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红火日子甜如蜜 小棚火龙果的丰收礼赞
镇江日报· 2025-09-21 03:08
火龙果种植经济效益 - 七分地大棚单季产量超过2000斤 大果重量达七八两 小果半斤重[1] - 大果售价30元/公斤 小果20元/公斤 单季收入稳定超过1.5万元[1] - 一年可收获三茬 与葡萄种植形成错峰销售模式[1][2] 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 从单一葡萄种植调整为火龙果与阳光玫瑰葡萄等多品种组合[2] - 通过品种搭配规避同质化竞争风险 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2] - 采用直销模式 客户覆盖句容 南京及上海等地区[1] 作物种植特性 - 火龙果冬季需保温防冻 其他季节仅需施用有机肥[1] - 病虫害极少 几乎无需使用农药 属于绿色食品[1] - 挂果期从7月20日开始 采收期较长[1] 现代农业经营 - 农户同时注重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核算[2] - 通过家门口摆摊实现葡萄与火龙果联合销售[2] - 从传统种植向技术驱动和营销策略转型[2]
山东沾化:盐碱地里产出60亿“富民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5:35
产业规模与产值 - 冬枣产业覆盖土地面积达3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人民币[1][4] - 2024年沾化区冬枣总产量超过6.6亿斤[4] - 产业带动枣农人均冬枣收入增加2000余元[4] 种植技术与设施升级 - 物联网智慧大棚配备智能灌溉系统和环境监测设备,实现手机端一键调控[1] - 高标准大棚使冬枣可提前半个月上市,并能防雨防雹,配合冷库锁鲜保障品质常年稳定[1] - 冬暖式高温温室、棉被温室等设施将冬枣销售期从1个月延长至6个月,通过反季节销售获得更高溢价[2] - “沾冬2号”品种在大棚种植下亩产达1500斤,亩均收入提升至3万元,较大田种植的2.2万元有所增长[1][2] 金融支持与成效 - 农行滨州沾化支行提供“齐鲁富民贷”等特色产品,相关贷款余额达3520万元人民币[1][4] - 金融支持已覆盖冬枣大棚建设9200余亩、“沾冬2号”品种改良1.6万亩,惠及800余户农户[4] - 自1995年以来累计发放信贷资金3.3亿元人民币,助力2000余户农户脱贫增收[4] 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 合作社将128亩种植园发展为1200亩农业田园综合体,融合鲜枣采摘、枣木雕刻、青少年研学等业态[1] - 探索“循环农业+品牌化”路径,将养牛粪污加工成有机肥用于枣园,产品带追溯码销往江浙沪等高端市场[2] - 通过“枣恋谷”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组织农民技术培训20余期,承担观摩1000余人次,推动三产深度融合[1] - 合作社借助90万元“齐鲁富民贷”建成8个物联网智慧大棚,2024年净利润达160万元,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1]
甘肃成县:“红色引擎”驱动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中国发展网· 2025-09-20 00:01
发展模式 - 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 - 统一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 鼓励能人大户先种多种 [1] - 带动30多户群众种植猕猴桃140多亩 [1] 种植结构 - 种植徐香 翠香等四个猕猴桃品种 [1] - 猕猴桃林下套种中药材和魔芋等经济作物 [2] - 发展魔芋 天麻 桔梗 猪茯苓 柴胡等多种林下经济作物 [2] 产量与收益 - 猕猴桃亩产量约2000斤 [2] - 亩产收益达1万元以上 [2] - 单户种植4亩猕猴桃预计采收鲜果6000多斤 [2] 产业融合 - 发展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融合模式 [2] - 采用村域联合发展模式打造生态种植+旅游观光产业链 [2] - 通过抖音团购和直播进行线上宣传 已接30多订单预定800余斤 [3] 销售渠道 - 发动干部职工 驻村帮扶队 电商达人通过微信 抖音 视频号推广 [3] - 联系县内各单位工会 商超 客商打通线下销售渠道 [3] - 让猕猴桃销售链多样化 [3]
果香满枝头 山西昔阳苹果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央广网· 2025-09-19 16:55
"家人们、老铁们,苹果现在到了成熟的季节,这是咱们平原村的苹果,日照时间特别的充足,口感特别的清甜,品质这么好的苹果,大家需要的话可以来 采摘……"在山西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平原村苹果种植基地,主播正举着鲜红的红星苹果,对着镜头热情推介。直播间里订单不断,果园里更是一派热闹景 象——村民们穿梭在果树间采摘,分拣摊上的苹果堆成小山,金秋的丰收气息扑面而来。 金秋时节的平原村苹果产业园,550亩果树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像一个个红灯笼,把枝头压得沉甸甸的。2017 年至2018年栽种的323亩瓦里短枝苹果与200多亩富士苹果,今年全面进入盛果期。得益于今年自然灾害少、管理精细化,加之平原村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 自然优势,这里的苹果外形圆润均匀、果面光洁细腻,咬下一口满是香脆甜爽,早已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心头好"。 为了让这份"甜蜜"走得更远,平原村早早构建起"线上+线下"全域销售体系。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用直播带货、短视频展示果园风光与苹果品质,打破地 域限制,让全国网友都能尝到新鲜;线下,村集体主动对接河北等地客商,签订采购订单,再加上政府帮忙助销,彻底打通了产销链路。 平原村党 ...
