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甜蜜经济”荔枝文旅 如何从“一季火”到“四季火”
中国青年报· 2025-06-28 10:47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带动荔枝文化热潮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引发观众对荔枝文化的兴趣,带动采摘体验热潮,北方游客首次体验现摘荔枝并积极分享[2] - 全国荔枝迎来丰收大年,总产量预计达365.04万吨,同比增长111.26%,创历史新高[2] 各地荔枝产区推动文旅融合 - 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推出荔枝文化旅游活动,如广州启动20条荔枝主题旅游线路,串联果园、乡村、民宿等资源[3][5] - 茂名市策划"荔乡之旅"精品路线,结合古荔林、荔枝博物馆等景点,并推出电商消费券超300万元激活线上销售[9] 荔枝采摘经济带动产业链发展 - 增城东林果业园荔枝采摘单日客流量近1万人次,采摘项目占总收入50%,配套物流和交通专线提升体验[5] - 东莞00后果农通过社交媒体宣传采摘活动,价格较收购价提升,游客参与带动口碑传播和二次消费[8] - 广州古荔园民宿结合古荔枝树开发创意饮品和私房菜,客房预订火爆至7月下旬,推动农产品销售[8][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方向 - 荔枝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跌,如糯米糍品种价格仅为去年的1/10,需应对丰年销售压力[11] - 同质化竞争加剧,差异化需立足本地特色,如民宿设计定制化活动提升体验[11] - 专家建议延伸产业链,开发荔枝深加工体验和文创产品,并利用科技手段保持全年热度[12][13]
苹果+玫瑰 “链”出更多“文旅果”
四川日报· 2025-06-28 06:29
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发展 - 小金县通过共享农庄和科普研学等方式延长以苹果、玫瑰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2] - 苹果共享农庄发起"我在雪山下有棵苹果树"活动,网友支付399元可认养一棵苹果树,去年认养2000多棵 [3] - 共享模式带动农庄打卡游客增加,促进附近民宿和餐饮发展,村民年收入可达20万元 [3] - 木栏村通过"旅游+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苹果产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200% [4] 苹果产业升级 - 共享农庄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包括共享厨房、21栋民宿、烧烤房和星空房等设施 [3] - 农庄游客可前往四姑娘山、藏寨碉楼体验户外运动和锅庄舞蹈 [3]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保底收益、股金分红、劳务收入等多渠道增收 [4] 玫瑰产业链延伸 - 小金县栽培玫瑰10余种共计1.5万亩,建成4200平方米加工车间和20条生产线,开发30多个产品 [6] - 玫瑰产业带动13个乡镇46个村增收,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 [6] - 举办玫瑰丰收采摘节吸引200多名国际客商,促进产业合作 [6] 玫瑰旅游价值开发 - 依托110亩玫瑰博览园、935亩"玫瑰谷"和560亩玫瑰花海体验区打造高山玫瑰基地 [6] - 金山玫瑰产业研学基地建成研究中心、产业园、购物中心和餐厅,2022年成为国家3A级景区 [7] - 研学项目累计吸引4000多人次参与,2024年创收15万元 [7] 研学旅游发展规划 - 冒水村建立夹金生态学习基地,研发覆盖学校和家庭的研学项目 [7] - 阿坝州计划建设非遗博物馆、青稞博物馆,盘活四姑娘山等研学基地 [7] - 全州13个县市将各培育2个以上精品研学产品,加快建设"研学之州" [7]
广东荔枝“抢鲜”北上新疆 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20
亚欧博览会"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同步设立"疆品南下粤品北上"主题展区 [1] - 广东荔枝作为主打产品占据展区C位 百余款经典粤品同台展出 [3] - 多家大型粤企组团参展 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商机 [3] 参展企业动态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展品在两小时内被试吃一空 显示新疆市场对荔枝的高需求 [5] - 汕尾市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引进"冻眠技术" 旨在拓展中亚市场 [5] - 广东茗皇茶业展示红乌龙茶等有机茶产品 寻求经销商和采购商合作 [5] 