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水稻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中国乡村)盐碱地中荡稻浪 新疆南部乡村成“水乡”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0:04
2018年,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喀什市政府的支持下,先进的海水稻种植技术被引入 当地。 中新社新疆喀什8月18日电题:盐碱地中荡稻浪新疆南部乡村成"水乡" 作者胡嘉琛 眼下,位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郁郁葱葱,小桥横跨溪流,游人漫步欣赏;田间连片海水稻 (学名耐盐碱水稻)拔节孕穗。一幅"水乡画卷",在"农文旅"融合的笔墨中徐徐舒展。 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尔克喀库拉村泉水丰富,水稻种植历史长,故被称作"稻乡泉村",虽名字美丽,但农 业发展一度受盐碱化土壤与传统种植模式束缚。 据了解,当地正在规划建设海水稻科普教育基地,未来,民众可在此了解海水稻跨越近万里落地生根的 全过程。帕哈太克里乡党委书记李笃民说,当地将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深度结合,正努力走出一条"产 业美""生活美"的融合发展之路。(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2亩试验地中,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筛选、代代培育优化,最终攻克"种子关"。而后,用微生物分解土 壤中的盐分,通过微量元素调节土壤结构,再搭配作物种植形成良性生态,逐渐将盐碱地的pH值从11 降到7.5,土壤含盐量从3‰降到1‰左右。 "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4个品种海水稻的亩产都稳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战略主动(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9期)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3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产业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 [4] - 持续推动产业体系迈向更高水平需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兴起,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4] 产业智能化 - 我国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 [5] - 人工智能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正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 [5] - "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5万个,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6] 产业绿色化 - 我国已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5] - 绿色工厂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为连云港石化基地输送超317万吨清洁蒸汽,节省碳排放46.23万吨 [13][14] 产业融合化 -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6]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6] - 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需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9] -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9] - 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9] 案例研究 -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18个月建成投产,吉林省内供应商提供超七成零件 [11][12] - 南钢集团采用AI大模型研发特种钢,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转变 [13] - 中农海稻在新疆喀什盐碱地种植海水稻,亩产从450公斤提升至853公斤 [14][15]
外媒记者点赞新疆发展:“我们想把新疆的发展经验带回家”
环球时报· 2025-07-16 06:54
新疆现代化发展成果 - 新疆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外媒记者对现代化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1] - 伽师县饮水思源展示馆展示中国政府治水成果,尼日尔记者表示新疆经验对解决本国饮水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1] - 安哥拉记者认为新疆发展远超预期,其实践为安哥拉解决发展难题提供可借鉴路径 [1] 农业科技创新 - 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盐碱地成功种植"海水稻",安哥拉记者表示希望引进该技术提高本国水稻产量 [2] - 日本记者指出海水稻技术为沙漠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新路径,未来可能通过技术出口惠及全球 [2] - 刚果记者强调新疆农业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和农民培训提升生产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喀什实现包容性发展,先进农业、社区共享、文化保育与民生关怀并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典型案例 [3]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采用"集拼集运"物流模式,打造以"多式联运"为特色的枢纽经济圈,提升中欧班列效率 [3] - 新疆通过政府牵头、群众参与的发展项目显著提升社区经济活力和民生水平 [3] 产业多元化发展 - 新疆拥有一流棉花产业、优质奶制品产业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展现现代化发展活力 [3] - 新疆延续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传统,多个城市曾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枢纽重镇 [3] - 从智慧农业到古城保护再到跨境物流,新疆发展成就打破西方舆论偏见,提供可借鉴的现代化经验 [3]
到安江看“种”播天下
人民日报· 2025-06-16 06:11
杂交水稻发展历程 -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任教期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开启杂交水稻研究 [3][4] - 1962年受农民"亩产800斤"愿望触动,萌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梦想 [3] -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发现关键野生稻"野败",为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8] -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技术突破,试验田亩产达1010斤 [9] 科研方法与突破 - 通过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现象获得远缘杂交启示 [5][6] - 采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技术路线 [9] - 研究团队足迹遍及云南、海南等地进行野生稻资源搜寻 [6][7] 科研成果转化 - 成功培育海水稻品种,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突破 [10] - 湖南省农科院1.2亩试验田验证杂交水稻高产潜力 [9] - "禾下乘凉"超高产品种研发持续推进中 [10] 科研精神传承 - 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工作37年,建立完整科研体系 [9] - 提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理念 [3] - 强调"知识比金钱更重要"的价值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