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这个“重中之重”,如何抓紧抓实(乡村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农业现代化与产能提升 - 全国粮食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棉油糖等农产品供给充足[1]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加快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3] - 某县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如机井排查整改、沟渠连通)和推广良种(如小麦、花生、油莎豆新品种)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3] - 种粮大户通过采用可降解地膜、鸭稻共育等绿色种植模式,实现每亩水稻平均增产50公斤并节省成本约380元[5] - 农业生产需兼顾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确保产能提升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5] - 某基地拥有40多台大中型农机,新置办的大马力收割机帮助每亩多抢收约200斤粮食[4] - 基地配备12台烘干机和2000多平方米存储车间,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保障粮食品质[4] - 基地农田配备18口机井,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灌溉,并拥有平整的机耕路方便大型机械作业[4] 农村建设与生活条件改善 - 农村建设应通过片区化发展,在多个村庄间建立规划一体、产业联动、设施共享的协同机制[7] - 片区化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问题,并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7] - 某村通过硬化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广场和雨污管网,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8] - 该村利用好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如油菜花田吸引周边市民打卡,带动了乡村经济[8] - 某县实现城乡供水、供气、污水处理、数字网络等基础设施“同质同标”,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8] 农民收入与政策支持 - 种粮大户购置15万元的收割机享受了约5万元的农机购置补贴,烘干储粮设备投入因补贴节省了30%成本[9] - 该大户还享受每亩55元的水稻种植补贴,并通过订单生产带动50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9] - 某县按每亩111.23元标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并在6月30日前通过“一卡通”直达农户,特色种植补贴惠及17.2万户[10] - 该县推广“保险+金融+技术服务”机制,为羊肚菌、花生等作物提供种植收入安全保险[10] - 增加农民收入需从家庭经营性收入(如发展特色产业)、工资性收入(如技能培训)和财产性收入(如产权改革)多措并举[11] - 提升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需加大资金投入并提高精准性,支持投向农业短板和具有前瞻性的乡村建设[11]
鸡蛋11月报-20251030
银河期货· 2025-10-30 23: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1月鸡蛋市场供应端承压,需求处于下半年相对淡季,现货价格已跌至历史性低位,短期蛋价大概率维持当前水平;若蛋鸡维持积极淘汰状态,未来供应压力缓解,价格可能偏强;期货近月预计继续偏弱运行,远月春节前合约若淘汰鸡维持高位则可能反弹 [5][39][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概要 行情回顾 - 10月鸡蛋现货价格走势偏弱,主产区均价最低跌至2.7元/斤附近后回升,主销区跌至2.97元/斤附近后回升至3.09元/斤附近;11月鸡蛋期货合约表现偏弱,最低跌至2748附近 [4] 市场展望 - 