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1.06亿元!西南石油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10-21 11:56
采购项目概况 - 西南石油大学发布35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6亿元 [2][7] - 采购计划预计执行时间为2025年5月至10月 [2][8] 主要采购设备与技术应用领域 - 采购重点集中于能源领域高端科研设备,包括高温高压岩石可钻性测试装置(预算190万元)、高温高压超临界CO2-添加剂混合流体流动特性测试装置(预算78万元)及全景可视化CCUS高温高压流体物性特征测试仪(预算158万元) [9] - 设备应用覆盖传统油气、新能源及交叉学科研究,如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地热开发、光伏储能及材料科学 [9][10][14] - 采购清单包含多台高精度分析仪器,如高温高压油气相态分析装置(预算1020万元)、微区形貌原位纳米压痕分析装置(预算560万元)及微观分析平台实验设备(预算合计2528万元) [9][10][13] 科研平台与智能化建设 - 学校投入于智能化计算平台建设,包括智算融合一体化平台(预算51万元)及云网边端协同推理系统实验装置(预算80万元),以支持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研究 [10] - 采购项目支持数字孪生、形变监测等智慧矿山、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如防爆型三维激光扫描仪(预算60万元) [12] 学校科研实力与学科背景 - 西南石油大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获评A+等级,位列全国第一 [16] - 学校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00余个科研平台,年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16] -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展现强劲国际学术影响力 [16]
国家海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加快建设
海南日报· 2025-10-21 09:05
近日,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内的国家海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1080.93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 大学等入驻高校团队日常科研、交流、休闲和展示汇报等功能需求。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
校地合作共育人才 镇江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人才培育行动启动
镇江日报· 2025-10-21 07:43
活动概述 - 江苏大学第五期“小博青媒”暨镇江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人才培育计划训练营于10月18日开班 [1] - 活动由共青团江苏大学委员会、团市委、市文广旅局共同主办 [1] - 训练营包含专项培训、自主创作、展示交流三个阶段 [1] 参与情况与目标 - 训练营共有来自各在镇高校的148位营员参与 [1] - 营员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实操训练以提升新媒体宣传技能 [1] - 课程覆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摄影摄像、视频创作、外出采风等内容 [1] - 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青年师生的理论水平和网络素养,实现技能突破和持续创作输出 [1] 活动升级与影响 - 江苏大学“小博青媒”活动今年升级为镇江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人才培育行动 [1] - 活动实现了省市校纵向打通、群团文旅高校横向互动的新局面 [1] - 此次训练营营员来自全市各在镇高校尚属首次 [1] - 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的镜头和笔触展现镇江的美,并促进其爱上和融入镇江 [1]
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新华日报· 2025-10-21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高等教育体系正通过一系列系统性举措,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适配成熟产业、突破“卡脖子”领域及布局未来产业等多元赛道,其核心框架被比喻为包含“智驾、能源、动力、传动、抓地”五大系统的智能汽车 [1] 制度创新 -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抓手,围绕“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X”未来产业体系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2] - 修订实施《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并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评价、技术转移等重点环节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将科产创深度融合纳入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 [2] - 推进“揭榜挂帅”模式,即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答题 [2] 资金与人才投入 - 资金投入围绕“科产创融合”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已组建总规模60亿元的未来产业天使基金 [3] - 南京、苏州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并发布天使基金、转化贷、定制保险等科技金融政策产品 [3] - 人才供给方面,高校单列社会服务型教师岗位,委派教师参加科技镇长团、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同时推进“新工科”建设,布局首批16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新增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点 [3] 高新区与高校协同 - “双高协同”模式旨在破解体制壁垒,推动产学研合作从“自发、零散、偶然”向“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跃升 [4] - 该模式使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精准对接高新区产业主线,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并成为引聚高层次人才与创新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资源吸附平台 [4] - “双高协同”能反向赋能高校,倒逼学科专业调整、科研选题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4] 技术转移转化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作为全国首家“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领域 [5][6] - 该中心采用“一总四分”框架,拥有60多万平方米独立物理空间,包括7个省级概念验证中心、24个公共转化平台 [6] - 中心提供覆盖需求对接、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到法律工商的全要素“专业化、管家式”服务 [6] 大学科技园优化 -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唯一被纳入科创平台“国家队”白名单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类国家级平台 [7] - 优化重塑工作重点推进三方面改革:重构管理架构以增强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与产业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如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 [7] - 通过改革,国家大学科技园转型为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创新集成服务商与产业生态构建者,旨在打通“校园—科技园—产业园”的转化链条 [7]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
