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中国碳中和(01372.HK)与中农海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盐硷地治理示范专案
格隆汇· 2025-05-23 08:26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中国碳中和与中农海稻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盐硷地生态治理、耐盐硷作物种植、碳汇资产开发、产业化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1][2] - 中农海稻为耐盐硷作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海水稻等耐盐硷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多个环节 [1] - 中农海稻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突出,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1] 合作具体内容 - 双方拟定分阶段实施计划,2025年率先启动国内盐硷地改良核心区100万亩种植工程 [2] - 中长期规划国内外推进盐硷地综合利用与碳汇修复工程总规模达2亿亩 [2] - 双方将共同推动农业领域碳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各级政府与相关企业建立碳中和管理队伍 [2] - 合作内容包括股权合作、生态治理业务合作,中国碳中和有望战略投资中农海稻 [2]
奋发有为 扎实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省三农战线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河南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全国近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超1/4 [3] - 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组织机械抢收和烘干晾晒 [2] - 通过抗旱保粮、"一喷三防"等措施应对旱情,力争重旱麦田少减产、轻旱麦田保稳产、无旱麦田多增产 [3][7] 农业科技与现代化 - 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7] - 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改进收获机械性能实现减损,研发应急机械应对灾害 [7] -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服务田间生产实际需求 [8] 农业产业链延伸 - 推动面、肉、油、乳、果、中药六大产业联盟发展,构建"航母式"产业集群 [9] - 河南食品加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但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问题,需科技赋能提升 [10] - 桐淮茶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万余亩茶叶基地,年效益超1亿元 [10][11] 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 - 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探索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模式 [12] - 济源示范区推进城乡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13] - 娄家沟村发展高山养殖海鱼产业年产值2400万元,探索"农业+旅游+深加工"模式 [13][14]
【西咸新区】以“科创自贸”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8
农业科技与智能制造 - 西安沐秦智能科技的M200农业无人车在灾后葡萄园抢救中展现高效作业能力,喷洒效率达人工10倍,8小时可作业100亩,节省超50%药液用量[1] - 该无人车项目通过秦创原平台政策支持,在1年内完成从设计到量产全流程,销售业绩持续攀升[1] - 西咸新区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三大主导产业链,已聚集37家相关企业,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超40亿元[1] - 新区启动西北首个全域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开放542.9公里测试道路,覆盖186条道路[1] 自贸区创新与产业协同 -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2024年新增59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科创企业融资租赁模式被评估为首创型[2] - 湄南高科等18家企业组建联盟,在智慧农业、生态修复等领域合作开拓中东中亚市场[2] - 湄南高科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达12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5亿元[3] - 空港新城通过航空通道改造重塑开放经济优势,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出海[2] 基建数字化与临空经济 - 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实现航空与陆路交通无缝衔接,5G专网覆盖186万平方米区域[4] - 新航班信息系统具备分钟级计算能力,可处理1000+业务规则和数万约束条件,优化机位分配[4] - "硬基建+软系统"模式推动物流效率几何级提升,降低国际贸易门槛[4] - 西咸新区计划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以释放创新驱动力[4]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护航农业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21 16:10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农业科技发展 - 黑龙江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800.17亿公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1] - 农业科技对夯实丰产丰收根基、保障粮食安全作用举足轻重 [1]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的金融支持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25.63亿元,支持种业振兴、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国家级农高区等项目 [1] - 2025年4月末,该分行投放农业科技贷款9.53亿元,重点支持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领域 [1] - 该分行深化"政银企"合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方案、利率优惠、绿色通道等服务 [2] - 建立与农业科技企业相配套的风险评估、授信审批和贷后管理机制 [2] 春耕备耕与高端农机装备 - 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累计投放贷款2.1亿元,支持高端农机装备产供销 [3] - 佳木斯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高端农机装备需求旺盛 [4] - 黑龙江重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获得农发行贷款5000万元,供应微型平地机38台、农用机履带79套,并升级智能生产设备 [4] 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支持企业研发橡胶半履带行走系统、鲜食玉米收获机等产品,保持技术领先 [4] - 金融助力农业高科技产业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4]
“友谊是永不枯竭的财富”(环球热点)
人民网· 2025-05-21 05:32
中哈经贸合作进展 - 2024年中哈贸易额达438亿美元 同比增长6 8% [8] - 中国位列对哈直接投资五大来源国之一 投资总额超11 9亿美元 [8] - 两国推进224个投资项目 总投资额达664亿美元 [8] - 在哈注册中资企业超5000家 [8] 汽车行业合作 - 2024年哈萨克斯坦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 2%至20 5万辆 [3] - 中国品牌汽车销售份额占比达39% [3] - 哈萨克斯坦十大畅销汽车品牌中有6个中国品牌 [3] - 比亚迪 小鹏 理想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军哈萨克斯坦市场 [3] - 阿拉木图多品牌汽车制造厂将生产长安 奇瑞和哈弗汽车 提供3600个就业岗位 [4][5] 能源领域合作 - 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竣工投产 缓解哈南部地区缺电状况 [9] - 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使哈实现高品质燃料油自给自足 [9][10] - 该项目帮助哈萨克斯坦停止燃料油进口并准备出口汽油 [9] 农业科技合作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 在哈推进多个项目 [12] -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推广"订单农业"模式 [12]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 - 中信建设参与里海沥青厂扩能升级改造项目 [2] - 哈萨克斯坦汽车产业带动零部件生产 物流和售后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 [5] - 陕西陕哈集团在哈投资再生有色金属生产项目 [6]