供应端承压,11月需求淡季市场表现一般,现货价格已处历史性低位,短期蛋价大概率维持当前水平;若蛋鸡维持积极淘汰,未来供应压力缓解价格可能偏强;期货近月预计继续偏弱运行,远月春节前合约若淘汰鸡维持高位则可能反弹 [5] 策略推荐 - 单边:近月合约偏弱震荡,可考虑逢高沽空;套利和期权建议观望 [6] 基本面情况 行情回顾 - 10月鸡蛋现货价格有所反弹,主产区均价最高涨至2.91元/斤附近企稳,主销区涨至3.14元/斤附近稳定;期货合约表现偏强,因现货价格上涨带动,但在产存栏量高使盘面价格上涨幅度有限 [10] 基本面情况 - **供应端**:9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13.68亿只,较上月增加0.03亿只,同比增加6%;推测2025年10 - 1月在产蛋鸡存栏大致为13.6亿只、13.6亿只、13.56亿只和13.47亿只;10月大码蛋占比39.33%(历年同期中低位),中码蛋占比44.1%(历年同期中位),小码蛋占比16.57%(历年同期中高位);10月产蛋率约91.78%,处于历年同期低位,未来随天气转冷预计回升;9月样本企业蛋鸡苗月度出苗量3920万羽(约占全国50%),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14%,鸡苗价格处于历年同期低位;前期蛋价弱势、旺季需求一般使养殖利润亏损,市场淘汰积极性增加,10月24日当周全国主产区蛋鸡淘鸡出栏量2002万只,较前一周减少1.4%,淘汰鸡平均淘汰日龄499天,较前一周持平 [11][12][14] - **需求端**:10月需求表现一般,旺季不及往年,近期有所回升但仍处历年同期中低位;截至10月25日当周全国代表销区鸡蛋销量7498吨,较上周增加1.6%;2025年1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9月餐饮收入4509亿元,同比增长0.9% [21] - **库存**:截至10月17日当周,生产环节周度平均库存1.04天,较上周减少0.01天,流通环节周度平均库存1.1天,较前一周持平 [21] - **成本及养殖利润**:当前饲料成本变化不大,预计短期维持当前水平;10月玉米价格2242元/吨,豆粕价格2984元/吨,综合饲料成本约2464元/吨,对应一斤鸡蛋饲料成本2.71元/斤附近;截至10月23日,鸡蛋每斤周度平均盈利 - 0.22元/斤,较前一周下跌0.09元/斤;10月24日,蛋鸡养殖预期利润 - 0.51元/羽,较上一周价格下跌2.79元/斤 [28] - **替代品**:10月26日寿光蔬菜价格总指数108.23,近期蔬菜价格上涨明显但处历年同期相对中位;截至10月26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约15.17元/公斤,本月猪价震荡变化不大;较低蔬菜价格和低位震荡猪肉价格对鸡蛋替代需求有限 [34] 后市展望及策略推荐 后市展望 - 11月供应端仍承压,需求处于下半年相对淡季,市场表现一般,现货价格已处历史性低位,短期蛋价大概率维持当前水平;若蛋鸡维持积极淘汰,未来供应压力缓解价格可能偏强;期货近月预计继续偏弱运行,远月春节前合约若淘汰鸡维持高位则可能反弹 [39][40] 策略推荐 未提及新的策略推荐内容
秋粮收获接近尾声 各地抢抓时机保丰收
央视网· 2025-10-30 20:1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各地抢抓时机、科学调度,确保秋粮丰收。 黄淮海地区秋粮收获抓紧进行。山东全省秋粮收获超93%,在东营市利津县的万亩盐碱地,连片种植的玉米迎来收获。今年,当地通过深松深耕、水肥一体 化等措施,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度,玉米亩产稳步提升。江苏秋粮收获2400多万亩,在宿迁市宿豫区,当地调集收割机、运输车辆助力抢收,收割后的水稻可 以直接转运到附近进行烘干。 东北地区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黑龙江农作物已收获2.3亿亩以上,水稻、大豆收获基本完成,玉米完成大面积收获。辽宁全省粮食收获5200多万亩,进度超 96%。内蒙古秋粮收获已超1亿亩,玉米收获超过八成。在呼伦贝尔绰尔河农牧场,三万亩玉米抓紧收割,摘穗、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当地调配30 多台大型农机,每天抢收玉米2000余亩。 南方水稻收获加快推进。四川水稻收获进度已过九成。在达州,8万余亩再生稻迎来收获,当地实施"中稻+再生稻"的"一种两收"模式,既省时省力,又增产 增效。江西1800多万亩晚稻收获已超六成。在南昌塘南镇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忙碌,今年,当地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采取全程机械 化作业 ...
