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4日,换股比例为1:0.133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9:09
公司合并方案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 - 换股比例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转换为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1] - 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确定为2025年9月4日 [1] 股票处理安排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1] - 终止上市后投资者账户将不再显示中国重工股票市值 [1] - 新增中国船舶A股股份将在完成上市手续后显示于原股东账户 [1] - 股票市值将在新增股份上市日起重新体现于投资者账户总市值 [1]
半年报看板丨优质资产注入“增色添彩” 沪市半年报凸显并购红利
新华财经· 2025-09-03 19:09
并购重组政策效果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1] - 并表效应在沪市公司半年报中得到印证 多家公司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实现业绩改善 [1] 企业并购案例业绩表现 - *ST松发2025年5月完成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主营业务转型高端船舶及装备制造 半年报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上升315.49% 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上升15646.55% [2] - 瀚蓝环境2024年底完成对粤丰环保私有化收购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 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8.99% 总资产634.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1.40% 垃圾焚烧发电规模达97590吨/日居行业前三 [3] - 宁波富邦2024年完成对电工合金55%股权收购 电工合金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9.18% 净利润2963.15万元同比增长89.52% 触点产品销量达14.6亿颗 [3] - 赛力斯2024年9月以81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2025年半年报营收624.02亿元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4] 并购重组特征转变 - 本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 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5] - 央国企持续发力上下游资源整合 远达环保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 构建"环保+流域水电+新能源开发"业务架构 [5] - 蓝科高新收购蓝亚检测100%股权和中国空分51%股权 实现央企国机集团内部资源战略性调整 [5] 科技领域并购动态 - 沪硅产业整合旗下核心硅片资产 实现300mm大硅片全资掌控 [6] - 至纯科技收购威顿晶磷 向半导体上游延伸补齐电子材料短板 [6] - 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 提升CRO研发服务能力 [6] - 北自科技收购穗柯智能100%股权 强化智能物流系统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业务 [6] - 沪市公司通过并购切入新质生产力赛道 形成"补链强链延链"产业协同效应 [6]
优质资产注入“增色添彩” 沪市半年报凸显并购红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7:55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自2024 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已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通过收 购优质资产实现业绩改善,推动自身转型升级,这一并购重组效应已在在沪市公司半年报中得到印证。 具体来看:央国企在上下游资源整合方面持续发力。远达环保(600292)购买了中国电力、湘投国际合 计持有的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广西公司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交易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 水力发电及流域水电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运营业务,从而构建"环保+流域水电+新能源开发"的立 体业务架构,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提供可操作路径。 蓝科高新(601798)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蓝亚检测100%股权和中国空分51%股权。蓝科高新主要从事相 关石油石化特种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及检测,蓝亚检测主要业务为石化设备检测,中国空分主要业务则为 空分、低温及环保工程。这次交易有利于央企国机集团内部资源的战略性调整,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 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科技并购同样保持高热度。沪硅产业通过整合旗下核心硅片资产,实现对300mm大硅片的全资 ...
国产航母概念下跌5.45% 8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7:18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3日收盘,国产航母概念下跌5.45%,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四创电子和北方导航跌停,航发科技、中航西飞、光电股份等跌幅居前 [1] 相关军工概念板块表现 - 兵装重组概念下跌7.44%,军工信息化下跌4.97%,成飞概念下跌4.76%,军民融合下跌4.67% [2] - 大飞机下跌4.10%,中船系下跌4.07%,航空发动机下跌3.87%,商业航天下跌3.71%,卫星导航下跌3.59% [2] 资金流向情况 -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5.15亿元 [2] - 板块内32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8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 [2] - 中航西飞主力资金净流出3.47亿元居首,海格通信净流出2.72亿元,北方导航净流出2.10亿元,航发动力净流出2.05亿元 [2] - 中信重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07.65万元,宝钛股份净流入550.80万元,中国一重净流入253.31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出明细 - 中航西飞下跌9.83%,主力资金净流出34743.68万元 [2] - 海格通信下跌7.48%,主力资金净流出27245.20万元 [2] - 北方导航下跌9.99%,主力资金净流出21013.95万元 [2] - 航发动力下跌3.67%,主力资金净流出20481.94万元 [2] - 中国卫星下跌5.72%,主力资金净流出18102.42万元 [2] - 中国船舶下跌2.42%,主力资金净流出14288.64万元 [2]
江苏省运河航运公司成立船舶科技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5:50
人民财讯9月3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江苏苏港运河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兆 俊,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船舶设计、船舶制造、非金属船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 透显示,该公司由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4艘新船订单!海液通航运“一带一路”航线运力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38
海液通航运董事总经理王文彬表示:"这批4350TEU新船是公司对于'一带一路'航线升级的核心运力。 投入运营后,我们将在中国—东南亚与红海、土耳其、北非主要港口之间形成可靠且稳定的网络,有助 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低碳、端到端的全程物流方案。" 海液通航运将进一步完善全球物流网络,特别加强海外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确保货物从中国工厂出 发,不仅能准时抵达目的港,更能高效配送到海外仓库或最终客户手中,真正实现全程无忧的物流体 验。 据了解,海液通航运于2020年在香港成立,致力于跟随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步伐,为广大贸易客户提 供高频、快速、可靠及多样化的航运和物流产品。其班轮服务覆盖亚洲至东非、中东、红海、地东、黑 海及波罗的海沿线之间的众多门户港口。 台州建兴重工有限公司即原浙江凯航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凯航船舶于2008年5月成立,占地面积为650 亩,使用岸线长800米。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凯航船舶自2012年2月份开始投产,年造船能力达60余万载 重吨,是台州唯一一个"一级两类"船厂,但企业刚起步就赶上了国际金融和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外订 单大幅缩水,企业员工、产能都受到重大冲击,生存变得非常困难。2015年,通 ...
