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战终结疫情后反弹,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16
全球贸易格局与关税影响 - 全球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疲弱的消费需求 高利率和更紧缩的财政政策正在抑制跨境商品流动 [2][4] - 美国实施系统性关税措施 涵盖钢铁 铝 铜等战略性产业 对69个贸易伙伴实施10%至50%差异化关税 [5]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前的2%-3%飙升至18.3% 为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6] 美国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对67个贸易伙伴出口商品征收15%至41%不等关税 达到一个多世纪以来最高水平 [5] - 美国已与越南 日本 欧盟 韩国等九个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或暂停协议 新关税税率10%至41%于8月7日生效 [6] - 美国6月整体贸易逆差收窄16%至602亿美元 商品贸易逆差暴跌10.8% 均为2023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6] 全球贸易前景预测 - 世贸组织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1.8% 警告美国高额关税将拖累2025-2026年贸易 [9] - 疫情后贸易反弹结束 全球贸易量呈横向漂移状态 商品贸易在发达和新兴市场均失去动力 [9] -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数据显示 尽管部分地区经济活动反弹 但全球贸易量自年初以来一直平稳 [9] 区域贸易结构性变化 - 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贡献减少 受地缘政治 需求疲软和供应链多元化影响 出口下滑 [9] - 内陆发展中国家56%出口流向前五大贸易伙伴 14国以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 对华出口2015年以来翻倍 [10] - 内陆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贸易自2015年相对稳定 对美出口基本停滞 [11] 行业供应链挑战 - 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压制企业信心 投资和供应链 被世贸组织列为最具破坏性的贸易环境因素之一 [2][6] - 美国海关执行差异化关税面临挑战 进口商预计在政策启动期将遇到问题 [5] - 内陆发展中国家因地理劣势导致运输成本比沿海国家高40% 全球价值链位置边缘化 [10]
让贸易真正成为连接各国、促进福祉的桥梁(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11 05:56
贸易战影响 - 美国政府决定自8月6日起对巴西输美产品加征40%从价关税 使大部分巴西输美产品面临50%关税[1] - 贸易战削弱全球经济活力 发起方自身最终也会付出沉重代价[1] - 保护主义长期来看会削弱产业竞争力 推高生产与消费成本 抑制技术创新动力[1]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日本汽车、钢铁、电子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未能扭转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滑趋势[1] 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 开放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2] - 多边贸易体制提供规则稳定性 使各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互利共赢[2] - 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保护主义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2] 巴西的应对措施 - 巴西正在推动贸易多元化 构建更加开放、平衡、互利的对外经贸格局[2] - 巴西已就美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2] - 巴西将坚决维护自身发展权益 保护受影响的工人和企业[2] 巴中合作 - 巴西高度重视与中国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合作[2] - 巴中两国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衔接与协作[2] - 巴中合作体现了南南合作潜力 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新兴市场国家智慧[2] 未来展望 - 巴西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 推动开放贸易和可持续发展[3] - 国际社会应通过对话与协商化解分歧 完善全球治理机制[3]
特朗普威胁关税加到35%,拿不出6000亿美元的欧盟,转头制裁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21
