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从污染源到资源:大庆油田让含油污泥变废为宝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4:11
如何有效处理含油污泥,始终困扰着大庆油田。一直以来,大庆石油都在积极尝试着将含油污泥就地消 化解决,建设含油污泥处理站就是大庆油田最具代表性的尝试。第七作业区维修班含油污泥处理站目前 夏季平均日处理量约60吨。这个"大胃王"将含油污泥"吞"进去后,经过"体外""体内"循环,彻底解决了 污泥"二次污染"的弊端。 中新网大庆10月13日电 (裴宇)"污泥站处理后的含油污泥,泥可以用来铺路和垫井场,油能再回收,水 能再利用,产生'一石三鸟'效应。"13日,在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维修班含油污泥处理站,记 者看到,这个专门与污泥打交道的地方成了一个花园式的生产作业场所。 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维修班杏五二含油污泥处理站站长周峰告诉记者,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生 品",也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油田生产、井下作业等施工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 采油五厂2024年产生污泥量4.4万吨,化油处理、施工改造等原因产生的含油污泥合计占比18.95%。随 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 "目前我们这个'大胃王'每年能处理6600吨的含油污泥,真正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资源 ...
2025克拉玛依马拉松以高赛事品质定义路跑新标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3:49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中国移动2025克拉玛依马拉松近日在"荒野之旅·时尚之都"克拉玛依鸣枪开跑。这场 经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以15000人参赛规模创下新疆马拉松历史之最,更以"赛事品质天花 板""服务保障天花板""文化创新天花板"三大核心优势,成为路跑赛事的标杆之作。 赛事品质天花板:专业竞技与全民参与的完美融合 规模与规格双突破。本届赛事设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5 公里)三大项目,参赛人数较上届增长30%,其中全马项目吸引3000名专业选手,半马5000人,欢乐跑 7000人,涵盖全龄段跑者。 赛事路线串联克拉玛依河、黑油山、金龙湖、大学城等城市地标,打造"城市文化长廊",让跑者在戈壁 与湖水交织的赛道中感受"荒野之旅·时尚之都"的独特魅力。 同时,完赛奖牌以市标雕塑"克拉玛依之歌"为灵感,参赛服融入抽油机与城市天际线元素,将石油工业 基因与现代运动美学深度结合。 服务保障天花板:全链条精细化运营树立行业典范 医疗救援体系升级。组委会联合3家定点医院,采用"分区响应+动态追踪"模式,确保突发状况3分钟内 处置。全马"破三"(3小时内完赛)选手更获专 ...
河南油田多举措助原油增产提效
中国化工报· 2025-10-13 11:14
该厂还组织技术力量对关停井进行细致"摸底",科学有序安排复产,密切跟踪复产效果。前9个月,该 厂共实施复产41口井,阶段产油6900吨,为完成全年产量奠定坚实基础。 地质技术人员精细研究剩余油富集区,在前期转注及复注的区域加大复产力度,提高开井率;在三采连 续注入区域封堵2年以上井层开展轮换开采选井提产。前9个月,该厂实施措施井232口,累计增油约 1.51万吨。 中化新网讯 今年以来,河南油田采油一厂以效益开发为主线,精细油藏评价,精准措施挖潜,多措并 举确保原油产量箭头上扬。 采油一厂相关部门围绕中高渗油藏上倾区、三采低液低受效区、低渗油藏上倾区,突出"甜点区"识别和 高效利用,优选井位进行压裂,前9个月共实施压裂19口井,阶段增油3969吨。 ...
