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奏响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奏曲”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3
政策规划 - 国务院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国务院2021年提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目标到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2] -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目标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2] 能源结构转型 - 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2年68.5%降至2024年53.2% [1] - 2024年清洁能源(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消费占比达28.6%,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1] 产业转型措施 - 政策层面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完善绿色财税政策和绿色产品监管机制 [3] - 产业层面推动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推广节能低碳技术装备 [4] - 加快发展氢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 [4]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深化AI、大数据等技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4] - 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 [3] 消费与生活方式 - 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包括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等 [5] - 开展生态文明城市、零碳社区创建活动,强化公众绿色生活意识 [5]
王新伟到大连鞍山开展县域经济专题调研
辽宁日报· 2025-05-28 20:15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强调发挥县域比较优势 强化产业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1] - 要求因地制宜构建本地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对全省振兴的支撑能力[3] 海洋经济产业布局 - 庄河市重点发展海洋渔业 海洋生物精深利用 清洁能源产业链[1] - 推动港口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拓展通道服务功能[1] - 支持海青水产 中比动力电池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开拓新领域[1] 玉石文化产业升级 - 岫岩县聚焦岫玉文化内涵挖掘 完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2] - 通过中国玉雕大师创意产业园提升品牌价值[2] - 辽宁笛尔逊电商科技产业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拓展国内外市场[2] 装备制造业转型 - 鞍山电磁阀公司被鼓励攻关核心技术 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路线[2] 商贸流通业创新 - 海城市依托南台箱包 西柳服装等专业市场优势[2] - 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质品牌[2]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激发县域经济新动能[2] 产业创新方向 - 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 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3] - 强调锻长板补短板 构建本地特色产业体系[3]
九丰能源: 关于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28
担保情况概述 - 本次担保涉及8家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包括九丰集团、东九能源、九丰天然气、九丰化工、碳氢能源、香港怡丰、宁波良盈、天津元拓,合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35,000万元 [1] - 公司向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申请综合授信500,000万元,并转授部分额度给子公司使用,同时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50,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 九丰集团向华兴银行东莞分行申请80,000万元授信,转授信给东九能源、宁波良盈、天津元拓,公司提供不超过40,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 东九能源、九丰天然气、天津元拓分别向华夏银行东莞分行申请融资额度,公司提供合计不超过45,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均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例如九丰天然气由九丰集团持股80%,公司间接持股90.71% [6] - 被担保人主营业务涵盖LNG、LPG、甲醇与二甲醚等清洁能源产品的购销及储运,注册地分布在广东、新加坡、香港、宁波、天津等地 [6] - 部分被担保人财务数据披露,例如九丰集团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234,567万元,负债总额为987,654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46,913万元 [6]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方为九丰能源,被担保方包括九丰集团等7家子公司,债权人涉及中信广分、华兴东分、华夏东分三家银行 [7] - 担保方式均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多为三年或根据具体债务类型确定,担保金额合计335,000万元 [7] - 担保范围涵盖主债权本金、利息、罚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7]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基于子公司业务开展的实际融资需求,支持其日常经营,符合国际采购融资惯例 [7] - 被担保子公司业务经营稳定,资信状况良好,担保风险可控 [8] -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依赖境外采购,货值较大,需通过商业银行开具信用证等方式融资 [7]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219,696.50万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3.73% [8] - 所有担保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对子公司或子公司间的担保,无逾期担保 [8]
美股展望:政策博弈孕育新机遇
国泰君安证券(香港)· 2025-05-28 13:24
报告核心观点 - 尽管上半年受关税政策反复冲击,美股三大指数展现出较强韧性,基本收复跌幅 展望下半年,美股或将呈现震荡上行走势,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红利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美丽大法案》减税措施带来结构性机会,传统能源、高税州消费及本土汽车板块受益,清洁能源和医疗保健承压;科技股(Mag 7)在估值修复、AI 需求稳固及研发支出抵扣政策加持下仍具配置价值 [6][26] 分组1:2025 年上半年美股市场表现 - 2025 年以来,标普 500 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经历显著波动,均触及技术性修正甚至熊市区域 4 月初“对等关税”政策致三大指数下跌,4 月 9 日暂停部分关税引发反弹,5 月中旬中美达成临时削减关税协议进一步提振市场 截至 5 月下旬,三大指数基本收复年内跌幅 [6][7] - 分行业看,2025 年以来各行业表现不均衡,2024 年科技股主导局面改变 非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表现落后,工业、公用事业以及必需消费品板块涨幅领跑,分别录得 8.6%、7.35%、6.5% [9] 分组2:2025 年下半年美股走势影响因素 经济基本面 - 经济基本面是决定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美国经济上半年有韧性,但潜在风险积累 5 月 Markit 制造业和服务业 PMI 升至 52.3,非农就业人数小幅回升,U - 3 失业率稳定在 4.1%,U - 6 失业率回落 然而,消费者对未来一年失业率上升预期概率达 44%,通胀预期显著攀升,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 50.8 [14] 政策因素 - 短期内特朗普关税政策仍有影响,但下半年市场冲击预计减弱 随着关税政策边际影响减弱,特朗普减税法案《美丽大法案》将成另一条主线 减税是“双刃剑”,一方面带来经济和基本面利好,另一方面引发国债利率上升风险,制约经济增长并对估值构成压力 [6][15][17] - 《美丽大法案》中延长减税与新增减税措施的结构比例及各年度减税构成分布将主导美股下半年结构性表现 该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减税 3.8 万亿美元,削减 1.3 万亿美元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约 2.5 万亿美元 [17][18] 分组3:《美丽大法案》对各行业影响 能源行业 - 取消清洁能源税收优惠,2026 年起取消住宅太阳能税收减免,冲击相关行业基本面 传统油气行业受益于放宽能源开发监管和取消甲烷税,迎来机会 [19] 医疗保健行业 - 药品价格监管趋严、25%关税已产生影响,法案削减医疗补助和《平价医疗法案》保费补贴,截断联邦资金,医保覆盖率下降,对行业构成压力 [19] 消费品与零售行业 - 对消费板块影响分化 低收入消费者因“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和医疗补助削减受损;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从“小费/加班收入免税”等政策获益;中高收入阶层受益于“SALT 抵扣上限提高”等政策 面向高收入群体、高税州居民及稳定消费人群的消费行业受益更大 [19] 汽车行业 - 废除《通胀削减法案》中 7,500 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新增条款允许对美国本土组装车辆贷款利息抵扣,有利于美国本土传统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协同受益 [20] 分组4:科技股(Mag 7)情况 - 2025 年以来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Mag 7 股价一度累计下跌 25% 随着贸易关系缓和,截至 5 月下旬,股价显著修复,较年初仅下跌 7%,成为 5 月股市反弹主力,市值占标普 500 总市值比重从不足 30%回升至 32.9% [21] - 下半年 Mag 7 仍具配置价值 一季度除英伟达外整体盈利同比增长 28%,远超标普 500 指数 9%的增幅 远期市盈率较标普 500 其他成分股溢价幅度收窄至 43%,处于过去十年估值区间第 30 百分位 《美丽大法案》允许全额扣除国内研发和实验支出,对科技公司是重大利好 [22]
厚普股份控股子公司一审败诉判赔超5670万元 近五年已累计亏损4.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08:59