河南禹州果林焕新生 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方向
环球网· 2025-09-19 16:16
来源:环球网 近日,秋风掠过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方沟李子园,空气中弥漫着果香。李子园内,沉甸甸的果实 挂满枝头,既昭示着丰收季的到来,也承载着一段跨越六十载的乡土记忆。 据介绍,这片浸润着几代人汗水的李子园,如今已成为磨街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鲜活注脚,用累累硕果 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据磨街村老人回忆:以前,在集体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磨街乡政府将统一购置的李子苗分发至村民手 中,鼓励大家发展果树种植。李子幼苗在这扎根生长,也在村民心中播下了致富的种子。六十载寒来暑 往,有着村民们精心培育、代代相传的老李树的方沟李子园,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抹不去的乡愁。2019 年,村民方帅返乡创业,承包下这70亩的李子园,决心让承载着集体记忆的果林焕发新生。 李子园内游客络绎不绝,"免门票入园"让人们尽情享受田园乐趣。园方设计的"李子达人"打卡、短视频 互动等活动,让采摘成为充满趣味的田园体验。日均200余人次的到访量让这片土地焕发活力,仅周末 两天就带动鲜果销售超3000斤。 从生产队时期集体栽种的第一棵李树,到方帅一家精心经营的现代化李子园,方沟李子园既守住了乡愁 记忆,又开拓了增收新路,李子园的变迁是 ...
雪域追梦人 西藏金融业谱写新时代发展华章
金融时报· 2025-09-19 10:13
西藏自治区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 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 [1] - 六十年间西藏走向开放并摆脱贫困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 [1] 嘎拉村旅游经济与金融服务 - 嘎拉村通过桃花文化旅游节实现收入增长 2019年旅游节收入达380万元 [2] - 该村2019年被农行评定为"钻石卡村" 全村33户农牧户均获得贷款证 [3] - 截至2024年末 嘎拉村经济总收入达1402万元 是2015年5.2倍 人均可支配收入4.12万元 是2015年5.12倍 [3] - 村民旦增尼玛通过农行贷款20多万元购置货车 后追加贷款45万元开设商贸公司 家庭年收入突破50万元 [3] 岗莎村牦牛运输与集体经济 - 岗莎村1981年成立牦牛运输队 1996年通过贷款88万元发展集体经济 3年内还清贷款 [5] - 1999年村民通过集体担保贷款修建宾馆和办公场所 2010年成立牦牛运输服务中心 [6] - 2018年村集体出资176万元购买股东资产 成立西藏岗仁布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达7000万元 [6] - 牦牛运输队现有4783头牦牛、849匹马和853只羊 在转山核心区域仍是唯一运输力量 [6] - 农行阿里地区分行支持乡村振兴 95%以上村民受益于农户小额贷款 全村贷款总额达3970多万元 [7] 林芝苹果产业发展 - 上诚健康公司在林芝建设标准化苹果种植基地 面积从200亩扩展到4500亩 [8][9] - 公司通过现代化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避免套袋工序 提升苹果产量与品质 [8] - 2023年从农行林芝分行获得12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 政府提供1000万元补贴 [10] - 2024年公司营收达3000万元 同比增长500% 首次实现苹果出口尼泊尔 [10] - 2025年上半年完成苹果出口160吨 货值150万元 预计全年出口1200吨 产值突破1000万元 [10] - 公司通过6种方式带动农牧民2200户、4000多人增收1500万元 [11] 金融服务与基础设施 - 农行西藏分行2001年首创"钻金银铜"贷款证制度 为农牧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 [3] -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于2020年获批 村民计划购置挖掘机和运输车参与建设 [2] -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及各地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项目 [3][7]
陕西延安:全力打造消费者最喜欢的苹果品牌
新华财经· 2025-09-18 15:01
行业核心观点 -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指数在2024年达到221.34,同比大幅增长17.66% [1] - 行业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是将“延安苹果”打造成消费者最喜欢的品牌 [1] 行业发展驱动力 - 坚持以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导向,发展现代果业 [2] - 创造性提出“543”重点方向,即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四大体系、搭建三大平台 [2] - 从市、县、镇、村等各层面达成共识,坚定发展信念 [2] - 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点,全面推动果业“鸿雁三论”,加大技术研发和农民培训力度 [2] 行业成本与挑战 - 