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有本好书送给你】从本能交易到纪律交易
重阳投资· 2025-10-15 15:3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推荐书籍《从本能交易到纪律交易》,强调投资中从情绪驱动的本能交易转向理性纪律交易的重要性 [8][24] - 通过分析亚马逊、奈飞、谷歌等公司股价波动案例及查理·芒格的投资经历,说明高回报需承担巨大风险,且短期亏损是长期成功的必经过程 [13][14][18] - 指出成功投资者的共同点是专注可控因素、接受波动,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非简单模仿成功 [11][12][22] 书籍内容总结 - 本书聚焦16位投资大师(如巴菲特、格雷厄姆、利弗莫尔)的失败经历,揭示纪律交易规则和犯错的艺术比复制成功经验更重要 [12][25] - 提出投资需亲身实践,阅读书籍不能直接学会投资,需通过实践理解错误本质 [12] - 强调市场不存在零失误交易,投资者需学会应对亏损,避免情绪化决策 [11][24] 案例分析与数据支撑 - 亚马逊自1997年IPO以来股价上涨38,600%,但曾3次腰斩,其中一次跌幅达95%(1999年12月至2001年10月) [13] - 奈飞自2002年IPO股价上涨38%,但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跌幅达82%,1000美元投资从36,792美元缩水至6,629美元 [14] - 谷歌2004年上市后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但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股价腰斩一次,跌幅65%,期间换手率达5.5次 [14] - 查理·芒格的对冲基金1962-1969年年均收益率37.1%,但1973-1974年连续亏损31.9%和31.5%,最大回撤53% [18][20][23] 投资纪律与风险管控 - 芒格提出"三篮子"原则(入选股、出局股、难以分析股),建议投资者专注能力圈内机会 [16] - 投资者需预设风险承受能力,例如60%股票仓位在腰斩时最大损失可控(10万美元组合最高承受3万美元损失) [24] - 伯克希尔在1998-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市值蒸发49%,相对纳斯达克指数落后270%,但长期坚持纪律最终跑赢市场 [23]
Correction: First Tranche offering of UAB „Atsinaujinančios energetikos investicijos“ notes under the EUR 50 million Bonds Programme
Globenewswire· 2025-10-15 04:44
NOT FOR DISTRIBUTION OR RELEA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WHOLE OR IN PART IN OR INTO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OR JAPAN OR ANY OTHER JURISDICTION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OR RELEASE WOULD BE UNLAWFUL. OTHER RESTRICTIONS ARE APPLICABLE. PLEASE SEE THE IMPORTANT NOTICE IN THIS STOCK EXCHANGE RELEASE BELOW. First Tranche offering of UAB „Atsinaujinančios energetikos investicijos“ notes under the EUR 50 million Bonds ProgrammeNEW EUR 2025/2026 NOTESClosed – End Investment Company Intended for Inf ...
First Tranche offering of UAB „Atsinaujinančios energetikos investicijos“ notes under the EUR 50 million Bonds Programme
Globenewswire· 2025-10-15 02:15
NOT FOR DISTRIBUTION OR RELEA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WHOLE OR IN PART IN OR INTO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OR JAPAN OR ANY OTHER JURISDICTION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OR RELEASE WOULD BE UNLAWFUL. OTHER RESTRICTIONS ARE APPLICABLE. PLEASE SEE THE IMPORTANT NOTICE IN THIS STOCK EXCHANGE RELEASE BELOW. First Tranche offering of UAB „Atsinaujinančios energetikos investicijos“ notes under the EUR 50 million Bonds ProgrammeNEW EUR 2025/2026 NOTESClosed – End Investment Company Intended for Inf ...
九鼎投资(600053) - 九鼎投资2025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2025-10-14 19:15
业绩数据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务经营情况简报[1][2] - 紫金城住宅(底商)签约面积0平方米,同比降100.00%[3] - 紫金城住宅(底商)签约金额0万元,同比降100.00%[3] - 紫金城车位签约数量43个,同比增616.67%[3] - 紫金城车位签约金额254万元,同比增388.46%[3] - 写字楼出租面积5479.57平方米,出租率28.45%[3] - 写字楼租金收入93.94万元[3]
九鼎投资(600053) - 九鼎投资2025年第三季度建筑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2025-10-14 19:15
证券代码:600053 证券简称:九鼎投资 编号:临 2025-064 昆 吾 九 鼎 投 资 控 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K u n w u J i u d i n g I n v e s t m e n t H o l d i n g s C O . , L t d 2025 年 第 三 季 度 建 筑 业 务 经 营 情 况 简 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昆吾九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 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之《第八号——建筑》的相关规定, 现将 2025 年第三季度建筑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未经审计)公告如下: 一、新签项目合同的数量及金额 特此公告。 昆吾九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5 年 10 月 15 日 二、本年累计签订项目的数量及合计金额 2025 年度,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新签项目合同 7 项,合计金额为人民币 13,105.26 万元。本年签订项目合同中,土方项目 1 项;装修项目 1 项;机电项目 ...