冀东油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与清洁能源转型取得进展
新华网· 2025-10-13 10:23
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项目 - 高尚堡高17集注站作为核心设施正在进行试运行,标志着油田在碳回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项目正式投产后最大注气量每天可达6万立方米,预计每年可循环利用二氧化碳3万余吨 [3] - 该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注入地层,既能提升原油采收率,又实现了碳资源的循环利用 [3] 节能降耗措施 - 通过流程简化与节能改造,累计关停多座转油站和计量间,减少管道总长323千米 [3] - 生产系统能效提升18.5%,2024年节电达657万千瓦时 [3] - 节能降耗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进行突破的重要领域 [3] 清洁能源替代 - 建设了"光伏+多元微电网"体系,并在闲置平台建成水面光伏项目 [3] - 作业区装配光伏板1495块,年发电量超过92万千瓦时 [3] - 水面光伏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82万吨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扩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进碳埋存与碳驱油项目 [3] - 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加速向"负碳作业区"目标迈进 [3]
黑龙江大庆市推进“城市筑基”工程 把更多力量投入基层治理
人民日报· 2025-10-13 08:47
核心观点 - 大庆市通过“城市筑基”工程及系列专项行动 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大事不出社区” [1][2] 组织体系与人员配置 - 拥有2460名网格员和2822名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 建设了500余处暖心服务站 [1] - 推出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和网格员“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薪酬体系以解决基层干部“留不住 干劲弱”问题 [1] - 已有56名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编制 636名网格员成长为社区骨干 [1] 工作机制与能力建设 - 搭建“网格党校”“家园说知行课堂”等培训平台送学上门 针对基层干部能力短板进行培训 [1] - 部分社区推行“我与社区同办公”机制 邀请党员群众参与决策以提升干部服务能力和居民归属感 [1] 地企融合与共建 - 推动属地综合网格与大庆油田红色网格融合 吸纳514名油田干部到社区兼职 [2] - 地方和企业共建项目380个 解决民生难题1200余件 [2] - 拥军街道绿洲社区党支部探索出党员联管 场所联用 活动联办等“六联”机制 推动地企共解难题 [2]
黑龙江大庆市推进“城市筑基”工程:把更多力量投入基层治理
人民日报· 2025-10-13 08:38
组织体系建设 - 以城市筑基工程为总抓手 通过织网固垒 区域联建等7个专项行动精耕党建责任田 有效打通基层毛细血管 [1] - 目前拥有2460名网格员 2822名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 建设500余处暖心服务站 [1] - 推动属地综合网格与大庆油田红色网格融合 吸纳514名油田干部到社区兼职 [2] 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 - 推出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 网格员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薪酬体系以解决基层干部留不住 干劲弱问题 [1] - 畅通晋升通道 已有56名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编制 636名网格员成长为社区骨干 [1] - 搭建网格党校 家园说知行课堂等培训平台送学上门以弥补能力短板 [1] 工作机制创新与协同治理 - 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大事不出社区的工作目标 [1] - 部分社区推行我与社区同办公机制 邀请党员群众参与决策以提升干部服务能力和居民归属感 [1] - 地方和企业共建项目380个 解决民生难题1200余件 [2] - 拥军街道绿洲社区党支部探索出党员联管 场所联用 活动联办 环境联建 服务联做 平安联抓六联机制 [2]
《环球时报》记者14年后再访世界最年轻国家:南苏丹在动荡中探索发展之路
环球时报· 2025-10-13 06:46
国家概况与发展历程 - 南苏丹于2011年7月9日独立,成为非洲第54个国家与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1][2] - 国家独立源于苏丹南北部在宗教、族群及资源分配上的长期裂痕,导致数次内战,数百万人丧命 [2] - 独立初期,南苏丹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10多亿美元,但至去年已降至不到63亿美元 [9]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 首都朱巴出现一些新建建筑,如中国企业承建的南苏丹央行新办公大楼,但全市平坦柏油路较少,坑洼土路多,雨季泥泞难行 [2][3][4] - 朱巴国际机场进行了扩建,并推进了连接首都与周边重要城镇的道路重建项目 [3] - 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石油出口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九成,并通过苏丹的管道出口,受苏丹自2023年4月以来的武装冲突影响 [9] - 