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高校人才培养中美育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14:41
高校美育实施困境 - 美育目标不够清晰 部分高校培养重心倾斜至专业技能竞赛和就业率等显性指标 导致审美判断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等软实力培育被边缘化 [2] - 课程体系结构失衡 美育内容常以孤立通识或选修课程形式存在 专业课程与美育内容难以有效融合 [3] - 保障机制不稳 校内资源分散且校外合作机制缺失 美育专职师资短缺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4][5] 高校美育突破路径 - 明确美育目标 建立"美育素养评估量表" 引入第三方认证如"人文素养证书" 设立"经典必修清单"制度 [6] - 均衡课程结构 推行"跨域教学组"机制 构建"美育+"课程框架 深化专业课程的"美育化"改造 [7] - 整合美育资源 打造美育共同体 构建美育浸润式校园 设立美育教师岗位并构建专业发展计划 [9]
吴宏伟:因时而进,打造“留学香港”闪亮名片
环球网· 2025-07-08 06:29
香港国际教育产业发展机遇 - 香港凭借国际化优势、卓越高等教育体系及与内地紧密联系,在全球教育格局重构中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1] - 国际形势变化导致欧美留学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为香港创造历史性机遇 [1] - 发展国际教育产业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大湾区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举措 [1][9] 生源战略与培养体系 - 香港需构建小学、中学、大学全过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应对结构性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 [2] -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推出"抢人、留人、育人"政策及大湾区合作措施 [2] - 吸引国际中小学生来港就读可带动高端人才流入,同时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3][4] 教育产业经济效应 - 国际学生可为香港带来学费、住宿、餐饮、旅游等多领域经济收益,参考美英教育产业带动商业繁荣的模式 [4] - 优质生源将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活力,支撑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4][8] 硬件配套与科研建设 - 需加强STEM教育推广,建议建设综合性国家级科技馆,整合大湾区科学馆资源 [5] - 创办中国版"戈登会议"可聚集全球顶尖科研人员,提升香港国际学术影响力 [5][6] - 设立港澳国际学者研究专项基金,吸引外籍科研人员来港开展基础研究 [6] 产学研融合路径 - 通过与大湾区企业合作,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7] - 香港可形成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产业集群,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平台 [8] - 产学研结合模式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支撑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 [7][8] 品牌建设与战略定位 - "留学香港"品牌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需强化国际教育与科创地位 [9] - 香港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将助力国家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 [8][9]
从“遥感脑”到“工业大模型” 西电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生态圈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2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7月7日电 (阿琳娜 王格)"秦岭·西电遥感脑"作为全球首个国产雷达遥感大模型,在数字秦 岭、黄河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水声语义通信验证系统"首次实现了公里级水声 信道的视频传输,颠覆了水下百米距离难以传输视频的传统观念……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 简称:西电)在人工智能理论与交叉应用等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的突破性科研成果。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持续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方案 如何调整,才能锻造出契合时代脉搏的创新人才? 侯彪教授指导学生开展无人系统科研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从20世纪80年代建设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到2017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再到2024年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级交叉学科博士点,西电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年积累,最终汇聚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的"磅礴动力"。依托西电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西电人工智能学院以"智能+电子信息"为特色, 形成了"交叉融合,分类培养,开放创新"的人工智能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学院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 ...
