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地瓜机器人发布首款单SoC算控一体化机器人开发套件,已同超20家头部客户达成合作|最前线
36氪· 2025-06-12 18:45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行业首款单SoC算控一体化机器人开发套件RDK S100,采用类人大小脑架构设计,支持具身智能大小模型高效协作,实现"感知-决策-控制"闭环 [1] - RDK S100整合CPU+BPU+MCU于单一SoC,降低硬件成本并提升整体性能,实现感知推理与实时运动控制的协同计算 [3] - 产品提供多种外围接口和软硬协同开发基础设施,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产品搭建和多场景部署 [1][7] 技术特点 - RDK S100支持大小模型动态融合与无缝切换,大模型提供视觉/点云检测等决策支持,小模型实现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降低80%CPU负载 [5] - 产品通过MCU与BPU紧密搭配,提升机器人反应速度,例如在取杯子任务中实现从视觉处理到动作执行的完整闭环 [5] - 配套开发资源包括200+开源算法、AI模型数据闭环方案及硬件加速功能包,加速产品落地 [7] 行业分类 - 行业将机器人分为三类:传统机器人(工业/扫地机器人)、新形态机器人(泳池清洁/家庭陪伴机器人)及具身机器人(人形/四足机器人) [7] - 具身机器人因需处理复杂环境感知与决策任务,算力需求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7] - 公司计划开发不同算力规格板卡以适配多样化场景需求 [8] 市场进展 - 公司已与20+具身智能头部客户合作,RDK S100在50余家客户中测评,定价2799元 [10] - 产品适用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械臂及BEV检测等多类应用 [10] - 2026年Q1公司将推出大算力产品,支持高阶具身机器人场景 [10]
为成果转化“把脉开方” 上交会打造技术贸易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7:21
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 - 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面积达532平方米 分为孵化器 技术转移服务 新技术应用3个板块 线上线下展示约3000项成果和500项创新需求 集聚超60家服务机构 孵化器 创新型企业 [1] - 技术转移服务板块有14家专业机构参展 包括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 上海技术交易所等 提供技术供需对接 成果转化 技术交易等全周期服务 [1] - 转化门诊设置十余位技术经理人现场坐诊 从技术 市场 法律 金融多维度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1] 海宁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 海宁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在上交会期间成立 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姜开春等3位专家担任智库特约专家 [2] - 多个校地院企科技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国际科创平台挂牌成立 首批技术经理人获颁东部中心-海宁淘金合伙人资格证 [2] 上交会对接服务成效 - 展前已征集186条技术供给和68条需求 预配对形成154组匹配成果 [2] - 通过上交会智慧体在线匹配 现场设自由洽谈区 专业观众占比提升至85% [2] 参展企业技术成果 - 南京大学meteer桌宠机器人已量产 具备语音对话 跳舞等功能 当前北美销售额约100万元 目标明后年达两到三千万元 [3] - 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展出全球最大智能铺排船交通建设九号 集成机械臂式充灌装置 使人工成本降低80% 作业时间缩短40% [3] 上海技术贸易发展 - 十四五以来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 6% 2024年达213 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7% 创历史新高居全国首位 [3]
英伟达、三星、软银抢投!估值飙升至45亿美元!这家企业什么来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2 15:04
英伟达与三星投资Skild AI - 英伟达注资2500万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三星投入1000万美元,参与Skild AI的B轮融资 [1]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45亿美元,领投方为软银集团,单轮注资1亿美元 [1] Skild AI的资本与技术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2024年7月A轮融资3亿美元,估值15亿美元,领投方包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Coatue、软银集团、Bezos Expeditions等 [2] - 技术路径获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反映机器人赛道在AI浪潮下的热度 [2] Skild AI的技术创新 - 开发Skild Brain机器人基础模型,结合移动操控平台与四足动物平台,构建基于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 [3] - 模型训练数据量较竞争对手多1000倍,实现跨场景泛化能力,从家庭到工业领域的多元任务 [3][4] - 技术团队包括来自Meta、特斯拉、英伟达、谷歌的顶尖专家及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术精英 [8] 三星的投资逻辑 - 三星以小额投资保持对初创企业及核心人才的关注,避免错失技术变革机会 [9] - 追赶韩国本土企业投资步伐,LG、韩华、未来资产等已对Skild注资500万至1000万美元 [1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英伟达推广"实体AI"概念,特斯拉推进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苹果、Meta、亚马逊等重兵布局机器人领域 [11] - 具身智能被视为前沿方向,AI从数字世界迈向物理世界,机器人将具备感知、学习、决策能力 [11] - Skild AI入选《福布斯》2025年AI公司50榜单 [11] Skild AI的团队背景 - 联合创始人Deepak Pathak和Abhinav Gupta在自监督机器人、自适应学习领域深耕25年,H指数超150,论文引用量突破9万次 [6] 行业展望 - 机器人拥有"通用大脑"可能引发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13] - 技术变革或重塑制造业、服务业及整个实体经济的运作模式 [11][13]
【干货】2025年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6-12 11:10