参展产品亮点 - 展区特设荔枝科普区 展示桂味 挂绿 冰荔等经典品种 [5] - 凤凰单丛 化橘红 龟苓膏 狮头鹅等岭南特色产品同样吸引大量客商 [5] - 参展企业注重产品展示与渠道拓展并重 既展示产品也寻求商业合作 [5] 平台战略意义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是广东产业援疆重点打造的平台 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 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品牌推广 深化粤新商贸合作 [3] -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 以此平台为抓手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推动两省区经济双向赋能 [3]
“鹅荔CP”遇上IP大潮:广东农业品牌创新的又一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核心观点 - "马冈鹅×广东荔枝"超级美食IP将于2025年6月26日在广州289艺术园区正式亮相,这是广东农业品牌创新的重要实践[5][6] - "鹅荔CP"的结合不仅是味觉创新,更是对岭南美食IP的深度开发与现代化表达,体现了饮食文化推陈出新[8][9][25] - 该IP的推出是农业三产融合的创新尝试,有望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36][37] 优质种源支撑 - 马冈鹅是广东省四大名鹅之首,种源可追溯至江门开平市马冈镇,具有"四乌"特征(乌冠、乌喙、乌掌、乌背)[13] - 马冈鹅肉质嫩滑,占广东烧鹅原料70%以上,马冈镇现有养殖场300家,种鹅饲养总量30万羽[14] - 2024年马冈鹅产业数据:产鹅苗750万对,出栏肉鹅500万羽,产值突破56亿元[15] - 广东荔枝品种繁多,预计2025年产量约160万吨,包括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优质品种[17] 饮食文化创新 - 广东拥有丰富的水果入菜传统,如菠萝咕噜肉、榴莲鸡煲等,"鹅荔CP"延续了这一创新传统[20][21] - 荔枝清爽口感可化解烧鹅油腻,开创全新食材搭配方式[24] - 马冈鹅承载千年养殖文化,荔枝自唐代就是皇家贡品,二者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符号[26][27][28] 产业链整合 - 通过菜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解决马冈鹅品牌辨识度低和荔枝产品单一的问题[30][31] - 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到文旅体验"的全新发展模式[34] - 目标塑造具有高辨识度、强话题性、广传播力的超级美食IP,成为地区特色名片[35]
雷岭鲜荔万里“闯”新疆,亚欧博览会现场圈粉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公司表现 - 雷岭荔枝参加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跨越近万里,在新疆掀起甜蜜热潮 [2][3][5] - 展销现场客流不断,国内外客商对雷岭荔枝给予高度评价,桂味品种尤其受青睐,第一天就与十几位意向采购商建立联系 [8][9][10] - 公司保证寄到新疆的每一颗荔枝都新鲜,解决了新疆朋友吃荔枝难的问题 [11][12] 行业背景 - 雷岭镇是广东晚熟荔枝主产区的代表,拥有4.4万亩荔枝种植面积 [4][6] - 雷岭荔枝已连续22年销往北美市场,并拥有"雷岭荔枝"和"雷岭乌叶荔枝"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7] 品牌推广 - 近期参与6·6给"荔"节、《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广东荔枝产销对接等活动,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13][14] - 今年荔枝宣传效果显著,果子未上市就收到不少订单,公司对市场表现充满信心 [14][15]
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43年育苹果“中国芯”,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06-27 10:13