新华日报· 2025-10-21 05:53
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高等教育肩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1] - 推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向互动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1] 学科布局与科技创新 - 高校需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构建动态适配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传统学科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 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设立学科专业,探索跨学科融合新路径 [2] - 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整合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取得重要成果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组织能源、材料、环境等多学科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与技术 [2] 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 - 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根据生产实践痛点确定研究课题 [3] - 完善科研项目评审机制,从市场应用角度评估项目,提升成果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3] - 建立多元化收益分配方式,给予科研人员股权、期权或分红以激发转化积极性 [3] 四链融合人才培育体系 - 人才链是核心,本科阶段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融合,研究生阶段聚焦专业深度和创新能力培养 [4] - 创新链是动力,高校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搭建平台激励前沿科学研究,如北京大学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 [4] - 产业链是基础,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实现人才与产业需求对接,例如江苏大学与吉利汽车共建汽车产业学院 [5] - 资金链是保障,政府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引导资金投向新兴产业,企业合作提供科研经费和设备支持 [5] - 华为公司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5G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项目并设立奖学金 [6] 数字化赋能教育 - 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学生学习数据,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内容推荐 [7] - 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设备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调整教学策略 [7] - 建立云端实验室提升实验资源利用效率,搭建协同研究网络形成跨机构科研合作共同体 [7] - 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研究成果原创性和归属权,增强科研透明度和公正性 [7]
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举行 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教育变革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9:46
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举行 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教育变革路径 中新网西安10月20日电 (阿琳娜 陈圆)第二十三届中国MBA发展论坛19日在西安开幕,来自全国多所高 校的专家学者、领军企业的管理精英、MBA师生及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洞见未来:AI重塑MBA 创新发展与产教融合"主题,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教育的变革路径与产业协同之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朱文凯表示,西电MBA项目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实践导 向、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已培养出2000余名具有"技术 +管理"复合能力的精英人才。面对AI浪潮,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力培养具有家国 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开幕式后的主论坛上,六位跨领域嘉宾从MBA价值重构、产业实践、教育创新等维度,勾勒出MBA教 育与AI融合的全景图。 据介绍,中国 MBA发展论坛自2000年在清华园发起、北京大学举办首届以来,已走过25载春秋。22届 论坛的成功举办,见证了中国MBA教育从起步到 ...
耐克与清华合作再加码 共创运动与可持续未来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9:21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贺雁峰与清华学子展开交流互动。他分享从实习生到CEO的个人经历,耐克 的运动精神如何持续激励年轻一代,并鼓励青年学子勇敢行动。 日前,耐克运动员殷晓雨参与"气候变化、健康与运动表现"合作研究实验。该项目由耐克与清华大学联 合推动,首期研究聚焦环境因素如高温对运动员健康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并将产出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 实用的运动指南。 近年来,双方已围绕可持续发展,从研究到领袖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从"碳中和产学研深度 融合专项计划""清华-耐克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到"气候变化、健康与运动表现"研究项目,持续携手 共创运动未来。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近日,记者从耐克获悉,清华大学百年西大操场焕新之际,耐克集团总裁兼首 席执行官贺雁峰与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等出席仪式,与清华学子共同见证这一标志性可持续运动空间的 启用。 西大操场焕新项目是耐克与清华大学在运动与可持续领域深化合作的又一成果。其焕新材料通过"旧鞋 新生"计划回收26.4万双旧鞋,经NikeGrind技术加工而成。传承清华百年运动精神,许多清华校友、毕 业生和各院师生也在回校季、毕业季积极参与进来。操场设计融合速度元素和象征 ...