行业产业链 - 餐饮配送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和软件系统、中游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 上游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软件 中游为机器人生产环节 下游覆盖餐饮、酒店等场景 [1] -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寒武纪、商汤科技、ABB、Intel等 软件系统企业有天奇股份、科大讯飞、广州联胜等 中游生产企业有穿山甲机器人、普渡科技、擎朗智能等 下游应用企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及维也纳、汉庭等酒店 [2] 区域分布 - 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省市 其中江苏和广东集中较多中游研发生产企业 江苏有穿山甲机器人、九号公司、优地机器人等 广东有普渡科技、映博智能、澳博信息等 [3][5] 企业业绩 - 中游上市企业包括九号公司、亿嘉和、科沃斯 科沃斯2024年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33.97亿元 毛利率44.8% 2023年产量264.47万台 九号公司2024年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9.8亿元 毛利率52.58% 产量21.86万台 亿嘉和2024H1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0.81亿元 毛利率51.17% 2023年产量2317台 [7][8] - 非上市企业中 穿山甲机器人拥有100多项自主专利 产品适用于火锅店、高端餐厅等场景 普渡科技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产品销往60多国 累计销量数万台 擎朗智能广泛应用于餐饮、酒店、医疗场景 连续四年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7] 企业技术布局 - 穿山甲机器人拥有58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发明公布、20项外观设计、11项发明授权 产品包括餐宝、艾米、飞毛腿等系列 [9] - 普渡科技拥有624项实用新型专利、148项发明授权、365项发明公布、147项外观设计 产品包括欢乐送、贝拉等系列 [9] - 擎朗智能拥有639项实用新型专利、341项发明公布、192项发明授权、157项外观设计 产品包括T10、T8、T3、T9等系列 [9] 最新动态 - 亿嘉和2025年4月与华为云合作 在具身智能领域开展技术协同、场景应用和市场拓展 [11] - 穿山甲机器人2024年12月发布飞毛腿外卖配送机器人 集成3D激光雷达、机械臂视觉模块等技术 计划2025年4月小批量投放 [11] - 普渡科技2025年3月发布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亚Arm" 适用于酒店、餐饮、医疗等场景 [11] - 擎朗智能2025年3月发布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 可完成点单-配送-收餐等闭环任务 搭载11项多模态传感器 [11]
大族激光等投资成立机器人公司
快讯· 2025-06-12 10:58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华沿(广州)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王光能 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软件销售 软件开发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 电机制造 工业机器人销售 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 智能机器人研发等领域 [1] - 该公司由广东华沿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后者股东包括四川智人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大族激光(002008)等 [1] 行业布局 - 新公司业务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多个环节 包括制造 销售和研发 显示行业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垂直整合趋势 [1]
机器人总动员!40余款是南京的!
南京日报· 2025-06-12 08:28
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 - 知名智能机器人企业埃斯顿酷卓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产品Codroid 02 [2] - 南京工道水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多款人形机器人 [6] - 大会现场展示轮足复合机器人 [8] 仿生机器人技术 - 南京工道水利科技自主研发金龙鱼型仿生机器人 配备测距传感器、避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可潜入水中30米、巡航6至8小时 [8] - 金龙鱼机器人适用于水质监测、教育科研、文娱、海洋生物研究等领域 [9] - 南京九皋云天智能科技展示蛇形管道检测机器人 设有3个可弯折关节 最小可通过直径8厘米管道 应用于市政工程、天然气管道检修 [9] 工业机器人应用 - 南京筑领科技地砖铺贴机器人完成一块瓷砖铺贴仅需2分钟 应用于交通枢纽站、学校、商超等大面积批量精装修 [9][10] - 南京景曜智能科技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视觉和声学检测地铁关键零部件 [11] - 南京泉峰科技智能割草机器人配备避障传感器 拥有15个位置调节割草高度 [11] 服务机器人创新 - 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客服机器人应用于银行 几分钟完成客户业务办理 [11]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国内首款智送一体智能咖啡机器人 实现24小时全天候营业 提供高品质咖啡 [12] 关键零部件展示 - 中科硅基CasiaHand灵巧手亮相关键零部件区域 [12] - 南京工艺装备滚动圆弧导轨亮相关键零部件区域 [12]
南京攻坚“机器人之城”
新华日报· 2025-06-12 08:12
行业动态 - 南京市举行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集中展示机器人行业新成果和新趋势,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5个品类 [1][2] - 南京市已形成全链条机器人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近200家,包括埃斯顿、汇川、亿嘉和等龙头企业,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2] - 南京市提出打造"机器人之城"目标,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计划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6][7] 产品展示 - 大会现场展示29家企业40余款产品,包括华夏机器人的"夏起"人形机器人、工道水利的仿生金龙鱼机器人等 [2] - 埃斯顿酷卓发布Codroid 02人形机器人,具有29个全身自由度和5公斤单臂负载能力,将在工业制造等场景落地 [3] - 集萃智能制造开发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结合机械臂和无人车技术,今年订单额已突破3亿元 [4] 应用场景 - 发布"能力清单"和"机会清单",涵盖工业、安防、医疗等8类场景,共需要500多台机器人 [4][5] - 具体需求包括南京地铁10台巡检机器人、建邺高新区40台服务机器人、雨花台区97台医疗康复机器人等 [5] -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在光伏排版、码垛、汽车点焊等6个应用场景体现能力 [4] 产业规划 - 南京市将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培育5家以上整机量产企业,引育150家以上产业链企业 [7] - 会上签约14个机器人产业项目,揭牌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成立产业生态联盟 [7] - 江宁开发区已集聚超100家机器人企业,去年产值突破170亿元,将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7]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合资设立公司协议》暨对外投资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5:38
对外投资概述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伟创电气、科达利、开普勒机器人、伟立成长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银轮股份投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20% [2] - 资金来源为银轮股份自有资金,本次投资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属于公司董事长审批权限范围内 [2] 交易对手方基本情况 - **伟创电气**: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11亿元,控股股东淮安市伟创电气科技持股57.15%,实控人胡智勇间接持股30.03%,主营电气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控制系统研发 [3][4] - **科达利**: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73亿元,实控人励建立直接持股28.23%,主营五金制品、汽车配件及模具生产 [5] - **开普勒机器人**:成立不足2年,注册资本356.25万元,实控人杨华持股69.05%,聚焦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人工智能技术 [8][9] - **伟立成长**:有限合伙企业,出资额60万元,执行事务合伙人邓雄,用于合资公司核心团队激励 [10]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合资公司苏州依智灵巧拟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人工智能硬件、专用设备制造等 [12] - 股东出资结构:伟创电气出资2,000万元(40%)、科达利1,500万元(30%)、银轮股份1,000万元(20%)、开普勒150万元(3%)、伟立成长350万元(7%) [14] 投资协议核心条款 - **缴资安排**:银轮股份、伟创电气、科达利需在注册后3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缴资,开普勒可分期缴付,伟立成长最迟5年内缴足 [14] - **治理结构**:董事会5席(伟创电气提名2席,其他三方各1席),董事长由伟创电气提名,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由伟创电气提名,监事由银轮股份提名 [15][16] - **决策机制**:重大事项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违约方需承担守约方全部损失及诉讼费用 [17] 投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研发,整合各方在技术、制造及市场资源,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19] - 银轮股份通过合作可完善智能机器人产品生态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20]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半导体+飞行汽车+军工+华为!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核心产品布局
财联社· 2025-06-11 22:57
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半导体+飞行汽车+军工+华为 - 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核心产品布局 [1] 算力+数字货币+机器人+AI智能体+英伟达+华为+国资云+国企改革 - 公司为银行和B端、G端生态客户提供数字人民币场景全链条建设服务 [1] 人形机器人+PEEK材料+新能源汽车+锂电池 - 公司拟设合资企业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零部件市场 [1]
大模型能够自发形成“人类思维地图”!Nature子刊重磅研究揭示多模态大模型类脑机制
机器人圈· 2025-06-11 19:43
大模型理解能力研究 - 核心观点: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能够自发形成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物体概念表征系统,证明其并非仅依赖统计概率的"随机鹦鹉"[1][2][3] - 研究团队通过470万次行为判断数据构建AI模型的"概念地图",证实其低维表征结构与人类相似[3][6][8] - 纯文本训练的ChatGPT-3.5与多模态Gemini模型预测人类行为选择的准确度分别达到噪声上限的87.1%和85.9%[9] 研究方法与发现 - 采用"三选一异类识别任务"分析1854种日常概念组合,首创"行为认知探针"方法避免黑箱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难题[5][8] - 从行为数据中提取66个核心维度,模型自发形成18个高级物体概念类别,分类准确率达78.3%(接近人类的87.1%)[9][13] - 模型表现出与人类一致的"生物/非生物""人造/自然"分类边界,印证认知神经科学经典发现[14] 模型与人类认知对比 - MLLM的低维嵌入预测大脑梭状回面孔区(FFA)神经活动的准确度达人类水平的85%,远超纯文本模型(60%)[23][24] - 大模型(如GPT-4、Gemini_Pro)在行为选择模式上更接近人类,传统单模态模型(如ResNet18、VGG16)一致性较低[28][29] - 人类决策依赖视觉特征和语义信息整合,而大模型更侧重语言驱动的语义归类[32][33] 应用前景与未来方向 - 潜在应用包括类脑智能系统开发、神经机制探索、认知增强型脑机接口构建[35] - 下一步将拓展至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测试平台,建立细粒度"认知图谱"并开发持续微调方法[35][36] - 研究团队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主导,论文发表于《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相关代码与数据集已开源[3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