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胶粘剂
icon
搜索文档
段亚冰: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共筑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民网· 2025-04-29 10:48
产品研发方向 - 公司加大对低VOCs水性涂料和环保、高端密封胶的研发投入,集泰水性漆已全面应用于华锦阿美精细化工等项目,凭借其安全环保、长效防腐的优势,减少了传统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 [1] - 针对新能源领域,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轻量化,安全、可有效为新能源汽车护航和降低能耗的胶粘剂产品,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领域的集泰有机硅发泡胶F6351,达到V0级阻燃、达到0.15W/(m·K)超低导热系数实现电芯级隔热 [1] 产品认证与环保水平 - 公司旗下共有11款产品荣获《中国绿色产品认证证书》、34款产品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12款产品完成第三方"碳足迹"核查 [2] - JT-211无机内墙涂料、JT-215无机内墙涂料、JT-311D无机通用底漆荣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最高级别的三星级认证 [2] - 公司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广州市从化区首批"无废工厂",荣获"中国涂料行业低VOCs含量涂料推广工作先进示范单位",产品整体环保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3] 生产过程中的减排措施 - 子公司从化兆舜开展二期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报告期内光伏发电量达206.7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97.52吨 [3] - 使用储能电池代替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储能,持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 加强对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管理,通过在投料口安装集气罩、采用活性炭吸附+光氧催化装置等措施,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3] - 建设污水处理站,对生产运营污水进行严格达标处理,并实现部分废水回用 [3] - 制定《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确保固体废物合规处理 [3] 绿色供应链建设 - 公司成功获评"2024年广东省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该名单全省仅39家企业入选 [4] - 制定《绿色采购管理制度》《绿色采购标准》,对供应商增加环保要求审核,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认证体系以及定期审核机制 [4] - 已建立由531家供应商组成的优质供应商网络,其中拥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供应商众多 [4] - 依托制造中心信息平台(MOM),构建集成化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各管理系统,实现绿色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的信息化管理 [4]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公司凭借其绿色环保的产品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两轮电动车等新兴绿色产业领域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 [6] - 新能源用胶产品已与比亚迪、大运汽车等汽车制造商,以及许继电科储能、正浩储能等储能企业达成合作 [6] - 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广州市从化区"无废工厂"称号,以及"ESG金牛奖百强"等 [6] 战略布局与协同合作 - 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定严格的绿色采购标准,要求供应商提供环保型原材料,推动供应商提高环保水平 [6] - 与供应商在关键原材料开发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展研发工作,促进原材料的绿色升级和可持续供应 [6] - 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深入了解其绿色发展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绿色产品解决方案 [6] - 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探讨绿色转型路径,分享绿色发展经验 [6]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年度报告摘要,介绍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规划,包括业务范围、经营模式、财务指标、股本股东情况和债券情况等 [1] 重要提示 -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应到指定媒体阅读全文 [1] - 所有董事出席审议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该所 [3]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以实施权益分派方案时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不送红股、不转增 [4]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公司是从事胶粘剂等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高性能有机硅胶等工程胶粘剂及太阳能电池背膜,产品应用于多领域,还兼营部分非胶粘剂产品 [5] 主要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 - 原材料向国内外厂商及经销商采购,实行重点原材料集中统筹采购与个性原材料地方采购结合,与多家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保证供应 [7] 生产模式 - 工程胶粘剂产品由母公司及子公司自主生产,非胶类产品部分委托加工,生产周期3至7天,根据销售计划安排生产并保持安全库存 [8] 销售模式 - 国内市场按下游领域设事业部,采用大客户直接销售和一级经销商结合模式,汽化业务主要用一级经销商模式,对新业务重点大客户直接销售,采用平面型营销模式 [9] - 国外市场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一级经销商与大客户直供结合模式,销售网络在扩大完善,针对细分产品配备专门团队 [1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 [11] -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与已披露报告相关指标无重大差异 [12] 股本及股东情况 - 披露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部分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12] - 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12] -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产权及控制关系 [12] 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介绍债券基本信息 [12] - 可转债评级机构出具报告,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和“回天转债”信用评级均为“AA -”,评级展望“稳定”,结果未变 [12]