2024年苹果产业单位面积成本上涨至5248元/亩,同比上涨444元/亩,涨幅为546元/亩 [2] - 成本上涨主要受化肥、农药、人工成本上涨及气候变化因素影响 [2] 行业应对措施 - 生产环节通过推广新优品种、新型栽培模式、机械化应用来降本增效 [3] - 运用金融手段规避风险,包括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行贷款贴息、推出期货+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 [3] - 建立延安第一支苹果产业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服务产业发展 [3] 产业科技与创新 - 全力推进种业行动,培育新品种,推广矮化密植新型栽培模式和“以株代亩”新型经营模式 [3] -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重要支撑,通过数字化描述为苹果质量“画像”,向消费者展示营养元素含量 [4] 品牌发展战略 - 全力打造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双子品牌”,使其“比翼齐飞” [4] - 利用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作为产业发展指引,提升品牌认知度 [4]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14:21
农业丰收与产量提升 - 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千亩生态梨园总产量预计达500吨 梨品种包括翠冠梨 秋月梨和黄金雪梨 [1] - 浙江浦江县6.7万亩葡萄迎来丰收 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和冷链物流拓展销路 [1] - 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建设千亩黄瓜种植基地 整合2000多万元涉农资金 流转4个村近千亩土地 [1] - 湖南澧县林下种植冬瓜进入采收旺季 日加工能力超200吨 可消化数千亩冬瓜产量 [1] 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 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发展猕猴桃 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 流转土地2.6万亩 [2] - 大冶市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 带动就业近4000人 [2] - 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果实品质优异 果实个头较大 汁水丰富且甜度高 [2]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 梨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 实现梨子个头大且糖分高 [1] - 电商平台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通过数字化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范围 [1] - 改变传统小地块分散种植模式 实施跨村联建现代化设施大棚 [1] - 种植大户升级改造生产线 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1]
苹果产业日报-20250917
瑞达期货· 2025-09-17 17: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季苹果中熟富士上量逐渐增加,西部部分富士色度及红度因降雨时长及日照时间短表现一般,好货价格持续坚挺;山东红将军陆续交易,质量相对欠佳 [2] - 旧作市场山东产区剩余货源集中在部分乡镇,部分客商因早熟富士价格较高、红将军上色不佳,继续调库存富士,价格相对稳定 [2] - 销区市场消化速度相对稳定,因早熟富士价格高,客商利润相对有限;建议关注双节备货情况,操作上短多介入为主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苹果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272元/吨,环比-957;主力合约持仓量2378手,环比-240;期货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81079手,环比-240 [2] 现货市场 - 甘肃静宁苹果(纸袋75以上)现货价格4元/斤;山东沂源苹果(纸袋75以上)现货价格2.3元/斤;陕西洛川苹果(纸袋70以上半商品)现货价格4元/斤;山东烟台栖霞(纸袋80以上一二级果农货)现货价格3.7元/斤 [2] 上游情况 - 全国苹果年产量5128.51万吨,环比增加168.34万吨 [2] 产业情况 - 苹果批发价9.7元/公斤,环比-0.06;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9.38元/公斤,环比0;全国苹果冷库总库存20.91万吨,环比-6.44;山东苹果库容比0.04,环比-0.01;陕西苹果库容比0 [2] - 苹果当月出口数量50000吨,环比增加10000吨;苹果当月出口金额6328.4万美元;鲜、干水果及坚果当月进口金额1589295.5万美元,环比-153306.5万美元;一二级纸袋苹果80存储商周利润0.3元/斤 [2] 下游情况 - 蜜桔批发平均价8.74元/公斤,环比0.44;香蕉水果批发价5.56元/公斤,环比-0.02;西瓜水果批发价3.72元/公斤,环比0.1 [2] - 