种植业板块10月30日跌0.49%,雪榕生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0 16:28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30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下跌0.49%,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73%,深证成指下跌1.16%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秋乐种业涨幅最大,上涨3.16%,收于16.63元,成交11.00万手,成交额1.82亿元 [1] - 神农种业上涨1.48%,收于4.81元,成交152.19万手,成交额7.25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额最高个股 [1] - 康农种业上涨1.32%,收于24.62元,成交4.17万手,成交额1.02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雪榕生物领跌,下跌3.18%,收于7.01元,成交22.30万手,成交额1.59亿元 [2] - 宏辉果蔬下跌2.78%,收于9.43元,成交13.29万手,成交额1.26亿元 [2] - 众兴菌业下跌1.79%,收于12.60元,成交19.64万手,成交额2.50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种植业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1.2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474.62万元 [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1.51亿元 [2] - 北大荒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36.32万元,主力净占比2.79%,为板块内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个股 [3] - 诺普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815.60万元,主力净占比4.55% [3] - 博闻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243.70万元,主力净占比-11.79%,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出占比最高的个股 [3]
从金融到产业 如何有效管理 农业风险?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32
天气对玉米主产区的影响 - 今年9月中下旬以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遭受长达一个月的连阴雨天气 该区域是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和北方春玉米区 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位列全国前七位 [1] - 异常天气导致玉米出现霉变 田间果穗发芽发霉 收割延迟 因缺乏足够晾晒和储存条件 玉米减产减质已在所难免 但具体减产减量程度尚未可知 [1] - 受灾地区玉米烘干设施较少 受限于可用土地面积 当地入冬晚气温波动不利于储存 且深加工环节习惯直接使用鲜玉米棒 收割机在渍涝地块难以作业 田间排水设施不完备也是减产减质的重要原因 [2] 产业链各方的应对措施 - 粮贸主体和深加工企业采用色选机辅助收购 提高收获效率实现少退粮 部分玉米已被深加工环节消化 [1] - 金融部门启动预赔付机制 针对产业链堵点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支持 帮助农户减损并快速启动秋种 以降低全年农业收入损失 [2] - 深加工企业快速行动承接消化次粮 缓冲部分地区粮食减产减质对整体粮食价格的影响 [2] 提升农业风险管理的中长期举措 - 需要基于主要农作物和天气变化特征完善田间基础设施 提升土地平整度和修缮基础设施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降低灾害影响 [3] - 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核心企业需逐步建立应对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资源调配方式 以缓解人力农机农用设施短缺和成本骤增问题 [3] - 金融支持对于上述设施和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应综合使用政策性农险巨灾保险农产品期货等多元金融工具 高效发挥金融对财政产业的撬动作用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敏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亟待系统性规划
中国环境报· 2025-10-29 21:28
文章核心观点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需从灾后响应向灾前预防转变,系统性提升农业气候适应能力 [3][7] - 建设气候适应型农业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和紧迫任务,需通过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推广等多方面协同推进 [8] - 构建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低碳标准体系并激发消费端潜力,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0]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 2025年暑期中原地区及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极端干旱和旱涝短时交替等气象灾害,给秋收和秋种带来困难 [3] - 气候变化分为平均态和极端值的变化,极端天气如高温、暴雨、大风、干旱等具有更大破坏性,会影响种植制度、作物产量、病虫害发生和土壤有机质 [5] - 气候变化理论上使一些作物的种植区域向更高纬度迁移,但气温升高导致水资源蒸发增强,若产生水分胁迫则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5] - 农村常住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孩子为主,是气候变化下的脆弱人群,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对洪涝等灾害应对能力不足 [5] 不同农业主体的适应能力差异 - 传统小农户种植经验来自个人和邻里,倾向于风险规避,抗风险能力较弱 [4] - 种植大户或专业农民经验更丰富,获取新知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 [4] - 大型农业公司或龙头企业可通过资产配置提升抗风险能力 [4] - 传统农业知识在常规风险应对中有效,但面对超认知的极端事件时需依靠系统性适应规划 [4] 提升农业气候适应能力的措施 - 加强气候变化科普,提升农户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的认知 [6] - 推动信息精准下沉,确保预警和适应信息可得性,变“预警”为“行动指南” [6] - 加强排涝水渠、洪水缓冲区、农业灌溉等公共设施短板建设,需各级政府系统规划与建设 [6] - 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在评估农业基础设施贷款时,可能需增加气候风险评估报告 [7] - 中国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制定省级行动方案 [7] 建设气候适应型农业的重点 - 坚持规划先行,系统开展战略分析与顶层设计,运用天气指数保险、专项补贴等工具帮助农户转移和分散因灾损失 [8] - 基于科学的气候风险评估,对按旧标准设计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性升级与改造,提升应对极端灾害能力 [9] -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适应技术(如抗逆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其落地应用 [9]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 加快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低碳标准体系,明确关键作物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统一碳足迹核算与产品碳标签认证 [10] - 充分激发消费端减碳潜力,建立市场化低碳农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认证产品,倒逼生产端减少高碳排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10]