大快人心!又一家已退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17:52
中国中期控股股东被立案调查事件 - 已退市公司中国中期的控股股东中期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11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此次立案前,中期集团及其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牟淑云已于2024年12月20日因未按规定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中期报告而受到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3] 中国中期退市前财务状况 - 公司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4993.51万元、4948.20万元、3178.17万元 [2] - 公司净利润由2020年的608.25万元降至2022年的-339.9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连续三年为负值,分别为-650.22万元、-112.15万元、-1020.99万元 [2] - 因2022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因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8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2] 监管政策与“退市不免责”原则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表示对退市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 [1] - 2024年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加大对违规规避退市行为的监管力度 [4] - 监管层强调对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一追到底”,推动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立体化追责体系 [4] 其他退市公司追责案例 - 2024年证监会共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1][5] - 泰禾集团2023年8月触发“1元退市”,2024年11月因涉嫌信披违法被立案,2025年8月因未披露重大诉讼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被罚款1740万元 [5] - 华铁股份退市前于2024年5月因2019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被罚款2620万元,退市后于2024年12月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被罚款530万元,2025年8月又因2023年定期报告问题拟被罚款2415万元 [5] - 美尚生态退市后仍被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相关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5] - 在越博动力案中,证监会拟对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并对涉嫌犯罪情形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6]
天图投资(01973.HK)完成发行2亿元公司债券
格隆汇· 2025-10-14 17:36
债券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完成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 [1] - 该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2亿元 [1] - 债券最终票面年利率确定为2.58% [1] 债券具体条款 - 债券期限为3年 [1] - 发行价格为每张人民币100元 [1] - 债券在存续期第二个计息年度末附有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和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 [1] 发行方式 - 债券全部采用网下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簿记建档的方式发行 [1] - 此次发行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 [1]
天图投资(01973)完成发行2亿元公司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7:32
债券发行完成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完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 [1] - 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2亿元 [1] - 债券最终票面年利率确定为2.58% [1] 债券具体条款 - 本期债券期限为3年 [1] - 债券发行价格为每张人民币100元 [1] - 债券在其存续期第二个计息年度末附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和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 [1] 发行方式 - 本期债券全部采用网下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簿记建档的方式发行 [1]
有投资人转型去投核电站了
投中网· 2025-10-14 14:29
投资趋势转向 - AI投资热度未退潮,已有投资人转向新能源领域的光伏站、充电站等实体资产投资[3] - 一级市场投资趋于保守,部分国资背景机构转向二级市场投资核电项目并实现可观账面收益[3] - 以新能源、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实业类基础设施资产正成为私募基金新宠[3] 市场活跃度与参与主体 - 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除央企、地方政府和产业方外,险资、私募机构纷纷加码[5] - 鼎晖、中金、深创投等国内头部机构相继设立基础设施基金[5] - 市场对基础设施基金兴趣自2024年以来显著升温,机构通过配置另类资产优化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8] 基金规模与机构布局 - 黑石、KKR等全球巨头的基础设施基金募资额屡创新高[6] - 黑石集团完成总规模55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二级份额基金募集,为全球最大同类基金[13] - KKR第二期亚太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完成交割,规模达64亿美元,为亚太区域最大基础设施投资基金[13] - 鼎晖夹层新基建专项投资基金完成近10亿元人民币首关,重点投资IDC领域[12]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巨大,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缺口达57-67万亿美元[16] - 二十国集团预测到2040年全球基建项目投资需求将增至94万亿美元[16] - AI技术发展带动算力需求爆发,“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提升数据中心长期景气度[17] - 算力需求增长推动用电量长期上升,叠加绿色能源需求及双碳战略,可再生能源投资激增[17] 资本策略转型 - 传统PE/VC高增长、高估值退出模式因IPO退出渠道收窄而失灵,市场转向追求确定性[18] - LP投资偏好从关注极致收益转向基金抗风险能力和投资成功率[18] - 基础设施资产具备抗经济周期、现金流稳定、与通胀挂钩特点,成为资本活跃流动方向[19] - 部分地方交投集团因IPO退出不明朗暂停股权投资,回归光伏站、充电站等实体资产收并购[19] 投资挑战与门槛 - 基础设施投资是资本密集型领域,单个核电站项目投资动辄数百亿元[22] - 成功布局需募集期限更长、规模更大的专项基金,但能成功募资的机构微乎其微[22] - 2024年上半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超一半资金集中在12只大型基金[22] - 新能源领域资源壁垒高,“国家队”是主角,私募机构需强政府关系和政策理解能力[23] - 基础设施项目持有期需15年或更久,与VC/PE基金7-9年存续期存在期限错配[24] - 部分机构尝试与保险资金等超长线资本合作,或设计可灵活派息的结构化产品破解困境[24]
企业小心“内外贼”!重庆警方揭秘三类经济犯罪“陷阱”
搜狐财经· 2025-10-14 07:46
10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公布了3起涉企业常见经济犯罪案例,分别涉及合同诈骗、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和职务侵占,并给出企业相关防范建议。 重庆警方公布三起涉企典型案例现场。 与合作商共同投资 某公司被骗3000余万元 勾结供应商和经销商 企业高管员工5年受贿830万元 一名企业高管和员工与供应商及经销商,在长达5年时间内内外勾连,损公肥私,受贿金额高达830余万元。近 日,重庆警方成功侦办了一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清除7名企业"蛀虫"。 2024年7月,重庆警方接到某企业报案,称发现某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数据有多次被改动记录,致原材料以次充 好,造成企业损失。办案民警发现,公司供应渠道中大供应商张某占比超过80%,于常理不符。张某与企业赵 某、马某有私下接触,二人皆曾授意员工更改数据;张某以每吨原材料返还50元为诱饵,使马某对供货材料故作 不知;为赵某免费提供价值200余万元的装修服务,并前后两次行贿现金60万元,致企业高价购入次等原材料。 经进一步侦查发现,有证据显示,经销商金某向赵某行贿,让赵某为其申请不合规的优惠价格、花较大成本定制 个性化产品等;还有销售部两名管理人员和一名业务员,接受着金某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