回天新材2024年电子、汽车行业产品销量高速增长 分红比例达82%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经营稳健但受光伏行业影响归母净利润下降 2025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提升竞争力 巩固四大赛道龙头地位 推进研发和在建项目助力转型升级 并努力回报投资者 [1][2][4][8] 经营业绩 2024年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 同比增长2.23%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下降65.91% [1] - 光伏业务销售收入下滑 背板业务资产计提减值约3992.48万元 拖累整体利润 [2]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降低 [2] - 电子行业、汽车行业产品销量高速增长 光伏硅胶销量稳健提升 [4] - 电子领域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 同比增长9.54% [5] - 大交通领域胶粘剂产品销售收入达9.9亿元 同比增长36.73% 销量同比增长超50% [6] - 包装用胶业务全年收入约3.88亿元 同比增长21.87% 毛利率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7] - 光伏硅胶销量同比增长约16% 在核心客户处供货份额稳固在40%以上 [7]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10.71亿元 同比增长10.49% 扣非归母净利润6730.32万元 同比增长14.43% [1] - 结束连续6个季度利润同比下滑 重启增长势头 [2] - 电子业务销量同比超50%增长带动营收高增、效益提升 [5] - 乘用车及工业用胶稳健增长 锂电用胶销售规模呈倍数级增长 [6] - 包装胶业务国内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20% [7] - 光伏业务硅胶销量国内外双增 毛利率有所改善 [7]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现金分红金额8391.51万元(含税) 股利支付率为82.39% [1] - 2024年回购股份支出0.91亿元 [3] - 2022 - 2024年度累计分配利润4.02亿元 占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74.17% [3] 业务赛道 电子领域 - 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芯片封装等高景气赛道 [5] - 消费电子用胶导入荣耀、联想等客户 汽车电子用胶老客户稳定上量 新客户布局成效显著 半导体封装业务布局初见成果 [5] 大交通领域 - 紧抓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 乘用车领域与头部车企高份额供货 锂电领域结构胶市场份额提升 [6] 包装胶领域 -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销售额稳定增长 毛利率提升 [7] 光伏领域 - 光伏硅胶销量增长 供货份额稳固 2025年一季度硅胶销量国内外双增 毛利率改善 [7] 研发与项目推进 研发投入 - 最近三年平均研发费用投入占比4.75% 2024年研发费用1.96亿元 同比增长9.30% 占比4.93% [8] 研发项目 - 2024年开展重点研发项目49项 量产阶段25项 达成率约80% 新产品销售收入超5.4亿元 [8] - 在光伏、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包装胶等领域推动产品线建设和产品自主创新 [8] 在建项目 - 湖北回天年产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于2024年11月末投产 [9] - 锂电聚氨酯胶年产1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10月末投产 [9]
“百亿征程”进入关键节点 硅宝科技积极以“内生+外延”模式加速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5 19:11
公司业绩与目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1.5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 [1] - 公司提出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的年度经营目标 [1] - 公司力争在2029年实现产值百亿元目标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采取"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策略 加速相关多元化发展 [1] - 2024年成功收购江苏嘉好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效果超出预期 [1][2] - 通过收购切入消费品胶粘剂赛道 实现工业级到消费级胶粘剂市场的全场景覆盖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电子电池胶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 汽车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59% [2] - 在高端电子产品中进口替代优势明显 持续提升在比亚迪 宁德时代等客户的市场份额 [2] - 汽车轻量化 智能化 电动化趋势将持续为公司汽车胶产品带来增长机遇 [2] 新能源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新能源 锂电池材料行业 大力发展硅碳负极材料 [3] - 2024年硅碳负极业务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 [3] - 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 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 2025年销售目标提升至千吨级 [3] 研发投入 - 连续四年研发费用超过亿元规模 [3] - 持续推动新技术 新工艺转化和新产品 新领域应用 [3] - 硅碳负极产品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市场渗透率提升 [3]
康达新材,利润暴跌912.05%?