特写:芝山村“蝶变”
新华网· 2025-10-29 21:04
农业绿色转型模式 - 芝山村采用炭基农业模式打造零碳田园 通过施用炭基有机肥改良土壤 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1] - 炭基有机肥利用养猪场粪便与生物质炭等加工而成 既解决5万头猪的粪便污染问题 又提升土壤肥力 [1] - 施用炭基有机肥后水稻亩产预计达600公斤 相比去年增产100公斤左右 同时减少传统化肥使用 [1] 经济效益与产品价值 - 芝山富硒大米售价提高至每斤8元 是改良前的两倍多 新米未上市即收到大量订单 [1] - 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40多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近4万元 [2] - 通过农文旅融合 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举办春日品螺蛳游园会等农业主题活动吸引游客 [2] 可再生能源应用 - 芝山村123户居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总容量达1997千瓦 日发电量约1万度 满足自用后余电并入电网创收 [2] - 使用绿色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光伏发电具有低成本与低碳环保的特点 [2] 环境治理与产业调整 - 关停不达标私人石灰石采矿企业 结束粉尘污染与放炮震动 开展人居环境改造 [2] - 从环境脏乱差转向绿色低碳发展 打造集农业生产 观光休闲 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村 [2]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央视网· 2025-10-29 20:18
粮食生产形势 - 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面积增加,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 [2] - 近期各地精心组织秋粮收获,目前收获已过八成半 [2] 脱贫攻坚成果 -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识别帮扶超过700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 [2] - 其余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均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32.4万个 [4] - 落实投资资金1623.9亿元 [4] -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建设稳步推进 [4]
种植业板块10月29日涨0.65%,神农种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36.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9 16:33
板块整体表现 - 2024年10月29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上涨0.65%,领先个股为神农种业[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7%报收4016.33点,深证成指上涨1.95%报收13691.38点[1]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2836.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225.4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389.33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神农种业涨幅4.18%表现最佳,收盘价4.74元,成交额8.26亿元,成交量174.09万手[1] - 诺普信涨幅3.77%排名第二,收盘价12.10元,成交额3.11亿元,成交量25.74万手[1] - 海南橡胶涨幅3.12%排名第三,收盘价5.62元,成交额3.18亿元,成交量56.84万手[1] - 雪榕生物涨幅1.97%收盘价7.24元,秋乐种业涨幅1.77%收盘价16.12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万向德农跌幅2.17%表现最弱,收盘价9.03元,成交额8684.29万元[2] - 华绿生物跌幅1.86%收盘价16.93元,博国科技跌幅1.41%收盘价8.38元[2] - 新农开发跌幅1.13%收盘价7.01元,新赛股份跌幅0.81%收盘价4.90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神农种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522.89万元,主力净占比7.90%,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 - 雪榕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2804.48万元,主力净占比13.56%,游资净流出1462.90万元[3] - 诺普信主力资金净流入2193.62万元,主力净占比7.06%,游资净流出4505.34万元[3] - 海南橡胶主力资金净流入1313.05万元,主力净占比4.13%[3]
视频丨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 冬小麦播种加快推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6:05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过八成半 [1] - 东北主产区秋粮收获进度超过九成 [1] - 西北主产区秋粮收获进度接近九成 [1] - 西南和黄淮海主产区秋粮收获进度为八成半 [1] - 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秋粮收获进度接近八成 [1] 冬小麦播种进展 - 全国主产区冬小麦播种进度为一成半 [1] - 山东省冬小麦已播种面积超过340万亩 [5] - 武城县70多万亩小麦播种全面展开 [5] 黄淮海主产区农事活动与技术措施 - 安徽北部主产区小麦播种期较常年偏晚一周 [3]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向16个市派出工作组进行包片指导 [3] - 种粮大户通过两次旋耕加浅耕降低土壤湿度 [3] - 采用种肥同播方式确保施肥均匀并提高播种质量 [3][5] - 农户普遍采取“晾墒”措施应对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情况 [5] - 使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镇压等工序 [5][7] - 播种深度为3厘米,通过镇压辊镇压确保出苗全、出苗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