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
icon
搜索文档
全面崩盘,消费医疗交出史上最差一季报
36氪· 2025-05-16 08:55
消费医疗行业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医美领域华熙生物一季度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滑20.77%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暴跌58.13% 创上市以来最差记录 [2] - 疫苗企业智飞生物营收23.74亿元骤降79.16% 净利润亏损3.05亿元同比下滑120.93% 现金流首次转负 [2] - 长春高新营收29.97亿元下降5.66% 净利润4.73亿元缩水44.95% 20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2][3] - 行业整体呈现断崖式下跌 超40%净利润降幅企业达7家 万泰生物等首次录得季度亏损 [2][3] 细分领域危机蔓延 - 医美三巨头集体失速 爱美客营收增速从2023年47.99%降至2025年-17.90% 昊海生科首次出现单季度双降 [3] - 牙科行业闭店潮持续 2024年全国连锁口腔医院倒闭率达30% 眼科龙头爱尔眼科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负增长 [4] - 九价HPV疫苗从供不应求到库存积压 智飞生物2023年库存量达4209.6万支 国内适龄女性接种率两年内从3%跃升至20% [6] 业绩下滑核心动因 - 消费降级导致中产家庭减少医美等非必需支出 乔雅登雅致产品价格从最高9000元跌至980元 [5] - 集采政策压缩利润空间 爱博医疗人工晶状体中标价下降31% 何氏眼科屈光手术价格腰斩至1.1万元 [7] - 监管趋严推高合规成本 锦波生物2024年销售费用增长56.73% 医美企业需额外投入医生培训及产品认证 [7] 企业转型困境 - 医美企业跨界布局肉毒素等新领域成效有限 爱美客关键产品仍处临床阶段 失去先发优势 [9] - 高溢价并购埋隐患 爱美客以13倍溢价收购韩国REGEN公司 但需重建销售渠道 [10] - 爱尔眼科激进扩张至352家医院 2024年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反映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失衡 [10]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玻尿酸三剑客研发投入保持10%增速 爱美客达21.41% [14] - 差异化服务构建壁垒 巨子生物专注胶原蛋白领域实现40%业绩增长 爱尔眼科推出终身眼健康管理等服务 [14] - AI技术助力获客成本优化 某眼科诊所客户留联率从38%提升至60% 人均成本从200元降至68元 [15] - 小红书等新渠道创造增量 88%医美用户通过平台获取信息 薇旖美产品提及率居首位带动销量破百万瓶 [17]
多次宴请公职人员,南通爱尔眼科医院CEO被撤销政协委员身份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接到举报后,南通市纪委监委组成了工作专班,对相关问题进 行了全面彻查。目前,已依规依纪对有关涉事人员进行了严格 处理。 作者:张铃 封图:图虫创意 同时,艾芬亦对爱尔眼科员工提起过诉讼。艾芬曾起诉爱尔眼科职工段某民、刘某菲、刘某等侵犯 名誉权,2025年4月,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艾芬胜诉 。 在该一审判决前后 ,艾芬的 微博账号"急诊向日葵艾芬"被封。 南通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300015.SZ)旗下医院。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眼科龙 头,截至2024年底,爱尔眼科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74家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其中811家 在中国内地。此前,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曾于2022年初发内部信,称将全面拥抱社会监督。 艾芬曾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积极贡献,民间评价其为"疫情发哨人"。2020年5月,艾芬因白内 障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5个月出现右眼视网膜脱落,12月其申诉右 眼几乎失明,质疑医院存在违规操作。爱尔眼科则称,艾芬视网膜脱离与医院手术没有直接关联。 有关部门曾就该事件成立调查组,爱尔眼科称,艾芬不同意进行医疗鉴定、不走法律程序。 艾芬多次在社交平台质疑爱尔眼科 ...