DT新材料· 2025-04-22 22:55
康达新材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归母净利润540万元至660万元,同比增长121.78%至126.62%,上年同期亏损2479.35万元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6.23万元至386.23万元,同比增长110.07%至114.61%,上年同期亏损2642.75万元 [2][3] - 基本每股收益0.018元/股至0.022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083元/股 [3] - 胶粘剂新材料板块销量增加,风电叶片系列产品业务发展趋势向好,营收规模大幅增加 [3] 康达新材2024年年报 - 营业收入31.01亿元,同比上升11.05% [3][4] - 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暴跌912.05% [3][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减少105.41% [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9亿元,同比增长4973.42% [4] - 基本每股收益-0.824元/股,同比下降924%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9%,同比下降9.62个百分点 [4] 2024年亏损原因 - 资产减值拖累利润: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约1.3亿至1.5亿元,存货跌价及子公司商誉减值合计影响净利润约1.95亿元 [4] - 新产能爬坡成本高企:福建新建胶粘剂基地处于试生产阶段,产能释放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利息费用大幅增加 [4] - 下游需求疲软: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板块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客户订单减少或延期,部分产品单价下降,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73%至84.27% [4] - 费用压力显著:财务费用同比激增39.3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59% [4] 主营业务板块表现 胶粘剂新材料板块 - 收入22.52亿元,占比72.62%,同比增长16.60% [4] - 收购并增资大连齐化,进入合成树脂领域,合成树脂业务收入1.89亿元,同比暴增371.57% [4] - 风电材料:风电结构胶销量达4万吨,高性能胶D-2新品占比提升至17%;风电环氧灌注树脂销量4.5万吨,同比大增90%,市场份额升至12%,晋升行业前四 [4] - 包装领域:无溶剂复膜胶销量超万吨,市场占有率领先 [4] 电子信息材料板块 - 收购晶材科技,业务涵盖陶瓷生料带、贵金属浆料、瓷粉等产品 [4] - 显示材料:唐山惟新科技建成30吨高纯度ITO靶材生产线,完成OLED头部企业G6代线验证,但受面板行业需求疲软影响,材料收入同比下降 [4] - 半导体材料:氧化铈(CMP)抛光液研发取得进展,目标实现进口替代,但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贡献 [4] 电子科技板块 - 通过收购赛英科技完善电磁兼容产品布局,但板块下游订单受特殊装备领域调整影响,收入增长受限 [4]
[快讯]康达新材2024年营业收入31.01亿元 研发费用2.04亿元
全景网· 2025-04-22 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11.0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亿元 [1] - 研发费用2.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6% [2] 风电叶片领域 - 风电结构胶全年销售量达到4万吨,高性能胶D-2新品销量提升至结构胶整体销量的17% [1] - 风电环氧灌注树脂全年销售量4.5万吨,同比上升90%以上,市场份额提升至12%,晋升行业前四 [1] - 风电叶片海外业务稳步提升,相关产品完成海外工厂认证,进入出口项目准备阶段 [1] 包装领域 - 聚氨酯类胶粘剂业务稳健开展,无溶剂复膜胶销售量超万吨,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2] - 推进大客户战略,部分大客户开始供货或增量销售 [2] - 研发出具有防潮、耐低温且环保的复膜胶产品,解决客户包装难题并形成良好口碑 [2] 电子信息材料板块 - 控股子公司惟新科技建成30吨高纯度ITO靶材生产线,完成OLED面板头部企业G6代线ITO靶材的生产验证 [2] - 半导体材料攻关团队聚焦氧化铈(CMP)抛光液核心技术研发,努力实现国产抛光材料进口替代 [2] 研发与产能建设 - 新增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13项,参与制定或修订行业标准1项 [2] - 福建邵武胶粘剂基地试生产运营状态良好 [2] - 唐山丰南胶粘剂基地基建及设备安装完成,准备进入试生产阶段 [2] - 康达北方研发中心与军工电子暨复合材料基地建设项目有序进行中 [2] 公司背景 - 拥有三十多年胶粘剂新材料生产、研发和销售经验,是我国主要的胶粘剂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3] - 2018年开启外延并购步伐,进入电子科技领域 [3] - 积极向先进新材料领域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