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LP周报丨80亿,险资大佬又出手了
投中网· 2025-08-09 10:30
险资与地方国资合作 - 中国人保联合安徽国资成立规模100亿元的安徽人保基金,其中中国人保出资80亿元[6] - 险资与地方政府基金合作成为趋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均有类似出资记录[7] - 险资入市受政策鼓励,已成为人民币基金及科创企业重点募资对象[6] 募资动态 - 海川资本完成规模超3亿元一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产业方及市场化LP占比近7成[9] - 信宸资本完成规模超45亿元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较上一期增长50%,险资出资占比超70%[11] 新基金设立 - 安徽省高新投联合中国人保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3]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S基金)完成设立,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募集5亿元[14] - 陕西未来低空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5亿元,聚焦低空经济产业[15] - 申万宏源在新疆成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出资额5.01亿元[16] - 洛阳市隆兴国晟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聚焦高端石化、新能源等产业[18] - 湖北咸宁高新产业区域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采用"子基金+项目直投"模式[19] - 南宁强链一号铝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8.22亿元,助力铝精深加工产业[20] - 安徽中湾徽智创业投资基金出资额10亿元,由大湾区科创基金等共同出资[21] - 廊坊市成立首支银发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8亿元,投向老年健康相关领域[22] - 奇德新材等设立粤科(开平)产业发展基金,出资额5亿元[23] GP招募 - 南京兴合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公开遴选GP,主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25] - 湘西金芙蓉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公开征集子基金设立方案[26]
南京工业大学周洪庆教授:高频电磁复合介质材料需要工程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8-08 00:05
论坛核心信息 -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洪庆将出席2025年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并作题为"高频电磁复合介质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的报告 [2][3][7]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9][12][13] -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战略平台等多家机构 [1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G技术发展需要大规模革新材料体系,要求适应更高载波频率(100GHz以上)、更宽通信带宽,实现高效率高线性度信号传输 [2] - 当前微波复合基板材料面临高介电、低损耗、低热膨胀等多重性能挑战,制约高频通信设备发展 [2] - 电磁复合介质材料设计核心是多尺度协同+界面工程,需平衡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机械强度等性能 [3]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多功能集成(介电/导热/电磁屏蔽等)、智能响应、仿生结构设计、环保可降解等 [3] 材料研发重点 - 高频通信关键材料:纳米复合屏蔽材料、低温共烧铁氧体、微波铁氧体、特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7] - PCB基材: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15种特种树脂 [15] - 天线材料:LCP、聚醚酰亚胺、高温尼龙等 [16] - 碳基屏蔽材料:MXene、石墨烯、碳纳米管等7类新型材料 [16] 应用领域拓展 - 新兴应用场景包括5.5G/6G通信、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 [14] - 电子设备向集成化、小型化、高功率化发展,需求宽频化、高耐温、高导热等特性的复合材料 [10] - 具体应用方向:基站材料、天线振子、电子封装、柔性电路板、雷达透波材料等 [14] 论坛特色与议程 - 核心议题涵盖电磁复合材料现状、6G材料探索、聚合物基屏蔽材料研究等5大方向 [13][14] - 设置前沿对话环节,探讨电磁材料产业链变革与5.5G/6G时代创新需求 [14] - 同期活动包括校企合作、项目路演、100+新技术展示等特色环节 [25] - 拟邀专家来自高分子电磁材料、天线、汽车电子、通讯等多个领域 [14]
骏鼎达(301538.SZ):已掌握材料改性配方核心技术与自主开发能力
格隆汇APP· 2025-08-07 16:13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管和单丝 [1] - 主要应用领域覆盖汽车、工程机械、通讯电子、轨道交通等 [1] 技术能力与研发方向 - 已掌握材料改性配方核心技术与自主开发能力 [1] - 将持续深耕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拓展 [1] - 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积极进行新兴领域的技术储备 [1]
青湖弹性体申请新型TPE阻燃挤出线材护套材料,改善 长期使用后出现的“出油”问题
金融界· 2025-08-06 11:05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TPE阻燃挤出线材护套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本发明使用新型的环状嵌段共聚物CBC,这种材料是SEBS进一步加氢的产物,其与白油成分 (饱和直链烷烃、环烷烃混合物)更为接近,从而改善了传统TPE材料长期使用后出现的"出油"问题。此 外,由于CBC与聚烯烃结构更相近,因此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机械强度。其次,本发明通过引入膨胀无 卤阻燃磷氮阻燃剂,避免了使用带有较大气味和降低抗UV性能的聚苯醚树脂,不仅保证了材料优异的 阻燃性能,还克服了因添加聚苯醚导致的加工环境不佳及产品抗紫外线黄变能力下降的问题。 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市青湖弹性体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种新型TPE阻燃挤出线材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399386A,申请日期为2025年05 月。 ...