苏州出台科技强农行动计划
科技日报· 2025-05-20 13:30
科技强农政策 - 苏州市出台《科技强农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超99%,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超86% [2] - 政策聚焦12个关键领域,包括种源保护、耕地质量提升、高端农机装备研制、"AI+农业"大模型建设等 [2] - 同步发布2025年度"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指南,涵盖2个重点项目和18个面上项目,涉及生物育种、高端农机、智慧农业 [2] 农业科技投入与成果 - 苏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位居江苏省首位,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2% [1] - 计划累计培育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地区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达1%以上 [2] 金融支持措施 - 苏州农业产业科创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20亿元,投向高端农业智能装备、现代生物育种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 [3]
一周产业基金|“航母级”引导基金来了;福建将设立百亿级并购基金与S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21:12
每经记者|姚亚楠 每经编辑|肖芮冬 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再次提及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相关情况,备受关注 的"航母级"引导基金即将诞生。 在基金设立方面,广州、深圳、西安、厦门等地均有基金宣布设立或完成注册,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半导体、农业科技、固态电池、康养服务等 "航母级"引导基金来了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近日印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 金相关情况,该基金被视为今年创投圈最大的"活水"。 具体来看,《政策举措》提到,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只国家级引导基金并非首次提出,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主要 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在投资方向上,该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 ...
银行加快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科技企业效能
证券日报· 2025-05-18 22:15
政策文件与金融机构响应 - 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旨在促进金融机构与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互动,通过金融精准滴灌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1]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认为该政策有利于支持企业扩大产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企业借金融之力做大做强 [1] - 东海农商银行表示政策能有效激发金融创新活力,通过信贷支持、完善融资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破解农业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题 [1] 金融机构实践与成果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十四五"以来至2023年4月底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25.63亿元,支持种业振兴、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国家级农高区等项目 [2] - 该行2023年已投放农业科技贷款9.53亿元,重点支持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领域 [2] - 东海农商银行开发"苏农贷""苏科贷"等线上信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提升客户申贷便利性 [2] 金融服务改进方向 - 建议金融机构强化专属金融产品设计,建立"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精准对接企业研发、转化需求 [3] - 提出通过完善担保机制、加强银政合作降低风险评估难度,形成"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3]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计划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提供全生命周期信贷支持并实施利率优惠 [4] - 东海农商银行将搭建企业数据库实现"精准画像",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 [4] 创新服务模式探索 - 东海农商银行试点农业科技创业创新积分制度,将积分与授信额度挂钩,对高积分企业给予利率优惠 [5] - 推动共建"银科企"合作平台,提供"技术孵化+金融支持+市场对接"一站式服务 [5] - 计划组建农业科技金融专班,吸纳农技专家等外部顾问提升评估专业化水平 [6] - 开展全员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 [6]
倒计时60天 多家跨国企业点赞第三届链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20:44
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 中国致力于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1] - 第三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将持续向世界发出深化合作、强链稳链的"中国声音" [2] - 面对当前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维护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企业的共同期盼 [3] 链博会参展企业反馈 -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表示在前两届链博会上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同台展出增进了相互了解并促进共同进步 [2] - 先正达今年将展现人工智能赋能农业更绿色高效发展相关情况 [2] - 力拓中国区CEO表示前两年参加链博会让公司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加大了与合作企业的探讨特别是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携手并进 [3] 全球合作与支持 - 链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合作机遇与确定性 [4] - 加拿大前联邦众议员表示供应和采购的多样化对小企业非常重要企业家们需考虑建立富有弹性的供应链 [5] - 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指出链博会传递"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的清晰信号 [5] 链博会支持举措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为第三届链博会提供政策保障包括对涉及CCC认证的进口参展车辆和电子产品支持运用诚信管理、分类管理等 [6] - 北京海关发布支持第三届链博会的14条便利措施包括简化展览品检验手续、缩短审批时限等 [6][7]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参展客商和嘉宾提供专属链博礼遇包括国内机票直减及经济舱选座服务 [7] 链博会影响力 - 链博会已成中国外贸企业稳链强链、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7] - 中国的自由贸易理念是"手拉手"找伙伴不会牺牲别国利益只会增进共同利益 [7] - 链博会助力进一步联接全球企业、产品和服务共同构筑起中外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