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utos
icon
搜索文档
李斌:全新蔚来ES8近10天有15万人试驾,今年产能已提升至超4万辆
新浪科技· 2025-09-21 11:16
产品市场表现 - 全新蔚来ES8近10天试驾人数达15万人 [1] - 该车型锁单情况超出公司预期 [1] 产能与交付情况 - 公司今年ES8产能已超过4万辆 [1] - 年底前预计交付4万辆并可能小幅增产 [1] - 产能提升面临较大难度 [1] 信息披露策略 - 公司选择不公布具体订单数量 [1] - 认为公开大定数据可能影响产销匹配效率 [1]
李斌:乐道L90用户每周使用前备舱比例超93%,使用率接近后备箱
新浪科技· 2025-09-21 10:25
行业技术路线趋势 - 增程式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1] - 过渡技术方案满足阶段性需求 加电不方便阶段过后技术路线将快速收敛[1] 纯电车型用户行为特征 - 乐道L90用户每周使用前备舱比例超过93% 每周使用后备箱比例为96%[1] - 前备舱使用率与后备箱接近 体现纯电技术带来的高价值和高感知体验[1]
这里有一份令人“新”动的邀约
南京日报· 2025-09-21 10:22
"公司选择落地南京,原因之一是本地科教资源丰富。"李凯指着一位本地高校学生简历上的项目经历 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绿色化、数字化项目,让我们能快速组建技术'梦之队',让企业'跑起 来'。"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已经收到约200份简历,其中很多都有留学背景。"隔壁展位上,宝马诚迈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梁宗泰一边查看简历,一边在微信群中向董事会其他成员分享现场招聘的热 度。此次参会,公司带来近50个岗位,希望寻求具备国际化视野、良好语言能力且能将信息技术专业与 实际应用结合的技术人才。 宝马先后在宁布局落地宝马领悦、宝马诚迈等企业,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领悦数 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2021年设立至今,员工规模已较设立初期增长超4倍,会聚600多名具 备全球视野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技术栈涵盖AI、Java、SAP、云平台、大数据等核心领域。宝马诚迈同 样成立于2021年,目前拥有近700名工程师,专注研发下一代信息娱乐平台、AI智能个人助理、导航解 决方案、自动驾驶等。 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同样忙得不亦乐乎。展台前,一位求职者刚起身,另一位马上 迫不及待地递上 ...
小鹏预计招3000名2026届毕业生,AI方向年薪可达百万;朱啸虎谈百镜大战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9-21 09:08
xAI融资动态 - xAI被报道寻求融资100亿美元 估值达2000亿美元 但马斯克否认融资消息[2] AI硬件竞争态势 - AI眼镜赛道竞争激烈 批量发货能力成为核心壁垒 多家公司因无法交付产品而退出市场[2] - 中国AI硬件创业者需优先做减法 聚焦大批量发货能力 而非叠加花哨功能[2] 汽车行业AI人才布局 - 小鹏汽车启动史上最大规模AI校招 计划为2026届招聘超3000名应届生[3] - AI方向岗位年薪可达百万级别 体现行业对高端AI人才的迫切需求[3] AI终端设备渗透率 - 联想AI PC出货量占比已超30% 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市场份额第一[4] - 端侧AI激发新需求 联想已推出AI电脑、AI手机、AI平板等多品类产品[4] AI创新生态建设 - 创业邦开启2025早期AI创新先锋50强评选 入选者可直面200+投资机构[3] - 行业提供AI智能体验平台 聚焦AIGC等热门垂直赛道产业日报服务[5][9]
才看一场“苏超”就在盐城抽到汽车!豪气赞助商:已送6台
扬子晚报网· 2025-09-21 07:52
营销活动 - 盐城奥体中心"苏超"市集通过足球比赛抽奖活动送出奔腾小马电动汽车 市场价值约37000元[1] - 赞助企业为盐城队比赛共准备8辆奔腾小马 每期抽选2位球迷赠送汽车[1] - 已开展3轮"看苏超游盐城"抽奖活动 送出多台起亚EV5和奔腾小马汽车 另包含华为Pura旗舰手机和50寸液晶电视等奖品[1] 产品特性 - 奔腾小马电动汽车被描述为好开好停好省 特别在停车困难场景下具有便利性优势[1] - 车型为蓝色纯电动版本 适合城市通勤使用场景[1] 消费者反馈 - 获奖者通过官方球票抽奖渠道获得车辆 确认活动公平性并鼓励公众参与[1] - 获奖家庭暂未确定车辆具体使用方案 但表达高度满意度[1]
宝马北美公司召回1,571辆汽车
财经网· 2025-09-21 06:36
日前,宝马北美公司提出召回1,571辆美国汽车。(新浪财经) ...