行业研究 - 中国苹果栽培面积达3000万亩 占全球50%以上 年产值超2000亿元 但20世纪80年代面临种源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 [4] - 行业正从量向质转型 胶东半岛 沂蒙山区及黄土高原成为技术推广重点区域 [5] -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苹果产业升级 富营养品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成为发展方向 [5][6] 技术创新 - 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 创建"三选两早一促"育种体系 缩短育种周期5年以上 [4][5] - 首次证实新疆是苹果原始起源中心 挖掘出系列优异种质资源 [5] - 研发的美红 龙富等品种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兼具富营养特性和宜机化栽培优势 每亩增收1000元 [5] 产业影响 - 新品种推动国产苹果替代进口种源 解决青香蕉 红富士等品种长期依赖国外的问题 [4] - 教学科研基地实现科研资源转化 形成"无粮不稳 无果不富"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6] - 技术成果在山东 陕西等主产区广泛推广 直接服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5][6]
全国首创!守护荔枝全生命周期产品项目亮相金交会
广州日报· 2025-06-27 00:25
项目合作 -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业检验检测集团、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四方联合签署《守护荔枝全生命周期产品项目合作协议》[1] 项目创新点 - 项目立足于"北回归线黄金荔枝带"的地域稀缺性和从化荔枝"晚熟高质"的品种优势,创新打造"岭南水果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4] - 构建全国首个融合气象科技、碳足迹管理与风险保障的荔枝全产业链服务体系[4] - 全国首创"守护荔枝全生命周期产品项目",标志着金融赋能特色农业迈出突破性一步[4] 三大核心服务体系 - "气象防灾智控网络"通过"村村有气象站"工程搭建精细化灾害预警系统,整合农技资源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4] - 全国首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保险,研发覆盖全产业链的碳核算保险产品,为企业提供低碳转型风险保障与国际绿色认证支持[4] - "品牌价值跃升计划"依托"从化荔枝气候品质评价",通过低碳品牌打造、直播电商等手段深度挖掘从化荔枝的地理优势与品质价值[4] 项目意义 - 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表示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将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5] - 2025年从化荔枝产量预计超7万吨,项目通过"保险+碳认证"模式为产业筑牢风险防线并开辟低碳转型路径[5] - "政企研保"四方协同机制将为全国特色农产品探索"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提供可复制的方案[5]
“桂字号”田阳芒果进成都,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芒果(成都)推介会暨产销对接活动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6-26 20:05
活动概况 - 2025年"桂字号"百色市田阳区芒果(成都)推介会暨产销对接活动在成都锦江区那里广场启动,活动由百色市田阳区人民政府主办[2][3][6] - 活动通过数字代言人亮相、寻味地图发布、千万级签约等创新形式,为西南市场开启"田阳芒果季"[4] - 现场设置品鉴展销区,展示田阳芒果的多样品种和卓越品质,吸引众多成都市民参与[22][23][40] 田阳芒果产业现状 - 田阳区拥有约42万亩芒果种植面积,年产量达38.4万吨,年产值突破18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加工地区[17][18] - 田阳芒果包含台农1号、贵妃芒、金煌芒等30余品种,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9][20] - 当地建立了完备的生产、营销、加工和服务体系,包括100多个城市营销网点[47][48] 品牌推广创新 - 推出AI数字代言人"田小芒",融合壮乡基因与AI技术,向观众科普田阳芒果的独特基因[8][9][16] - 发布"蜜约蓉城 来芒一夏"芒果寻味图,涵盖近80家优质果园,支持扫码一键导航、电话直联果园[42][43][46] - 实施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可溯源防伪信息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芒果的全流程信息[25][26][28] 产销对接成果 - 广西田阳玖丰农业、六联四通坊合作社等企业与西南采购商达成战略合作,涵盖鲜果直供、深加工原料供应等多领域[65][66][67] - 成都采购商代表表示田阳芒果核小肉厚的特点符合高品质生鲜水果标准,看好其在成都的市场前景[58][59][61] - 12家田阳企业参展,通过互动加深成都消费者对田阳芒果及其他"桂字号"农产品的了解和喜爱[69][70][72]