司法诉讼案件 - 厚普工程一审败诉需支付原告5670万元损失及利息 判决要求60日内拆除案涉项目建筑并恢复土地原状 若逾期未履行将承担拆除费用 [1][2] - 案件源于2012年签订的总包合同 因储罐与公路安全距离不足导致无法办理行政审批 原告最初索赔总额达9724万元(含利息1614万元) [1] - 公司表示将提起上诉 并依据2015年收购协议向原股东杨毅等四人追偿 因纠纷发生在控制权移交前 [3] - 厚普工程另涉2000万元代位清偿诉讼 已被法院裁定财产保全 累计计提工程款利息656万元 [4] 财务表现 - 公司近五年(2020-2024)累计亏损4.45亿元 其中2024年净亏损8239万元同比扩大17% [4][6] - 2024年营收6.3亿元同比下滑33% 总资产22.34亿元较期初下降6.7% [6] - 营收下降主因主动放弃盈利能力弱订单 子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及破产重整损失拖累利润 [6] 主营业务 - 公司为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商 覆盖天然气/氢能/军工等六大领域 具备EPC服务能力 [5] - 航空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4684万元同比腰斩(-54%) 毛利率13.5%下降31个百分点 [7] - 航空业务毛利率低于预期因固定成本分摊增加及生产工序调整导致工时成本上升 [7]
氢能热门股厚普股份深陷旧案,5670万一审判决揭开并购“后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3:29
诉讼案件进展 - 厚普股份控股子公司厚普工程因合同纠纷被灵石通义起诉,一审判决要求赔偿5670万元及利息,并拆除案涉项目设施[1][2] - 一审判决尚未生效,公司计划依法提起上诉,最终诉讼结果存在不确定性[2][3] - 诉讼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影响金额需以审计数据为准[2] 案件背景与责任归属 - 案件源于2012年厚普工程与灵石通义签订的总包合同,主体工程2014年完工,均早于2015年公司收购厚普工程的时间[1][4] - 根据收购协议,厚普工程移交控制权前的项目纠纷由原股东杨毅、王俊昌等连带承担赔偿责任[4][5] - 公司已就原股东未清偿的应收账款提起诉讼,2020年一审判决原股东支付3147.73万元,部分款项已通过执行和解收回[5][6]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厚普股份为氢能源热门股,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及氢能加注设备研发生产、清洁能源工程EPC等[6]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8239.47万元[6] - 公司强调当前生产经营正常,诉讼事项不会对经营造成重大影响[2]
林伯强:“一带一路”中国绿色投资:潜力巨大,挑战不少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5-27 20:19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背景与重要性 - 在当前贸易战和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协议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中国绿色投资将更为重要 [1] - "一带一路"国家面临巨额资金缺口,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有约4万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融资缺口,2016~2030年期间存在超10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资金缺口 [1] - 全球气候谈判设定的每年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尚未实现 [1]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潜力与机遇 - "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消费近30年增长868%,超过全球平均增速 [2] - 中国光伏技术创新持续发力,成本进一步下降,促进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公用事业级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为中国企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 [2] - 中国企业依托制造实力、成本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海外产能,推动绿色投资规模扩大 [2] 中国绿色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支持 - 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海量绿色投资 [3] -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国家政策支持提升金融贷款机构对企业的信任水平,扩大贷款规模 [3]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面临的挑战 - 绿色标准不统一,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分类目录》在实际投资中应用存在限制 [4] - 中国内部绿色金融缺少完善指导体系,如环境污染披露制度不统一、金融机构间数据不互通 [4] -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差,支柱产业以污染严重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5] - 部分非洲国家超过半数人口仍处于缺电状态 [5] - 政治不稳定、政府换届等因素增加项目违约风险 [5] - 国家间协同发展难、出口标准不统一、需求差异大等问题增加投资难度 [5] - 国际地缘冲突频发,如俄乌冲突、中东区域冲突,增加投资不稳定性 [6] -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战和科技战限制中国高科技领域发展,增大绿色投资难度 [6]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完善内部标准和平台建设,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7] - 完善跨国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和投资流程,降低政治及环境风险 [7] - 鼓励社会和其他国家资金加入,发挥多边合作优势,扩大资金规模 [7] - 优化项目和区位决策,考虑经济性和东道国区位优势,评估政治及社会环境风险 [8] - 中国企业应提高创新投入,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及人才 [8] - 推动"一带一路"科技示范区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立科技发展伙伴关系 [8]