广东江门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12辆,环比0.4;广东下桥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16辆,环比1;广东槎龙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25.56辆,环比1.96 [2] 期权市场 - 苹果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21.28%,环比0.65;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21.29%,环比0.66 [2] 行业消息 - 西部早熟富士陆续收尾,剩余货源质量分化,好货不多,多按货给价;采青富士陆续脱袋等待上色 [2] - 山东产区红将军好货成交不多,上色不佳,库存富士成交较前略放缓,客商拿货多以好货及性价比高的货源为主 [2] - 陕西延安洛川产区早熟富士70以上市场主流价格3.8 - 4.1元/斤,一般货3.5 - 3.7元/斤;中秋王70以上主流4.2 - 4.3元/斤,秦脆70以上主流4.8 - 5.2元/斤 [2] - 山东栖霞产区果农80以上统货2.1 - 3.0元/斤,80一二级条纹3.3 - 4.5元/斤,80一二级片红3.0 - 4.0元/斤 [2]
2025年中国荔枝政策、生产现状及进出口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23
荔枝行业政策 - 广东省茂名市发布《"土特产定制"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2025年茂名荔枝定制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农村、农业、企业及文旅等多方资源,创新和完善荔枝定制模式,深化荔枝产品全链条增值服务,提升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实现荔枝产业增效和荔农持续增收 [1] - 工信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的指导意见》,支持广东茂名荔枝大果园基地建设 [2] - 莆田市人民政府发布《莆田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实施重点行动 [2]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重点推广果树设施栽培、网棚栽培、补光栽培、果园轨道运输、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预冷等设施,建设以桂北柑橘和桂南火龙果和荔枝为主的设施水果基地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2] 荔枝行业种植现状 - 2024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为785.13万亩,种植面积全球第一 [3] - 广东省为中国荔枝第一大主产区,2024年种植面积为403.27万亩,占比51.36%,其中茂名荔枝种植面积约14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5] - 广西省为荔枝种植面积第二大产区,2024年种植面积为287.54万亩,占比36.62% [5] 荔枝行业各品种产量情况 - 2024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覆盖区域产量超过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15个,各主栽品种同比有不同程度减产 [9] - 早熟品种'妃子笑'产量62.85万吨,减产17.12%,'白糖罂'产量7.99万吨,减产23.92% [9] - 中、晚熟品种减产幅度较大,其中'黑叶'产量18.30万吨,减产65.48%,'怀枝'产量9.35万吨,减产62.29%,'桂味'产量5.05万吨,减产78.63%,'白蜡'产量1.52万吨,减产80.18%,'糯米糍'产量1.57万吨,减产78.42%,'紫娘喜'产量1.21万吨,减产47.66% [9] 荔枝行业消费现状 - 荔枝消费以鲜果为主,消费比例接近90%,消费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 [11] - 中国是荔枝第一大消费国,2024年荔枝表观消费量为178.53万吨 [11] - 荔枝为小水果品类,大部分非产区消费者对其仍然陌生,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可望大幅提升消费量 [11] 荔枝深加工行业展望 - 荔枝及其提取物涉及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化工等行业,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13] - 目前大部分荔枝产区存在冷藏设备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等冷链物流问题,建议加快布局荔枝产业数字新基建,积极开展荔枝线上云交易活动 [13] - 鼓励促进线下餐饮店铺开发与荔枝相关的快速消费品,如新鲜荔枝汁以及荔枝风味小吃,以增加荔枝在线下鲜果市场的消耗量 [13] - 除加强对荔枝加工技术以及综合利用研究外,也可加强研究荔枝栽培选育工作,包括培育适应不同农业气候条件的适宜品种如果实重、种子小、果肉高、耐日晒、不易裂果、超早熟或超晚熟的优质品种 [13] 研究报告方法论 - 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剖析荔枝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 [14] - 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荔枝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