多次宴请公职人员,南通爱尔眼科医院CEO被撤销政协委员身份
经济观察网· 2025-05-15 21:19
5月15日,经济观察报获悉,南通爱尔眼科(300015)医院党支部书记、CEO于文娟被南通市崇川区纪 委给与党纪处分,同时,南通市崇川区政协撤销了于文娟的政协委员身份。 艾芬多次在社交平台质疑爱尔眼科的诊疗及管理问题,相关内容不仅关涉自身,也涉及其他曾在爱尔眼 科就诊的患者。 同时,艾芬亦对爱尔眼科员工提起过诉讼。艾芬曾起诉爱尔眼科职工段赛民、刘语菲、刘峰等侵犯名誉 权,2025年4月,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艾芬胜诉。在该一审判决前后,艾芬的微博账号"急诊 向日葵艾芬"被封。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举报信》提到,南通市多名公职人员曾接受于文娟宴请。南通爱尔眼科医院一些 内部员工给艾芬提供了相应证据,包括南通爱尔眼科多份招待明细表,其中一些招待明细表的招待原因 标明为"业务拜访""业务拓展"。 南通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300015.SZ)旗下医院。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眼科龙头,截 至2024年底,爱尔眼科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74家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其中811家在中国内地。此 前,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曾于2022年初发内部信,称将全面拥抱社会监督。 艾芬曾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积极贡献,民间 ...
华厦眼科(301267)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52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参与 | | 姓名 | 厦门辖区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 | | | 接待日活动的投资者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15 日(周四)下午 15:40~17:00 | | 地点 |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 | | 陈凤国先生 董事 | | | 陈鹭燕女士 财务总监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姓名 | 曹乃恩先生 董事会秘书 | | | 王志强先生 独立董事 | | | 赵 冀先生 保荐代表人 | | | 1、请问一下 年公司,持续发展和业务开展做了哪些调 25 | | | 整和创新? | | |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华厦眼科的关注。从 2025 | | | 年起,公司将按照《华 ...
何氏眼科:搭建更广泛基层眼科医疗服务网络
中证网· 2025-05-15 16:19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日前,2025未来医疗医药100强展会在苏州举行,何氏眼科(301103)受邀参 加。何氏数字医疗首席科学家、辽宁何氏医学院视觉智能中心主任何星儒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何氏 眼科围绕全球眼健康总体方向,以构建"智慧光明城"为战略目标,依托眼健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优势,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干细胞等新技术,通过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赋能,为患者提供数字化、 全方位、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基层眼科医疗服务能力。 何星儒分享了何氏眼科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近视防控、糖尿病眼病防治及社区防盲公共 卫生模式搭建的成果与经验,充分落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其在眼科公共卫生领域中发挥更大价值。 近年来,何氏眼科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公益相结合,将专业医疗技术和百姓需求相结合,持续搭建 布局广泛的基层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加快推进"何氏智慧眼健康管理站"和"光明小屋"建设,以眼科智能 设备为入口,通过AI智能诊断,结合专家线上看诊,实现了眼部疾病和慢性疾病早监测、早预警、早 干预、早治疗,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基层眼保健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提升了眼健康 公 ...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何氏眼科再获辽宁省政府表彰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1:55