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跨界履新,曾庆田已任农银金科总裁
新浪财经· 2025-10-20 18:53
人事任命 - 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曾庆田已确认担任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1] - 曾庆田的校长职务此前已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免去 [2] - 此次从高校校长跨界履新银行业在业内并不常见 [3] 新任总裁背景 - 曾庆田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 - 自2001年起在山东科技大学历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2023年3月任校长 [3]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软件、无线传感器网络、业务流程管理、应急信息管理,2013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农银金科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农业银行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注册资本6亿元,注册于北京市通州区 [3] - 是唯一一家注册在北京的国有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3] - 业务范围包括电商业务、资讯服务、IT硬件研发及产品输出、集团服务、自主创新五项业务 [3]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是农行"一局两中心一公司"科技治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技术创新、科技输出、集团子公司服务三大职能 [4] - 目标是成为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相适应的最佳数字生态金融科技公司 [4] - 2024年农行信息科技资金投入总额达249.7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3.51% [4] - 截至2024年末,农行科技与数字化运行管理人员达27561人,占员工总数的6.1% [4]
1.33亿元!双一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10-20 17:59
采购计划总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33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至10月 [2][7] - 采购涉及多项高端科研仪器,包括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液质联用仪、植物气孔原位动态表型监测系统、显微工业CT等 [2] 园艺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 - 项目面向园艺学院四大研究方向,旨在构建贯通“基因—环境—品质—物流—生产”全链条的沉浸式实践体系 [8] - 计划采购8套设备,包括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液质联用仪1套、显微工业CT 1套等,预算为1105万元,预计2025年8月采购 [8] 教学标本信息采集平台建设项目 - 项目总体预算294.69万元,包括教学标本信息化建设子项目预算174.69万元和中国葡萄酒博物馆多功能影视厅建设子项目预算144.75万元 [8] - 拟购置教学标本信息采集系统、展示系统及互动系统等设备,预计2025年9月采购 [8] 园艺学院公共平台建设项目 - 计划引入新型植物活体成像系统,以提升植物整体基因表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平台年均服务200余个课题组,年机时量1200小时以上 [9] - 采购预算为115万元,预计2025年10月进行 [9]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葡萄酒学院 - 项目计划采购一台质谱仪,用于搭配现有气相色谱仪,对葡萄酒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9] - 采购预算为105万元,预计2025年8月进行 [9]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 项目旨在构建多尺度作物抗逆生理生化监测平台和时空融合作物抗逆田间监测平台,计划采集多尺度表型数据不少于10万条,覆盖多种逆境场景 [11] - 拟购置41台/套仪器设备,设备国产化率100%,预算为3824万元,预计2025年10月采购 [1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 项目目标为建设国际领先的研究平台,整合建设六个子平台,采购包括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智能测控系统等40台/套设备 [11][13] - 设备国产化率100%,预算为7808万元,预计2025年10月采购 [11][13] 核心科研仪器简介 - 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液质联用仪是一种集高分辨质谱分析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药物代谢、环境监测等领域 [3] - 真空冷冻干燥仪是一种基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先进干燥设备,通过低温、真空条件使物料中的水分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气态 [4] - 全自动高效压力溶剂萃取系统是一种基于高温高压条件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专为复杂基质中目标化合物的快速提取设计 [5] 学校科研实力背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农业科学领域具有标杆地位 [13] - 学校汇聚了118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包括37个重点实验室、55个工程中心,2023年审定40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国审10个 [14]
1.24亿元!西北工业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10-20 17:59
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科研设备采购计划 - 西北工业大学发布3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4亿元[2][5] - 采购时间集中在2025年4月至10月,涵盖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关键设备[2][3] 重点采购设备与技术方向 - **卫星与航天测试系统**:包括多星并行卫星综合测试系统(预算435万元,支持同时测试不少于10颗卫星)、卫星星地无线通讯系统(预算840万元,天线口径≥7.3米)等,用于提升卫星研制、测控和数据处理能力[4][6][10] - **航空航天仿真与试验设备**:多节点实时仿真系统(预算168万元)用于飞行器制导控制验证,旋转状态下热疲劳试验台(预算800万元)支持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盘寿命考核,高速风洞侧壁干扰智能控制系统(预算250万元)满足高马赫数气动测试需求[4][7][9] - **先进制造与材料研发设备**:电子束快速制造系统(预算195万元)针对钛铝合金等难熔材料成形,异型曲面件柔性热旋设备(预算583万元)支持高温合金旋压工艺研究,冷坩埚悬浮熔炼-控温冷却熔模精铸设备(预算400万元)提升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7][11][12] - **智能制造与软件平台**:生产线一体化实验与科研研发系统(预算1563万元)实现软件开发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制造科教融合创新实践子平台(预算1149万元)支持复杂零件加工与自动化装配[8][12] - **深海探测与水下技术**:水下遥控机器人及控制单元(预算100万元,工作深度≥100米)、水声定位和收放系统(预算120万元)服务于深海科考与无人船应用[9][12] 学校科研实力与行业地位 - 西北工业大学以航空、航天、航海学科为核心,承担国产大飞机C919、火箭发动机等国家重大任务,被誉为"国防科技领域的战略重镇"[15][17] - 学校拥有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培养了歼-20总师杨伟等行业领军人物,科研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