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威胁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35%惩罚性关税,要求欧盟兑现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比最初威胁的30%高出5个百分点 [1][3] - 特朗普声称此前将欧盟商品关税从30%削减至15%是基于欧盟承诺支付6000亿美元 [3] - 协议要求欧盟在2028年前从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但2024年实际进口额仅为619亿美元,要实现目标需每年采购2500亿美元,占欧盟能源总支出的85% [3] 美欧贸易协议争议 - 美欧贸易协议存在模糊措辞和空洞承诺,使用"承诺"、"努力解决"等模棱两可表述 [3] - 欧盟官员澄清6000亿美元投资依赖私营部门自愿,欧盟不提供担保或承担强制义务,该数字仅为基于企业意向的估算 [5] - 日本和韩国也出现类似情况,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中仅1%-2%是直接投资,韩国3500亿美元主要是贷款担保 [5] 欧盟对华政策转变 - 欧盟以"中国援俄"为由威胁制裁中国企业,指控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发动机,但缺乏确凿证据 [7] - 欧盟此举可能意在转移国内对贸易协议争议的注意力,配合美国对华施压战略,观望特朗普对俄政策结果 [9] - 此举可能损害中欧关系,欧盟面临美国关税威胁和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关系破裂的双重风险 [9] 全球贸易秩序挑战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试图用强权政治取代多边贸易体系,正在撕裂全球经济联系 [12] - 欧盟因内部矛盾和美国压力在维护多边主义上进退失据 [12] - 中欧经贸合作互补性不会因政治干扰改变,中国可在动荡贸易环境中开辟新局 [12] 未来贸易局势展望 - 美欧贸易争端可能升级,特朗普可能实施35%关税威胁 [12] - 欧盟若无法兑现6000亿美元承诺,将面临如何应对美国压力的战略抉择 [12] - 欧盟的选择将决定欧洲未来经济命运,是在对华施压还是与美国霸权划清界限之间做出选择 [12]
白宫:美国可能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25%的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10 17:13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 - 印度总理莫迪确认将于8月底访华 这是其时隔7年首次访华 意义重大[1] - 美国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25%关税 中国被明确列为潜在目标[3] - 中国对美方威胁保持冷静态度 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但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3] 能源贸易动态 - 印度在俄乌冲突后扩大与俄罗斯能源贸易 甚至充当中间商转售能源 引发美国不满[3] - 美国已对印度实施25%关税制裁 较最初250%税率大幅下调 显示美方谈判立场软化[7] 美国战略意图分析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拆散中俄合作关系 以维护美国霸权地位[5] - 美国选择在莫迪访华消息公布后立即对华发出关税威胁 时机具有明显威慑意图[5] - 实际政策执行中美国表现出犹豫态度 关税税率从250%降至25%反映其施压效果有限[7] 国际关系连锁反应 - 印度面对美国压力采取强硬谈判立场 促使美印贸易关系恶化[5] - 莫迪选择此时访华被视为对美国高压政策的间接回应 显示地缘政治格局变化[5][7]
危机升级!美国再度威胁对华加税?印度已投降?却拿中国没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8-10 15:28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印度加征关税 使美国对印度的总关税达到50% [1] - 此举可能导致美印贸易关系断裂 直接打击印度经济 使莫迪政府陷入被动 [1] - 印度未采取强硬反击措施 莫迪表示愿意继续谈判 但特朗普不买账 [4] 印度经济脆弱性 - 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 依赖性和脆弱性明显 [5] - 欧美国家联手制裁将对印度造成巨大压力 特朗普的制裁是精心策划的策略 [5] - 印度通过进口折扣俄罗斯石油加工再出口欧洲 获取可观利润并抑制国内通胀 [7] 美印关系紧张 - 印度暂停美国武器采购计划 取消高层官员访美行程 显示其困境 [7] - 特朗普认为印度为俄罗斯提供经济支持 破坏美欧联合阵线 [7] - 美国立场是印度未遵循经济制裁就必须付出代价 [7]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大工业国和最大贸易国 拥有强大产业链 [10] - 美国与中国脱钩将对其经济和产业链造成灾难性后果 [10] - 中国已展现强大反制能力 利用经济和外交手段应对美国制裁 [10] 中俄经济合作 - 俄罗斯在中国支持下经济保持相对增长 两国能源和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10] - 普京对中国帮助表示感激 两国战略合作关系更加坚固 [10] - 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量远超印度 但未遭遇类似制裁 [8]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始终保持冷静 自信源于强大实力 认为美国无法施加有效压力 [11] - 中国立场明确 愿与所有国家共同发展 将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13] - 中国已做好应对准备 利用稀土等"软实力"打破美国制裁封锁 [10]
2024年非洲内部贸易增长高达12.4%
商务部网站· 2025-08-10 01:40
非洲内部贸易总体情况 - 2024年非洲内部贸易额达2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4% [1] - 区域一体化势头增强是推动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1] 主要国家贸易表现 - 南非以421亿美元贸易额保持非洲内部贸易最大贡献国地位 占比约20% [1] - 南非在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中保持核心地位 尽管贸易额同比略有下降 [1] - 西非国家表现突出 尼日利亚与非洲国家贸易额达184亿美元 科特迪瓦达106亿美元 [1] - 科特迪瓦贸易额占非洲内部贸易总额4 8% 主要受成品油和石油制品出口带动 [1] 区域贸易差异与挑战 - 中非国家贸易增长缓慢 主要受不良基础设施和较弱管理机制制约 [2]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潜力未充分发挥 存在严重结构性障碍 [2] 政策建议与发展方向 - 需针对性政策干预 重点投资交通 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以降低贸易成本 [2] - 建议整合创新融资机制 开展混合融资和公私合作支持基建项目 [2] - 需建立统一劳工标准以促进非洲大陆可持续增长 [2]