公司荣誉与战略方向 - 公司连续第二年获辽宁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成为2024年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的241户突出贡献企业之一 [2] - 公司以构建"智慧光明城"为战略目标,依托眼健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优势,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干细胞等新技术,推动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普惠化转型 [2] - 公司通过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数字化、全方位、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新模式 [2] 科技创新与服务模式 - 公司作为辽宁省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构建辽宁特色的"365近视防控体系",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2] - "光明小屋"项目获2024年全国首届社会办医"新质生产力"案例大赛服务模式创新类金奖,结合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公益,搭建基层眼科医疗服务网络 [3] 国际化合作与学术交流 - 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十余个国家培训120余名眼科医生及视光师,推动辽宁与发展中国家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合作 [3] - 2024年公司在辽宁举办"中日韩眼健康创新科技学术交流"、"中国-拉美眼科机构发展合作论坛"、"国际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高峰论坛"、"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等国际学术盛会,搭建全球眼科智慧共享平台 [3][4]
受业绩承压和退通抛压影响股价触新低,频繁回购能否拯救希玛医疗(03309)?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09:36
港股通剔除影响 - 希玛医疗被剔除港股通名单后,3月10日股价下跌1.65%,远低于同期被剔除股票平均跌幅14.24%,但后续受港股通资金单向卖出机制影响持续下跌,4月7日暴跌16.25%,触及上市新低1.33港元,近一个月最大跌幅达26.92% [1] - 港股通持股比例从3月5日高点8.88%持续下滑至4月7日7.96%,尽管股价后续回升,持股比例仍进一步降至7.73% [1] 股价修复与回购策略 - 4月7日触底后开启反弹行情,4月8日涨5.97%,4月17日涨3.50%确立向上趋势,历经13个交易日完全修复4月7日跌幅,5月6日触及60日均线1.71港元后涨速放缓 [4] - 公司采取高频小额回购策略,年初至今回购35次共1081万股(占总股本0.86%),其中4月集中回购15次 [4][7] - 反弹期间成交量显著萎缩,单日成交量仅4天超100万股,最低达11.2万股,呈现量价背离现象 [7]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19.13亿港元同比降0.56%,由盈转亏1.35亿港元(上年同期盈利6199.8万港元) [7] - 业务表现分化:内地牙科增长但香港与内地眼科收入分别下滑3.3%和6.9%,新冠相关医疗耗材收入从1943.3万港元骤减至0 [7] - 对业绩不佳医疗机构进行重整关闭,计提商誉及资产减值约1.98亿港元,导致盈利转亏 [12] 眼科行业现状 - 国内眼科医疗市场规模从2015年507.1亿元增至2024年2231亿元,预计2025年达2521.5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16% [11] - 行业面临结构性危机:爱尔眼科2024年营收增3.02%但扣非净利降11.82%,毛利率48.12%近五年首次低于50% [11] - 同质化竞争严重(白内障/屈光/视光等领域),头部企业扩张放缓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12] 同业对比 - 希玛医疗市值21.85亿港元接近朝聚眼科19.05亿港元,两者股价3月下旬走势趋同 [8][10] - 朝聚眼科2024年营收增2.62%至14.05亿元但净利降14.78%,采取稳定派息策略(分红0.25港元/股,派息率83.21%) [10]
爱博医疗(688050):集采同比因素下半年有望逐步消除,龙晶推广贡献增量
招商证券· 2025-05-14 23: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爱博医疗是国内领先的眼科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以创新为驱动力 立足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 隐形眼镜业务处于产能爬坡期 双焦点人工晶体有望逐步放量 [1] - 2025年1月 公司的屈光性人工晶状体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注册 上市后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贡献业绩增量 [1][6] - 预计随公司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及龙晶逐步放量 隐形眼镜业务随产能效率和合格率等逐步提升 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利润表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51亿、14.1亿、17.34亿、21.16亿、25.6亿 同比增长64%、48%、23%、22%、21% [2][8]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3.27亿、4.33亿、5.18亿、6.28亿、7.5亿 同比增长26%、32%、20%、21%、19% [2][8]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亿、3.88亿、4.65亿、5.64亿、6.74亿 同比增长31%、28%、20%、21%、20% [2][8]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6.0%、66.2%、63.5%、63.5%、63.3% [8] - 2023 - 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32.0%、27.5%、26.8%、26.6%、26.3% [8]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15.2%、17.1%、17.6%、18.3%、19.0% [8] -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1%、24.7%、20.5%、18.9%、17.4% [8] 每股资料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1.57元、2.01元、2.41元、2.92元、3.49元 [2][8] - 2023 - 2027年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1.10元、1.80元、2.49元、3.10元、3.63元 [8] - 2023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1.03元、12.48元、14.87元、17.07元、19.68元 [8]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49.5、38.7、32.3、26.7、22.3 [2][8]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7.1、6.2、5.2、4.6、4.0 [2][8]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93亿股 已上市流通股1.9亿股 总市值150亿 流通市值148亿 [3] - 每股净资产(MRQ)12.7元 ROE(TTM)15.4% 资产负债率24.6% [3] - 主要股东为解江冰 持股比例12.68%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25%、-25%、-11% 相对表现分别为-29%、-20%、-17% [5] 公司业务情况 2024年业务收入 - 2024年公司人工晶状体收入5.88亿 同比增长18% 角膜塑形镜销售收入2.36亿 同比增长8% 隐形眼镜销售收入4.26亿 同比增长212% [6] 25Q1业务情况 - 25Q1收入3.57亿 同比+15% 归母利润0.93亿 同比-10% 扣非利润0.86亿 同比-13% [6] - 受人工晶体状体集采影响 25Q1毛利率略有下滑 随PR获批进入推广期 25Q1销售费用率有所增加 [6] 各业务现状 - 人工晶状体:2024年5月起国家集采政策落地 白内障终端医院手术量减少 人工晶状体出厂价格下滑导致增速放缓 随双焦点晶体放量 有望逐步稳固出厂价 [6] - 角塑:市场竞争激烈 竞品增多 公司角膜塑形镜出厂价格略有下调 [6] - 隐形眼镜:尚处于培育阶段 对公司利润的贡献较小 未来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6] 研发情况 - 2025年1月 公司的屈光性人工晶状体PR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注册 对标国际顶尖品牌STAAR 上市后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贡献业绩增量 [6]
宿迁爱尔眼科开启屈光手术新纪元!微创全飞秒精准4.0技术正式落地
江南时报· 2025-05-12 14:49
行业技术发展 - 屈光手术行业历经多个技术迭代阶段,从1970年准分子激光无刀时代到PRK、LASEK 1.0版本,再到LASIK半飞秒2.0版本,最终发展到全飞秒SMILE 3.0时代[1] - 当前行业已进入智能化、精准化的4.0阶段,宿迁爱尔眼科引入的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技术标志着技术全面升级[1] 技术创新优势 - 新技术具备四大核心优势:可视化手术结果、全流程变量控制、个性化Nomogram分析系统、闭环患者管理体系[4] - 个性化Nomogram系统通过整合患者眼部数据、历史案例及专家经验,消除验光设备、验光师习惯、手术设备和医生操作差异,将矫正精度提升至小数点后三位[4] - 大数据算法可深度解析患者角膜厚度、曲率、泪液分泌等多维数据,结合专家经验库为每位患者定制专属手术方案[6] 手术效果提升 - 全流程变量控制技术有效规避影响手术效果的客观因素,减少术后屈光误差并显著降低干眼、眩光等并发症风险[8] - 相较于传统激光和半飞秒技术,新技术减少约45%角膜切割面积,最大程度保留角膜神经完整性,术后视觉质量大幅提升[11] 公司战略布局 - 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表示引入微创全飞秒精准4.0技术是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举措[13] - 未来将持续引入前沿技术与设备,为宿迁及周边地区近视患者提供更高品质、更个性化的屈光矫正服务[13]
昊海生科实控人涉内幕交易遭立案,超54%净利用于分红合理吗?
观察者网· 2025-05-11 18:04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态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虽公告称调查仅涉及个人,但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1][2] - 蒋伟与配偶游捷合计持股45.82%,通过股权掌控公司决策权,但未在公司任职,市场担忧"幕后操盘"模式[1][5] - 蒋伟夫妇2023年减持173万股套现1.56亿元,2019-2024年累计通过分红和减持套现超5.12亿元[5][8][9]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1.64%,净利润仅增1.04%,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4.25%,净利润降7.41%[1] - 2024年分红2.31亿元占净利润54.92%,创上市新高,实控人夫妇获分红约1.06亿元[1][8] - 2019-2023年累计分红5.7亿元,蒋伟夫妇占比45%约获2.5亿元,同期高管薪酬普涨但研发人员薪酬下降[8][9] 核心业务发展瓶颈 - 医美玻尿酸业务2024年营收7.42亿元同比增23.23%,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95.54%,行业竞争加剧(获批III类证超50张,品牌超400个)[5] - 玻尿酸市场受胶原蛋白替代品冲击(2024年胶原蛋白零售额719亿元,预计2027年达1738亿元),公司研发进度落后竞对[6] - 射频设备业务因监管升级(二类转三类)导致收入下滑6.97%,以色列子公司EndyMed产品推广停滞[6]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眼科业务2024年营收8.58亿元同比降7.60%,人工晶状体营收3.27亿元降14.06%,因集采中标价降幅超50%[7][8] - 2023年人工晶状体中标国家集采后销量增长但价格腰斩,中端预装类销量增137%,高端双焦点增40%[8] - 行业竞争加剧叠加消费疲软,代理OK镜增长乏力,自主新品牌面临市场份额提升压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