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用十年时间让大城市普惠托育覆盖八成社区,为何托育这么难?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13:51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中央提出10年目标推动有条件大城市实现嵌入式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1] - 2019年启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系统建设 被称为"托育元年" [2] - 国家发改委对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个的中央预算补助 [2] - 济南市建立全国首个城市托育品牌"泉心托" 制定统一行业标准 [3][4]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 超三成家庭有送托需求 [2] - 2023年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占比89.5% 约七成处于亏损状态 [5][6] - 托育机构平均收费1978元/月 一线城市达5500元/月 [6] - 全国托位实际使用率仅46.7% [6] - 托育行业专业人才缺口达100万人 [10] 成本结构与运营模式 - 托育机构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75%以上 [7] - 长三角地区托育师薪资达7000-8000元/月 月均托育成本超4000元/孩 [6] - 南通采用"三方共建"模式 中央资金+政府免费场地+企业运营 [7] - "1+N"模式使普惠园托位费降至2500元/月(含餐费) [7] - 济南采用"统一配餐"降低小型托育园运营成本 [7] 社区嵌入式托育 - 社区嵌入式托育可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等多种服务形式 [8] - 微小型托育规模通常在30人以下 [8] - 需通过市场规模测算精准布局托育园 [9] 人才培养 - 2021年"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纳入职业教育目录 [10] - 南通职业大学婴托专业年招生超300人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 [11] - 济南行业协会提供职业培训和社会认证 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10]
四川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30多万托位托起民生幸福
四川日报· 2025-06-13 08:34
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模式 - 成都黉门街社区托育园于2023年2月运营 提供65个托位 服务时间从早上7点至晚上6点半 与双职工工作时间精准衔接 [3] - 该托育园每月保育费2080元 为周边机构价格的60%-70% 包含专业营养餐食 100万元保额商业保险及20名持证保育人员服务 [3] - 社区盘活460平方米闲置国有资产 引进专业机构打造 服务辐射周边3公里范围 [3] 医育结合创新实践 - 眉山市第一托育园由妇幼保健院主办 提供0-1岁乳儿班专业照护 实现9个生活场景智能化记录 数据同步家长端和管理端 [4] - 配备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健康查体 建立婴幼儿健康管理档案 保育费低于当地普惠定价标准 [4][5] - 全市4家妇幼保健院领办5家托育机构 形成医育结合特色模式 [5] 四川省普惠托育政策支持 - 2024年1月起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决定 将该项目纳入2024-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 [5] - 投入1.9亿元资金 计划新建改扩建1.9万个普惠托位 支持2个市级和36个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5] - 2019年以来从资金 场地 金融 人才等多方面配套支持 截至2024年底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0个 总托位33.5万个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开展三年攻坚专项行动 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网络建设 发展用人单位办托 社区嵌入式 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 [6] - 加快制定收费和补助政策 加强从业人员应急培训 推动医育结合发展 提升服务安全性和规范性 [6]
围绕“家”字做文章(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9
托育服务行业现状 - 托育服务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 [1] - 近年来托育服务发展类型多样化,家庭托育点凭借地利之便、灵活性和合理收费等优势获得家长青睐 [1] - 家庭托育点面临运营压力,主要由于规模较小且婴幼儿照护对专业性和场地要求较高 [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1] - 家庭托育点需转变"看孩子"等于"托育"的观念,坚持普惠不等于低质,通过综合施策提升品质 [2] - 政策建议采取建设补贴、运营补助、租金减免等方式降低家庭托育点运营成本 [2] 家庭托育点特点与要求 - 家庭托育点以住宅为载体,自带家庭氛围,需通过适儿化软装和互动区设计打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空间 [1] - 服务需根据婴幼儿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需设课,营造"家"的温馨感 [1] - 《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登记备案、人员资质、房屋设施、安全健康等监管要求 [1] 品质提升路径 - 需以规范护航运营、以专业塑造口碑,通过人才培训、医育融合等协同发力提升品质 [2] - 家庭托育点应塑造"小而美"特质,打造"专而精"优势,实现温馨与专业的结合 [2]
海南将发放托育消费券 最高补贴600元
海南日报· 2025-06-11 09:32
托育消费券发放政策 - 海南省将在2025年6月19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放托育消费券,首批于6月19日10时发放,后续每月1日10时发放 [1] - 消费券自领取之日起3天内有效,使用时段为每日10时至20时,必须当月领取当月使用 [1] - 补贴对象为48个月龄以下婴幼儿,按月龄分档补贴:0-12个月龄600元、13-24个月龄300元、25-47个月龄200元 [1] - 使用范围覆盖海南省内经县级以上卫生健康委备案的所有托育服务机构类型 [1] 消费券领取与使用流程 - 用户需通过云闪付APP完成实名注册及银行卡绑定,在"政府消费券"专区按婴幼儿月龄选择对应面值券种 [2] - 使用需在有效期内至合作机构支付时输入婴幼儿姓名及身份证号核验资格,系统自动抵扣相应金额 [2] - 若领取日距月末不足3天,有效期将提前至当月最后一天20时截止 [1]