南苏丹与苏丹于今年10月6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保护石油设施及管道,并提议在苏丹港建立自由贸易区以稳定石油工业 [9] 社会民生与人道状况 - 电力供应极不稳定,首都酒店一天停电数次,市民出行主要依赖私人运营的摩托车或面包车 [5] - 近两年洪灾不断,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导致粮食无法自给自足,人道主义灾难恶化 [7] - 朱巴农贸市场的玉米面价格在半年间翻了一倍,通胀率高企 [7] - 在一些国际组织援助下,北部东阿维尔县建起新的现代化医院,改善了当地医疗条件 [3] 国际合作与外部支持 - 中国是最早同南苏丹建交的国家之一,去年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在能源、基建、维和及医疗领域提供大量帮助 [12] - 非洲开发基金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南苏丹政府合作,发起总额超186万美元的培训项目,已帮助约2000名当地青年掌握就业技能 [12] - 美国被指在促成南苏丹独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但后期支持减少 [7] 国家战略与未来展望 - 今年9月,南苏丹政府启动了一项10年战略发展计划《南苏丹发展计划2026-2036》,旨在建设繁荣社会并巩固和平与安全 [11] - 朱巴大学政治学教授指出,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走出权力斗争,建立稳定政治秩序,并将资源转化为民生福祉 [10] - 联合国官员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对和平协议作出承诺,对南苏丹的发展至关重要 [11]
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汇入产业发展浪潮 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势而起(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01
准噶尔盆地东缘的戈壁滩上,占地相当于59个标准足球场的新疆昌吉换流站坐落于此。空中银线纵横交 错,铁塔高耸入云,换流变压器持续发出低沉的嗡鸣。作为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的送端起点,昌吉换流站自2019年9月投运以来,累计向外送电3680亿千瓦时,本年度送电已达512亿千 瓦时。 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运维人员24小时运检保障。站长王鸿在昌吉换流站开工建设 时,就来到这片戈壁滩,"看着昌吉换流站逐步建成、稳定运行,我既为能参与这项工程而自豪,也时 刻铭记着肩上沉甸甸的责任。"3万多台设备日夜不停工作,各路奔来的电流被不断升压,最终冲出换流 站,稳定输往东部地区,点亮万家灯火。 昌吉换流站使用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国五一劳 动奖章获得者、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张国云,是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的首席技师。他所攻克的 技术之一,就是±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线圈绕制。 自1999年毕业进入特变电工,张国云已在生产一线工作了26年。他感慨:"公司最初生产中低压小产 品,现在制造大国重器;我有幸参与包括吉泉直流工程 ...
打造“少井高产、大幅提产”样板
齐鲁晚报· 2025-10-13 05:57
近两年来,该模式在太平油田持续落地,目前已完钻投产水平井7口,单井平均日产油7.3吨,较设计产 能提升46%,为同类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经验。 首战告捷后,团队针对区块"井网密度高、低效老井多、剩余油分布散"的特点对症下药,利用侧钻 井"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的优势,今年重点部署了沾29-侧平43和沾29-侧平4两口井,并创新推出 侧钻井钻完井一体化投产新模式。 据了解,这套模式以"精准钻井、高效完井、全程护层"为核心,同步组建多单位联合作战室,打破信息 壁垒、全力赋能油藏。油层钻遇情况、轨迹控制数据等关键信息实时传输,技术人员同步综合研判,为 钻井施工提供即时决策支持,确保每一口井都精准命中优质油层,从源头减缓含水上升速度。 从井位规划到钻井施工,从投产准备到后期管理,一体化整合让"地上地下无缝衔接",油层浸泡时间大 幅缩减,油层保护效果最大化。通过表皮系数测定,高效解堵后,近井地带渗透率提升近4倍。最终, 两口侧钻井投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油稳定在10吨,产能较改造前提升81%,提产技术进一步凸显。 如今,东胜公司已围绕强边底水稠油藏,构建起"精细地质研究+先进工艺技术+全程油层保护+定向精 准控水"的高效开发 ...
吨油耗电实现三连降
齐鲁晚报· 2025-10-13 05:53
现河采油厂还推出"设备用电健康档案",每日筛查30口高耗井,依托"日督周导月考核"机制推动基层节 电,年综合维护成本降低18%。 "从粗放用电到精准智控,从刚性节电到柔性优电,我们正以'油藏经营+能效管控'推动高质量发 展。"厂长魏勇舟表示,当前,现河采油厂正用一度电、一方热、一束光,书写老油田绿色转型的新篇 章。 乐安采油管理区则巧妙运用分时电价政策,让稠油井在用电谷期提高冲次、峰期降低负荷。22口井通过 智能调参,单月节电1303千瓦时,15口井的井筒电加热设备安装"空调式"调功装置,依据油温自动调整 加热功率,月省电费3864元。"让油井在低价时'多干活',高价时'巧干活',这一柔性生产模式使谷期用 电占比从47.8%提升至52.2%,度电成本下降1.8%。"管理区经理刘凯说。 河106区块通过"立体耦合"技术改善油藏驱替效果,实施"补方向+调流线"措施166井次,部署加密井23 口和调驱7组,压减无效产液37万吨,增油5.02万吨,年节电费1100万元。"我们改变了过去高耗液、低 效产的开发方式,为每一方液量算清效益账。"生产管理部副经理杨文辉说道。 绿色能源的应用也为节能提供新路径。厂区内光伏板与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