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硅胶
icon
搜索文档
硅宝科技(300019):DMC重回提价通道 硅碳负极工业化进程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39
上游DMC价格回升与有机硅胶业务 - 上游DMC价格从底部10800元/吨回升至12500元/吨,公司有机硅胶产品价格和盈利有望同步回升 [1][2] - 2024年公司有机硅胶销量24.51万吨,同比+34.38%,但全年营收同比+21.24%,售价疲弱掩盖份额提升 [2] - DMC是公司有机硅胶主业的核心上游原材料,其价格温和回升有望减轻有机硅胶降价压力 [2] 建筑胶与工业胶业务表现 - 建筑胶2024年收入同比-5.72%,但销量同比正增,公司品牌优势推动幕墙和家装领域用胶量增长 [3] - 工业胶中电子/汽车/光伏2024年全年收入分别同比+37.88%、+30.59%、-9.76%,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剧导致售价下降 [3] - 电子和汽车板块受益于"以旧换新"催化和新客户拓展,保持较高增速 [3] 硅碳负极业务布局 - 公司建成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将于2025年投产,标志着硅碳负极从小规模中试线转为工业化量产 [3] - 产品线覆盖砂磨硅碳、普通硅氧等成熟产品及预镁硅氧、新型硅碳等高端系列,适配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体系 [3] - 产品已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3C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 [3]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 上调公司2025-26年EPS至0.79(+0.01)元/0.94(+0.04)元,新增27年EPS为1.12元 [2]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PE为33.45倍,目标价上调至26.42元 [2]
国泰海通晨报-20250819
海通证券· 2025-08-19 10:14
造纸轻工行业 - 百亚股份线下外围市场表现亮眼,2025H1实现收入4.30亿元,同比+124.15% [4] - 电商渠道受舆情影响,25H2收入5.92亿元,同比-9.44%,但业务已逐步恢复常态 [4]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自由点品牌营收16.87亿元,同比+20.5%,其中大健康系列增速更快 [4] - 销售费用率提升影响短期利润,25Q2销售费用率达到39.52%,同比+3.38pct [5] 非银行金融行业 - 东方财富2025H1调整后营收82.54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37% [6] - 手续费收入同比+60.62%至38.47亿元,贡献营收增长总量的87% [8] - 日均股基成交额16400亿元,同比提升66%,两融余额18505亿元,同比增长25% [8] - AI全面融入公司业务,妙想大模型面向全市场开放,提升B/C端竞争力 [9] 食品饮料行业 - 卫龙美味25H1营收34.83亿元,同比+18.5%,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18.5% [11] - 蔬菜制品营收21.09亿元,同比+44.3%,占比提升至60.5%,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11] -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0pct/-2.5pct,费率优化支撑盈利能力 [1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分红总额达4.38亿元 [11] 策略与市场表现 - 上周A股创业板指领涨全球,涨幅达8.6% [18] - 万得全A风险溢价为4.49%,较前一周下降0.15pct [23]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831.02万吨,环比降14.72万吨 [39] - 上周螺纹钢现货价格环比降30元/吨至3300元/吨,跌幅0.9% [35] 行业动态 - 蒙西存量风光机制电量保量不到20%,光伏项目现货实时交易均价168.39元/兆瓦时 [28] - 杭州市发布《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明确三大技术主攻方向 [31]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1500余件展品,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全球之最 [32] - 上周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59%,环比降0.16个百分点 [36]
创达新材北交所IPO,专注复合材料,应收款项余额较大
格隆汇· 2025-07-25 14:44
公司概况 - 无锡创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北交所上市,保荐人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俊、陆南平合计控制51.87%股份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环氧模塑料、液态环氧封装料、有机硅胶等电子封装材料 [1] - 客户包括亿光电子、松普集团、中国电子系统等 [1] 行业规模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达6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封装材料占比36% [1]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全球比重约20% [1]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预计超260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5.6% [2]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材料销售额503亿元,占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45.7%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1亿元、3.45亿元、4.19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54.62万元、5136.63万元、6120.49万元 [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80%、31.47%、31.80% [2]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约1亿元,同比增长21.68%,净利润约0.16亿元,同比增长37.83% [3] - 2024年资产总计6.40亿元,股东权益合计5.45亿元,每股净资产14.75元 [3] 研发与生产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5.77%、6.13%、5.62% [4]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超70% [5] - 应收账款等应收款项合计账面价值分别为1.94亿元、2.23亿元和2.42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36.58%、37.49%和37.85% [5] 募资计划 - 拟募资3亿元,用于年产12000吨半导体封装用关键配套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2.3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70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6300万元) [5][6]
创达新材拟北交所上市:61岁董事长陆南平控股27%,化工研究设计院出身
搜狐财经· 2025-06-11 21:01
公司上市进展 - 创达新材完成上市辅导,拟北交所上市,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为辅导机构 [3]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与创达新材于2024年1月18日签署辅导协议,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共开展五期辅导工作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创达新材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环氧模塑料、液态环氧封装料、有机硅胶、酚醛模塑料和导电银胶等电子封装材料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21.53% [3]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2.01万元,同比增长18.95% [3] - 2024年毛利率31.8%,上年同期为31.47% [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实际控制人张俊、陆南平合计控制公司51.87%股份 [3] - 张俊控制26.98%表决权,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3] - 陆南平控制24.89%表决权,担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3] - 张俊、陆南平、锡新投资、绵阳惠力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3] 管理层背景 - 张俊1964年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1987年起历任无锡市化工研究设计院科员、无锡旺达化工厂厂长等职,2003年起参与公司创立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 - 陆南平1967年出生,高中学历,1988年起历任无锡化工研究院技术员、惠利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部长等职,2015年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6]
