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早稻丰收在望、秋粮长势良好 今年的粮食有保障
央视新闻· 2025-07-20 09:40
早稻收获情况 - 全国早稻收获已过六成 进度快于上年 丰收在望 [1] - 广东省1307万亩早稻收获已过九成 28个县市区推广合理密植试点 增产效果明显 [1] - 湖南祁阳市早稻种植面积达38.5万亩 创建60个双季稻单产提升示范片 预计单产增10%至亩均500公斤以上 [1] -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11.88万亩早稻成熟 通过提升机械化水平、普及种植技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保障稳产增产 [1] - 江西南昌推广高效农机具和新技术 实现全程机械化无缝衔接 采用大钵体毯壮苗长秧龄技术 6000多亩早稻和晚稻收割插秧同步推进 效率显著高于人工 [1] 水稻单产提升行动 - 农业农村部启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主产省份统筹资金支持关键措施落实 [2] - 目前水稻综合机械化率已超88% 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 秋粮生产情况 - 全国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 [3] - 全国秋粮面积预计比上年稳中有增 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 [3] - 山东高唐县为10万亩玉米田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滴灌 浇水时间从7-8天缩短至3-4天 [3] - 黑龙江北大荒军川农场采用农用飞机喷施作业 添加叶面肥增强作物抗逆性 促进灌浆结实 [3] - 河南滑县种粮大户利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应对干旱高温 选择清晨或傍晚灌溉避免玉米灼伤 [3][4] 农业技术支持 - 农业农村部组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 深入田间指导水肥调控、化控防倒、"一喷多促"等措施落实 促进苗情转化和均衡增产 [4]
稻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拖累业绩,苏垦农发半年净利下滑或近三成
深圳商报· 2025-07-18 22:0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降9.26% [1] -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72% [1] - 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31.40%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28.5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8%,下降1.32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1.33亿元,同比下降8.70% [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242.06万元,同比下降36.18% [2] 业绩变动原因 - 农产品价格低位窄幅震荡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1] - 农资价格总体下行影响毛利空间 [1] - 稻麦等主要产品毛利空间收窄 [1] - 小麦及麦种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对利润影响显著 [1]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9.44%,2024年全年净利润降幅10.75%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公司拥有约120万亩耕地资源,规模化种植优势明显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87亿元,同比增加6.97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实现4年连续上涨 [2] - 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74.84% [2] 市场表现 - 7月18日收盘价9.81元/股,总市值135.18亿元 [3] 行业与展望 - 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是业绩承压主因 [1] - 随着夏粮收购季推进和新一轮农资价格调整,下半年业绩或有望边际改善 [2]
我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下降
新京报· 2025-07-18 18:52
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 - 2023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72.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2% [1] - 全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 - 2024年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 [1] 化肥与农药使用 - 2023年、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分别为5022万吨、4988万吨,较2020年分别降低4.4%、5.0% [1] - 2024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2万吨,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 [1][2] 绿色防控与饲料粮占比 - 202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3.8亿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57.7% [2] - 2024年全国饲料粮占比降至59.5% [2] 水产与畜禽养殖 - 2024年水产养殖用兽药总使用量同比减少11.3% [2] - 2024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超30% [2] 农村生活与收入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4∶1 [2]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 [2]
7月18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18 18:12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森源电气与许昌数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开展每年不超过5亿元的业务合作,涵盖供应链服务、大宗物资供应等领域[1] - 欧克科技获得1.76亿元设备订单,为江西天鸿新材料提供两条湿法隔膜生产线[13] - 确成股份拟投资9亿元建设生物质二氧化硅和松厚剂项目,预计分别在24个月和18个月内投产[25] 财务业绩与预测 - 中金财富上半年净利润9.87亿元,总资产1933.7亿元[2] - 双杰电气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6.03%-39.23%,预计达1亿元至1.2亿元[3] - 神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6427.80万元,同比增长111.09%[5] - 苏垦农发上半年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72%[6] -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36]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普莱柯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用于预防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10] - 苑东生物盐酸麻黄碱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治疗麻醉低血压[11]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注射用HDM2012获临床试验批准,靶向人粘蛋白-17[23] 资本市场动态 - 中银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140亿元公司债券[29] - 红塔证券拟1亿–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43] - 芯原股份拟2300万–3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1]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南京高科二季度合同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8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43.40%[22] - 兖矿能源二季度商品煤销量3314万吨,同比减少1.64%[40] - 中国中铁二季度新签合同额5485.9亿元[43] 其他重要事项 - 海伦钢琴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48] - 国网信通全资子公司中标9.66亿元国家电网项目[46] - 积成电子中标8379.45万元国家电网招标采购[47]
