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570.3亿斤,增长1.2%!2025年我国早稻实现增产 希望的田野绘就新“丰”景
央视网· 2025-08-22 16:14
全国早稻产量增长 - 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达570.3亿斤 比上年增加6.8亿斤 增长1.2% [1][3] - 全国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达400.8公斤 比上年增长1.5% [6] - 早稻播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 达7114.3万亩 连续6年稳定在7100万亩左右 [6] 主产区产量恢复情况 - 江西早稻产量增长2.4% 实现恢复性增产并进一步增加 [3] - 湖南早稻产量增长1.8% 实现恢复性增产并进一步增加 [3] - 广东早稻产量增长1.0% 实现恢复性增产并进一步增加 [3] 农业生产基础 - 夏粮稳产丰收与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6] - 部分地区春播期间旱情较重影响早稻移栽 农户改种其他作物导致播种面积略有下降 [6] -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全国早稻播种面积保持总体稳定 [6]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魏锋华:2025年我国早稻实现增产 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新华财经· 2025-08-22 13:50
早稻播种面积 - 202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114.3万亩 较上年减少17.9万亩 下降0.3% [1] - 浙江 福建 江西播种面积增加 安徽 广东受春旱影响面积略有减少 [1] - 播种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7100万亩左右 [1] 早稻单产水平 - 全国早稻单产400.8公斤/亩 首次突破400公斤 比上年增加5.8公斤/亩 增长1.5% [2] - 10个主产省区中9个单产增加 江西 湖南 广东分别增长2.2% 2.0%和1.6% [2] - 光温水匹配良好 病虫害较轻 晴好天气有利于收割和品质提升 [2] 早稻总产量 - 全国早稻产量570.3亿斤 较2024年增加6.8亿斤 增长1.2% [1][3] - 主产区江西 湖南 广东实现恢复性增产 分别增加3.3亿斤 2.6亿斤和1.1亿斤 [3] - 夏粮稳产丰收和早稻增产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3]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 稳定农民种粮预期 [1] - 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 配套出台政策措施 统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1] - 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落实机插机抛等关键技术措施 [2]
总产量570.3亿斤、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全国早稻铺展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8-22 12:51
早稻产量表现 - 全国早稻总产量达570.3亿斤 比上年增加6.8亿斤 增长1.2% [1][3] - 主产区中江西 湖南 广东分别实现2.4% 1.8% 1.0%的恢复性增产 [3] 亩产突破性进展 - 全国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达到400.8公斤 较上年增长1.5% [3] 播种面积稳定性 - 早稻播种面积达7114.3万亩 连续6年稳定在7100万亩区间 [5] - 虽受春播旱情影响导致面积略有下降 但通过政策支持保持总体稳定 [5] 全年粮食生产基础 - 夏粮稳产丰收与早稻增产共同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稳定基础 [7]
湖北英山:以“四核四抓”护航稻谷补贴 筑牢“两个100%”惠民基石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2:01
政策实施 - 英山县财政局启动2025年稻谷补贴发放工作,以"补贴准确率100%、资金到位率100%"为核心目标,通过"四核四抓"举措确保政策落地[1] - 补贴发放旨在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激发种粮积极性,是重要民生工程,资金承载农户期盼[1] 精准发放措施 - 实施"四核"机制:核户主信息通过证件比对和上门走访确保真实种植户[2] - 核种植面积采用卫星遥感和实地丈量方式,杜绝虚报漏报[2] - 核账号信息全面校验"一卡通"账号,确保资金直达农户[2] - 核资金到账建立拨付跟踪机制,专人盯办每个环节[2] 组织保障体系 - 采取"四抓"工作法:抓领导主责,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纳入重点工作清单[3] - 抓专班落实成立专项小组,明确各环节职责分工[3] - 抓责任压实通过责任书和进度通报,形成层层落实格局[3] - 抓联动到位建立财政、农业、乡镇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3] 实施效果 - 补贴资金精准到账被农户称为"及时雨",提升种粮信心和干劲[4] - 财政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流程,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4]
主产区科学推进田管 秋粮生产总体顺利
央视网· 2025-08-17 20:26
秋粮生产现状 - 我国大部分地区秋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阶段 各地推进科学田间管理为丰收打基础 [1] -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秋粮生产开局总体顺利 面积稳中有增 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良好 适期适墒播种比例高 苗情长势正常偏好 [1] 单产提升行动与技术应用 - 全国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整建制推进县扩大至702个 [3] - 黑龙江桦南县采用全智能化滴灌系统 自动调节灌溉量与水肥配比 水资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 [5] - 湖南益阳资阳区启用农业种植综合大模型 结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查实现"空地立体监测" 农事决策时间缩短70% [7] 防灾减灾措施 - 河北省针对秋粮生产面临的旱涝灾害风险 制定15条区域化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包括抢排积水 倒伏补救 及时改种等 [9]
规模种粮主体谁来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8-14 10:54