第一批15+大终端报告剧透!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邀您9月10日共聚合肥!
DT新材料· 2025-08-06 00:04
大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兴应用领域(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磁屏蔽等)[1] - 大会主题包括探讨"十五五"高分子产业发展趋势、改性塑料高质量发展方向、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研究进展 并促进产学研用金合作及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拓展[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2] - 专家顾问团由多位院士及教授组成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大会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等[2]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耐驰科学仪器(热分析系统)、浙江道默工程材料(聚酰胺全球领导者)、丰汇新材料科技(激光焊接行业领先者)等[2][3][4] 参会嘉宾 新能源汽车领域 - 小鹏汽车材料总监(省级材料评审专家 专注新材料应用开发)[4] - 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 轻量化材料应用经验丰富)[5] - 延锋国际助理副总裁(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高分子材料改性研发经验突出)[7] 具身机器人领域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CEO(西南地区人形机器人代表 专注轻质材料应用探索)[8] - 灵心巧手高级合伙人(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月销超千台 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占率80%)[10] 电磁屏蔽与复合材料领域 - 信维通信研究院院长(实现LCP薄膜研发至模组整合全链条突破)[12] - 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专注5G领域PCB加工及电磁屏蔽材料研发)[13] 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专家(特种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带头人)[15] - 沃飞长空部门负责人(吉利科技旗下 参与国家重点飞行器新材料工艺应用)[17] 往届参会单位 - 包括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国际化工巨头 以及科亚装备集团、Instron等设备厂商[31][32]
高分子年会丨特种飞行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王继强副主任确认出席!
DT新材料· 2025-08-05 00:04
低空经济战略地位 - 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显示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2] - 超过20个省级地方政府将低空经济纳入工作报告或发展规划 深圳、广州、合肥等地设立数十亿至百亿级产业发展基金 [2] - 国家发改委2025年初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7月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年版)》 系统性规范起降场站、空管系统等核心要素 [2] 宁波低空经济产业布局 - 宁波市发布2025-2027年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全市百余家企业涉足低空经济 80%集中于航空材料、零部件、飞行器及监测服务等上中游制造环节 [3]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种飞行器系统工程技术团队承担多项国家级攻关项目 如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集成技术、濒海无人机导航控制技术 [3] - 特种飞行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继强将出席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重点汇报航空混合动力系统在海洋环境的应用 支撑低空经济与海洋强国战略 [3][6]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涵盖行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塑奖评选及AI/终端对接/国际合作专场 [7][8] - 王继强专题报告聚焦低空海上无人机总体设计与混合电源技术 涉及飞行器研发、总装集成、动力系统仿真验证等 [3][6]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等工程塑料应用领域 [11] 科研与产业资源 - 王继强团队主持科研项目40项 总金额超2亿元 发表论文140余篇 获2024年中国仿真学会及人工智能学会最具影响力学术团队奖 [6] - 会议协办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 学术支持来自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蹇锡高等 [11][17] - 往届参会企业涵盖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等国际巨头及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 [21][22]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上会稿)修订说明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的股权及控制权 [1] - 交易包含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被定义为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 [1] 交易进展与文件修订 - 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收到上交所《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证上审〔2025〕53号) [2] - 根据监管要求于2025年8月1日披露草案上会稿等文件 [2] - 本次披露文件相较2025年7月16日的三次修订稿主要更新三部分内容 [2] 具体修订内容 - 第一章"本次交易概况"更新交易履行程序 [2] - 第四章"拟置入资产基本情况"结合交易后董事会安排调整更新相关内容 [2] - 第八章"本次交易主要合同"补充披露新签署的《资产购买协议之补充协议二》 [2]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收到并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15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股权及控制权 [2] - 同时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该交易被定义为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 [2] 监管审核进展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证上审〔2025〕53号) [2] - 已会同中介机构对问题进行研究落实并提交回复报告及重组报告书(上会稿) [3] - 相关文件已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3] 后续审批程序 - 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方可实施 [3] - 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及取得注册存在不确定性 [3]
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的分类、作用原理
DT新材料· 2025-07-31 00:05
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现状与需求 - 5G基站建设加速推动电磁屏蔽需求: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达425.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较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 [1] - 电磁辐射问题凸显: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威胁设备稳定性和信息安全,国防领域(如隐形飞机、卫星)对高性能屏蔽材料需求迫切 [1][3] - 传统金属材料存在局限性:密度大(铜8.9g/cm³)、易腐蚀、加工难,60dB以上屏蔽效能成本高 [24][26] 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技术发展 填料填充型复合材料 - **金属基填料**:铜/银颗粒/纳米线构建导电网络,低填料含量下实现高反射损耗(30-75dB) [7][25] - **碳基填料**:石墨烯(GNS)/碳纳米管轻质(密度1-2g/cm³)、宽频屏蔽效能(17-98dB),适用于柔性场景 [8][9][25] - **杂化填料**:金属-碳基-磁性粒子(铁/镍)协同提升多重反射与吸收损耗,屏蔽效能达40-80dB [10][11][27] 结构优化型材料 - **隔离结构**:导电填料集中于聚合物边界,低含量下形成3D导电网络,反射损耗提升30% [13] - **多孔结构**:密度降低20-50%,空腔设计增强电磁波吸收,避免二次反射污染 [18][19] - **层状结构**:梯度填料分布实现阻抗匹配,每增加1层吸收损耗提升15-20dB [16][22] 行业前沿与未来趋势 - **6G/AI驱动新需求**:2025年论坛聚焦宽频化(24GHz+)、高导热(>5W/mK)、低介损(<0.001)材料 [28][29][33] - **跨领域应用扩展**:新能源汽车(雷达罩体)、AI服务器(高功率散热)、卫星通信(轻量化<1.2g/cm³)成为新增长点 [34][39] - **技术融合创新**:超材料(左手材料)、本征导电聚合物(PPY/PTH)、MXene填料推动屏蔽效能突破100dB [23][40][44] 产业链生态与产学研动态 - **核心材料体系**:覆盖PCB基材(LCP/PTFE)、天线材料(PEI)、碳基填料(石墨烯/MXene)等8大类36种细分材料 [36][40] - **产学研合作深化**:中科院/高校(复旦、哈工大)与企业(信维通信、飞荣达)联合开发隔离结构、柔性复合材料 [50][53][56] - **标准化进程加速**:工信部牵头制定电磁材料测试标准,推动屏蔽效能(dB)、介电常数(ε<3.0)等指标规范化 [33][56]
天大团队新突破:可打印飞机汽车的PP、PEEK等材料,无卤阻燃剂和超支化相容剂......
DT新材料· 2025-07-30 00:05
3D打印聚合物材料技术突破 - 天津大学团队开发出低成本、轻量化、快速化的3D打印聚合物材料及配套技术,填补国内高端应用空白[1] - 创新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相容剂,提升玻璃纤维/碳纤维与工程塑料界面结合力,打印制品性能优于传统材料[1] - 开发PP、ABS、PEEK、PPS等耐高温3D打印材料,满足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高温模具等苛刻环境需求[1] - 嵌段聚合物降收缩剂配合优化工艺,将复杂结构件制造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3周,同时提升精度和强度[1] - CNC抛光与FDM打印结合的新工艺显著改善表面光洁度,拓展精密部件应用范围[1] 无卤阻燃剂研发进展 - 团队研发的高性能无卤阻燃剂可在280℃保持稳定,1.6mm厚度产品通过UL94 V0级测试且烟气毒性低[2] - 产品满足ROHS/REACH环保标准,85℃+85%湿度下2000小时或70℃水煮168小时后性能保持稳定[2] 产业应用与商业化 - 技术适用于汽车、家电、无人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结构件制造[1][2] - 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开发中心已成立,开放企业合作开发[2] - 相关产品线覆盖模具制造行业,实现进口替代[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会议主题聚焦"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设置AI、国际合作等特色专场[5] - 任相魁教授将作高分子改性在3D打印、无卤阻燃领域应用的主题报告[2][5] - 活动包含科研成果展示、终端对接(覆盖eVTOL、机器人、汽车主机厂等需求方)[7][9] 行业影响力 - 往届参会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跨国企业高管(如巴斯夫、杜邦、帝斯曼)及科研机构代表[22][30][27] - 主办方联合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获得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支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