回天新材(300041):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电子电器、汽车业务领域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25Q1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明显,多产品布局优势显著,电子电器、汽车业务领域高速增长,虽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2][3][4]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2.23%,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 65.91%;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10.49%,环比+11.56%,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2.73%,环比增加1.43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下调6.4%)/3.42(下调2.7%)/4.37亿元 [4] 业务分析 - 2024年电子、汽车行业产品销量高速增长,光伏硅胶销量稳健提升,但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光伏背板业务销量同比下滑约58.34%,光伏板块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7.82pct,相关业务资产计提减值约3,992.48万元 [2] - 2025Q1光伏业务中硅胶销量国内外双增,毛利率改善,光伏背板业务销售继续收缩;电子业务销量同比超50%增长带动营收高增、效益提升;大交通业务量价齐升,锂电用胶销售规模呈倍数级增长;包装胶业务国内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20% [2] 产能情况 - 现有有机硅胶产能21万吨/年,湖北回天年产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已于2024年11月末正式建成投产;现有聚氨酯胶产能7.12万吨/年,在建锂电聚氨酯胶年产1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10月末正式投产;现有丁腈橡胶产能3.018万吨/年、太阳能电池背膜1.16亿平方米/年 [3] 业务领域表现 - 电子电器领域:2024年整体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9.54%,消费电子用胶产品导入多家行业客户,汽车电子用胶老客户稳定上量、新客户布局成效显著,销量同比增长约70%,半导体封装业务布局初见成果 [3] - 汽车业务领域:2024年大交通领域胶粘剂产品销售收入达9.9亿元,同比增长36.73%,销量同比增长超5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02|3,989|4,649|5,471|6,086| |营业收入增长率|5.05%|2.23%|16.55%|17.69%|1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9|102|289|342|43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41%|-65.91%|183.98%|18.15%|27.74%| |EPS(元)|0.53|0.18|0.52|0.61|0.78|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0.37%|3.64%|9.62%|10.67%|12.59%| |P/E|16|46|16|14|11| |P/B|1.6|1.7|1.6|1.5|1.4|[5]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列示和预测 [11][12]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2.8%|18.5%|20.8%|21.0%|22.0%| |EBITDA率|11.4%|10.5%|11.6%|11.4%|12.1%| |EBIT率|9.0%|6.7%|8.1%|8.3%|9.3%| |税前净利润率|8.5%|3.3%|7.4%|7.4%|8.5%| |归母净利润率|7.7%|2.6%|6.2%|6.2%|7.2%| |ROA|4.8%|1.6%|4.4%|4.7%|5.7%| |ROE(摊薄)|10.4%|3.6%|9.6%|10.7%|12.6%| |经营性ROIC|8.5%|5.4%|7.5%|8.4%|9.9%| |资产负债率|53%|56%|53%|55%|54%| |流动比率|1.57|1.47|1.76|1.74|1.81| |速动比率|1.36|1.26|1.51|1.48|1.54|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72|1.50|1.80|1.78|1.96|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3.53|3.34|3.77|3.82|4.11|[13]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4.76%|4.56%|4.56%|4.56%|4.56%| |管理费用率|5.14%|4.98%|4.80%|5.00%|5.00%| |财务费用率|0.76%|1.22%|0.90%|0.80%|0.73%| |研发费用率|4.61%|4.93%|4.60%|4.60%|4.60%| |所得税率|10%|21%|15%|15%|15%| |每股红利|0.10|0.15|0.26|0.31|0.39| |每股经营现金流|1.20|0.33|0.28|0.57|0.84| |每股净资产|5.15|5.01|5.37|5.73|6.20| |每股销售收入|6.97|7.13|8.31|9.78|10.88| |PE|16|46|16|14|11| |PB|1.6|1.7|1.6|1.5|1.4| |EV/EBITDA|13.7|15.0|11.3|10.0|8.4| |股息率|1.2%|1.8%|3.1%|3.6%|4.6%|[14]
宜安科技(300328) - 300328宜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7: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6.5亿,其中镁制品7.07亿、铝制品5.76亿、液态金属1.23亿、有机硅胶1.01亿、模具0.65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55万元 [1] 营收和利润下降原因 - 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影响利润 [1] - 2024年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影响利润 [1] - 2024年淘汰落后设备产生资产处置损失影响利润 [2] 产品价格与原材料关系 - 主要原材料镁合金、铝合金及海绵锆价格相对稳定,涨跌幅超约定范围会对客户产品调价 [2] 提升盈利措施 - 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开拓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2] - 推行精益生产和智能化,通过工艺优化提质、降本、增效 [2] 液态金属情况 特性 - 非结晶状态金属,具备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性能,加工方式优于传统加工 [2] 公司优势 - 专注研发和产业化10余年,多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制程能力,有中国最大规模生产线 [2] 应用板块 - 消费电子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结构件、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 [3] 准入门槛 - 母合金成份和熔炼技术、设备制造和模具、工艺技术有一定难度 [4] 销售及毛利率 - 2024年营收1.23亿,同比增长16.41%,毛利率整体高于镁合金和铝合金,具体产品有差异 [5] 子公司情况 逸昊金属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60%,香港液态金属有限公司持股16%,深圳市一鼎材料合伙企业持股16%,深圳市亚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 [6] 亏损子公司情况 - 株洲宜安精密处于产能建设和爬坡期,化成线今年刚建成;巢湖宜安云海因汽车零部件产品降价和资产折旧亏损,公司已加强管控和业绩考核 [6]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低,加征关税总体影响较小,会关注政策变化并制定应对策略 [7] 公司未来定位 - 短期内重点在汽车零部件产品、液态金属和生物可降解医用镁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