吉电股份(000875) - 000875吉电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7:46
项目投产与销售 - 大安绿氢合成氨项目七月投产,公司已与多家意向用户深入洽谈,重点关注欧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用户,争取实现绿色溢价 [1][2][3][5] - 大安绿氢项目按工期计划有序推进 [2] 企业经营与战略 -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战略目标,聚焦“新能源 +”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提升六大核心能力,多维度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2][7] - 2025 年新增投产装机目标为 200 万千瓦 [2] 行业政策与发展 -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多项国家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公司深耕绿色氢基能源行业基于国家战略导向及产业长期发展潜力 [3] 运输与合作 - 绿氨从工厂到港主要采用公路运输 [1] - 白城发电公司 2×66 万千瓦保供煤电项目正在推进绿氨参烧前期工作 [5] 财务相关 - 2025 年一季度末应收账款 120 亿元,占流动资产的 75%,主要为应收绿电补贴,公司会考虑利用金融工具增加资产变现能力 [5] - 2024 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 2023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 1.1 亿、0.8 亿、1.3 亿,2024 年第四季度同比 2023 年第四季度多亏 1.4 亿,主要受资产减值增加等因素影响 [5] 其他问题回复 - 吉电能谷为公司参股企业 [1] - 公司始终严格按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公司无核电公司和核电项目 [3][4] - 目前公司煤电装机 330 万千瓦,无受托运营的其他煤电装机 [4]
第三届链博会倒计时50天 全球产业链期待“确定性之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6:51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与链博会 -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呼吁美国企业积极参加第三届链博会 [1] - 第三届链博会开启50天倒计时 海内外企业参展热情空前高涨 [1] - 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以"链"为纽带推动全球产业融合 [2] 供应链"去风险"与产业链韧性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需实现深度互嵌以构建安全生态 [2] - 链博会设置6大链条及供应链服务展区 突出"链"式逻辑并展示国际合作新成果 [2] - 中国链博会以开放姿态对抗贸易壁垒 被称作"不确定性世界里的合作绿洲" [3] 链博会商业价值与区域合作 - 链博会成为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业务和跨界合作的关键渠道 [4] - 东盟国家高度重视与中国产业链合作 将深度参与第三届链博会 [4] - 前两届链博会累计签署协议金额超3000亿元 实现宣传声量与业务增量双收 [4] 参展规模与企业合作 - 第三届链博会已吸引数百家中外企业报名 企业家期待深化产业合作 [5] 技术创新与行业引领 - 链博会成为企业首发创新产品的平台 如伊利低碳冰淇淋引发市场反响 [6] - 第三届链博会将展示AR应用、减碳成果等新技术 增设创新链专区展示高价值专利 [6][7] - 链博会的创新活力证明开放合作仍是全球发展共识 [7]
新天绿色能源(00956.HK):“风电+天然气”双轮驱动 区位优势显著
格隆汇· 2025-05-27 10:07
公司概况 - 河北省清洁能源产业上市平台,聚焦天然气销售及风力发电业务 [1] - 截至2024年底风电控股装机容量658.74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617.92万千瓦,覆盖河北、山西、新疆等多地区 [1] - 2024年营业收入213.72亿元(+5.38%),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24.24%) [1] - 2025Q1归母净利润9.54亿元(+14.71%),业绩显著修复 [1] 风电业务 - 河北省内风电发电量占比71.43%,区位优势显著 [1] - 2025Q1平均上网电价0.43元/千瓦时(同比持平),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44.71% [1] - 新能源项目以河北省内为主,"136号文"加速新能源入市,政策环境友好 [1] - 截至2024年底风电控股在建容量96.44万千瓦,累计核准未开工项目430.99万千瓦 [2] -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秦皇岛山海关50万千瓦项目已核准,省管海域示范项目容量约200万千瓦 [2] 天然气业务 - 2024年总输/售气量58.88亿立方米(+15.13%),但2024Q4气量13.79亿立方米(-24.43%) [2] - 2024年天然气板块营收150.04亿元(+8.84%),毛利率3.52%(同比降5.54pct) [2] - 2025Q1输/售气量18.47亿立方米(-17.18%),业绩压力持续 [2] - LNG码头一阶段投产,二阶段进展顺利,设计接卸能力1000万吨/年 [3] - 2024年LNG售气量11.23亿立方米(折合液态80万吨),产能增长空间大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24.07亿元(+4.84%)、240.34亿元(+7.26%)、269.60亿元(+12.17%)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9亿元(+52.40%)、25.16亿元(-1.27%)、29.90亿元(+18.81%) [3] - 分部估值:天然气业务目标市值70.30亿港币,风电(光伏)业务159.46亿港币,合计229.76亿港币 [3]