阿尔及利亚加强与非洲国家贸易关系
商务部网站· 2025-08-10 01:40
非洲贸易枢纽建设 - 阿尔及利亚正发展经济互补性、现代物流和高效出口网络,目标成为非洲贸易枢纽和南南合作催化剂 [1] - 2022年7月开通阿尔及尔至达喀尔海运直航航线,由国有海运集团Gatma运营,连接西非市场 [1] - 正在与5个邻国(毛里塔尼亚、马里、突尼斯、利比亚、尼日尔)建立边境保税区,促进货物流通和本地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合作 - 2024年2月特本总统在NEPAD会议上宣布跨境经济区倡议,旨在吸引投资、促进资源本地加工和建立区域产业链 [1] - 在多个非洲国家设立贸易代表处和银行分行,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2025年8月1日正式加入泛非支付结算系统(PAPSS),实现本国货币即时跨境交易结算 [1] 贸易促进活动 - 2023年9月4-10日将举办第四届非洲内部贸易博览会(IATF),与非洲进出口银行和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合作 [2] - 博览会展现阿尔及利亚作为非洲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者和自贸区建设支持者的角色 [2]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显著飙升至20.11%
新华财经· 2025-08-09 17:28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的2 44%升至20 11% [1] - 美国对全球所有商品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的2 08%升至17 39% [1] - 全球受影响贸易额从年初的2884 6亿美元飙升至2 747万亿美元 [1] 美国关税历史水平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目前达到18 6% 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新关税税率从8月7日开始实施 涉及69个贸易伙伴输美商品 [1]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美国关税政策挤压非洲发展空间
新华社· 2025-08-09 16:17
美国关税政策对非洲的影响 - 美国政府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生效,可能导致贸易规模缩减、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1] - 美国重启贸易战并与主要贸易伙伴形成对抗态势,可能破坏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 [1] - 美国关税壁垒推高进口商品成本,迫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可能阻断大宗商品、电子产品及纺织品等关键领域贸易通道 [1] 非洲经济脆弱性 - 非洲大陆高度依赖出口贸易、外国投资及多边贸易体系,惩罚性关税将加剧其经济脆弱性 [1] - 非洲面临债务危机、气候灾害及新冠疫情后复苏等多重挑战,贸易战进一步挤压其发展空间 [1] - 非洲国家缺乏抵御贸易冲击的政策工具,相较于其他具备财政缓冲能力的大型经济体更为脆弱 [1] 肯尼亚的具体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肯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暂缓期已结束,肯尼亚面临严峻关税冲击 [1] - 预计肯尼亚将面临6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及逾130亿肯尼亚先令财政收入损失 [1] 非洲贸易现状与应对策略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稳步推进,但区域内贸易仅占非洲贸易总量的18%,难以抵消全球贸易体系分裂造成的冲击 [2] - 全球贸易战可能使非洲脆弱经济体陷入困境,各国决策层亟需采取应对措施 [2] - 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强化非洲大陆自贸区框架下区域内贸易,深化与金砖国家等贸易伙伴合作,可有效缓冲美关税政策冲击 [2]
美日关税协议生变!日本还能翻盘吗?
搜狐财经· 2025-08-09 15:16
日美关税协议调整 - 日美新一轮关税协议于8月7日正式生效 日本适用的税率从10%提高到15% [1][3] - 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0.7% 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1]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表示美国公布的关税公告与协议不一致 日本已被征税商品需在现有税率之上再加15% [3] 协议执行问题 - 美国与日本此前达成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仅是意向性的 [4] - 美国方面原来说15% 现在提高到30% 显示其单边主义倾向 [5] - 即便达成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美国将来也可能不认 如WTO规则协定 [5] 日本应对策略 - 日本翻盘可能性不大 在安全上依靠美国 受到很大牵制 [6][7] - 日本对美出口有顺差 三分之一以上是汽车 具有竞争优势 [7] - 2024年美国汽车产量1000万辆 进口824万辆 日本汽车在美进口比重从15.3%升至16.5% [7] - 日本需要全面分析把握 避免今后太被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