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 - 科洛合作社2024年粮食种植规模扩大至近15万亩,较去年翻一番,承租地延伸至黑河市[1] - 革命合作社农机和农用设备资产价值超过1亿元,培养出一批科技示范户[1] - 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在探索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同时,为中小规模农业主体提供示范[2] "银期保"模式创新 - 大商所2023年引入银行和收粮企业形成"银期保"模式,保障品种扩展至大豆、玉米[2] - "银期保"通过五方协议实现资金闭环,收粮企业优先偿还贷款,保险赔款作为补充[16][17] - 2024年模式优化:二次点价期从2个月延长至6个月,支持分批点价[20][22] 规模化种植经营挑战 - 科洛合作社2024年土地租金加农资支出超1亿元,地租平均每亩提高100元[5][6] - 2020年台风导致科洛合作社3.5万亩玉米受灾,革命合作社也受较大影响[7] - 传统贷款模式下规模化主体增信困难,当地农商行种粮信贷上限300万元[9][17] 金融工具应用成效 - 科洛合作社2020年通过"保险+期货"获2000多万元赔付[13] - 2024年科洛合作社通过"银期保"获260余万元理赔,革命合作社获48万元额外收益[21][22] - 中信银行和工行2024年向科洛合作社提供合计600万元增信贷款[16][17] 产业链协同机制 - 收粮企业通过基差订单锁定粮源,提前预计收购成本[15] - 保险公司提供预保单,银行基于保险金额和订单合同放贷[16] - 大商所2024年调整资金结构,保费补贴比例由70%/50%下调至30%[22]
中经评论:用心做好粮食安全民生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8-14 07:51
粮食生产与灾害应对 - 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导致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格局 给粮食丰收带来不利影响[2] - 夏粮因局部地区干旱略有减产 但通过抗灾努力实现稳产丰收[2] -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10.15亿元资金支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2] 粮食价格与市场稳定 - 小麦稻谷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避免谷贱伤农[3] - 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5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 在江西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3] - 全面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支持种粮农民愿保尽保[3] 消费升级与市场需求 - 粮油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中高端产品消费快速增长[4] - 有机大米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几倍甚至十几倍但复购率很高 优质粮油产品供不应求[4] - 五常大米沁州黄小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承双赢[4] 粮食质量与安全保障 - 粮食从农田到餐桌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质量隐患[5] - 在重金属污染风险区推广低镉水稻品种并加强土壤修复[5] - 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消费者可扫码查询全流程信息[5]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各地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订单 通过优质优价机制满足消费升级需求[3] - 完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5] - 创新供给与消费场景 加强产销协同满足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消费需求[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打造为企服务“升级版”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推广惠企政策标识110条并精准推送609家企业 [2] - 开通企业服务专线并解决企业诉求760件 [2] - 构建12345便民服务超市六大板块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示范 [2] 金融与资金支持 - 通过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和政银企对接活动为粮食种植大户提供50万元信贷资金 [3] - 金税互动与债税联动合作提供担保贷款1370万元 [5] - 为北一半导体企业提供3亿元授信贷款和近1800万元补助资金 [6] 人才与就业服务 - 开展879场招聘活动服务13万家用人单位发布56万个就业岗位 [3] - 签订就业意向7303人并成功就业2599人 [3] - 人力资源市场咨询量和业务量增至同期3倍以上 [3] 土地与房地产支持 - 优化土地出让金缴纳时序竞买保证金按20%收取并支持分期缴纳 [5] - 为久盈置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省首创科技创新专区通过智能匹配缩短产学研需求响应周期 [4] - 推动北一半导体晶圆工厂项目复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 [6]
用心做好粮食安全民生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粮食安全与生产 - 粮食安全面临极端天气频发、粮价低位运行、消费需求分化、食品安全期待提升等多重挑战 [1] - 今年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格局,夏粮因局部干旱略有减产但总体稳产丰收,秋粮生产正遭遇华东华北强降雨和黄淮高温干旱 [2] -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各地采取排水抗旱措施降低灾害影响 [2] 价格调控与市场稳定 - 小麦、稻谷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覆盖5省小麦和江西早籼稻 [3] - 全面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支持农民"愿保尽保"规避价格风险 [3] - 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订单,通过优质优价机制形成产销共赢 [3] 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 粮油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有机大米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几倍至十几倍且复购率高 [4] - 市场呈现"金字塔"结构,中高端产品需求旺盛,五常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 [4] - 不同消费群体呈现差异化需求:年轻父母选择有机胚芽米,健身人群青睐藜麦,老年人偏好低糖杂粮 [4] 质量安全与技术创新 - 粮食全产业链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添加剂滥用等质量隐患 [5] - 在污染风险区推广低镉水稻品种并加强土壤修复,建立四级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5] - 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赋予粮食"数字身份证"实现全流程可查 [5]
财政部下达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1:41
财政资金支持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工作 [1] - 资金重点用于玉米、大豆、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补助 [1] 政策目标 - 通过财政支持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产工作为稳定秋粮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提供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