育儿补贴,这次真要来了
和讯· 2025-06-10 17:59
政策动态 - 2025年财政将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 促进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正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1] - 2024年10月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养老 托育补贴政策调研 政策推出处于酝酿期 [1] - 中办 国办发布《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大城市实现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2] - 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将"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为改革任务之一 [2] - 国家发改委提出扩大养老 托育等服务消费 财政部酝酿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3] 行业现状 - 2020年至今中央财政投入约90亿元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 而对3-6岁幼儿园服务投入达5000多亿元 [4] - 2023年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占比89.5% 平均收费1978元/人/月 一线城市达5500元/人/月 [5] - 2023年全国托位实际使用率仅为46.7% 存在"家庭送托难"与"机构收托不足"并存现象 [5] - 托育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不敢托 不放心现象普遍 [5] - 托育机构面临运营成本高 普惠程度低 支持措施落地慢等问题 [4] 发展方向 - 未来主流方向是托幼一体 幼儿园半托班或半托育机构 [5] - 需通过政府实施生均补贴制度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5] - 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公办托育服务设施 带动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6] - 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计时托 临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 [6] -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6] 支持措施 - 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5] - 1315个县(市 区)已出台托育机构建设补贴 运营补贴 发放消费券等措施 [5] - 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 相关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 [2]
中办、国办:推动各地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
快讯· 2025-06-09 17:11
政策导向 -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重点推动"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发展 [1] - 政策要求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支持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服务 [1] - 将完善普惠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对基本服务收费加强引导 [1] 养老服务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1] - 明确提出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1] 行业发展 - 政策直接利好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行业,将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 [1] - 普惠服务定位将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价格引导机制可能影响行业利润率水平 [1]
优化整合资源 就近普惠安全(人民眼·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②)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明确优先设置婴幼儿托育等功能 [2] - 中办、国办提出"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2] - 国务院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托位实际使用率仅为46.7%,民办机构占比89.5%,平均收费1978元/人/月,一线城市超5500元/人/月 [5] - 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近10万家,托位约480万个 [10] 区域发展现状 -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1300万,托位5.4万个中实际入托仅1.8万人,普惠托位1.1万个 [4] - 广州市托育服务机构1947家,总托位数10.9万个,普惠托位5.2万个 [9] - 南昌市建成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138家,提供普惠托位8000个 [13] - 西安计划2026年底前建成11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点 [9] 运营模式创新 - 公助民营和公建民营模式占社区嵌入式托育市场九成以上 [16] - 南昌友希婴幼托育中心采用公助民营模式,政府承担场地租金,机构负责改造运营 [14] - 广州越秀区普惠托育园获建设补贴2000元/托位,运营补贴及民用水电优惠 [18] - 西安推广"需求评估—场地协商—公益预热—政策护航"四步法 [9] 成本与定价策略 - 广州越秀区普惠托育园全日托费均价2280元/月,不超过市场价50% [20] - 西安喜伴日托园收费1800元/月,参照公办幼儿园定价并公示成本明细 [4][8] - 广州18个月以下婴幼儿托育费3800元/月,低于普惠价标准 [21] 服务质量提升 - 西安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提升计划",培训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 [22] - 广州托育园配备保健医生定制食谱,餐食留样48小时并接受市场监管 [19] - 南昌友希婴幼托育中心与三甲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4] - 广州家校APP实现家长实时查看孩子在园情况 [19] 资源整合案例 - 西安文兴巷社区压缩50%办公区域腾出托育场地,与酒店共享户外活动区 [12] - 南昌改造闲置公房及空地建设托育中心,半年完成改造运营 [14] - 广州洪桥街道收回自有物业开办普惠托育园 [18]