品粤东佳荔,游绿美山乡!雷岭荔枝旅游导图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6-26 20:05
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活动 - 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活动即将启动,推出荔枝旅游导图,包含文旅、餐饮、采摘三大打卡路线 [5][6][7] - 活动旨在展示雷岭镇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工作亮点,结合潮汕非遗、周末集市、露天营地、草地音乐会、荔枝文创、自摘体验等多种新业态模式 [15][16][17] 赤坪荔枝公园 - 荔枝公园占地面积约35亩,集荔枝采摘、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种植荔枝树229株 [9][10][12] - 公园连续4年成为雷岭荔枝文化旅游节举办场地,配套儿童游乐设施,拥有小丹霞地貌 [11][15] 济美革命石洞 - 济美革命石洞由天然巨石形成,是革命历史遗址,徐向前曾在此疗伤18天 [19][20][26] - 该遗址于2000年修复,1985年和2001年分别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7][28][29] 松林荔枝广场 - 松林荔枝广场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种植传统和新品种荔枝超过200棵,是"雷岭荔枝"培优示范点 [31][32][33] - 广场以景观植物进行绿化美化,设有休闲小广场和沿河生态走廊 [33][34] 龟山林下荔站 - 龟山林下"荔"站盘活边角空间约1亩,以"龟山大糯"品种为亮点,打造"林下集市"和"口袋公园" [38][39][40] - 该站点融合绿美"微景观"、荔枝产业推介、文旅打卡功能 [40][41] 汕头市美荔景农业有限公司 - 公司建有高标准荔枝园300余亩,主栽荔枝品种包括仙进奉、井岗红糯、糯米糍、桂味等 [45][46][47] - 通过果园实施良种化改造,聚焦果园生态化、机械化、现代化农业产业 [46] 雷岭镇良种栽培示范园 - 示范园引进优质新品种7个,包括井岗红糯、仙进奉、凤山红灯笼、岭丰糯等 [51][52][53] - 种植荔枝110株,其中冰荔20株、观音绿50株、仙进奉20株、岭丰糯20株 [53][54] 汕头市百花山风景区 - 百花山位于潮南区大南山南麓腹地,最高处380多公里,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57][58][59] - 风景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 [58][59] 荔枝旅游导图 - 导图汇总雷岭镇内餐饮店、自摘园路线,打造集采摘体验、文化研学、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荔乡游玩指南 [64][65] - 访客可扫码获取快捷导航,畅游荔乡雷岭 [6][7]
盛唐以来1300年,今年荔枝最火
盐财经· 2025-06-26 17:26
荔枝产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长安的荔枝》热播带动荔枝成为全网顶流,相关文化IP推动消费热潮[3][10] - 奶茶店密集推出"荔枝冰酿"等新品,美团平台"荔枝"搜索量同比增长179%[5][9] - 广东茂名荔枝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20亿元,今年荔枝季游客量同比增长150%[6] 历史与文化价值 - 汉代起荔枝作为贡品开启"高端带货"历史,汉武帝曾建扶荔宫尝试移植[15][18] - 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反映运输成本高昂,需十里一驿站、五里一岗哨[19][20] - 宋代《荔枝谱》记载其为"果品第一",元明后仍因保鲜难题保持稀缺性[23] 现代消费升级与品种竞争 - 形成品种鄙视链:挂绿对标爱马仕,桂味类比LV,糯米糍似香奈儿[27] - 广东掌握全国50%产量,广州种质资源库收录600+品种,增城从化为核心产区[32][36][37] - 从化116个品种实现错峰上市(6-8月),井岗红糯等远销海外高端市场[38] 物流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古代"分枝植瓮+冰水降温"技术使保鲜期达11天,损耗仍超90%[41][42] - 顺丰设荔枝专线21道温控环节,京东物流助销行动推动冷链下乡[46] - 车企借势营销:长安汽车主打运输效率,比亚迪突出智能载货空间[46] 产业链痛点与可持续发展 - 北方超市荔枝多经保鲜剂处理,口感与现摘差异显著[49] - 运输成本高企,部分案例中运费超过果品本身价值[48] - 需加强惠农政策覆盖小农户,避免直播助农沦为流量噱头[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