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新和成跌2.03%,成交额2.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204.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3%至24.15元/股 成交额2.55亿元 换手率0.34% 总市值742.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204.1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942.62万元(买入占比6.02% 卖出占比21.48%) 大单净卖出261.55万元(买入占比29.29% 卖出占比30.32%) [1] - 年内股价上涨13.54% 近5日下跌2.07% 近20日上涨4.32% 近60日上涨12.33%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1亿元 同比增长12.76% 归母净利润36.03亿元 同比增长63.4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营养品64.86% 香精香料18.96% 新材料9.35% 其他6.8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71亿元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8.07万户 较上期增加3.59% 人均流通股37,616股 较上期减少3.4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2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016.17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744.35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26.22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股2518.79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22.49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950.64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84.80万股 [3] 行业分类 - 属于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一带一路 融资融券 增持回购 MSCI中国 大盘等 [1]
卫星化学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限制乙烷出口政策的影响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09-07 18:14
公司概况 -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2011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 现已形成以新材料和新能源为核心的特色一体化产业链[1] - 公司聚焦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氢能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和医疗卫生等领域[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两成 二季度保持增长态势[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三分之一 接近2022年上半年创下的半年峰值水平[11] - 毛利率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2022年腰斩式跳水 2025年上半年再度下滑至20%出头 但仍属化工行业较高水平[13] - 销售净利率与毛利率保持平行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良好 接近2021年高位水平[13] - 主营业务盈利空间从2021年23.8个百分点收窄至10个百分点以内 近两年半稳定在12-15个百分点[20] - 期间费用占营收比稳中有降 研发费用为最大支出项 其次为财务费用[20] 业务构成 - 功能化学品业务大幅增长超三成 占比过半成为绝对核心业务[7] - 高分子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业务出现下跌[7] - 境内市场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占比近九成仍是核心支撑[9][17] - 境外市场同比增速高达八成 占比提升至13.9%[9] 运营与战略 - 美国对≥95%纯度乙烷出口实施为期不到两个月的许可证制度 对公司影响有限[5][7] - 公司坚持只发展后端加工的战略 相比同行大型炼化装置更具稳定性[11] - 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下降[27] - 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 长期偿债能力改善 短期偿债能力维持在较低水平[29] - 有息负债规模自2024年末以来有所下降 公司不急于降杠杆以维持较高净资产收益率[30] - 固定资产开始下降 在建工程规模不大 经营性长效资产基本稳定[32] 收益与分配 - 其他收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 - 投资者分配比例保持在50%-70%区间 分配关系相对合理[34] - 公司通过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获得政府补助[22]
新和成:公司专注于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05 16:4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四大业务板块 [2]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并持续深化产品矩阵建设 [2] - 各业务板块均有新产品规划以提升营收规模 [2]
新和成涨2.04%,成交额2.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90.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1: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24.03元/股 总市值738.54亿元 成交额2.34亿元 换手率0.32%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90.86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153.87万元(买入2244.02万元占比9.57% 卖出1090.15万元占比4.65%) 大单净买入1337万元(买入6747.51万元占比28.78% 卖出5410.51万元占比23.0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98% 近5日下跌3.49% 近20日上涨6.00% 近60日上涨9.3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11.01亿元 同比增长12.7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03亿元 同比增长63.46%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07万户 较上期增加3.59% 人均流通股37,616股 较上期减少3.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71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1.92亿股 较上期增加2016.17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744.35万股 较上期增加226.22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股2518.79万股 较上期减少222.49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950.64万股 较上期增加184.80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成立于1999年4月5日 2004年6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的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概念板块包括大盘、增持回购、MSCI中国、一带一路、融资融券等 [1]
新和成跌2.00%,成交额4.8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43.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至23.99元/股 成交额4.81亿元 换手率0.65% 总市值737.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43.7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249.07万元(买入占比8.17% 卖出占比12.84%) 大单净流出2800万元(买入占比23.12% 卖出占比28.9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79% 近5日下跌2.16% 近20日上涨7.77% 近60日上涨9.74%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1亿元 同比增长12.76% 归母净利润36.03亿元 同比增长63.4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71亿元 [3] - 股东户数8.07万户 较上期增加3.59% 人均流通股37,616股 较上期减少3.47% [2]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016.17万股至1.92亿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26.22万股至2744.35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222.49万股至2518.79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184.80万股至1950.64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的生产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2] - 概念板块包括大盘、MSCI中国、增持回购、基金重仓及高派息等 [2]