创新服务接地气 “一老一小”情系民生百姓可感可及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学前教育法实施与托育服务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 [1] - 国家卫健委2024年9月数据显示 超30%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 但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 [3] - 上海市静安区推出"萌芽工程" 依托幼儿园资源开设6个月至3岁小月龄托班 分设"萌萌班"(6-12个月)、"芽芽班"(12-18个月)、"泡泡班"(18-24个月)、"点点班"(2-3岁) [5][7] - 托育机构采用家长渐进式入园陪伴模式 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婴幼儿适应从家庭到集中照护的过渡 [7][8] 托育行业人才供需与培训 -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行业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11]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涵盖心理发展、早期活动指导、疾病预防与急救等 [12] - 北京市昌平区开展托育从业人员专项培训 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技能 [11]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推进 - 国家3部门发布试点方案 优先在老龄化程度深的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高的科室试点 [13][15] - 医疗护理员取代传统护工概念 需经医院专业培训 与医护团队配合度更高 [18] - 广东省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一对三"服务140元/日 "一对一"最高280元/日 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21][22] - 试点地区费用普遍下降 但暂未纳入医保 [21]
静安升级宝宝屋迭代至4.0版
解放日报· 2025-06-01 09:51
社区托育服务升级 - 静安区推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包含社区"宝宝屋"提质升级等六大行动 [1] - 宝宝屋将迭代4.0版,实现"更专业、更温暖"的服务扩容与个性化提质 [1] - 将"教养医"结合的科学育儿融入日常照护,打造"十五分钟托育服务圈" [2] 托幼一体化进展 - 今年9月实现"托幼一体"全区覆盖率100%,提供托位3000余个 [1][2] - 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全部开设托班,有条件的开设小月龄托班 [2] - 幼儿园依托专业资源优势延伸服务触角,将服务对象年龄下移 [2] 服务模式创新 - 呈现"1+X"托育服务样态,"1"指幼儿园托幼一体,"X"包括弹性托班服务等特色服务 [2] - 推出半日制、全日制自由组合的弹性托班服务 [2] - 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临时照护难题,已在全市率先建成首批3个"宝宝屋"并实现街镇全覆盖 [1]
用人单位办托,怎样办得起托得好?(人民眼·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①)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托育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中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 超过三成家庭有入托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为7 86% [9]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普惠育幼体系建设 包括用人单位办托 社区嵌入式托育 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写入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9] - 中办 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用人单位办托和托幼一体服务 [9] 用人单位办托模式发展 - 全国总工会与国家卫健委联合评选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目前已评选3批共300家单位 [10]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自建托育中心 投资150万元改造1000平方米场地 配备6名专业教师保育员 [11][15] - 江苏伟丰集团投资400多万元与专业机构合作创办托育中心 外部生源占比达85% 年营收90多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13][18][20] 多元化办托运营模式 - 银川市采用"购买服务""委托运营"模式 197家托育机构中17家为单位办托 全部采用合作方式降低运营压力 [16] - 银川景博学校通过"注资换优惠"方式 出资26万元与方角石公司合作 托育费用比市场价低50%以上 [17] - 方角石早托中心通过稳定生源分摊成本 淡旺季生源差异显著 冬季在托人数不足旺季一半 [18] 服务创新与需求匹配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托育中心延长运营时间至早7点半至晚6点 增设寒暑假班满足医护人员特殊需求 [21][22] - 无锡市推行"托幼一体化" 小马快跑成长中心将0-6岁儿童分为9个教育阶段 设计5000多种教具开发启智课程 [23] - 方角石早托中心探索"送托上门"等新服务模式 与更多用人单位洽谈多样化合作 [26]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宜昌市用人单位托育机构月均费用2000-2500元 虽低于市场化机构但仍占当地月薪30-40% 入托率约50% [14] - 独立办托面临场地改造成本高 专业人才薪资压力大 职工需求分散等难题 银川模式通过合作降低运营风险 [15][16] - 家庭抚养理念差异影响入托选择 部分职工因老人带娃意愿或课程偏好选择其他机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