Goldman Sachs: Tesla (TSLA) Deliveries Set to Improve in 2H 2025
Yahoo Finance· 2025-09-21 06:25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重申特斯拉中性评级 目标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95美元 [1][2] - 目标价上调基于市场倍数提升 长期业务增长预期及每股收益预测上调 [2] - 若在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获得超额份额 目标价可能进一步上行 [2] 财务业绩预测 - 长期每股收益预计因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贡献增加而增长 [1][3] - 每股收益可能达到约20美元 高于基准情景的7-9美元 [3] - 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预计超预期 第二季度曾出现连续同比下降 [3] 业务驱动因素 - 下半年销量改善部分归因于新款Model Y L上市 消费者调查数据改善及通胀削减法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 [4] - 公司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汽车和清洁能源企业 专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4]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ADAS市场竞争正在限制利润空间 [2] - 执行不力可能对股价构成下行风险 [2]
Elon Musk Just Bought $1 Billion of Tesla Stock, Which Is Up 90% Since Lows Made in April. Is Now the Time for Investors to Go All In?
Yahoo Finance· 2025-09-21 06:14
股价表现 - 自2024年4月低点反弹近90% 接近2024年末历史高点[2] - 特朗普当选后股价最初飙升 但随后因业务表现不佳和关税影响大幅下挫[1][6] - 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期购入10亿美元公司股票[2] 核心电动汽车业务挑战 - 第一季度交付量33.7万辆 为两年多来最低水平[3] - 第二季度交付量38.4万辆 同比下降14%[3] - 面临市场竞争加剧 关税威胁及7500美元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取消的影响[3][6] 机器人出租车业务进展 - 在奥斯汀和旧金山进行软启动 并计划扩展至凤凰城[4] - 媒体报道显示多数车辆存在地理围栏限制 需远程监控或配备安全员[4] - 投资者看好其成本优势 预计2026年底前部署超过100万辆机器人出租车[5] - 业务进展成为股价反弹的关键驱动因素[4][6] 政策与监管环境 - 特朗普当选初期市场预期监管环境改善[2] - 马斯克与政府效率部的合作引发争议 导致与特朗普关系恶化[2] - 监管关系变化对股价支撑作用减弱[2]
A Record 22.4% Of New-Car Buyers Now Opt For 7-Year Auto Loans To Manage Monthly Payments
Yahoo Finance· 2025-09-21 03:31
汽车贷款期限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84个月或更长贷款期限占比达22.4% 较第一季度20.4%上升 较去年同期17.6%显著增长[1] 购车成本变化 - 新车平均融资额创历史新高达到42,388美元[2] - 近20%购车者月还款额超过1,000美元[2] - 平均首付金额降至6,433美元 较去年同期6,579美元下降[2] 长期贷款潜在影响 - 长期贷款导致总利息成本增加[3][4] - 车辆贬值速度可能快于贷款偿还速度[3] - 长期持有意味着更高维修保养成本[4] 替代方案建议 - 选择1-3年车龄二手车可降低购车成本[5] - 提高首付比例可减少贷款总额及利息支出[5] - 通过信用合作社或银行比价获取最优利率[5]
Jim Cramer Thinks Tesla, Inc. (TSLA) Might See Better Numbers
Yahoo Finance· 2025-09-21 03:03
We recently published 9 Stocks on Jim Cramer’s Radar. Tesla, Inc. (NASDAQ:TSLA) is one of the stocks Jim Cramer recently discussed. Tesla, Inc. (NASDAQ:TSLA) created quite a splash this week after CEO Elon Musk bought a billion-dollar worth of shares. While analysts are typically concerned about the firm’s vehicle deliveries, Cramer agrees with Tesla, Inc. (NASDAQ:TSLA) CEO Elon Musk on the firm being a technology company instead. Musk has repeatedly asserted that his firm aims to transition into a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