湖北政采协会高校采购专业委员会成立
仪器信息网· 2025-07-07 15:36
湖北省高校采购专业委员会成立 - 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高校采购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成立 标志着湖北省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2] - 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及150余位会员单位代表参会 [2] - 会议审议通过了首届高校采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副主任委员单位名单 [2] 专委会组织架构 - 主任委员单位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担任 这两所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且在科研教学设施采购方面经验丰富 [2] - 副主任委员单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 [2] - 专委会将在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3] 专委会工作重点 - 专委会将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促进湖北省高校采购工作更加规范、专业地发展 [3] - 学术会议聚焦合作创新采购方式、采购需求管理、内控管理以及高校低值易耗品采购等议题 [3] - 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3] 成立意义与影响 - 专委会成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助于加强高校间协作并提高采购效率和服务质量 [3] - 将对优化高校采购流程、增强采购透明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3] - 是湖北省高等教育领域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 预计将对全国其他地区高校采购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3]
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还需要板书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7 06:52
信息化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对比 - 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写板书的老师减少,但板书仍具有重要价值,漂亮板书的教师屡屡在互联网"出圈" [7][8] -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灵活,可插入图片、视频和动画,提高课堂效率并增加趣味性,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12] - 板书在展示空间模型、大气循环、地质运动等知识点时具有独特优势,现场绘制能即时响应学生提问,展示完整的思维推导过程 [11][12] 板书教学的优势 - 板书凝练教学思路,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避免过度依赖课件导致备课能力退化 [14] - 板书是思想的即时可视化,学生可参与绘制和修改,增强课堂参与感 [14] - 对于涉及公式推导的课程如力学,板书一步一步推导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原理,而非仅记住结论 [13] 板书与课件的结合 - 板书用于框架梳理和重点强化,多媒体课件用于史料展示和提升教学效率,二者结合可提高教学效果 [17] - 视觉化教学如手绘四渡赤水图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件则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9][17] - 课件中注重色彩使用,如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底色反映时代特色,增强教学效果 [17] 板书教学的案例 - 程斯宇在停电时凭借板书顺利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手绘红军四渡赤水图引发学生关注并"涨粉" [9] - 袁晓的地理板书立体感十足,展示地球、冷暖气团、洋流分布等,学生"舍不得擦黑板" [11][12] - 黄方林坚持板书近30年,认为板书有助于学生理解力学基本原理,避免依赖"拍课件" [13] 未来教学趋势 - 技术发展如VR、5G、6G可能使地理课堂更有趣、更身临其境 [14] - 清华大学连续8年举办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展现对板书教育的重视 [15] - 教学手段变化更新,但育人的教育内核不变,板书与课件结合为"教学最优解" [16][17]
包头留学,主打“包会”(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52
科教合作 - 包头市依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吸引蒙古国留学生,成为对外交流新名片[8] - 内蒙古科技大学为蒙古国留学生定制课程体系,包括蒙古语专业选修课和中国经济文化课程[10] - 采矿工程专业留学生苏合呼雅格参与"金属矿冶炼工艺优化"课题研究,尾矿回收方案在蒙古国铜矿场应用[9] - 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阿那胡巴亚通过实训掌握多种机械加工技能,中文水平显著提升[10][11] - 内蒙古科技大学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共建"中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纳米材料应用和污水处理技术转化[13] 职教出海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蒙古国乌兰巴托铁道大学合作,采用"3+1"教学模式培养铁道专业留学生[12] - 7年多来已有百余名蒙古国青年获得双认证学历,并成立"蒙古国天佑学院"计划招收80名学生[12] - 留学生恩合巴雅尔在实训室操作铁路行业最新标准设备,如铁路接触网安全检修平台和信号控制仿真系统[12]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蒙古国财经大学师生开展汽修、焊接技术培训,并举办汽车钣金喷漆技能大赛[14]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共建食品(乳品)专业,定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14] 国际合作成果 - 联合研发的"水污染大数据监测平台"在蒙古国应用,河湖污染治理效率提升40%[13] - 内蒙古科技大学蒙古国校友会在乌兰巴托成立,促进中蒙科教合作友谊[11] - 包头市职业教育院校与蒙古国高校共建"中蒙工程技术学院",计划开设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实训中心[14] - 满都拉口岸1—4月累计过货量超320万吨,同比增长43%,成为区域贸易重要通道[15]
为何这所大学超七成毕业生选择西部
中国青年报· 2025-07-05 10:11