招商局工业威海船舶高端客滚船手持订单量和交付量稳居全球榜首
齐鲁晚报网· 2025-09-03 11:42
公司面临着船东对高品质的追求,与普通商船建造的一般性要求的差别。技术上,高端客滚船建造对重 量、线型、安全、质量等要求极为严格;同时,因为面向高端客户,船东的个性化需求也非常之多。秉 持着"客户满意"为宗旨,充分理解和配合船东的大量修改要求,通过学习和进步,给予船东高度的反馈 和评价。建造上,该高端船型薄板用量大、变形控制难度高,这一特点对船舶线型控制起决定性作用, 也是公司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面对这一瓶颈,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发扬"实干、苦干、巧干"的企业作风,建立专项攻关团队,邀请外部 专家驻厂指导,探索适配自身的工艺管理路线。在将板厚低于6mm的薄板变形量控制在3mm以内的工 艺研究中,通过与钢板供应商联动,提高钢板轧制工艺技术,厂内引入先进设备,在焊接工艺优化上历 经无数次试验,确定最佳焊接参数,最终形成了独有的工艺流程,将薄板变形成功控制在3mm以内, 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招商工业威海船厂"Stena"系列和"Finnlines"系列高端客滚船获得"Shippax年度最佳 客滚船"的国际荣誉,为后续公司与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获得更多订单及品牌享誉全球奠定了坚实 基础。 船舶与海工装备是威海市的传统优势 ...
2025年7月中国船舶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14艘和514艘
产业信息网· 2025-09-03 09:16
行业贸易表现 - 2025年7月船舶进口数量114艘 同比下降48.9% [1] - 同期船舶进口金额0.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9.7% [1] - 出口数量514艘 同比增长0.2% [1] - 出口金额37.23亿美元 同比下降1.4% [1] 进出口结构特征 - 进口金额增幅与数量降幅呈现显著背离 [1] - 出口规模保持稳定 数量微增0.2% [1] - 单月出口金额达进口金额的532倍 显示行业出口主导型特征 [1]
这家千亿市值公司,9月5日终止上市!
IPO日报· 2025-09-03 08:32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股东股票将按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1] - 换股比例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发行价37.84元/股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4] - 合并后形成统一资本平台 实现中船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新公司成为涵盖军民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的巨型企业 [5] 财务数据表现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总资产2214.65亿元 [5] - 中国船舶同期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总资产1819.77亿元 [6]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停牌前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超2800亿元(中国船舶1720亿元 中国重工1163亿元) [3][7] 交易时间进程 - 吸收合并计划于2024年9月首次披露 2025年1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7月4日通过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 [9][10][11] - 中国重工8月14日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8月29日获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 从披露到退市整体耗时一年 [12][13][14] 行业整合趋势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明显增加 2025年已完成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 多个吸收合并项目正在推进中(海光信息/中科曙光 湘财股份/大智慧 浙江沪杭甬/镇洋发展) [15]
9月5日终止上市中国重工换股合并中国船舶迎“大结局”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04
公司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重工拟通过向中国船舶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方式进行换股吸收合并 [1] - 交易已于2025年7月18日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 [1] - 上交所决定对公司A股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终止上市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1] 股票终止上市安排 - 由于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 公司A股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1] - 终止上市后股东股票账户中将不再显示公司A股股票 相关市值无法体现 [1] - 换股股东持有的股票将按照既定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1] 2025年中期财务表现 - 中国重工实现收入326.21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