海泰科:预计公司注塑模具业务下半年将延续增长态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21:16
汽车注塑模具业务 - 首发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为公司提供更充足产能支撑 [1] - 产能释放为加速拓展国内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 - 受益于汽车行业较高景气度双向驱动 预计下半年注塑模具业务延续增长态势 [1] 塑料零部件业务 - 海泰科(泰国)作为海外生产基地与延锋、麦格纳、劳士领、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1] - 泰国二期工厂已顺利投产 [1] - 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约1亿元 [1] 高分子新材料业务 - 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 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 [1] - 青岛已建成年产3万吨中试生产基地 [1] - 客户认证工作积极推进 改性材料业务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且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1] - 预计下半年高分子材料业务实现小幅增长 [1]
新和成(002001):业绩同比增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东兴证券· 2025-08-29 16:29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01亿元,同比增长12.76%,归母净利润36.03亿元,同比增长63.46% [3] - 维生素等核心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带动营养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78%至72.00亿元,香精香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9.35%至21.05亿元 [3] - 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8.78个百分点至45.89%,其中营养品板块毛利率提升11.93个百分点至47.79%,香精香料板块毛利率提升4.32个百分点至54.01% [3]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03亿元(YoY+63.46%) [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1.97亿元、70.06亿元和77.96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2.02元、2.28元和2.54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2倍、11倍和10倍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18.24%逐步降至2027年17.20% [5] 业务板块表现 - 营养品板块营收72.00亿元(YoY+7.78%),毛利率47.79%(+11.93pp) [3] - 香精香料板块营收21.05亿元(YoY+9.35%),毛利率54.01%(+4.32pp) [3] 项目建设进展 - 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营 [4]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完成能源、土地等各项资源合规审批 [4] - 其他技改提升及管理提升项目稳步推进 [4] 发展战略 - 坚持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发展战略 [3] - 以"化工+"和"生物+"为核心平台 [3] - 专注于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业务 [3] 公司背景 - 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小板第一家上市公司 [6] - 从医药中间体乙氧甲叉起家,业务拓展至维生素、香精香料、新材料、蛋氨酸等领域 [6] - 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 [6] 市场数据 - 总市值751.76亿元 [7] - 流通市值742.82亿元 [7] - 总股本30.73亿股 [7] - 52周股价区间18.58-25.0元 [7]
时代新材上半年业绩增长强劲 中期分红彰显经营实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3 11: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2.56亿元 同比增长6.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3亿元 同比增长36.66%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 预计派发约6518万元 占半年度净利润21.50% [1] 业务板块进展 - 新材料及其他板块销售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16.71% [2] - 新签订单6.40亿元 同比增长51.30% 从新品培育转入高速发展阶段 [2] - 新能源电池封装制品深耕头部客户 电池上盖稳定供应行业头部企业 [2] - 先进有机硅材料制品进入储能行业头部企业供应体系 [2] - 高端聚氨酯风电叶片防护制品基本覆盖国内各大主机厂 [2] - 芳纶及电容隔膜加快市场开拓 间位芳纶短切纤维生产线完成优化升级 [2]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高端聚氨酯汽车减振制品全自动化生产线加速建设 [2] - 轮系制品进入智慧仓储物流领域 [2] - 飞机减振器完成自主研发、适航认证及飞行验证 [2] - 推进株洲新材料产业园升级扩能 完成宜宾PACK封装工厂建设并投产 [2] - 完成光电信息材料中试线平台建设 开展柔性显示及半导体封装产品试制 [2] - 加快研发低空无人机叶片 深化国产芳纶纤维应用 [2] 产品与市场定位 - 以高分子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为核心 产品品种超过1000种 [1] - 覆盖轨道交通、工业与工程、风力发电、汽车、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1] -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包含高性能聚氨酯、有机硅、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 [1]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卫星化学业绩增厚预期仍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14 17:21
财务表现 - 25H1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 [1] - 依托轻烃一体化产业链维持行业领先盈利水平 [1] 业务运营 - 实现产销平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与行业影响力 [1] - 通过灵活调配资源优化产能配置和差异化产品策略应对产品价格承压 [1] - 聚焦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二氧化碳与氢气综合利用等领域持续创新 [1] 发展战略 - 扎实推进各基地新项目建设 [1] - 加快平湖基地与嘉兴基地新建丙烯酸产能建设 [1] - 促进轻烃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做精做深 [1] - 实现上游产品向下游高端产品拓展 [1] 行业地位 - 轻烃一体化产业链领先优势持续增强 [1] - 业绩增厚预期仍较强 [1]
卫星化学(002648):25H1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 一体化协同优势持续增强
新浪财经· 2025-08-14 12: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4.60亿元 同比增长20.93% 归母净利润27.44亿元 同比增长33.4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1.31亿元 同比增长5.05% 环比下降9.72% 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 同比增长13.72% 环比下降25.0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52亿元 同比增长138.88% 主要因利润增加6.9亿元及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15.9亿元 [3] 产品结构 - 功能化学品收入122.17亿元 同比增长32.12% 毛利率提升2.64个百分点 [2] - 高分子新材料收入52.45亿元 同比下降4.43% 毛利率提升0.74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材料收入3.04亿元 同比下降14.93% 毛利率提升0.30个百分点 [2] 成本控制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下降0.09个百分点 [3]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下降0.8个百分点 [3] 产能布局 - C2领域形成182万吨乙二醇 50万吨聚醚大单体与表面活性剂 20万吨乙醇胺 15万吨碳酸酯产能规模 [4] - C3领域建成国内第一大 全球第二大丙烯酸及酯产能 [4] - 持续推进平湖基地与嘉兴基地新建丙烯酸产能建设 [4] 发展战略 - 通过轻烃一体化产业链实现资源灵活调配与产能优化配置 [2] - 持续补链延链强链 形成上游原材料调控到下游渠道渗透的全链路协同优势 [4] - 重点拓展高附加值产品 推进上游产品向下游高端产品延伸 [4] 业绩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03亿元 77.94亿元 90.33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1倍 8.1倍 7.0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