堵、航运环保要求等因素,集装箱行业产销量超出年初预期。受益于此,公司前三季度干货集装箱累计 销量180.18万TEU,维持较好水平,冷藏箱销量因南美水果出口驱动显著增长64.35%达到15.35万TEU, 集装箱业务基本盘稳固;车辆业务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101583台,逆势增长7.21%,其中中国半挂车业 务营收与毛利率双升,新能源上装产品增速迅猛;物流服务业务在挑战下启动"二次创业"战略,现金流 同比大幅改善。此外,空港与消防、循环载具等业务也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集集团积极展开回购,相继推出不超过5亿港元的H股回购,以及3亿—5 亿元人民币(含)的A股股份回购计划,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截至10月30日,公司H股累计回 购金额约1.9亿港元,对应回购股份数量约2579万股;A股累计回购金额约1.03亿元人民币,对应回购股 份数量约1245万股。回购计划的稳步推进,也体现了公司管理层 ...
中集集团:集装箱行业长期需求向好,未来年度需求或突破400万TEU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1:40
短期行业景气度与排产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供应链景气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1] - 2025年下半年三季度排产良好 [1] - 2025年四季度排产情况需进一步观察 [1] 长期集装箱需求驱动因素 - 集装箱需求与全球商品贸易量紧密挂钩 [1] - 人口增长、人均财富提升、区域分工持续及供应链多元化、降碳等趋势推动集装箱周转速度降低,导致相同贸易量需要更多箱量支撑 [1] - 全球超过5000万TEU保有量带来年均200-300万TEU的更新需求 [1] - 行业年度需求有望从当前400万TEU基准向更高规模迈进 [1]
朱少醒、杨锐文等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布局“反内卷”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8:16
公募基金操作动向 - 知名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华新水泥,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50万股增至9月30日的900万股,持仓市值从592万元增至1.67亿元 [1] - 牛散黄建军和代德明现身华新水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1004万股和770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86亿元和1.42亿元 [1] - 华新水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80% [1] “反内卷”概念股持仓变化 - 基金经理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基金加仓旗滨集团557万股,截至9月25日持有3482万股 [2] - 基金经理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基金新进旗滨集团前十大流动股股东,持有3182万股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增持中集集团223万股,截至9月29日持有4740万股,持仓市值为3.82亿元 [2] “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5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 - 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反内卷”将加快行业出清速度并提升企业长期盈利高度,带来结构性投资机遇 [2] 机构调研关注方向 - 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的“反内卷”概念公司多达31家,涵盖钢铁、煤炭、化工、光伏等行业 [2] - 华夏、嘉实、睿远等基金公司及多家险资、券商联合调研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公司表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行业供给,有望使硅料供需回归平衡,推动产业链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3]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布局“反内卷”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3
公募基金操作动向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华新水泥,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50万股增至900万股,持仓市值从592万元增至1.67亿元 [1] - 牛散黄建军和代德明现身华新水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1004万股和770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86亿元和1.42亿元 [1] - 华新水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80% [1] “反内卷”概念股机构持仓 -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基金加仓旗滨集团557万股,截至9月25日持有3482万股 [2] - 广发基金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基金新进旗滨集团前十大流动股股东名单,持有3182万股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增持中集集团223万股,截至9月29日持有4740万股,持仓市值为3.82亿元 [2] “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5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 - 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反内卷”是产业生态重构,将加快行业出清并提升企业长期盈利水平 [2] 机构调研焦点 - 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的“反内卷”概念公司多达31家,涵盖钢铁、煤炭、化工、光伏等行业 [2] - 华夏、嘉实、睿远等基金公司及多家险资、券商于9月30日联合调研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公司表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供给,有望使硅料供需回归平衡,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3]
中集集团:9月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0:55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一届2025年度第9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9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与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关连/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集装箱占比27.7%[1] - 物流服务业务占比17.68%[1] - 能源和化工和液态食品装备占比16.88%[1] - 道路运输车辆占比11.15%[1] - 海洋工程占比10.44%[1] - 其他行业占比6.87%[1] 市场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424亿元[1] - 收盘价为7.86元[1]
辽宁助力纳税信用标杆企业走稳成长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29 20:18
核心观点 - 辽宁税务部门通过纳税信用管理推动企业合规经营 形成诚信纳税-信誉增值-效益提高的正向循环 [1] - A级纳税信用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 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合作机会等实质性效益 [6][7] 内控机制建设 - 辽宁裕丰化工建立风险清单+责任清单双台账 连续8年获评A级纳税人 重点关注发票管理 申报缴税 信用等级等涉税领域 [1] - 孔雀表业连续9年获评A级 将税务合规要求嵌入生产 研发 销售全流程 合同审核作为全流程税务合规管理体系起点 [2][3] - 税务部门推行逢新必讲 逢需必讲式培训辅导 在关联申报等时间节点进行点对点讲解 [1] 外部政策支持 - 税务部门为A级纳税人开设绿色通道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半日 [4] - 东方国际集装箱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出口退税申报 满足创新研发专利的资金需求 [5] -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制作纳税合规操作手册 阜新海州区税务局现场辅导环保设备购置税申报 帮助企业避免损失 [5] 信用红利体现 - A级纳税人可获得利率低1-2个百分点的专项金融产品 显著降低资金成本 [6] - 辽宁天意实业凭借10连A信用在招标评分中获得满分 从5家竞标企业中成功中标油田环保设备采购项目 [6] - 纳税信用A级成为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标准 辽宁天安生物制药因9连A获得稳定原料供应 [6] - 建华建材作为10连A企业 近三年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 与恒力重工 北方华锦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并获先进供应商称号 [7]
从世界工厂到科创中心 折射深圳创新“三级跃迁”
证券时报· 2025-08-26 02:21
深圳创新历程与产业跃迁 - 深圳创新体系经历45年发展 从低端制造演进至多产业共生的创新雨林生态 当前以平均每天约580件专利授权量体现创新速度 [2][11] 产业跃迁第一阶段:要素集聚(1979-1990年代) - 通过三来一补模式奠定工业基础 1994年三来一补企业数量占广东省三分之一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8% 出口总额和就业人数均占40%左右 [3][4] - 中集集团1980年引进丹麦技术生产标准集装箱 1996年成为全球集装箱产量第一企业 打破日韩垄断 [4][5] 产业跃迁第二阶段:链式突破(1980年代末-2000年代) - 实施外引内联策略 吸引中航技 中电等央企入驻 建立纺织服装和电子配件为主的轻工业体系 [6] - 企业纵向深耕实现国产替代 中金岭南开发陶瓷过滤机价格仅为进口设备八分之一 性能实现超越 [7] - 横向拓展产业链 中集集团从集装箱延伸至商用车 船舶 海上平台等30余项明星产品 中金岭南从铅锌铜拓展至金银镓锗等稀有金属 [8] 产业跃迁第三阶段:生态创新(当前阶段) - 形成创新雨林生态 华为鸿蒙系统研发投入超数百亿元 代码量达1.3亿行 已开发矿鸿 电鸿等行业定制系统 [10] - 政府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 2024-2026年建设方案支持全球低空经济发展 同步推进汽车城 超充之城等多元生态建设 [11] - 企业通过资本纽带构建技术生态 云天励飞投资岍丞技术 智慧互通等产业链企业 推动AI芯片在智能穿戴 交通领域应用 [10] 创新成果与产业影响 - 优必选天工机器人2025年以21.5秒成绩获得人形机器人百米短跑金牌 体现全自主导航系统技术突破 [2]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专利授权量达87,152件 创新体系从世界工厂向科创中心转型 为全球提供创新发展样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