浙江建德:“莲子之乡”迎来收获季
环球时报· 2025-07-18 16:56
行业概况 -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莲子种植面积达9516亩,年产量748吨,全产业链年产值3亿元 [1] - 全镇从事莲子种植农户共2300多人,形成规模化产业基础 [1] - 联动金华兰溪诸葛镇和衢州龙游横山镇三地共同发展莲子种植,推动区域经济协同 [1] 产品与供应链 - 鲜食莲子通过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网络每日配送超1万盒,覆盖全国市场 [3][5] - 莲蓬采摘后当天完成分拣、包装并发往各地,供应链效率高 [5][7][8][10] - 发布"浙硒莲"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1] 经营模式 - 设立"西湖果莲共富工坊",集中加工莲子并带动村民就业 [3][5] - 以荷为媒发展"荷花经济",结合旅游与农产品销售实现多元化收益 [1] - 鲜食莲子产季为每年6月底至10月初,季节性生产特征明显 [3][5]
“菜篮子”产品供给有保障价格平稳 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央视网· 2025-07-18 11:30
粮食生产 - 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2024年 [1][3] - 夏粮生产克服局部旱情影响实现稳产丰收,早稻收获六成且丰收在望 [3] - 夏季油料作物面积、单产、总产均实现增长 [3] - 2025年粮食产量目标1.4万亿斤,秋粮面积稳中略增,单产提升措施推进,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10] 农村经济与居民收入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同比增长6.2% [5] - 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5] -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 [7] "菜篮子"产品供给 -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 [12] - 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同比增110多万亩 [12] - "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有保障,价格平稳,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8][12]
炎夏荷塘追“鲜”人
杭州日报· 2025-07-18 10:39
公司经营情况 - 杭州湾里塘莲藕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由20多户农户共同出资组建,现已发展成为集种植、采收、清洗、包装、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3] - 公司主要种植水稻和水生蔬菜,包括莲藕、慈姑、荸荠、茭白、果莲等,总面积达4500亩 [3] - 公司近年重点发展果莲业务,2023年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120亩扩大至200亩,品种包括"建选35"和"金芙蓉"等优质果莲 [4] - 果莲亩产值达1.5万元,产品形式包括整颗莲蓬(5元/个)和剥好莲子(9.9元/盒/0.17kg),主要供应盒马鲜生等渠道 [4] 生产运营特点 - 果莲采摘期为7月1日至9月初,其中7月底至8月初为高峰期,需雇佣30多名采莲工 [4] - 采莲工作时间为凌晨至早上9点,以避免高温影响莲蓬品质,带露珠的莲蓬水分更足、口感更佳 [2][3] - 采莲工日薪200元(8小时),加班有额外报酬,7-8月高温期每人每天补贴50元 [4] - 工人多为本地村民,包括五六十岁的阿姨,工作时采取斗笠+湿毛巾等防暑措施 [3] 行业发展与规划 - 果莲作为夏季特色农产品,在杭州市场需求旺盛,能唤起消费者的童年记忆和情感共鸣 [2] - 公司计划在三家村建设荷博园,打造集游学、研修、农耕、文旅于一体的综合体,推广农耕文化体验 [4] - 项目获得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支持,显示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 [4]
人民时评:让好收成带来好收入
快讯· 2025-07-18 09:05
现代农业发展症结 - 行业面临成本之结:高科技投入成本分担问题突出,3000亩地经营仅获得2-3万元净利润,显示投入产出比失衡 [1] - 行业面临产销之结:粮食销售价格低迷,即使秋收有收入且依赖政府种粮补贴(未披露具体金额),仍难以显著提升农民收益 [1] - 行业需系统性解决方案:需同步解决成本分摊与价格机制问题,才能实现"好收成"向"好收入"的转化 [1]
农业农村部“点赞”山东乡村振兴新路子
大众日报· 2025-07-18 08:59
夏粮产量与农业经济表现 -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 [2] -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牛奶产量增长0.5% [2]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 [2] - 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两成多,25个省份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亩产375.6公斤(同比增0.1公斤) [2] 秋粮生产与全年目标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3/4,面积预计稳中略增,长势正常偏好,玉米等高产作物增加显著 [4] - 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秋粮是关键 [4] - 早稻已收获六成,丰收在望,夏油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2] 抗灾与农业基础设施 - 中央财政下拨16亿元支持小麦"一喷三防",3.76亿元用于抗旱浇麦 [3]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3.4亿亩冬小麦中80%以上具备水浇条件 [3] - 主产区山东、河北、四川夏粮分别增产4.1亿斤、3.6亿斤和2.2亿斤 [3] - 豫鄂皖强降雨期间5天抢收小麦超1亿亩,农业抗灾能力提升 [3] 乡村振兴与产业表现 - 山东探索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子,连片规划建设发展 [4] - 上半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乡村文旅消费升温 [5]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 [5]
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 科技赋能实现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央视网· 2025-07-18 07:57
夏粮生产情况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 [1] - 部分夏粮产区遭遇干旱、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1]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实现稳产丰收 [1] 干旱应对措施 - 山西洪洞县农民通过浇地补救和政府推行的"一喷三防"措施,小麦产量较去年每亩增加几十斤 [3] - "一喷三防"指一次性使用杀虫杀菌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洒,防治小麦穗期病虫、防止早衰、防范干热风 [5][6] - 山西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一喷三防"工作,但政府补贴资金仅够正常年份喷施一次 [8] 保险公司参与防灾 - 保险公司尝试从"灾后赔付"向"主动防损"转型,提前拨付资金用于"一喷三防"作业 [9][12] - 农业专家向保险公司普及农技知识,展示"一喷三防"增产效果,打消保险公司顾虑 [11] - 保险公司在高温天气前三天内拨付资金,确保及时实施"一喷三防" [11][12] 农业科技应用 - 陕西渭南坊里村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小麦亩产超过一千斤,比邻村高出许多 [15][17] - 滴灌技术使每亩地灌溉用水量从100立方米降至30-25立方米,节约70-75立方水 [17] -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9] 粮食安全措施 - 国家提出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动农业科技应用 [1] - 实行粮食大面积提升单产行动,应用水肥一体化等有效方法降低恶劣天气影响 [19][20] - 需要多方合力将最新科技应用到农业领域,共同保障粮食安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