西南石油大学就业导向 - 西南石油大学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精准化、特色化"的基层就业指导体系 包括大一入学教育激发热情 大二社会实践感知情况 大三考察了解需求 大四求职实现梦想 [1] - 该校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 西部 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作为就业工作"重头戏" 基层被视为毕业生成长成才的"蹲苗地"和"大舞台" [1] - 近3年该校80%以上毕业生在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和基层一线就业 70%以上扎根西部就业创业 [2] 就业支持措施 - 线上"云就业"服务平台集合全国就业信息 线下举办"小而精 专而优"招聘活动 2025届已举办近500场宣讲会及30余场招聘会 进校用人单位2200余家次 同比增加12% [2] - 各类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活动年均服务学生达10万人次 设立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提供个性化指导 [3] - 毕业季举办基层就业出征仪式 提供行前指导 2025届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上学生代表分享基层工作选择感受 [3] 学生就业案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生李美玲选择赴塔里木油田基层工作 认为专业对口且符合投身能源工业的职业规划 [1] -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学生周毅受校友基层经历分享影响 考取家乡四川阿坝州茂县选调生 践行"帮家乡摆脱贫困"的职业理想 [2] - 作为新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 该校持续为能源行业输送人才 鼓励毕业生到国家能源事业前沿阵地实现价值 [3]
香港高校为国际生开“绿灯”:港科大接200+咨询、发16份录取,多校跟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00:28
香港高校国际生转学情况 - 港科大已收到超过200份转校咨询并发出16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7名哈佛大学学生[1] - 香港理工大学接获逾百宗转校咨询并发出直接录取通知书[4] - 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共收到约850宗转校咨询和300份申请发出36份录取通知书[5] 香港高校应对措施 - 港科大最早提出对哈佛国际生提供支持并积极回应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的短期就读请求[3] - 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专责招生团队提供个性化支持优先处理申请并加快审批程序[3][4] - 香港岭南大学推出转学生专属申请通道采用滚动式审核机制确保无缝衔接[4] 香港高校排名与设施 - 2026QS排名中香港5所高校跻身世界百强港大全球第11位城大论文引用量亚洲第一[5][7] - 香港岭南大学启用超算中心"岭南HPC NexT"并拥有10座宿舍提供2600个床位[8] - 香港理工大学为非本地本科生提供首年住宿红磡及何文田宿舍共4600个床位[8] 香港国际教育战略 - 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吸引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生[1] - 香港高校通过QS排名提升差异化招生策略和宿舍扩建强化留学吸引力[1] - 香港理工大学配合政府策略制定灵活招生政策促进校园多元文化[8]
不少民办高校,未来只有关门歇业一条路
36氪· 2025-07-04 20:59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概况 - 学校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省市共建且国家重点支持,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4] - 自2020年筹建以来已引进16名院士和52名国家级人才,联合知名高校培养243名博士生,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并累计获得23.7亿元科研经费 [4] - 学费定价为96000元/年,但为首届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实际可能实现"零学费",策略结合商业谋略与生源竞争需求 [5][6] 民办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与学费对比 - 同类民办研究型大学集中于闽浙两省,包括福耀科技大学(5460元/年)、西湖大学(6000元/年)及筹建中的钱塘大学,学费与公办名校相当或略低 [8] - 学费策略反映民办高校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和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的意图,差异化竞争特征明显 [6][8] 高等教育行业生源与市场趋势 - 2015-2024年高校招生规模从730万增至1068万,对应1997-2006年出生人口(年均约1800万),生源蓄水池充足 [14] - 2022年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预计2040年高校学额需求将缩减至500-600万,当前超千万学额的高校可能面临半数闲置 [16][18] - 文凭从稀缺资源变为大众消费品,高校需通过专业调整和品牌建设争夺生源,尾部院校将首当其冲受冲击 [19][22] 民办与公办高校运营模式差异 - 民办高校资金主要依赖学费,直接受就业率和人口出生率等市场因素影响 [13] - 公办高校以财政拨款为主,但市场因素会间接推动专业调整,最终仍受生源和就业率制约 [12][13] 未来高等教育结构性挑战 - 生源减少叠加AI技术变革,高校教育内容与形式将面临根本性重构 [20] - 头部高校文凭含金量可能被稀释,需通过差异化品牌建设突破文凭过剩困局 [22][23]
官宣!北京多所高校成立新学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16:50
高校新学院成立动态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于6月27日在珠海校区揭牌 聚焦绿色低碳健康智慧技术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颠覆性技术 构建"教研融合产教协同科教融汇"生态体系 [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量子科技学院2025年成立 瞄准量子精密测量基础理论计算操作系统等方向 建设"三系一院一平台" 打造全链条育人体系输送量子科技人才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2025年5月获批 聚焦计算机集成电路航空工程等应用科学领域 采用本硕贯通六年制 融合法国INSA培养模式 [6][8]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6月14日成立 前身为2008年宇航学院 聚焦跨域精打空天动力深空探测等方向 具有火箭导弹专业历史积淀 [10] -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25年5月成立 设信息传播系舆情与社会治理系等机构 覆盖本硕博培养体系 培养数智时代复合型传播人才 [12][13] - 北京电影学院影像传媒学院2025年6月28日成立 整合摄影学院与视听传媒学院资源 开设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构建完整培养体系 [15] 国际合作与特色模式 - 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由北航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合办 位于杭州国际校园 采用中法英三语教学 强调工程教育国际化标准与可持续发展 [8] - 未来技术学院依托北师大珠海校区"特区+校区"双重优势 获得教育部广东省及珠海市政策支持 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 [3] - 量子科技学院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协同育人 强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全链条培养范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